第二天早朝之后,崔成秀直接去见了魏忠贤,向他说明昨天和天才交谈情况,说自己是怎么让信王感到佩服,自己办事能力有多强,同时并且把自己悲惨的遭遇告诉了魏忠贤,因为他认为这也算是工伤。
魏忠贤笑道:“你做的确实不错,先看看这个吧”,说着从桌子上把天才昨天晚上叫小林子送来的信扔到他脚下。
崔成秀赶紧弯腰去捡,拿起来还用朝服擦了擦,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傻眼了。
“ 这信王也太实在了,自己不过是装装样子,他怎么还把我给告发了呢”。
魏忠贤坐在太师椅上,悠然的看着崔成秀。
崔成秀也自知自己事情没有办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收获。
“九千岁,儿子我(魏忠贤有很多干儿子、干孙子,崔是其中一个)这次去也不是没有收获,我倒是发现信王对您还是很尊重的,并且他还带我去看了他修道的地方,并且还说来年自己就要就藩了”。崔成秀说道。
魏忠贤说道:“皇后即将生产,若是龙子的话,他信王根本没有机会。况且陛下正值盛年,龙体康健,虽然信王年纪不大,但也算是个聪明人,倒也不用盯得太紧,你去告诉李乾,凡事不可太过,不要引人注意”。
两个人的对话天才不会知道,这个时候天才正在留香阁用功呢!
明月以前读过书,天才就叫她给自己研墨,书案的一头放着一本字典,只不过在明代叫《字汇》。
天才小的时候家里面没少给他报各种兴趣班,书法也是其中一门,所以现在写起来也不是十分吃力,他只想把自己不会的字好好练习一下,以后如果有什么重要书信就可以不用麻烦别人,自己动手了,既方便又安全。
这时候小林子端茶进来,把茶放到天才身边,看了一眼天才写的字,说道:“殿下的字可真是愈发飘逸了,真是龙飞凤舞,下笔不凡那”。
天才笑了笑,没有说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说的可是真对,自己书法水平虽然还不错,但是现在写的毕竟是新学的字,龙飞凤舞有点太夸张了吧。
突然天才想起了一件事,他抬起头问身边的明月:“昨日去了趟什刹海,路突颇远,你们也都很辛苦,我说了要赏你们,这件事情是谁处理的?”
明月答道:“为殿下做事是我们这些下人的福分,不敢奢求赏赐,一切全凭殿下做主”。
天才心里暗暗的发校想到“这个小妮子,不奢求赏赐,还要我做什么主”。
“你每个月的月钱是多少?”天才问道。
“奴婢来到王府不到五年,每个月三两白银,彩云姐姐已经五年了,每个月就有五两白银呢。”彩云答道。
“去叫李乾过来”,天才对小林子说。
小林子去了,不一会李乾过来了。
“殿下,您叫我”,李乾跪下行礼。
“昨日出行,这些人多付辛苦,本王决定奖赏他们,晚膳之后每人领银20两。”二十两的时候,天才故意加重了语气。
“二十两?我一年月钱才三十几两”,明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她看其他人的表情又都和自己一样,
这时候大家仿佛一下子都醒过来了,齐刷刷的跪在地上磕头谢恩:“奴才谢过殿下,奴才愿意为殿下上刀山下火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小林子激动地都有点不太会说话了,毕竟这可是一大笔钱,当然了这是对于下人来说的。像天才这样古代的王爷,从来都是“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的,每个月都能得到很高的俸禄,明朝的皇亲又这么多,还真是国家的负担。
李乾接受了天才的指示没有退下去,而是在大家欢呼之后慢慢说道:“殿下,刚才户部把今年的王府今年的钱粮以及您的俸禄送来了,请您去查验,另外,九千岁特意叮嘱户部把去年拖欠王府的钱补上了”。
“呵呵,你办事我放心,直接入库就行了,”天才答道。
到了明末,朝廷经济经常紧张,一般都用在了国防军事上了,对于各位亲王的俸禄也经常是拖着不给,魏忠贤竟然帮自己把去年不足的补上了,看来这是对自己还算满意啊!
处理完了这件事,天才又拿起笔写了起来,明月也赶紧研墨,现在研磨的力气都比刚才大了,看来自己这二十两银子没白花。
就这样,天才进入了认真练字的状态,写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一直写到太阳西沉。
难得几天清静,天才一直没有出王府,他在抓紧练字,累了就坐下歇一会。
好在天才有个过目不忘的本领,所有的字只要写一遍就都能记住,几天的光景,《字汇》里面的字就都能书写了。
有的时候天才叫来王府里的教授,这个教授可不是现代大学里的老教授,而是一个官职,他们通常就负责王府里书信往来,并且写得一手好字,天才每次看他写字都有一种感觉,就是他要是出一本字帖,在现代一定能超过庞某某、魏某某。
天才通过自己厉害的头脑以及教授的指导下,字写得越来越好,只不过教授有点纳闷,他不知道天才写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哪个诗人的大作。
这时候王承恩进入了留香阁,:“殿下,皇宫来人传旨了,就在前厅等着呢”
天才对于圣旨这件事,倒也不是十分陌生了,因为在英国公府的时候就见到过一次。
天才叫彩云把自己写的东西收拾一下,就回到正阳宫换衣服了,毕竟是圣旨,还是庄重一点比较好,他叫明月找出了自己的朝服,虽然明朝的王爷不用上朝,但是名义上也是朝廷官员。所以朝服还是非常新的。
换好了衣服,天才在王承恩的带领下来到了前厅,传旨的人也早就等在那里,看见天才过来,他从黄绸子口袋里拿出了圣旨,
“信王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