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无限武装 第二十章 形意拳

谈判完胜后,寒江准备去购买一些补充生命力的药剂,忽然间,手机响了。

看了看来电显示,是师傅吴天翔打来的。

“师傅,有什么事情吗。”

“你回来一趟,我有很要紧的事情和你说。“

“这就回来。”寒江一听吴天翔老人有急事,马上搁下电话,快速地赶回了星辰武馆。

一走进武馆,寒江环视一圈,发现师兄弟都离开了,整个武馆空荡荡的。

猛的心中一惊!

“难不成出事了!”寒江一急,奔着向习武场赶去。

来到习武场后,寒江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了。

整个习武场上的练武器具都被挪开了,吴天翔老人一身白色长袍,站立在习武场的中央,宛如一棵青松般的直挺。

寒江打量了一圈附近,发现确实没有其他人的存在,心生疑惑地走向吴天翔老人。

突然,吴天翔老人一个急转身,与寒江面对面。

“师傅,怎么了……”寒江感到有些奇怪,吴天翔身上穿的白色长袍是传统的练武装束,平时,吴天翔是不会穿这身衣服的。

“你知道的,我们星辰武馆,有一套特殊的拳法,叫做形意拳。”吴天翔老人一双饱含沧桑的双眼注视着寒江。

“弟子知道。”

寒江知道,吴天翔有一套形意拳的拳法,这种古老的国术,已经在武装时代彻底消亡了,科技的进步,使得一些原有的华夏瑰宝都消亡殆尽。

形意拳,就是吴天翔老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心意六合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中国武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据传形意拳为宋代名将抗金英雄岳飞所创,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10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

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从山西戴氏心意拳发展出来的,并加以定名。

形意拳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打法多直行直进,与八卦之横走,太极之中定有显著之差别.形意拳之短打直进用于战阵中最为适合,无花俏之招法,长劲亦是最快.两军交战,千军万马中,要能有闪转腾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进,走亦打,打亦走.如黄河之决堤。

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心意拳,又精通六合枪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谱,后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大枪术化为拳法,并融合原来学的心意把,创出此拳。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现在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从山西戴氏心意拳发展出来的,并加以定名。

吴天翔老人的祖辈就曾经学习过,而且更是创办了星辰武馆,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我没有后人。”吴天翔叹息了一声。

这下可把寒江吓了一跳,他可不是蠢人,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了。

“师傅,我怕有辱先辈。”寒江心中是不想接受的,形意拳全世界会打的估计没有几个,他怕学的不精。

吴天翔老人摆了摆手:“别拒绝了,你认我这个师傅,就接受吧。以前是我太古板,忽略了源能的重要性,不得不承认,武装时代到来后,源能早已成为了大流,你学了这拳法,可以选择发扬光大,也可以隐秘相传。武学,很可能会被世人遗忘。”

寒江默默地听着,没有回话。

“你的资质不是你师兄弟里最好的。”吴天翔老人继续道:“之所以选择你,是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希望,你对武学的热衷是不亚于我的,将源能和武学结合在一起,一定会很精彩,或许我看不到那一天,但我希望你能创造那一天。”

这番话下来,寒江只有苦笑,人类哪儿能这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时候,就算是对的,也不一定能被人们接受,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之时,遭受到了多大的压迫。

“你不用把这当成任务,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没有必要为了他人的口头语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吴天翔看穿了寒江的心思:“但至少,你必须要把这拳法学会,我不能让这拳法在我身上断了。”

“弟子愿意接受,请师傅传授。”寒江肯定地说道。

吴天翔露出一丝微笑:“好!”

