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修真侠医 第四十九章 谈医之道

第四十九章

谈医之道

究乎命之源本,必审脉之根苗.土釜润温,息息之来不暴!金钟鸣响,点点之报有神!火得水而不飚,象如燕飞上下.水得火而可治,形若鹅行往来!藏魂宫安,那有纯刀刮竹!载意坦稳,岂見竞弩张弦!其至如宾,知五脏之定固!其去似客,知六腑之平和!

很快,车子就载着我们几人驶进一个别墅小区。我从窗外看去,此小区环境不错,从风水上看去,小区坐西南、朝东北,可以说是“坐金銮,纳盘龙,镇宝塔,聚宝盆”,是“靠山高硬、前景开阔、位子显赫、广纳财源、永保安康”的一块乐土,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可算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看来王康的眼光不错,在此居住真的乃是一种享受。

“嘎吱”一声,车子停了下来,“三位,到了,请下车吧。”王康下车后对我们说道。

“哇,这里好漂亮,如果我能住在这里面就好了。”阿富一下车,看到这里的景色就感慨道。

“你呀,真没出息,跟着先生,以后你会见到比这更好的,希望到时不要这么大惊小怪的,免得别人说我们是土包子,那时,别说认识我啊。”唐云还在为上次的事念念不忘,一见阿富出丑的样子立刻挖苦道。

“喂,我说唐云,你不要那么小心眼好不好,上次的事,我都忘了,没想到你还斤斤计较,这样对你的修行了不好啊。”阿富听完唐云的话,立刻反驳道。

“好了好了,你们就不能安静点,都这么大个人了,还在为一些小事情而斤斤计较。真是…”怕他们等下吵起来没完,我赶紧制止道。随着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久,斗嘴也随着多了起来。

“呵呵,童心未泯啊,童心未泯,哈哈,两位小友真有意思。”这时王康招呼出租车走后,也插口道。

唐云阿富两人听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呵呵干笑两声,就站在一旁不再言语。

王康见状,又是哈哈大笑两声,方才对我们说道:“我想和三位在一起真是很开心,哈哈,三位请随我来。”

“呵呵,王老说笑了,王老请。”我连忙说道。

王康听到我的话也就没做客气,转身朝前一栋别墅走去。

随着王康走进一栋别墅内,乘坐电梯上到十楼,来到1008号房间,按了下门铃。片刻之后,屋内就传出一个老奶奶的声音:“老王回来了。”然后就是开门的声音。

门开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伸出头来,看了看王康,然后又看到我们。“老王,家里来客人,你怎么也不打电话说声,我好多准备点菜啊。”那老奶奶对王康责备道。

“哎呀,是啊,你看我这记性,一时高兴就忘记了。得,我这就去买去。”王康听到老奶奶的话,一拍老袋说道。

“别,别这么麻烦,随便吃点就好了。再说这来来去去很是麻烦。”我连忙制止欲转身去买菜的王康。

接下来又是再三的客气,耗费无数的口舌,连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唐云也加入战团,经过差不多十多分钟三人不懈努力,终于制止了两老买菜的心思。

坐在王康家里的沙发上,我和唐云阿富俱都深深的呼出了口气。见老奶奶招呼我们坐下后又走进厨房忙去了,我向阿富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要他去厨房帮忙,阿富懂了之后,一口喝光杯子里的水,进去帮忙去了。

而王康这时候也端着一盘水果进来了。坐下后发现阿富去帮忙去了,赞许的点点头,然后,向我们介绍道:“小阳啊,刚才那位是我的夫人李丽。她也是一位中医高手哦,擅长妇科疾病。不过现在大多数都在家里写这些年的从医经验。”

我听后,大吃一惊,没想到这是一个中医之家。呵呵,这次来访的成绩不错啊。

又说了些客套的话,王康就跟我说起了中医一道。:“小阳,今天见你在诊室用中医治病,我很想听听你对中医的认识。”

听到王康的提问,我咽下一个葡萄说道:“其实,我个人认为中医医易同源,中医诊脉也是根据易学的以象定数,从数推理,从象数理,来预测病的吉凶."究乎命之源本,必审脉之根苗.土釜润温,息息之来不暴!金钟鸣响,点点之报有神!火得水而不飚,象如燕飞上下.水得火而可治,形若鹅行往来!藏魂宫安,那有纯刀刮竹!载意坦稳,岂見竞弩张弦!其至如宾,知五脏之定固!其去似客,知六腑之平和!"古人将脉象描述的多么具体而形象!

素问曰;"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不可不通,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可见脉之重要!不过,现下靠真正把脉诊治的老中医少之又少,大多已仪器取而代之。

我们通过细心的把脉可以知道;心脏搏动的强度,速率,节律,血管壁的弹性和紧张度.血液的充盈程度.冲击力,粘稠度大小等等.结合其他征象,辫证机体的内在平衡状态及异常变化.作出正确诊断,予以药物配伍调理治疗!四诊,八纲不可偏误,!切脉是四诊之一,并不是万能的!

还有现在有些挂着中医的名号,装模做样的给你把脉,然后说你得了什么什么病,这样的话,那么可能是骗人的。没有谁能一把脉就能确定病症的。”

“是啊,也正是因为这些假冒中医的人,才使得今天大家对中医的误解。”王康听到这里感慨道。

“还有就是在医学治疗上,中西医虽然都是去除外来因素的影响,并加强人体内部各因素的自动调和能力。但西医明显偏于前者,基本上对后者毫无兴趣,甚至不惜以牺牲人体的协调统一性作为代价。

在去除外来因素的影响方面,西医显得也相对较为“暴力性”。一切都过于机械化解决问题,讲究问题的速战速决性。用药,总是过猛,动不动就是手术。什么切除阑尾啦、胃癌啦,最后到了爱滋病就无招了,谁也不能把整个人体都给切除掉。

虽然西医的“暴力性”解决问题速度快,但麻烦也相对较大。经常容易把一些小病干成大病,大病干到死亡。况且动不动就是大型高价现代化机械装备处理,费用花耗较高。所以现在大多数人很怕去医院,因为就算一个小小的感冒没有几百块是治不好病的。”说到这里,我又停了下。

“恩,说得不错,西医看病大多依赖医疗器械,如若一旦脱离器械,那么西医可能就会束手无策,而中医则不然。中医的治疗方案明显要“温柔”得多而且风险性要小得多。中医明显偏向于加强人体内部各因素的自动协调能力,而对去除外来因素的影响基本上“毫无兴趣”,这种问题解决方案最典型的是针炙。即使是汤药处理(除了外用药外),也基本上只重视人体内部各因素自动协调能力的加强。

中医的诊断建立在大多病例事实的收集上,这就是所说的以象定数。数就是感性认识,也就是初级客观规律的总结。中医开始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获得发展。”王康说道。

“恩,王老说得不错,一般人学中医,老师总是让学生记录病例诊断治疗情况,从病象和疾病本身情况逐渐的总结到一些初期经验所得。当然这挺有难度,所以学中医讲究滴水石穿的精神。初期客观规律的所得感性认识最后还要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形成理论即“从数推理”。

然后根据诊断所得的情况,依据自己的经验及学来的各种前人理论以及自己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来推断疾病的大致情况。”我说道。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