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合作离不开外贸,只有通过进出口贸易才能达成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的目的。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的变动将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外贸代理则会在其中起到相当的作用。wto为中国的外贸代理带来了新的天地。
一、入世为外贸上市公司带来什么
加入wto是2001年我国的头等组织大事,对于多年来出口被动的中国经济而言,其带来的机遇将远远大于挑战。加入世贸的全球开放体系、遵循wto的游戏规则,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外贸行业作为国内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和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必然是首当其冲的一个领域。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分析预测显示,由于……”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将会促进国际贸易的大幅扩张,出口和进口到2005年将分别增长26.9%和25.8%。而据一些国际投资银行测算,2005年中国的外贸总额可能会翻一番,从而达到600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国,但长期被排除在贸易和投资额占全球95%以上的wto以外,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经常性地处于被动地位,丧失了许多潜在的机会。中国加入wto代表中国终于被纳入了全球多边经济贸易体系,这对整个贸易行业来说都将是一项长期的利好。
在进口方面,中国加入wto进程如能在年内完成,届时中国将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时期,对外贸易必将有较大的发展。按我国政府承诺,到2005年我国工业品平均关税将降到10%以下,信息技术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主要的非关税措施将分阶段减少或取消。进口门槛的降低必然导致进口量增大,据有关部门估计,仅来自美国的进口就至少增长百分之十以上。
在出口方面,加入wto将会为我国传统优势产品扩大市场,同时,国内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需求随着关税降低以及贸易壁垒的消除也将大幅上升,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沿海出口经济在原料进口方面的成本也将下降,促进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有关研究认为,成为wto的成员会使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有显著提高。但是,由于非关税壁垒的制约,加入wto短期内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可能像对进口那样明显,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推动力应会于2005年取消多边协议后发生。
对于外贸上市公司来说,加入wto将带来综合性的、复杂的影响,由于我国现有外贸上市公司大部分是从原来的专业外贸公司转型而来,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竞争后劲不足。为了迎接入世,我国对外贸易开放进程加快,原先内外贸流通领域的政策割裂开始弥合,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登记制开始在国内全面推行,私营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门槛也不断降低,专业外贸公司原有的垄断优势已经被打破。此后,生产性企业直接从事外贸经营、获取外销定单由于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快速反应能力、生产和库存管理优势,很多生产企业将会选择自营出口形式。
从另一方面看,起码在加入wto后的一到两年内,由于外贸进出口交易量的大量增加,专业外贸公司凭借其先发优势,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多年的累积的信用和声誉,以及良好的客户关系,必能在新增的交易量中满满地分一杯羹。但是,从长期来看,外贸上市公司不可能像一些小型外贸代理企业一样执着与流通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优势,适时进行结构调整非常必要,调整的成功与否将揭示它们未来的前景。
因此,……”为我国外贸上市公司带来的效应必须加以细化分析,可简单分为纺织服装出口类、技术贸易及对外合作类、综合贸易类等几种。加入wto后,这几类外贸上市公司由于经营品种和业务结构不同,面临的行业环境各异,受益程度也各有不同:
领涨板块――服装类出口企业。
主要包括:江苏舜天、东方创业、浙江东方、中大股份、辽宁时代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产业,服装又是除机电产品之外的竞争力最强的品种,根据有关预测,加入wto后,由于贸易壁垒的降低和配额的逐步取消,五年后我国服装产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将从18%升至44%。虽然配额的取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入世之后我国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对于进口面料依赖程度在50%以上的服装出口企业来说,在最大范围享受关税减免的同时,又能直接感受到生产成本下降带来的好处,因此服装类出口企业短期内应该是外贸板块中受益最大的。
明显受惠――工贸一体化企业。
主要包括:东方创业、江苏舜天、南纺股份等。外贸上市公司大部分是流通型企业,对货源控制能力较差,在垄断优势逐步丧失以后,一部分企业加强了上游一体化的建设,培育起自己的货源生产基地,这种产业化较完善的企业既能发挥健全的外销渠道优势,又具有对货源花色品种和价格的控制能力,受到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外贸上市公司中成功建设上下游一体化模式的大多为纺织品服装类出口企业,以上两类企业中重合部分较多。
压力激增――综合类外贸企业。
主要包括:川长江、福建福联、st九州、厦门建发、厦门国贸等。对于这些由于盲目从事多元化导致经营品种广而杂的综合类外贸公司而言,由于主业集中度低、行业优势不明显,在放开外贸经营权带来的竞争扩大化趋势中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这类企业的经营重心开始逐步偏离外贸,川长江、福建福联、st九州等亏损或微利公司纷纷选择资产重组之路,厦门建发、厦门国贸等则积极开展金融、港口、医药、高科技等多元化投资,以改善产业结构和盈利能力。
平稳过渡――进口贸易、技术贸易和对外合作企业。
