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细胞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孩子成长中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观念等,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将有所裨益,哈佛会告诉你其中的奥妙。
音乐造就奇才
人们生活在世上,都无法脱离音乐,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里到处都是音乐:人的呼吸一强一弱、说话的抑扬顿挫、雨滴、风声、四季的变换……都是一种节奏;音乐时时与我们同在,而对音乐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小朋友学音乐的目的,并不是要个个都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们经由音乐获得能力后,再到别的领域亦能表现很高的能力。就像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本身也是一位小提琴名手一样。因此,父母亲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并且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音乐游戏。
列宁从小就听母亲优美的摇篮曲入睡,8岁就能熟练地弹钢琴。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作过一项很有意思的科学实验:同样的普通小学一年级学生,各种课程都一样,只是甲类学校加强音乐教学,乙类学校不加强。每年两类学校都进行总结,比较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全面发展程度。结果甲类学校的学生表现得更有才能,发育更好,更懂事。
在弹奏乐器的时候,眼睛要看乐谱,耳朵要听声音,手指要靠触觉操纵,四肢以至整个身体的许多肌肉每一刹那都要在大脑的统一支配下集中注意力进行有节奏的活动。如果是合奏,还要力求跟别人高度协调一致。在弹钢琴的时候,常常一只手弹旋律,一只手弹伴奏,一手弹强、一手弹弱,甚至弹几个声部,脚还要踩着踏板来控制音色的变化。这样多方面综合的刺激就使大脑得到良好的锻炼。
弹奏乐器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生理和心理相结合,需要把思想感情逐步融化到乐曲之中,达到高度艺术的意境。所以,弹奏乐器是一种眼、耳、手指、肢体、肌肉和相关的神经系统全面而协调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得到技能的训练,而且可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毅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对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等,陶冶孩子的情操,改善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品德,美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学习演奏,胆小的勇敢了,怯懦的自信了,内向的开朗了,浮躁的稳重了。
在学校,凡是有歌声的班级,一般说来,学生性格往往比较活泼、开朗。
爱因斯坦从小就受音乐的陶冶,6岁能演奏乐器,而且终生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他到苏黎士工学院报到时,手里还拿着小提琴。日本心理学家铃木镇一认为,正是音乐所赋予的灵感使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获得重大发现。
音乐发展智力
音乐教育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从教育学智能发展的规律来看,婴幼儿接受知识、思考问题都是离不开具体形象的。他们首先运用形象思维,在此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越丰富,抽象思维也就越发达。这是认识的规律,也是教育的规律。记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的感觉来思考事物的。"
幼儿首先是通过听觉来学习,"牙牙学语"就是从听觉开始(人的智力的开端也是从声音起步的)。从幼儿园年龄的孩子抓起,训练他们有良好的听觉能力,这对他们今后有很大好处。幼儿一开始模仿成人唱sol、mi、la,探索各种节奏,听辨乐曲中的强弱,区分乐曲中的不同音色,寻找不同的曲式结构等等,全都是靠耳朵的听觉来完成。
幼儿不但会参加合唱,跟着琴唱准音,而且还能学会叫大家轮着唱歌的音高、音准,并且能控制自己的发声和注意自己的音准。这对于一个幼儿来讲,是够难的了。但是幼儿能做到这一些,而且是愉快、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一切都受大脑的直接制约和影响,所以,与其说是用嗓子在唱歌,不如说是用智慧在唱歌。又如:在音乐律动游戏及节奏练习中,幼儿要根据乐曲的音乐形象去创作动作、敲击乐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手、脚以及呼吸、表情和整个肌体,都得处在积极状态中,才能表现出优美的舞姿,才能奏出和谐悦耳的节奏来。进行音乐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工具,如钢琴、风琴、提琴、弹拨乐器、吹打乐器等不都是需要双手活动吗?这样,不单是锻炼大脑右半球的机能,而且是同时促进两半球的积极思维,使大脑加强锻炼,提高大脑的能力,很多喜爱音乐的青少年聪明的道理也就在这里。一些明智的教师、家长和懂得智力发展规律的人都是比较注意对孩子全面培养的。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活动,都在严格地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并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哈佛认为音乐培养个性
音乐教育不但能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还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在生活中,有的幼儿活泼,有的幼儿沉静;有的灵活,有的呆板;有的大胆,有的胆怯;有的发展了某些良好的行为倾向,有的发展了某些不良的行为倾向。尽管这些特点或倾向是容易转变的,还不是稳定的和经常的个性特征,但是不能不认为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萌芽。而音乐教育能促使幼儿个性在一些良好素质萌芽的基础上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自我意识、品德和性格的发展。音乐教育能使幼儿增强自我意识,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关于自我关系的意识,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尊心等。
音乐教育能使幼儿找到同伴,并与其友好共处。在合唱中就需要同伴之间互相配合,寻求协调。在音乐活动中使幼儿尽情地寻找自我的感觉,又从成人与同伴给予的评价中逐渐了解自我存在的价值。在品德教育方面,音乐的作用也很明显。不少爱好音乐或接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幼儿,很少讲粗话,也不与人打架。尽管幼儿的性格不同,只要家长有目的地进行音乐教育,一定会使孩子变得热情开朗、活泼大方。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具有自制力、勇敢、刚毅、大胆等良好的性格。
