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活在晚清 第七章 硝酸汞

上章书说到: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再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通过压片、切条、干燥硬化,使火药的稳定性得到了控制。总算突破了这一大难关,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终于诞生了!

戴老头听说了这个消息,就跟天上掉下十个八个金元宝似的,兴奋的劲儿就别提了。恨不能肋生双翅,快马加鞭的赶到青云山。戴老头见了我,连招呼也来不及打,张口就道:“无烟火药呢?无烟火药在哪里?”

我闻听此言,不禁笑骂道:“你这老家伙,见了火药比见了我还亲!”说着拿过一包切成条状的火药,递到他眼前。戴老头随手拿出一只手铳,熟练的填入火药,压实枪弹,对着数十米开外的树枝就是一枪。

树枝猛的一摇,竟被打得粉碎,簌簌的飘了下来,连带着树皮也被打下一角。戴老头楞了半天,才猛的一拍脑门惊叹道:“真的没有烟!乖乖,这火药好厉害!以往在这个距离上,我十枪能打中两三枪就不错了,没想到现在一枪就能打到,而且威力也实在大出不少!我再打两枪试试。”

我见状不禁咆哮道:“滚你丫的,要试回你们家试去。”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他家里破烂不堪的,连窗户纸都粘着一块快补丁。感情这老家伙随意试枪,逮什么打什么。老头性子可真够野的。

戴老头撇了撇嘴不屑道:“切,瞧你心疼那样儿!这么着,我给你看样东西,礼尚往来嘛!”戴老头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只长条木匣,打开一看,却是一排寸来长、手指粗细的纸卷。匣子里还塞了不少棉花,大概是怕受到震动。

我见状惊奇道:“这是什么?”刚要伸手去拿,戴老头就吓了一跳,慌忙缩手道:“祖宗,你可轻着点!这纸卷里是火药跟弹丸,还有雷汞,稍不留神就要爆炸的!”

“啊,这是……子弹!”一旁赶到的铁脑壳失口叫了出来。急忙从怀里小心翼翼的往外扒拉,原来戴老头着急忙慌的赶来,怕出了事,就把这些纸包弹都塞到铁脑壳的怀里了。老头做事也太不地道了!

这时我才想起,世界上最早的定装式子弹的确是纸筒卷成的。有了这种定装式子弹,才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发展后膛击发枪。那么也就是说……我眼前一亮,忽然叫道:“来复枪,你造出了后膛装来复枪!”

戴老头哈哈大笑道:“你小子,鬼精鬼精的,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不错,这就是我做的后膛来复枪子弹。”说着叫儿子戴和去马鞍上摘下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长条布包,打开来,露出两杆乌油油的长枪。

这两杆枪其中一杆长1.26米,9mm口径,重量4.7公斤,木质枪托,枪杆上安装有牛角形照门和准星。枪管里面隐约可以看到凸起的膛线。

另一杆枪长1.52米,重量为6公斤,结构上与前一支基本相同,同样是9mm口径,只是瞄准基线较长,应用的是觇孔式照门。从设计上看,这些都满足长射程、精确射击的需要,属于狙击步枪的雏形。

这两杆枪都是完全按照董存瑞的建议设计的,无论外形、功能,都跟现代步枪大体相同。我又是惊讶,又是高兴。铁脑壳连忙拉开枪栓,放入纸包弹。两杆枪分别试射,一杆有效射程在300米左右,而另一杆竟然达到500米开外,并且完全可以精度瞄准!

我爱不释手的看了一回,没敢试!不过也连声赞道:“好,好家伙!你这老家伙真有两下子,居然这么快就给你鼓捣出来了!有了这东西,什么英法联军、八国联军,都让他们吃屎去吧!老戴,这两种武器什么时候能够大规模装备部队?”

戴老头沉吟了一下道:“本来我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这黑火药产生的烟雾不利于二次瞄准,但现在有了这无烟火药,完全可以解决了。我估摸着要是用了这种火药,射程和精度应该还可以提高!可是……”

“可是什么?”我急切的道。

老头说:“现在离装备部队还早的很,因为咱们根本不能批量生产。”

“靠!”我闻听此言,恨不得一枪托把他砸倒。

戴老头大致解释了一番:首先是雷汞,这是由英国人发明的,大清国自己不具备生产能力,必须从英国买进。而当时英国对中国出口实行贸易限制,有关武器、军事方面是绝对封锁的。包括上回给董存瑞采购的化学药品,很是费了一番周折。

第二,以当时的大清国的技术,还不能够自行生产这种精确度要求较高的枪管,尤其是这种刻有膛线的来复枪管。而英国联合法国、美国等,利用外交压力,已经迫使比利时、葡萄牙等其他国家对中国实行武器禁售条约。也就是说,依靠外国继续进口火工品,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干他娘!”我愤愤的骂道。不过他也知道戴老头所说的确是实情。这么先进的武器足足领先西方二十年,如果不能批量生产,再先进又有个屁用?正在郁闷,李大忽悠和董存瑞却再一旁道:“如果只是雷汞和枪管的问题,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

“真的吗?!”我跟戴老头激动的差点跳了起来。原来李大忽悠最擅长制造枪管等零部件,而董存瑞则是知道雷汞的制取。

雷汞是由英国牧师亚历山大?约翰?福赛思研究成功的。在1805年,福赛思用雷汞研制成功了击发点火技术,这之后,他和蒸汽机的发明人詹姆斯?瓦特合作,于1807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击发枪。

而无巧不巧的是,董存瑞对于雷汞的制作略知一二。

雷汞又名硝酸汞,制取工序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向长颈瓶中倒入一薄层汞(俗称水银),然后倒入硝酸、少许盐酸并投入少量的紫铜屑,轻轻的搅拌混合物,慢慢加热一个时辰左右,直到汞溶解成绿色的硝酸汞溶液。然后加入加热至50℃的乙醇,会发生很剧烈的反应,再一个时辰之后,粗雷汞就变成重沉淀物而析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