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一件事可能一帆风顺,但做所的有的事决不可能诸事顺利,难免遇上困难与挫折。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创新与成长的过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来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呢?孩子们的毅力与意志免坚强吗?父母们又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一、培养新心理素质
自信心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是我们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它在智力、体力,或者交际能力上,都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柱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我们记忆潜力的千万分之一,而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经发挥到头了,自己对自己就没有信心,这种消极的观念使得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很好地利用我们的记忆能力。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更明显地说明了自信心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来到一个学校,对其中的一个班级说,这个班级的同学都很聪明,很有发展潜力,其实这个班级和其他的班级没什么两样。但是,几个月后,奇迹发生了,老师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班级的同学成绩跟其他班级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他们都很看重自己。究其原因,只不过是因为同学们听了罗森塔尔的话后,自信心大大提高的缘故。
1 孩子自信心为何低落
歌德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如果您的孩子缺乏自信,整天胆小如鼠,缩头缩脑,做起事来总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作为妈妈,您是否心急如焚服不得拔苗助长,一下子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他勇猛无畏呢?可是,反过来想一想,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为什么有的孩子自信十足,而有的孩子却萎靡低落呢?
(1)对孩子过于挑剔
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过分地挑剔只要孩子一做错什么,立刻大发雷霆,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女儿其实很聪明,也很可爱,可她还不满足,事事要求孩子达到完美,只要孩子做事稍微有点儿不合她的标准就大声呵斥,结果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跟妈妈的关系也很不好。要知道孩子还小,他们面对着复杂的世界需要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在某一方面他们也许表现得不错,但在另一方面他们肯定会有所不足,我们不能对孩子求全责备,因为就是我们自己也不能做得十全十美,更何况那弱小的孩子。
(2)给孩子起不好听的小名
尽管父母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宝贝,但还是有些父母不懂得如何去爱护孩子。比如有的妈妈就给孩子起小名,像"笨蛋"、"肥肥"、"蠢驴"等,也许妈妈只是无意中这么叫的,可是在孩子心中会怎么想呢?这些小名每天都在提醒他,他是多么的笨拙,无能、不讨人喜欢。这些小名的负面效应会一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也许我们还记得,小时候当有人叫我们的绰号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痛恨,因为这对我们的信心是个很大的打击。而现在我们给孩子起小名,孩子难道就不恼火吗?也许孩子小的时候还不觉得,可是当他慢慢地长大,他心里就会越来越不好受,对自己的能力也会产生怀疑。
(3)代替孩子讲话
有的父母总喜欢代替孩子决定一切,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感受。当孩子在说话的时候,看到孩子表达有困难,他们也喜欢打断孩子,自己帮孩子把话讲清楚,他们以为孩子喜欢这样。其实不然,替孩子说话,就好像他没有能力自己表达一样,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并降低他的自信。父母经常这样做,也会强化孩子的依赖性,当需要他自己说的时候,他也会望着妈妈:"妈妈,你替我说嘛"。
(4)很少爱抚孩子
有的父母工作很忙,回到家后也是疲惫不堪,懒得搭理孩子,这等于让孩子怀疑自己的可爱。没有受到爱抚和亲近的孩子会这样认为:我不值得被拥抱和被爱,爸爸和妈妈也不喜欢我,看来我真是个没用的人,最后他还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一个可爱和有价值的人。
(5)不让孩子负责任
妈妈们总不放心让孩子做事,自己把孩子的一切整理得有条有理,其实这只会促成孩子一种低落的自我价值感,并且降低他们的自信。如果您总对孩子说;"你不能做这件事""你不会做"或"你不应该去试",因为您觉得这些事对孩子而言太难了,他们肯定做不好,那么您只是在给孩子制造自我怀疑的机会。当孩子们说:"妈妈,我可以自己做"或"妈妈,我自己来"时,我们应该重视,否则当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之后,他就会认为他不配做重要的事情,他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日渐降低了。
(6)很少称赞孩子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可惜我们有的妈妈对孩子犯的错一直唠唠叨叨,而孩子做对了事的时候却吝啬地称赞几句。要知道,孩子们是很看重妈妈对他们的评价的。也们做了什么事,总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肯定,然后他们故起事来也就会更有信心。我家莎莎小时候总喜欢到处做点儿事,帮奶奶搬个凳子,帮爸爸拿个烟灰缸,这时我总不忘适时地表扬他几句,这时他的干劲儿就更大了,做起事来也是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在家里很有用,客人来到我们家都说这孩子真勤快,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像我们家莎莎那样的确实不多。
国外的家庭一般比较注重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反对过分地保护孩子,因为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过多的爱护会使孩子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过分保护孩子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缺乏,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而对于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来说,他的自信心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在她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她还需要自己去经历很多的事情,父母是不可能永远替代她的。