哈佛告诉你音乐集中注意力
我们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用耳朵来倾听、感受乐曲的美。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状态。幼儿在听音乐时,会聚精会神地倾听、思考着音乐的语言。"聚精会神"、"思考",就是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时所进行的听、看、想等心理活动表现的状态。这些心理活动都可以表现为"注意"这种状态。
离开各种心理活动的单纯"注意"是不存在的。因为,当幼儿在注意地倾听音乐、观看舞蹈、摆弄乐器的时候,他们总是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或思考着什么。当音乐、舞蹈刺激着幼儿的听觉与视觉时,就会引起幼儿的倾听、凝视等心理活动,促使幼儿去探究这音乐、舞蹈在表现什么?还要进一步深入探究这些内容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从探究"表现什么"开始,"注意"便参加到认识过程中,随着探究活动的进行,"注意"一直伴随着,保证幼儿最清晰而完全地去理解、感受、认识客观事物。因此,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注意力培养是有利的。
当然,幼儿的无意"注意"仍然占优势地位。幼儿期的无意"注意"达到了高度的发展。鲜明、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刺激物以及刺激物的突然的显著的变化,仍然是幼儿无意"注意"的对象。因此,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应运用颜色鲜艳的、有活动形象的教具。电视等视听教具是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此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音乐促进语言发展
幼儿从小接受音乐教育还能促使他们的语言发展。
音乐教育能使幼儿热情大方
消除胆怯心理对促进幼儿学说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使幼儿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较自由地表现自己。幼儿最初学语言最需要的是大胆,只有大胆说话的幼儿,语言能力才发展得快。
音乐教育能训练幼儿良好的听觉
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通过声响来表达的,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从听觉素质训练着手。幼儿要掌握语言,也必须听,听的技能是感受语言的最初能力。声音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用手指敲桌子会发出声音,用力关门会发出声音。语言也是一种声音,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声音,它是富有情绪色彩的音乐性的声音,音色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是一般声音所无法比拟的。灵敏的听觉模仿和比较清晰、准确的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
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有良好的节奏感
幼儿最喜欢诗歌、童谣,而诗歌、童谣又是最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形象语言。即使婴儿完全听不懂歌词,但那温柔的吟唱、和谐优美的乐谱、明快的节奏感也能使他们的神经舒缓、轻松,逐渐进入梦乡。当婴儿牙牙学语时,家长配着动作教婴儿反复吟唱儿歌,如:"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幼儿从琅琅上口的音乐语言、浅显有趣的内容和明快的节奏感中,得到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并获得美的享受。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教他们学会许多节奏鲜明、句式整齐的儿歌。
音乐教育能丰富幼儿的语言
爱唱歌的幼儿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学到许多丰富的语言,这有助于幼儿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
音乐具有保健作用和物理属性
音乐是一种与人的语言及其他声音貌似相同实质不同的特殊信息,是一种按一定频率振动的声波。当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和神经传入人体后,人体内的各个系统,如声带振动、胃肠蠕动、心脏跳动、肌肉收缩等便会与之发生有益的共振,并使体内各种活动协调一致;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振动的能量传入人体后,能激发起人体本身的能量,使其从静态转变为动态,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使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分泌,起到调节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蠕动等有益的作用。因而音乐对增进幼儿健康也有很好的作用。
近年来这方面的讨论也很多,不少资料说明,那些艺术价值高的音乐,能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音乐教育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动作质量,使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灵活。通过这种听觉艺术的熏陶,能提高幼儿大脑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灵敏程度,改善幼儿呼吸器官的功能。这些都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音乐才能与天生缘份
儿童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块积木、一堆沙土、一个小动物等等,这些简单的事物都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像天地,他们可以由此而编出许多童稚的故事;同样,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音乐旋律与节奏,尤其是一些描述性的、模拟性的音乐,更是发挥儿童想象的好材料,他们可以从音乐中领略到大自然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群蜂飞舞等美妙动人的场景。
