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谒汤阴县岳飞庙奉题
钱塘曾记岳王坟,一过汤阴思转深。
复国岂知龙意冷,断魂犹起故园情。
英雄死后空长剑,社稷危时出小人。
最怕风波亭上望,千年桧树自青青。
注:参加《人民文学》组织的汤阴岳飞故里笔会,与李存保、陈世旭、韩小蕙、陆健诸同仁参观岳飞庙。县文物旅游局焦陆堂局长命人在岳飞殿备好纸墨,嘱余题咏,遂仓促吟之,急就章也。
2008.5.28上午
第72章
赠日本友人石川岳堂先生
一曲筝声花落去,
江城五月故人来。
王家禅意何家字,
尽绽奇花次递开。
后记:中日两国第19届书法展暨第四届诗书论坛于2008年5月29日上午在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开幕。日本的诗人书家来了22位。全日本汉诗会会长石川岳堂先生为团长。他诗慕王维,书法景仰何绍基,于两者之间用心多年。中午中方设宴招待,席间由古筝专家弹奏古曲高山流水以襄其胜。我即兴吟此四句以赠。
2008.5.29
第73章
参观翁同龢旧居
入巷如闻桂子香,
蹑神我到綵衣堂。
老砖墙外莺声老,
一拜先贤一断肠。
谁道愚氓犹可训,
最难教者是君王。
心为形役终无悔,
解罢疑难国有殇。
忧患难忘勒石功,
百年回首数鱼龙,
出门但看虞山上,
水碧林青送寺钟。
后记: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晚号瓶庐居士、松禅老人,江苏常熟人。他于咸丰六年考中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并担任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是晚清著名政治家。他是光绪皇帝倡行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与实行者,因此遭到慈禧太后的残酷打击,罢免一切职务,遣送回家乡常熟看管居住。常熟城内綵衣堂是他的故居,现辟为翁同龢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戍子四月,我受常熟市图书馆的邀请,前来作《张居正与万历新政》的专题讲座,趁便到翁同龢旧居参观。于綵衣堂中,将他与张居正作一比较,两人都是帝师,都位居人臣之极,都倡导改革,都以悲剧告终。漫步廊下,不免感慨唏嘘,遂吟成三绝。
2008.5.31
第74章
逸兴亭小坐
篱畔繁花树上莺,
白兰枝上绕蜻蜓。
倏然一霎杨梅雨,
鸟语空山坐草亭。
记:逸兴亭在上海西郊宾馆园林内,绿河之畔,亭额为***所题。2002年6月14日,***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五位***在此首度会晤。2006年6月14日,***又与五国元首再次于此会晤,并于亭畔共植一棵白玉兰。我数度入住西郊宾馆,多少个清晨与黄昏,在巨大的宾馆园林中散步,每过逸兴亭,都有心旷神怡之感。
2008.6.3
第75章
参观原子城
雪花常比草花多,
面壁荒原意若何。
一自幽人归去后,
山南山北唱离歌。
后记:原子城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境内,海拔3200米,占地面积570平方公里。该基地于1958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修建。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等一大批科学家都曾在此工作。他们几乎与外界隔绝。所以,以“幽人”喻之。1987年,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表明我国政府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态度,遂决定撤销该基地。在对该基地核设施进行了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后,于1993年整体移交给海北州。现已为旅游景点。
2008.7.30
第76章
塔尔寺赠喇嘛夏日新尖措
法轮常转梦无痕,
一样菩提百样春。
七色摩尼归佛海,
昆仑高耸白云深。
注:夏日新尖措,藏语,意为佛法的海洋。
2008.7.31
第77章
西夏王陵前得句
黄河青海雁声稀,
欲下中原扰铁骑。
一霎千年王事尽,
贺兰山下夕阳低。
2008.8.2
第78章
题青铜峡口佛塔群
青铜峡口暮烟稠,
犹忆前朝八百秋。
极目凄凉山色外,
琵琶声里听甘州。
注:青铜峡口佛塔群,亦名108佛塔,为西夏王朝中晚期所造。西夏王朝享祚189年,建有不少寺庙及佛塔。
2008.8.4
第79章
观赏29届奥运会开幕式
金霓玉屑射天郊,
火树烟花溢鸟巢。
燕赵频惊因社鼓,
汉唐飞舞忆前朝。
绮罗百丈敷鳌背,
华表千寻出碧霄。
此夜京城多礼乐,
无穷画卷梦如潮!