进口经营为主的上市公司为数不多,主要包括龙腾科技、中化国际等。与出口企业相比,主营进口的几家上市公司在行业都中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一些细分产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由于进口贸易企业多以代理为主要经营模式,因此受益程度将低于一般出口贸易企业。技术贸易和对外合作企业主要包括中技贸易、中成股份、中辽国际、中色建设等。该行业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加入wto后影响不大。
无论对于哪个行业来说,那些质地优秀的上市公司都将在世贸组织自由竞争的架构下得到最佳的发挥机会。我国加入wto这一事件可能在短期内对整个外贸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形成刺激,但只有正确选择龙头品种才能充分分享投资的喜悦。
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目标与战略已经明确***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二0――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对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并且“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同时,要“实施知识产权保……”。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货物和服务的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深化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完善代理制,扩大企业外贸经营权,形成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继续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有步骤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加强引导和监管。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和实施涉外经济贸易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 入世加快实现以“效益……”的步伐
入世是实现对外开放目标与战略的重要手段
入世不是目的,入世是实现对外开放目标与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为了真正的……”,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强国。
尽管我国出口货物主要是工业品,但其中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大多数,进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仍相对较高,国内企业竞相削价竞争,习惯于以降低价格开拓国际市场,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经营目标,不讲效益。加之1995年以前实施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使中国的贸易条件处于恶化。以1987年为100计算,中国的贸易条件从1985年的109,下降到1993年的101有的学者研究甚至认为从1980年至1992年,中国的贸易条件下降了20%。许多货物出口数量增长较快,价格却持续下降或仅有轻微的上升,全国外经贸企业出口亏损挂账数额巨大,许多老外贸企业亏损严重,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最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配合入世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逐渐向前推进,外贸出口创汇指标从指令性改为指导性,并基本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地扩大出口,取消对外贸企业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补贴,按世贸组织规范,实行出口产品零税率政策,并严格要求企业不能搞削价竞销,要实行公平贸易,迫使企业坚持以质取胜的竞争战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外贸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可以相信,一旦入世,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更有利于我国企业积极调整竞争策略,主动调整进出口货物结构,使我国对外经贸事业实现按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真正以效益为中心的道路良性发展。
2 促使我国贸易保护水平更加合理化
最近几年来,我国进口增速减缓,国有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较少,进口货物结构中原材料进口比重相对偏高,进口货物结构转换与国内工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不一致,进口品质量下降也较为严重,走私严重冲击正常进口,使进口贸易在实现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和进出口货物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受到抑制。并且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数量的贸易逆差,产生一些贸易摩擦,影响了出口,更不利于实施出口市场多元战略,对双边贸易关系也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
(1)入世使中国进口保护水平更趋于合理,降低过度保护,取消负保护,使关税更加科学、合理、适度,调整不合理的进口税率结构,扩大税基,规范减免税措施。
(2)使进口管理更加符合世贸组织规定,并同时降低非关税措施,增强透明度。这将使我国进口贸易发展处于较少扭曲的状态,使进出口密切结合,促进进出口贸易良性发展,也有利于改善与主要经贸国家的贸易关系,真正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使国内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成本降低,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3 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秩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少数外贸专业公司才有外贸经营权。改革开放后,尽管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赋予了一些生产、流通企业和科研院所外贸经营权,但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占中国国有企业总数的比例仍不到1%。这既不利于我国扩大出口,也不利于搞活国有企业,不利于外贸代理制的实施,使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复关与入世的过程中,我国外贸经营权的下放力度加大。入世后,则会进一步加快赋予企业外贸经营权,逐渐在一些地区取消外贸经营权“……”,加快过渡到“……”,强化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改变以企业性质实施不同的进出口管理,加快我国企业实业化、国际化、全球化经营的步伐。