儿童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渴望模仿,通过模仿学习到技能和本领。音乐又为儿童提供了可以模仿的极好材料。一些歌的旋律非常优美,节奏多次重复,琅琅上口,儿童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张嘴就能模仿,而这种模仿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所以儿童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以至于常常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天真活泼的儿童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帮助我们确定了这样的信念: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每个儿童都有接受音乐文化的愿望和要求。音乐的启蒙就是要满足并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
儿童潜藏的音乐才能是极其丰富宝贵的,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估计。在成年人中,五音不全的音盲或对音乐一无所知大有人在,所以有时候我们往往由于自身的局限低估了儿童的音乐潜能。有一个20个月的小男孩子,父亲是个小提琴手,家里经常播放优美的乐曲,音乐伴随着他一天天长大。父母用来制止他啼哭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音乐。恰恰有一次,由于电压不足,录音机磁带"跑调"了,他的哭声还没有完全停止,就急忙硬咽着告诉父亲:"磁带坏了!"而同时,站在一旁的保姆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听出来。这个对比不是很有趣吗?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曾经建议,在儿童(特别是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在儿童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多布置一些鲜艳明快、美丽大方的装饰品或玩具,这些醒目的视觉刺激可以大大激活儿童视神经的反应,丰富儿童的视觉经验,发展儿童的视知觉。这个建议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采纳。那么,发展儿童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否也可以借用此法呢?当儿童的生活充满了音乐,儿童每天都能接触音乐、听音乐,这样,慢慢地,儿童就能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地逐渐听懂音乐,也会学着表现音乐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好比儿童学习语言,必须有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每天都听到大人们的说话,这样,慢慢地他就能听懂成人的语言,并且也会自己学着说话了。儿童模仿成人语言不仅在用词造句方面,而且连抑扬顿挫等音调变化都能学得自然而生动,这首先应当归功于语言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道理,学习音乐也需要环境,只要我们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我们就可以使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惊人的发挥。
总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美好的音乐与儿童纯真的心灵是相通的。儿童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儿童发展。音乐的启蒙就是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经常性地通过倾听、歌唱、拍手、游戏等多种形式,采取生动有效的方法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使儿童在生动有益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音乐潜能。
孩子早期音乐才能的表现,还不能认为是自觉的音乐才能的显现,而主要是指孩子自身的先天素质特点。孩子是否具有某些先天的素质特点,要请细心的父母在孩子2岁以后加以观察,有些孩子早期音乐感受力相当强。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他会手舞足蹈,面呈喜色,入神倾听;在悲哀的音乐旋律中,他会严肃沉静,安稳注视;在哭闹烦躁时,他只要听到音乐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幼儿表现出特别优异的音乐记忆力。他喜爱的歌曲、乐曲主旋律,听几遍后就能够记忆下来,并迅速模仿学唱。
幼儿常具有敏锐的听力,对音乐要素有特殊的辨别能力。如孩子不仅对音高、节奏、音色的差异表现出鲜明的反应,而且对音乐要素进行分辨后,能准确地模仿出来。
幼小的孩子有强烈的表演欲望,这种欲望特别地表现在孩子能够追求优美的音响,能主动反映出自发的"乐感",对音乐形象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不自觉地表现出音乐的创造才能。孩子除了能够模仿学唱,有时还常常哼唱自己即兴编造出的曲调,或者在琴上随手自如地弹奏自编的曲调,甚至能主动编唱曲名。
学习音乐表现出坚持能力、主动性。这一方面是兴趣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孩子对音乐的热爱、渴望学习音乐的心理要求。
早期音乐才能的先天素质特点,并不能说明孩子具有学习音乐的"天才"。但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把孩子隐藏的先天素质及其特点开发出来,为孩子在学龄前发展早期音乐才能提供有利条件。
如何判断音乐天才
音乐天才儿童的核心能力包括对音乐结构——调性、主音、和声和书奏——的敏感性。这种敏感可使孩子记住乐曲并轻而易举地弹奏或演唱出来。此外,这种对结构的敏感还能使孩子将一主题转换成别的调演奏,根据给定的主题即兴演奏及创作新曲等。音乐天才儿童对音乐结构表现出的敏感性之强,人们对此深感震惊。
音乐天赋在年龄很小的时期便能显露出来。实际上,音乐天赋也许比其他各个技能领域的天赋出现得都早。许多伟大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在一二岁时就已展露出音乐天赋,而且几乎无一例外都在6岁前。莫扎特3岁时就可在钢琴上分辨出各种调,6岁即开始作曲。钢琴家洛林·霍兰德说,他3岁半时听完海顿的一次四重奏彩排后,有人把乐谱拿给他看,于是他便"一下子跌进了音乐的海洋;这可能是唯一能描述当时情景的说法。4分钟内我便认识了音符、谱号和所有的一切。"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7岁时便在管弦乐队中演奏。一项对17位音乐家进行的调查表明,他们的音乐才能在平均4岁零9个月时就显露出来。世界上大多数伟大的小提琴家小时候都是神童。也许是因为音乐是一个规律性强、组织严密的领域,所以音乐天赋在人生如此之早的时期即能显露出来。
单纯有听觉分辨力还不足以表示儿童有音乐天赋。确切点说,儿童是否具有音乐天赋,最早的迹象是对音乐有强烈的兴趣并能从乐声中感到愉悦。
培养孩子时音乐的兴趣
兴趣本身就是人们的"老师"。兴趣能唤起少年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觉得学习音乐有趣味。有学习音乐的兴趣固然好,如果没兴趣,也不要紧,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那么怎样培养和巩固少年儿童这一兴趣呢?