2008.8.8 深夜
第80章
游西安草堂寺
圭峰山下草堂寺
我在门前遇老僧
闲话寺中瓜豆事
芬芳一路到姚秦
记:是日,受西安朋友陈维礼先生之约,前往终南山下亚建高尔夫球场享受挥杆之乐。尔后由户县副县长杨帆先生陪同,前往草堂寺参观。草堂寺建立于五代十国时期之前秦(亦称姚秦),为鸠摩罗氏译经场。鸠氏于此居住十二年,译经四百余卷,对佛教东植功莫大焉。鸠氏圆寂后葬于此,至今他的灵塔在寺中完好无损。我来到寺门之前,该寺方丈性谛和尚已迎候于此。性谛木讷,说寺中事皆琐碎。但有件事让我震惊,他的师父前任方丈宏林老和尚于2005年圆寂时,烧出许多舍利。特别是舌头,完好无损,宛如一条墨玉。传鸠氏火化时,舌头亦如是。
2008.8.12
第81章
游终南山净业寺赠本如和尚
下午山中雨,秋花起法筵。
净心先净业,成佛即成仙。
石级苔如昨,禅房云自闲。
赵州茶在手,半醉对终南。
记:五月初,受邀到“三秦大讲堂”讲授《张居正与万历新政》。盘桓数日,得以认识净业寺方丈本如和尚。遂相约择时到寺中一游。八月中旬得以成行。是日,由陕师大出版社社长高经纬、主编刘东风、民营企业家李声春、陈惟礼、陕西民歌手任思谕等陪同,入山门登石级数千步始到寺中。沙弥告知,本如在禅堂等候,禅堂由大雄宝殿往上,再登石级数千步。斯时雨雾满山,山峰幻化,正所谓禅境也。上得禅堂,与本如坐廊庭内,喝大红袍,谈佛说禅,不亦快哉。黄昏将至,雨雾散开而晚霞灿烂。下山前,应本如之请,书此五绝以纪之。
2008.8.14
第82章
参观西千佛洞
千重沙碛日昏昏
此去阳关百里程
北魏骄阳西夏雪
都因佛气化阳春
记:西千佛洞在敦煌与阳关之间,距阳关五十公里。西汉时此处为沙州驿。佛教自西域传入,此处是第一站。该处洞窟在党河边上,建造年代与莫高窟(东千佛洞)同时。北魏与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西北期间,治窟犹力。原有洞窟百余座,因沙化与坍塌各种原因,现仅存十六座。张大千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去莫高窟小住期间,亦来此描摩,第三、四两窟壁画边上,留有他的墨迹。
2008.8.18
第83章
与平凹兄同游蓝田
清峪溪边路,寒来雨复睛。
苍岩多古意,流水洗尘心。
秋老烟如玉,云飞树似亭。
蓝田千载后,谁忆两闲人。
2008.9.26
第84章
武夷天心寺品禅茶
武夷天下逸,最逸是禅茶。
煮白松间月,烹红岭上霞。
话头皆俗语,杯底见莲花。
兴尽犹回味,清香驻佛家。
记:十月二十一日,应武夷山天心禅寺住持泽道和尚之邀,专程自武汉前来品尝禅茶。武夷大红袍名震遐迩,最初实由天心禅寺和尚研制而成,自明朝隆庆年间至今,已五百余年矣。天心禅寺实乃大红袍祖庭。山下九龙窠有贾平凹先生撰写的《武夷山大红袍记》,我此行是应邀撰写《武夷山大红袍祖庭记》。是夜,秋雨连山,泽道和尚以庙产之各种大红袍珍品款待。所有种类,皆曰禅茶。品茶之间,多言禅事。不知夜色转深,雨过月来。
2008.10.22
第85章
游古支提寺
霍童山上访支提,却讶山僧示紫衣。
铁佛千尊藏废帝,禁城深掩子规啼。
记:支提寺乃闽东古之名刹,有《支提寺》记述甚详,今名兜率内院。寺中有四件镇寺之宝:永乐皇帝敕赐寺匾,郑和送来千尊铁佛,万历皇帝颁赠全套《大藏经》以及御赐袈裟。我来寺中参观,和尚提供方便,打开禁门,让我一一欣赏。废帝,指建文帝。
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