4 推进服务业的开放
现阶段我国服务贸易、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能适应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仍比较低,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偏小,与许多发达、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加快服务业现代化步伐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入世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引进外国服务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人力资源,产业及企业组织形式,迅速发展我国落后的服务业或处于空白的服务业,改造或创新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运输及劳务贸易等,加快提高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为制造业、农业服务,为提高中国货物贸易的竞争力服务,实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协调发展,使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中国是否加入世贸组织,是否按世贸组织规则进行贸易和处理国家间经贸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中国及中国经济是否对外开放的晴雨表,如果我们一方面积极表示要坚持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不积极加入世贸组织,则各国对我国对外开放将持怀疑态度,并会立即反映在其制定的国别地区贸易、投资政策及出口管制政策等政策体系中,对中国的歧视性贸易做法随之增多,对我们发展“……”经济,利用外资等均极其不利,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吃过这方面的苦头了,应引以为戒,否则我们将会自己孤立自己,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这自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愿看到的。
入世使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力度均不同程度地加大,经济开放度提高,在货物、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知识产权等方面与世贸组织成员的交换将不断扩大,日益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世贸组织的许多协定、协议,对我国的相关经贸立法将起积极的借鉴作用,并且会使我国经贸法制建设加快。在法制及组织制度方面使世贸组织融入其中,为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对外开放深入人心,使对外开放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使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建设中国。
二、我国外贸代理业现状
外贸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行业发展迅速,利润率高,但近年来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竞争日趋激烈,呈现集团化发展趋势。目前,外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内企业集中化程度较低,过度竞争导致市场无序,行业利润率下降。
对于外贸行业影响较大的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加入世贸组织这两大因素,欧美发达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先抑后扬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外贸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短期内外贸行业可利用先发优势从中获益,但国内外企业的竞争所带来的长期影响不可忽视。
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脚步会加快,其中进口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由于配额的逐步取消,我国具有较强优势的纺织品将成为外贸行业的主力军,同时,技术设备及农产品的进口将大幅增加。为与国外企业抗衡,国内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仍将进一步进行。
我国是一个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贸易依存度超过30%,据统计,2000年我国gdp增长中有将近3%是依靠外贸拉动的,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七大贸易国。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外贸行业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呈高速增长状态,除1998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年份皆为正增长。10年间增幅达410.88%,平均年增长41.09%。其中出口年增幅达40.14%,进口年增幅达42.20%。但具体到我国外贸行业而言,其增幅却远远低于这一水平。自90年代至今,外资企业进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自1990年的17.43%增长至2000年的49.91%,如扣除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则我国外贸企业进出口年均增幅应为24.93%。其中出口年均增幅为23.91%,进口年均增幅为26.27%。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外贸行业呈现以下特征。
1 喜忧各半