1.利用电视、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让他们欣赏。
2.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歌曲,教他们唱歌和表演。
3.将他们会唱的歌改编成乐曲,教他们在乐器上练习,直至练会。
4.选购较简易的儿童乐器如电子琴、钟琴、口琴等作为入门乐器练习。
5.对已初步学会演奏乐器的少年儿童,尽力创造条件让他们登台演出,例如学校、幼儿园或家庭内。
6.可以录制一些名歌、名曲,放给孩子听。
7.观看歌舞晚会和音乐会的演出。
为孩子选择歌曲或器乐曲时,在内容和体裁上一定要注意适合少年儿童演唱和演奏,防止成人化和高难度。如果孩子对所选的歌曲或乐曲的内容理解不了,或者学习起来太困难,就会影响他的学习兴趣。
如果能使孩子在学习音乐时,情绪始终是欢愉的,井设法使他到音乐艺术的美和魁力,那末,他对音乐的兴趣便会越来越浓。
如果幼儿能和父母一起学习音乐,会增加兴趣。因为,父母和幼儿一起学习是对幼儿的一种鼓励和支持。我们不赞成溺爱教育,也不搞依赖教育,而提倡幼儿和父母"一起接受教育"。
幼儿在5-6岁时,是接受音乐熏陶的黄金时期。他们的听觉器官展较完善,耳朵特别灵敏,他们爱唱,爱跳,爱在乐器上敲敲打打,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这一变化,并努力为之创造条件,让孩子的音乐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比如,可设计一个家庭音乐会,让幼儿乐一乐,动一动,唱一唱,敲一敲,说一说,在这乐融融的气氛中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心理学家指出:3岁前是人的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候的婴幼儿如同一张白纸,自然环境和教育环境给他染上什么"色彩",他就带有什么"色彩"。这个"底色"对婴幼儿将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要培养1-3岁的幼儿喜欢音响、喜欢音乐,就要设法让孩子的周围充满和谐的音响和音乐。尔后,花些功夫稍加引导,就可以诱发孩子对音响和音乐的极大兴趣。这个兴趣便是"底色"。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将来可以学习唱歌、弹琴,可以获得一定的音乐能力。不管他将来干什么,在音乐方面他都是一个"知音者",是一个可以借音乐休息、放松、娱乐、思考的人。
舞蹈是什么?有人以为就是"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实际上,舞蹈是凭借人体有组织和有规律的动作,用精炼的形式和技巧,反映一些形象鲜明的人物的故事,表现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它和文学、音乐、美术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看舞台上的舞蹈节目,并不仅仅是演员在跳,还有音乐、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舞台艺术。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舞蹈。除了具有综合性特点外,舞蹈还具有动作性、节奏性、造型性、抒情性的特点。
动作是舞蹈最基本的元素
造型也是形成舞蹈美感的基本条件一个舞蹈既要有动的画面,又要有静的雕塑。如动作的片刻停留、静止,群舞中队形的变化等,都是舞蹈造型的重要体现。
有了动作和造型,还要用不同的节奏把它们组织起来才构成舞蹈。节奏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绪可以采用不同的节奏,可用快速跳跃的节奏来表现欢乐的情绪等。
舞蹈是一门神奇的身体语言艺术
它的动作好比我们说话的一个个词,依靠人体各个部位最大限度的活动。舞蹈不仅能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更能表达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你能说它不神奇吗?