接下来,寒江就在吴天翔老人的指导下,一招一式的学习了起来。

吴天翔打完一遍形意拳,让寒江记下了招式,随后将口诀一字一句地告诉了寒江。

很快,寒江就自己开始练习起来。

形意拳的练习分为:练头、练身、练手、练步、练梢、练精、练意、练气、练力、练功。

头为全身之主,人的一切行为无不受头脑的指挥,头为六阳之首,五官百骸,头为总领。

所以,寒江在演练形意拳的各种套路时,必须做到头要上顶、颈项要直、下颏要微收,以利领起全身,上下协调一致。

他要使呼吸自然,任督二脉畅通,气沉丹田。这样既利于手臂的自然发力,还可以利于保护喉部,以防不测。

吴天翔老人时而指点,时而不语观看,时而手把手的教导。

练身。

人之身躯,以腰为主宰,无论进退转侧,吞吐化泄,侧身调膀,均由腰来协调。

身法,身躯变化之法。

车氏形意拳拳理拳法中对身法的要求是:看正似斜,看斜似正,不俯不仰,不偏不倚,身之一动,腹实含胸,腰活背圆,提肛敛臀,尾闾中正。

身法,有十二法要,即纵横、高低、进退、反侧、吞吐、趋避,这十二法皆有其具体的含义和要求:纵则放其势,其勇如猛虎;横则裹其力,开拓无阻拦;高则扬其身,九天摘星辰;低则俯其身,刁拿显其能;进则乘其隙,出招不留情;退则领其气,回转伏敛身;反则顾其后,后面变前迎;侧则要调膀,左右皆顾及;吞则身未退,胸腹向里含;吐则身向拥;单双手推击;趋左也避右,避实击虚隙。

练手。

手有拨转之能,两手打遍全身,其为攻防之本,故谱有“手如刀枪”。

在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中,就手而论,有单手、双手、出手、拎手、起手、截手、顾手,此为“手之七法”。

练步。

步,即步法,也就是腿脚上的功夫。步为一身之根基和运动之枢纽。

拳谚讲:心是统帅,眼是先行,腿是战马,手是兵刃,无论攻防进退,全凭腿脚之力。谱曰:“脚去手不去为无主,手去脚不去为无根”。“身为主宰,而形之于步”。足见步法的重要。

练梢。

在车氏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中,称人体的血、肉、筋、骨之末端为梢,总称为“四梢”。

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四梢用力,人可变其常态。

常言道,怒发冲冠,虎须倒竖,是指人在极端愤怒下的外在表现,而在拳理拳法中更讲究心一颤而四梢齐,内劲出。

毛孔的开合,可使血液循环畅通而力量充实,舌顶上腭,可使津液生盈而不气浮,不口干;手指脚趾扣,可使气注于筋而四脚有力,齿叩可使精神贯骨,而身坚力发。所以在行功时,要做到发欲冲冠、舌欲催齿、甲欲透骨、牙欲断筋,有推山倒海之力,有吞狼咽虎之势,四梢齐一,气聚力实,下盘稳固,勇猛外宣,使敌胆寒。四梢之重要,由此可知。

练精。

精,指人体内维持生命的高级物质——精液。

我国的中医理论和历代武林高手都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为生气之源,气为养神之所,神乃生命之主宰。精足则气足,气足则神充,神充则阳刚外溢;若精枯则气竭,气竭则神无,神无则命休。可见人生有精则生,无精则死,充分说明了精对维持生命的重要作用。

练意。

意,即人的大脑之思维过程。拳谱上讲:“心所发为之意,意之所向为之拳”。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指挥人的一切活动,习武也不例外。

练气。

气,乃生命之本,人活一口气,有气则存,无气则亡。

气是力的源泉,无气则无力。气可分为内气和外气,练形意真功讲究养气和练气。所谓养气,即指在意念的指导下,将全身之气凝聚于丹田,长期养气,可使元气充盈,精神旺盛。

所谓练气,是指在意念的导引之下,气从丹田出,通于四梢,达于全身,凝于两肋,冲于脑顶,上下鼓荡,左右开合,劲力充足,而后发为绝技。

练力。

人体之力有内力和外力之分,力之源乃气,拳谱上讲:“内气中和自生气,形式顺者自有力”。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讲究,练力要遵循:“三节”、“六合”之规。仅以三体势桩功为例,势一扎,手一出,务必力从根节起,顺于中节,达于梢节,三节顺达,节节相催,即肩催肘,肘催手,力达拳掌。腿脚用力之法也是同一原理,起于根节,顺于中节,达于梢节。

练功。

所谓功,即指功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三体式桩功,各种单练对练套路,都是基本功,要经常认真的演练和体会。特别是散手,更是真功夫的具体检验。

一共十法,掌握在心,便是形意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