自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外贸行业增幅年均达24.93%,这一水平远远高于我国gdp增长率,也高于国内一般行业的增长水平,今年在美日等超级大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仍达2410.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属于国内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同时,该行业的利润率也相对较高,以该行业上市公司为例,2000年外贸行业共有19家上市公司,仅占上市公司数额的0.017%,但其各项盈利指标所占份额却均高于这一比例。其平均每股收益0.31元,也远高于沪深两市总体的0.21元的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处于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外贸进出口在近年来大幅增长,但在进出口额的增长过程中,却呈现不平衡的增长势态,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增幅,1990――2000年10年间,其年均增幅达42.20%,较出口增幅40.14%高出2.0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外资企业中采取加工贸易方式的企业较多,带动了进口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导致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增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展开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延续下去。
2 依赖少数大国程度未减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行业一直在市场多元化上力求突破,并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己与世界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但从贸易量及贸易额上来看,我国的进出口仍主要依赖于少数国家和地区。在2000年我国的对外进出口总额中,亚洲国家所占份额达58%,远高于其他各地区。就具体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日本、美国、欧盟、香港、东盟五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外贸的五大伙伴,2000年,我国与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达3116.97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总额的67%。其中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为最大的进口市场。
3 进出口结构尚不完善
自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外贸进出口结构不断改善,1952年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达83.4%,而2000年时,初级产品的比重已下降为10.2%,工业制成品的比例达89.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35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39%。
尽管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不断改善,但并不表示我国产品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进出口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作为外贸出口的主体己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行为,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和2000年我国除机械设备外的工业制成品的商品贸易竞争指数分别为0.252和0.24,竞争力仍较差,贸易增长主要依赖量的扩张。
4 外贸行业发展趋势
(1)尽管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具体到外贸行业的企业而言,其形势却又有所区别,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呈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对于一般企业进出口权的逐步放开,许多大中型企业相继拥有进出口经营权,这使得一贯采用传统代理制的外贸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一方面为了收回国有资产的损失,另一方面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以抵抗不久后入世所将带来的冲击,……”抓……”的宏观调控及企业自身的努力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与许多业绩差的企业进行了合并与重组,目前来看,我国外贸行业中集团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根据外经贸部最新排名,200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最大的五家外贸企业是五家分别经营不同主产品大的型的外贸集团,在各自主营的产品上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2)传统代理业务比重下降,自营业务所占份额日益增加。
自我国对外开放以来,随着外贸经营权逐步下放,外贸企业传统的外贸代理业务出现下滑,针对这一情况,大多外贸企业将发展的方向转向自营,利用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先发优势及多年来从事外贸工作所获得的对于市场的驾驭能力,大力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一些外贸企业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如江苏舜天(600287)便是一个典型的工贸结合的企业,公司在出口商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十分重视品牌化经营,……”品牌出口服装被外经贸部列入58个“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之一。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贸经营权仍将进一步下放,各外贸公司的自营进出口比例仍将进一步扩大,以自营为主的格局将成为未来外贸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3)多元化经营日益盛行。