舞蹈是一种起源最早、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古老艺术,被誉为站在和人类发源同一起跑线上的"艺术之母"。
舞蹈的起源并不在于人类的任何身体需要,而在于人类那生来就有的身心合一的物质条件和手舞足蹈的自娱意识。舞蹈艺术来源于劳动,舞蹈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当舞蹈产生之后,其内容和形式不断趋于丰富,活动范围日益广泛,社会功能也多方面了,而且少年儿童也一直是舞蹈的参与者。
儿童舞蹈形式按性质分,有两大类:一类是自娱性的舞蹈,一类是表演性的舞蹈。
自娱性的舞蹈包括律动、集体舞、歌表演等,它是全体儿童都可以参加的舞蹈形式。
自娱性的舞蹈形式比较自由,动作也较简单,很容易普及。在儿童歌舞活动中,应该提倡这类舞蹈形式,使儿童在没有更多动作负担的情况下,人人都能参加到舞蹈活动中来。
表演性的舞蹈指的是由少数儿童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歌舞剧等。
表演性的舞蹈内容显得更丰富,动作与队形变化也更复杂些。儿童在表演中除了娱乐自己,还要娱乐别人。它也是向儿童进行舞蹈审美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
此外,还存在着一种介于自娱性与表演性之间的舞蹈形式,叫联欢舞。
律动是随着音乐节拍进行的一种动作活动。在幼儿园、小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或在课间活动中,在舞蹈训练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律动的练习。练习时,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或是踏着节拍行走,随着音乐舞蹈。音乐可以有歌词,也可以没有歌词;可以用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也可以用动作模仿生活,模仿大自然中的各形象。儿童在动作中不单接受了节奏的训练,而且能展开积极的想象。
集体舞是属于全体儿童的。有的舞有队形,有的舞没有队形。有队形的集体舞,一般要围成圆圈跳。没有队形的集体舞,不受队形的约束,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地跳,但要有统一的动作。
有队形的集体舞,要在规定的位置上活动,舞伴之间要有和谐一致的动作,还要讲礼貌,这些能使孩子们在愉快的舞蹈活动中,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没有队形的集体舞,不受人数、队形的限制,大家围拢在一起,站在哪儿跳、往哪儿跳都可以,就像跳迪斯科一样,可以无拘束地舞蹈。
集体舞的生命力在于,它是一种游戏,一种娱乐,一种能学会协调动作,能感受到身体美的活动,动作较简单,容易被全体儿童接受。
歌表演是舞蹈的初级形式,主要是边唱歌边做些表演动作。一个人做可以,几个人一起做也可以。有的简单些,有的复杂些。简单些的主要是随着歌词做一些手势动作,复杂些的有位置的调度、队形的变换,舞蹈动作也更多一些。歌表演对儿童不会有更多的动作负担,而且能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内容与形象。
由少数儿童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有载歌载舞的,也有不唱歌只在乐器的伴奏下舞蹈的。它比律动、集体舞、歌表演的舞蹈性更强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是儿童歌舞中的高级形式。在一个舞蹈里,要有主题、情节、段落,还要有节奏上的起伏,有队形。画面上的变换。
表演性的舞蹈虽与自娱性的舞蹈有着相同的美育作用,但它比律动、集体舞、歌表演的艺术内容更丰富、更深刻、更能诱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舞蹈给予孩子们的,不单是从舞台气氛里尝到的艺术乐趣,而旦透过舞台这扇门窗,使他们认识了生活美与自然美。
歌舞剧里有人物,有故事,有歌有舞,还有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适于儿童理解、表演。好的歌舞剧,能使孩子们随着剧中假想的对象一会儿笑,一会儿跳,甚至会因为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死了而伤心地哭起来。这是因为歌舞剧里有故事,有语言,很容易使孩子们产生共鸣。
儿童喜欢歌舞剧,如同喜欢听故事一样,但它比故事更形象、更生动。歌舞剧里除了有动物、植物、太阳公公、雨露阿姨、春风姑娘和各种各样有趣的人物外,还有五颜六色的服装,优美动听的歌声,美妙的舞姿,这些因素对孩子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它是儿童歌舞中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联欢舞不同于集体舞,它具有表演性,可以欣赏。但它又不同于舞台上表演的舞蹈。舞台上的舞蹈是由少数孩子表演的,联欢舞则是由很多孩子在联欢会或营火晚会的广场上跳的。它不需要舞台,大家排成规定的队形,就可以跳起来,参加跳舞的人越多越好。
联欢舞是一种既有自娱性又有表演性的儿童广场舞。