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悲观失望,父母对她的特殊照顾,只会加重她的这种感觉,更对自己失去信心。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心境,那么,她生理上的残废还不可怕,因为这可以通过各种人为的技术来克服改善,更可怕的是孩子心理上会习惯于依赖他人,自暴自弃。这种心理上的残废就很难克服了。
我们国家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溺爱的占多数,以前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情形已经成为历史了。每位妈妈都恨不得帮孩子安排一切,不让孩子受半点儿委屈。其实,放手让孩于去做事情,刚开始时可能会做得不太好,可是,这总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熟练了,如果妈妈能适时地鼓励孩子几句,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而有些父母虽然表面上是关怀孩子,其实却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权利,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依赖心理,养成以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妈妈在孩子大了后也许会经常抱怨孩子太懒了,可这其实是她一手造成的,能怪谁呢?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于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可在现实中我们又不允许孩子们去发挥他们的能力,而是怀疑、限制他们。当幼小的孩子来到饭桌旁要帮妈妈收拾桌子时,妈妈们总是说:"乖乖,你太小了,会把碗摔破的,出去玩吧。"为了不让孩子把碗摔破,结果却是使孩子的自信心破碎了。孩子们有一颗好奇的心,他们总想试着干这干那,努力去发现自己的能力,但当他们跟在我们身后做事的时候,妈妈们却总是给他们泼冷水。孩子穿衣服的时候,我们说:"你看你,又把衣服穿反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说:"怎么把饭全吃到桌上去了?"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让孩子明白,他们自己是多么的不行,而我们是多么的能干。
妈妈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多么的不听话,老是跟自己捣乱,但当我们回过头来认真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是否过分地保护您的孩子,不敢放手让他去做任何您觉得他做不了的事情?您是否总是在打击您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好无能?……亲爱的家长们,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您难道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如果你对待孩子,就好像他不过是一幅拼图中的一片,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人,经常拿他和这个那个做比较,孩子心中就会觉得他在父母心里的地位不高,甚至怀疑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他,因为他老是听到父母夸奖别人的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自我意识,也就是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看法。在心理学里面,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又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形式上来看,一般人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像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就属于"自我认知"的内容,比如孩子认为:"我比过去长高了";"我是诚实的";"我做事太冲动了";"我想我是会有成就的"等等,主要是涉及"我是谁或我是什么","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如果妈妈们总是拿孩子和别人做比较,那么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很不利的。他们会把自己评价为比别人低一等,总是想:"我比不上某某,妈妈早就说过了";"我比某某要笨";"某某比我强多了"。这样,在孩子的自我意识里面如果存有这种观念,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进取心,因为自己反正比不上他们,干吗要那么努力呢?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孩子总是有自己的优点的。做妈妈的虽然知道孩子这方面比别人要差,但应该去发现孩子其它地方的长处,以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还是跟别的孩子有不同的地方,而不是处处不如他们。
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妈妈们如果不想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投下阴影,就请您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要老是拿孩子和这个那个相比,让孩子明白,在妈妈眼里,他是惟一的,也是最优秀的。
西方素质教育的自信心培育
相反,西方的素质教育则使得孩子信心十足,不怕挑战。那么,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孩子的自信心就像是一棵小小的树苗,稚嫩柔弱,需要妈妈的细心呵护,不断地浇水,施肥,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认为: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做妈妈的究竟应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请看以下的建议:
(1)鼓励孩子勇于冒险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进行鼓励而促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内容。一般来说,不敢冒险的孩子他的自信心总是比较低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两者毫不相干。但是,当我们听到孩子们说:"这件事我做不来""我这方面很差""这件事我不敢做"等等之类的话语时,都表明了孩子们害怕尝试新事物和害怕失败的心理。这时候的妈妈,就应该及时地鼓励孩子,并提醒他们,做错了没什么,失败是正常的,有妈妈在旁边,别怕。有一回我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在荡秋千的时候,孩子不敢坐上去,生怕摔下来,这时我就对孩子说:"别怕,妈妈在旁边呢,你要是摔下来妈妈会接住的。"结果那天孩子玩得特别高兴,以后做别的事胆子也就大了。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多肯定他们,要鼓励他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生活和尝试新的事物,并且经常告诉他们,在您眼中他是多么的了不起。这样,孩子长大以后,心中充满自信,做事就会富有闯劲,而不会到处畏畏缩缩。