鉴于外贸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外贸公司均不约而同地开展多元化经营,走实业化道路。其投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房地产、金融证券业等多个行业,并取得了较高的回报。其中有些公司通过投资所获得的利润甚至超过了其在外贸业务上所获得的利润。如辽宁成大(600739)投资广发证券,2001年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9393.21万元,超过其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78%。多元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贸行业竞争的压力,增加了外贸企业的稳定性。
三、wto为我国外贸代理业带来的挑战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步伐的加快,我国国有外贸公司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国有外贸公司只有在企业的制度、业务、战略和文化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培育并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国有外贸公司的内部经营进行考察,我们认为,当前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重要的问题:
1 定位问题
我国国有外贸公司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外贸进出口业务属于国家授权和监督的专营业务。外贸体制改革后,国有外贸公司的定位问题始终困扰着业界、政界和学术界的人士。它们究竟是走日本和韩国的综合商社模式,还是走美国和西欧的跨国公司模式?亦或只从事专业化的代理业务?我们曾经进行过综合商社的试点,后又推行外贸业务的专业代理制,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直到现在,统一的认识和定位仍未形成。
2 制度问题
由于国有外贸公司长期以来拥有进出口业务的专营权,可以坐享垄断利润,因此,这些公司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为了使外贸企业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国有外贸公司进行了股份制的改造。然而,从总体上看,外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尚未彻底完成,政企不分现象依然存在,市场主体地位仍待确立,企业治理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意识也仍有待加强。
3 战略问题
我国国有外贸公司,尤其是国有大中型外贸企业集团,大多存在着“业务分散、投……”的弊病。它们常常拥有充裕的流动资金,却缺乏长远、明确的战略规划,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因此,即使加入世贸组织可以给它们的进出口带来增长,但如果没有从战略高度为企业的发展作好准备,这种增长很可能只是短期的。
4 组织问题
一些优秀的国有外贸公司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方面进行了非常出色的规划。然而,大多数外贸公司仍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组织结构。作为服务型企业,许多国有外贸公司的管理者尚未认识到信息在组织内部交流和沟通中的重要性。政出多门和互相推诿,从本质上说就是组织结构的问题。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使组织更具弹性并使组织具有学习能力将是这些公司的新课题。
5 内贸问题
我国国有外贸公司习惯上都被称为“进出……”,但许多进出口公司的主要业务都集中在出口上,真正的进口业务和国内贸易却开展得不甚成功。有些公司虽然进口量也不少,但主要是做来料加工。真正能做到内贸、外贸“比……”的公司,国内寥寥无几。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进口业务预计将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国有外贸公司如何把握这项机遇,解决好“一只……”的问题将成为关键。
四、我国外贸代理未来展望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对外开放市场的程度,现在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因素。发达国家指望我们作出更大的承诺,为他们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作好准备,并以此作为先决性筹码。但我国政府作出的承诺,又将无可置疑地关联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舵向。
无论如何,中国加入wto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过程,也是国际经济的必然需要,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准则,我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市场,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例如,在贸易问题上,我国企业到外国投资,可以从事多种经济活动,包括进出口贸易。我国现在在世界各国举办的投资企业,大部分是搞进出口贸易。按照对等的原则,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外商将同样享有在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平等权利。中国在加入wto后三年内,将允许外商参与我国的外贸业务。这是摆在我国外贸企业面前一个必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我国实施多年的封闭式经济制度中,对外贸易一直受到国家严格的控制和保护:体制上实施专营制度,进出口贸易由国家指定的公司独揽经营,生产企业必须由这些公司推销产品或进口物资设备;贸易政策上采用关税壁垒等保护措施。在这种特殊保护下,许多外贸公司习惯于靠特殊权利进行经营,而欠缺自我发展开拓的活力。改革开改以后,国家虽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力促外贸企业进行改革,改变其单纯收购出口的经营方式,向进出口、科工贸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但这种转变的力度不大,过程缓慢,许多公司尚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进出口经营权问题上,国家也放松了限制,允许一部分有实力的生产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但是这些企业多数近年才开始自营外贸业务,对国际市场还不熟悉。因此,在我国的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隔绝状态,未能构成新的生产力关系。这种情形使得外贸公司越来越显得脆弱,部分公司经营困难,在外商投资企业日渐增多的冲击下,有的外贸公司甚至面临停业或破产的边缘。