舞蹈是开发智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不仅学龄前儿童是这样,就是一周岁左右的孩子们的表现,也都与身体活动相联系。有关专家曾在几个仅有16个月大的幼儿中试验过,教他们学念10个数,结果有些孩子不能准确地把这10个数念出来。可是用舞蹈动作(身体活动)作为辅助手段,教他们10个数,(如"1"举右手,"2"举左手,"3"头向右歪,"4"头向左歪,"5"头回原位,"6"双手放下,"7"右脚向前迈一步,"8"左脚向前迈一步,"9"原地蹲下,"10"站起)时,以上10个数的动作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模仿出来,当然,10个数字的顺序也就随之记下来了。可见,舞蹈学习不仅适合学龄前儿童,就是2岁以下的幼儿,也需要学习简单的表现性运动(或者说是模仿性运动),以促进智力发展。
不一定为了成为舞蹈家,才去学舞蹈,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学舞蹈是为了修身养性,因为舞蹈可以促使学习者成为身体健美、思维敏捷、智能均衡、身心协调的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对舞蹈的学习,逐渐启发心智,为培养孩子们的自由想象力创造条件。舞蹈是通过无声的动作及表现,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艺术。幼儿虽不会说内容复杂、深刻的话,但他们可以通过蹦、跳简单地模仿一些动作,来表达他们幼小心灵的感受、情感及愿望。孩子们常常手舞足蹈,这是人们常见的。幼儿生来就有模仿能力和模仿兴趣,好奇和模仿几乎是所有幼儿的天性。如有些孩子时常抱着布娃娃,认真地对着布娃娃说些不连贯的话,模仿大人的样子,用小手轻轻地拍布娃娃睡觉或给布娃娃吃东西……这说明他在年龄很小时,就已经在模仿大人的言行了,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模仿能力。
模拟是所有艺术的必经之路,当人类发展时,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社会的前进都离不开模拟。舞蹈、体操都离不开模拟,教孩子们表演节目也离不开模拟。孩子们想跳舞、做操都要向老师学习一一模拟(模仿),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哈佛培养蹈的兴趣
学习舞蹈首先要培养你的舞蹈兴趣,具体方式是:
通过欣赏舞蹈,熏陶、培养和激发对舞蹈的爱好和兴趣。现在家庭中最普及的欣赏舞蹈的途径是看电视。电视里播放的各类舞蹈,特别是幼儿歌舞节目一定要多看。另外要多带去看演出,专业文艺团体的歌舞晚会、芭蕾舞剧、幼儿园文艺汇演等等。
学习舞蹈的方法很多,根据少儿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内容: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或电影、录象等对所要学习的舞蹈动作进行模仿练习。首先看清示范动作,要力求准确,看清动作的位置、路线、方向和面向。在分解的基础上,记清动作要领,再进行完整组合动作的模仿,这是舞蹈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
少年儿童的骨骼硬度小,肌肉柔韧松弛,力量小,自身的触觉、肌肉感觉不能正确把握,往往动作不到位。这样,就需借助教师,使他的动作到位,体会正确动作的肌肉感觉,从而形成正确的本体感觉。
舞蹈的分解学法可分为单个动作的分解和组合动作的分解学法。
在单个动作分解上尽可能分得单一化、一致性。如上下肢一起的动作,将上、下肢分开学,先学下肢,再学上肢,熟练掌握后再合成完整的动作练习;或者先抓住单个动作的重点、难点,然后再进行单个动作的完整练习。
组合动作分解法往往是把一个组合分成苦干段,先掌握每段中难度大的动作技术后逐段进行学习,最后连接成一套完整动作;或者按动作顺序分解成一个个八拍来学习,然后把整个组合连接起来。在舞蹈学习中,也可以按队型变化来分解学习。先学队型一的动作,再学队型二的动作,依次类推,后连接起来成一套完整的组合。
在少儿舞蹈学习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单个动作到小组合、由不配音乐到配音乐、由本民族舞蹈到其它民族舞蹈、由风格易于掌握的舞蹈到风格难以掌握的舞蹈,像滚雪球一样,一点点学习掌握,使孩子逐步成为一个合格的舞蹈者。
艺术天地再教育
琳琅满目的因素使得才艺班满街林立的,举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书法……种种的艺术层面都兼顾到了;刹那间,"才艺"这么一回事似乎受到众所瞩目的待遇,人人趋之若惊、抢之唯恐不及、扪心自问:是否尊重过孩子的意愿?是不是顺着孩子的志趣?有没有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自己的态度是否真的健全、正确?
成人的"才艺教育"
"艺术"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并非为某些特定对象所设的活动,不论个人的天分,而是每人都能感受、接触,觉得愉悦、快乐。所以对于孩子的才艺教育,父母亲不应抱持特别目的,以艺术为手段;而是只为宝贝们营造一个健全的生活环境,就如小树苗成长所需的水分与空气一般。
在提供孩于学习才艺的机会方面,家长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姑且抛开某些父母速成的虚荣心态,送孩子上才艺班不外乎是为了艺术情操的陶冶、精神生活的充实、或是期望将来发展成艺术家。所有的才艺教育起步都应相同,从带领孩子感受音乐——进而喜欢音乐——再接受音乐——最后才是学习乐器,而不是从学习乐器开始。"提供学习的机会是父母的天职,尔后的引导教育、避免给孩子负担则是最重要的态度!"