经济形势在急速运动,并不因人们的漠视而停止这一运动,它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发展,正如我国己加入wto一样。
但是,适者生存这一规律在开放式经济中是严酷的。主体的易位,也突出反映了外国资本对我国市场的介入和占有不断地扩展这一大趋势。
可以预料,最先进入我国外贸业务里来的外国企业,将可能是国际上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或财团,他们的首选目标将可能是中国市场占有量广、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的产品产业,例如各类民需品、资源开发、能源和交通、原材料工业等。那么,外贸企业首先面对的,将可能是强劲的对手。
我们的外贸公司的劣势是明显的:规模小,经营单一,资金不足,经济实力单薄。有不少公司多年惨淡经营所得,由于前几年投资(房地产等)的失策,债台高筑,有的公司计其资产只余下写字间和办公设备,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公司的经营方式,多数仍然停留在代开证、代理出口报关手续等简单程序上,外贸公司浮游于生产企业之外,充当一种中间经纪人的角色。然而,恰恰在与市场占有最为密切相关的与本土生产企业的关系问题上,正是我们可能拥有的惟一优势所在,而我们却没有努力去拥有。外贸以商品进行交易,商品是第一因素,直接或是间接拥有商品,决定了你在商品交换中的地位和势力。直接经营者肯定握有贸易的决定性主动权,间接经营者将越来越倚重于直接经营者,成为附从的角色。当代信息科学的高度发达和wto对贸易透明度的要求,将会敲碎间接经营者的经营支柱,经济效益的促动促使经营者越来越追求直接贸易的目标。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将我们的公司和生产企业紧密联结起来,如同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互相配合,无疑比第三只手更为有利。
经营公司必须以生产企业为依托。只有二者的优势结合一体,才可能创生更强的竞争力。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两种机制的结合,不应该采取鼓励所有的生产企业建立各自的外贸机制,或鼓励外贸公司投入产品生产的方式去实现,因为当代社会分工的高度精密和科学化,以及二者所需的知识、技术和实施手段完全不同。把一个个本来是专业化的单位膨胀成多元化复合体,是不适当的。只有确实具备条件(包括财力、人力、技术等)的企业可以这样去做。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外贸公司来讲,应该努力采用粘合的方法,组成以生产企业为依托、以外贸公司为龙头的有机的经济联合体。
外贸代理制是其中一种方法。但是我国现在还未形成严密的法制观念,代理合约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这种粘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容易被更强大的第三者锲入而取代,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应当寻求一种更为牢靠的、更具抗争力的方式。
改造我们的外贸公司己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分散、小规模、资本微薄、各自为战这种散兵游勇式的经营体系,一旦外商踏入我国外贸,将会使一些公司因无力竞争而倒闭,这种前景,必须十分清醒地预料到,是令人担忧的。以珠海为例,数百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一年的出口贸易额只有数亿美元,捉襟见肘的情况可以想见。除了政策因素外,在越来越多的外资成份的强劲对手面前,公司的经营局限于本企业、本市或邻近地区的部分需求,市场覆盖面窄,没有持久的、有力的支撑点。珠海在境外设立的几十家公司,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以上情况足以说明,地理的优势,信息的优势,对外贸易操作技术的优势,不可能造就市场竞争的避风港。抓紧加入wto前这一短暂的时间,努力强化我们的队伍,促使他们与国内生产企业的结合,这不仅有利于生产和外贸的发展,还可以发挥共生优势,有效地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同时,又为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坚实的基础,对内对外发挥双向积极作用。
通过对外贸公司进行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兼并改造,或吸纳新的成份企业实行股份制等形式,使脆弱的经济实体凝结成坚强有力的实力集团,是当前形势的一项急迫的需要,不如此,许多公司将难以继续生存。在这一过程中,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促使贸易经营者和产品生产者尽可能一体化,通过……”作用而不是……”作用改革现有企业,是一条值得认真研究的途径。
展望外贸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 近期增幅减缓已不可避免,但中长期外贸仍将呈现稳定增长。
举个例子: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在持续十年高速增长后,开始出现大幅滑坡,而与此同时,我国另两个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和欧盟的经济也呈现低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势头将受到一定的抑制,2001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比2000年同期增长11.3%,虽仍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增长速度,但出口逐月下滑的势头己非常明显,2001年6月份甚至出现了单月负增长,而且经济效应的显现往往存在时滞问题,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加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2000年年底的出口惯性,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效应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显现,近期外贸增幅减缓已不可避免。但这次美国经济放缓与过去历次不同。二战以来,美国经济每一次衰退几乎都源于通胀恶化,而今年以来虽然……”和……”下泻创出美国历史最新纪录,但美国的银行体系和信贷市场并未受到多大伤害。同时,支撑美国经济的大公司虽盈利下降,但总体状况并不算差,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强,技术革命引致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的潜力不会逆转,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健康的。加上政府的减税、降息等政策的刺激效应逐步显现,美国于下半年开始将有可能好转。同时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将对外贸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展开,集团化进程有增无减。
根据国际惯例,当某行业中的前四名企业所占份额超过市场份额的60%时,该行业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而我国外贸行业中前四大企业进出口额仅占我国外贸进出口额的5.75%,市场集中度仍较低。即使在自己主营的产品中,除石化及化工产品外,其他一些最大的集团在行业中所占份额仍较低。集中度低、规模小在入世后将成为我国与国外老牌大型外贸企业竞争的致命伤。随着进出口权的下放,外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直接体现为规模的大小、与海外关系的程度、人才的多寡及资金的实力。目前,我国政府已意识到这一情况,有意识的促进外贸行业的集中与重组,如将石化产品主要交由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垄断经营就是一例,同时,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将逐渐出现两极分化,好的企业将不断寻求规模的扩张与业务的扩大,在政府与企业的双重努力下,我国外贸企业的集团化趋势将有增无减。
3 纺织品及服装外贸企业将成为外贸发展的主力军。
纺织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我国第二大行业和最主要的创汇行业。10多年来,我国从日本等国进口了大量纺织机械设备,对纺织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纺织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产品质量迅速接近国际水平,加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使得我国纺织品在世界上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目前影响我国纺织品与服装出口的主要障碍是配额限制,每年有40%左右的纺织品及服装因配额不足无法出口。入世之后,这一情况将得到极大改善,按照wto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规定,如果我国在今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我国在设限国的配额将在现行配额的基础上再增加27%,以此计算,我国纺织品每年可增加5000万美元的出口机会。从长期来看,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将在十年内完全纳入关贸总协定,以1990年进口量为基期,共分为四个阶段取消全部的配额限制。以美国和欧盟而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基本没采取什么措施来取消这一限制,因此,可以预见,在至2005年的剩下几年中,主要设限国家将大幅度降低纺织品及服装配额直至完全取消,同时,入世后有关国家对我国的服装税也将从22%降至17%,这将为我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带来极大的机遇。据有关部门计算,在入世后8到10年内,我国年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金额将在800――1000亿美元,比目前高出了54%――92%。由这些情况可见,在入世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纺织品服装贸易将以高于其他产品的贸易速度增长,以该产品对外贸易为主营业务的外贸企业将成为我国外贸行业的主力军。
4 进口将以更高的增幅增长,技术设备及农产品进口有望大幅增加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产品的生产上仍处于劣势。加入wto将意味着国内关税的降低与市场的开放,这必将导致大量国外优质兼价的商品涌入国内,造成进口以更高的增幅增长。同时,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也将同时导致对国外产品的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进口已呈现出比出口更高的增幅,入世后这一趋势将更为显著。其中技术设备及农产品的进口将有可能大幅增加。
入世后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将吸引大量的国外企业进入国内投资,而这些企业的进入必将同时引进技术与设备的进口,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逐渐导致国内投资的增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种转变也将导致对于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技术与设备进口的大幅增加。
在我国为入世所作出的承诺中,农业是让步最大的一个部分,以《中美农合作协议》为例,我国便作出降低关税,增加配额,取消出口补贴等一系列承诺。近年来,随着原材料的上升,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与国外相比,在粮食作物上已完全不占优势,而仍具有优势的畜产品及蔬菜等,却由于质量等问题,在许多高档场合无法使用,而承诺中所规定的配额应在国营进出口公司和私营企业之间合理分配,如果国营企业用不完所给配额,私营企业可通用的条款更限制了我国政府对于农产品进口的调控权。因此,入世后,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已不可避免。
5 传统贸易模式与现代化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一些新兴的综合性贸易网站己开始向传统贸易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些网站通过网络认证电子银行、信息招标、远程质检和物流安排的结合来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服务,对传统的贸易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目前这种方式虽然仍在许多方面诸如安全性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无庸置疑的是这种模式代表了未来外贸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老牌贸易公司,外贸公司在经验、海外的商务关系等方面要远远超过这些网站,而这种模式所需要的技术与经验和关系等要素相比,其可获得性要容易的多,随着贸易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外贸公司必将逐步认识到这一趋势,并极有可能利用相对更为雄厚的实力和更为丰富的海外业务经验,成为这一新模式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