让孩子把握住的好的学习机会
在给提供孩子学习机会时面对市面上林立的各类型才艺班,家长的选择并非以自己本身的喜恶来决定,而是要依孩子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事先应征得孩子的同意,确定有真正想学习意愿,如此亦可养成他自我负责的态度。对于才艺班本身的素质,以是否为政府立案之合法机构,来初步区分其好坏,之后再实际了解它的教学内容,看是否合乎人性化的基本要求;父母亲也可请教专家,如艺术工作者或是有经验的朋友提供意见。
孩子上课的情形,要以长时间的发展来评判,而不是以宝宝一堂课的表现好坏来论断,"父母最好不要陪伴孩子上课,以免造成被动式的学习。"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一起上课,可以避免孩子看爸爸妈妈的脸色上课,减轻心理无谓的压力与负担;如此正可训练他独立自主的态度,减低对父母亲的依赖性。也可与老师事先沟通对孩子的最好的方法,尽量避免以打骂、冷落的方式,首重对孩子的安全感,亦可藉此建立其对社会的信任度。
艺术的训练,着重于创造性的训练、人格的发展或音乐性的培养、美感经验的累积,可从训练中发现孩子的性向、创造力与思考能力。而父母送孩子进才艺班,应保持让孩子游戏的态度,不要预期有任何的成果,也不要视其为一种手段;父母期约式的心理,常会演变成"揠苗助长"的后果,强大的压力,只会让孩子感到索然无味而中途放弃。
父母领进门,修行靠孩子
艺术的培养,从日常生活开始做起,把艺术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清闲淡雅的生活态度。藉由参与文化艺术的活动,让孩子接触艺术、喜爱艺术、感受艺术;由于资讯的发达,为人父母者可从书籍的参考来增进自己的知识,也可从艺术团体举办的讲座上来搜集资料,更可以直接地与老师的沟通、互动,了解到现行教育的重点;在平时的环境营造,可藉由故事音乐带、游戏(如积木、剪纸等),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与他一起感受日常生活中艺术的存在,尽量不强求孩子的表现,也不要给予压力。
除了家中的亲子互动外,也可带孩子一起欣赏艺术表演。陪孩子欣赏活动可从节目的选择着手,例如专为儿童设计的剧场节目,由于时间较短,以旋律、动态的歌舞方式表现,也有增加孩子参与感的台上台下的对话……等,就很适合阖家观赏,父母陪伴孩子一旁解说,帮助他了解剧情,不但让孩子容易进人状况。引起兴趣,更在无形中增进了亲子关系。可选择一些较活泼的节目,如舞蹈、戏剧等,与较大的孩子一同观赏,并且留心他的反应,引导他的注意力。如果孩子的耐性不好,则于中场休息时离开,以免影响他人的权益;事先在家中先教导孩子欣赏的礼仪,让他了解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态度,否则会妨碍他人的心情,也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举动,亦可在节目进行中稍显不耐时,给予机会教育明白别人的反应,井适时地引导孩于了解节目。
别让孩子输在开始
盛极一时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造成许多家长纷纷提前孩子的受教年龄,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影响孩子,使其从小就无法自由想像,反而受限于教条式、形式化的训练,让孩子一开始就"跌"在起跑点上。要正视孩子的每一个行为,不以成人的观点来判断是非,了解行为背后的意义,视孩子为一独立的个体,才能发现孩子的本能。父母也应开放自己的心胸,不让孩子成为完成自己愿望的工具,也不是有所为地设定目的让孩子去完成,毕竟,还有什么比孩子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快快乐乐地成长更重要呢?
给孩子一片天空
送孩子学画的家长,一般可发为两种心态:孩子很会画画,我要他画得更好;孩子不会画画,希望他能学会画画。如此被送来学画画的小宝贝,往往承受了父母强大的期望压力。在爸爸妈妈的心里,学画似乎变成一种炫耀的手段,以完成自己未竟之心愿为目的。
也许,父母们心中想着:"别人家的孩子都上才艺班;自己成天让宝宝无所事事,到处玩耍,不但浪费时间,将来长大后也会因为基础不稳,而落后人家一大截……"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小宝贝着想,无意间却加进了对未来的期望,期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上才艺班、学画画因此而担负着沉重的责任与目的,忽略了孩子快乐生活、快乐学习的需求。
其实家长应该是把持着"我希望孩子很快乐,所以带他来学画画"的观念。送孩子上才艺班,不为着他将来能出人头地,只希望他现在能快快乐乐地成长,事先征询孩子的意愿、听听宝贝的想法,给孩子探索、尝试的机会,不将学画画须设目的,经由不同的美术项目中,让孩子自我接触,为他找出较适宜的专长……父母亲送孩子学画画,不只是送去上课就好了,而应要在家中培养、塑造艺术环境,陪着孩子一起沉浸在美术的领域里
美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从以前到现在,人们一直以为美术教育就是绘画教育。其实,真正的美术教育,应该是"造形教育"。造形教育包括:绘画、设计、工艺、雕塑四大类:其中绘画可概分为线画、彩画、贴画、版画、水墨画;设计可区分为图案设计、传达设计、装饰设计、玩具设计等;工艺也可划分为纸工、泥工、木工、缝工、塑胶材、多媒材等部分;雕塑依材质可概分为纸材、木材、布材、塑胶材、金属材、多媒材等共二十一种不同的内容。
一般父母都以为"画画"就包含了所有的美术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以绘画为主;而国内的孩子学画,也只局限在彩画的部分。曾经有些家长送孩子来学习美术,却无法接受其他的相关课程,执意只要孩子学习单一的彩画课程;也有家长提到孩子不想上某些课程;孩子排斥某些课程,因为那正是其所不擅长的部分,父母应先与孩子沟通。了解原因,鼓励孩子尝试、接触、将缺点补上,避免影响美术教育的平衡发展。
对孩子而言,美术教育不只是单一的技巧教育,应该是全面性发展的基本能力学习。美术教育的本质应该是:(1)培养创造力,(2)美感的陶冶。针对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乃最方便的途径;每个小朋友都喜欢涂涂抹抹,人类的创造本能也最先显示于儿童自发性的涂鸦行为,孩子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无限的故事与意义,若能"因势而利导之",他们会乐于表现其内在的世界与创意。对于美感的陶冶,藉着练习、接触与欣赏,孩子更能感觉自在、快乐的美丽世界;从小就开始接触,经过时间的粹炼与薰陶,能带给孩子心灵真正的、长久的快乐,一种远胜物质的快乐,能帮助孩子陶冶人格的发展。
父母须知
常有父母亲以为宝贝画得愈像愈好,只要求孩于画得像而摒弃创造力的培养,忽略学艺术就是学习创造力的本质。"曾有家长送孩子来学画,一开始就要求老师示范给孩子模仿……",儿童美术并不是大人画给儿童看,而是孩子自动自发的内心抒发,不能以大人的眼光来判断好坏,也不能以"像不像"做为判断美术教育成败的依据。所以带孩子进才艺班或画室之前,爸爸妈妈起码要亲自了解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与教学目的,是否以启发式的创意诱导为主,而不是用灌输式的仿效教学来误导。
国际美术教育协会的规章中有一项:不主办、不鼓励、不参加设奖的美术比赛与展览。反观国内,举办频繁的绘画比赛、写生比赛甚至是着色比赛,往往都能吸引大批家长带着小朋友一同参加;一场设立奖项、排定名次的比赛,是否能为儿童美术带来助益?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有所帮助?频繁的活动却被当做是美术教育兴盛的指标,也是评定孩子美术成就的依据,更导致许许多多的美术班变质为强调功利式的奖牌教育,以奖牌做为号召。
真正爱孩子,应该抱持"尊重儿童"的观念,以人本立场看待孩子,不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左右其所有活动与行为;面对众多的画画比赛、写生比赛,不会猛将孩子往会场送。"儿童的创作,应该不被大人的眼光标准来限定,才能引发其潜能;孩子接受美术教育,也不是以参加比赛得奖为主,而是以长大后心灵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为目的。"
孩子应有的教育
让孩子快乐,没有分数的压力,藉由艺术来平衡孩子的情绪、也藉由艺术来平衡孩子的生活经验。
因为大人的虚荣心作祟,使得儿童美术成为绘画比赛参赛的主要对象:由于工业主义的盛行,社会着重于知识教育而忽视感性的艺术教育,为打发时间或满足成人的虚荣心,孩子被送进才艺班学习美术……种种的现象让孩子无法快乐地学习、体验;更由于教育体制的缺失,专业美术老师的短缺,让儿童美术失去了强盛的推动力;一般人都以为美术系毕业生就是美术老师,其实艺术领域与教育领域的广大分野,尚需儿童心理、教育学等许多的专业知识来补足,才能给予孩子最好、最正确的美术指导。"
教育的本貌、艺术的本能,应该是"身体力行"的教育。鼓励孩子亲身去接触、体验生活,让他自己应用学习观念,来转换自己原有的知识,摒除模仿大人的学习方法,摆脱名次压力的奖牌教育,才是真正属于儿童本位的美术教育;倘若全班孩子完成的作品都大同小异,则完全失去了美术教育的本义了。
美育在生活里
对孩子而言,艺术是发泄情绪、反映自我最好的途径,随着体验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观察中慢慢进步;所以为人父母者,不应以自的观念,指导孩子的作品,如此不但误导孩子,也会抹煞了他探寻、表达的心。有些家长总抱怨孩子老是画同样的内容,画图的方式、比例都不对,那是因为孩子永远只画自己喜欢、知道的事物而非所看到的东西,他必须透过造形活动,获得由创造喜悦而来的良性循环而慢慢成长。
有时成人在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兴趣而自己不知识。如果家长能特意为孩子营造一个造形游戏的环境,让他藉着绘画创作的活动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思想;从孩子的画看孩子的心,了解其中所富含的世界,试着走进孩子的世界;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一起陪着观察、成长,每天为孩子做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的统整,帮助孩子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发现世界。
由父母自身的教育出发
面对宝贝的美术教育,父母所应抱持的态度是先充实自我,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以最自然、真实的态度来面对;学着"欣赏"孩子的作品,而不是"指正"孩子的劳动成果,放下身段与孩子聊天,家长也能从中成长、得到快乐哦!
与音符共舞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由不同的音乐伴随成长,从婴儿时期妈妈在耳畔轻哼的摇篮曲,到渐长之后的儿歌、童谣,再到广受青少年欢迎的流行歌曲,军中时期的军歌、爱国歌曲,年老时所爱听所谓的老歌,今日的流行歌……等,皆能为不同时期的自己留下不同的回忆;故音乐最根本丰富人生的特质,于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