(2)鼓励孩子享受人生乐趣
如果您的孩子经常感到无聊,那么他的自信心肯定不高。当然,有时候孩子说"无聊"时,是在提醒爸爸或者妈妈,"我很孤单,我要你们陪我做点儿事情"。但是,孩子若真的感到无聊时,我们就应该注意了,提醒孩子,我们可以读书,跑步,散步,思考,把那个旧收音机拿出来看看有什么毛病没有,新的动画片又要开始上演了……总之,我们要告诉孩子,生活中充满了乐趣,我们应该美好地享受人生。
(3)鼓励孩子追求健康
健康是孩子快乐的第一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照顾自己,祛除疾病的能力。我们不要老是对孩子唠叨:"多穿点儿衣服,要不然会感冒的""宝贝,觉得今天不舒服吗?"之类的话,因为这会引导孩子往"生病"方面想而常有"生病"想法的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健康和能力是没有信心的。相反的,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对身体健康深具信心,要他明白自己的身体是抵御疾病的最佳屏障,而不是去看病吃药。我的孩子有一次身体稍微有点儿不舒服,这时的我不是像别的妈妈那样,心急火燎地送孩子去医院,而是鼓励孩子,你的身体很棒,这点儿小事根本不算什么,然后我带着孩子去户外做了一些运动,孩子出了点儿汗后,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了,而且还非常的愉快。
(4)经常拥抱、亲吻孩子
孩子子是需要爱抚的。美国心理学家哈罗曾经和同事以幼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出生不久的幼猴与母猴隔开,在幼猴的笼子里装上两个人造母猴,其中一个"母亲"的躯体是裸露的金属丝做的,另一个是用泡沫橡胶做成并包裹着毛绒衣服,使它可以接触和偎依。两个"母亲"胸前都装有一个奶瓶,用以供奶。研究发现,无论由哪个"母亲"提供奶汁,幼猴都偎依在有毛绒衣服的"母亲"旁边;当有某种侵害时,幼猴也跳到有毛绒衣服的"母亲"身边。可见,柔软温暖的"母亲"是幼猴安全感的源泉。孩子也一样,他们只有在妈妈的怀抱里才会觉得舒适,我们每天不管多忙,都得抽出点儿时间来亲吻孩子,天天告诉孩子,您爱他们,让他们觉得他在您眼里非常的重要。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是妈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之,如果妈妈每天回来,理都不理孩子,让他自己玩耍,孩子就会觉得妈妈不爱他,自己在妈妈眼里一点儿都不重要,从而对自己也就丧失了信心。
(5)仔细倾听孩子说话
不管什么时候,孩子在说话时我们都应注意倾听,并且要非常的认真。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经常会在一个人跟洋娃娃或玩具玩时自言自语,或者告诉妈妈他玩时的一些奇妙体验,这时的我们不要烦孩子,而是要做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鼓励他们把话讲下去,让他们知道您对他们非常的关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有意义的人,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我的孩子来跟我说他怎么玩时,有时尽管我并不想听,但还是装出饶有兴趣的样子,让他知道妈妈听他说话很快乐,这样,以后孩子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跟我说,而不会闷在心里。现在有的妈妈经常抱怨,说孩子有事藏在心里,不愿跟妈妈说,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想说的时候而您却不听,久而久之就给他一种这样的印象,妈妈不喜欢听我说话,对自己也就没有什么信心,以后有什么事也就不愿跟妈妈说了。
(6)正确地评价孩子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失败,这时妈妈对他们的态度就非常的重要。不顾一切地追求分数、奖品、奖章、第一名等只会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利,因为孩子无法每次都表现最佳,他无法每次都得第一名,或每次都获得奖章,上荣誉榜,赢得比赛。在孩子失意的时候,妈妈就应该给孩子具体地分析原因,肯定孩子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妈妈眼里是如此。
当我们鼓励孩子们去努力探究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培养孩子们从失败和教训中学习经验。
但是,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却是不失时机地大加责备,也许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让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对的,但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能、新方法的热情和勇气,或者会产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相反的,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就可以将犯错误变成一次学习的机会,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并且告诉孩子,不要害怕犯错误,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学到东西。
二、培养孩子创新的意志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在生活当中还在学习上都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我们时常教育孩子,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全力去努力,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们如果想把他培养成一个成功的人。尽管当时还无从谈起应努力让他在哪个领域里成功,但我们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就是要想取得成功,只有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所以,在孩子还只能趴在床上蠕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孩子作持久力的训练。例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为了训练他的持久力,我们应先从他的注意力的持久性开始训练,因为注意力持久是行为持久的前提。为了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我们可用了一个能够引起儿子注意和兴趣的玩具,一只用布做的黄色的小猫。我们先把那只小猫放在儿子前后左右吸引他的注意力,等到他发生兴趣之后就把小猫放在他伸出手差一点就能够得着的地方,吸引他去抓。当孩子老是抓不着准备放弃的时候,我们用手推着他的脚鼓励他:使劲儿!使劲儿……。孩子在我们的鼓励下往往会用力蹬几下腿,尽力地将小猫抓住。在小猫被儿子抓到手后,我们就用欢呼和亲吻来庆祝孩子的胜利,让他体验奋斗、成功的喜悦,在孩子能够爬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增加训练的难度,在他马上就要够着目标的时候,把吸引他的玩具挪到更远的地方,然后鼓励他继续爬着去拿。这样做既培养了孩子毅力,又练习了爬行,实在是一举两得。通过这种训练,孩子对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的道理,就会有了更深体会。
1 培养孩子专心致专的习惯
无论在孩子学习什么的时候,我们都要求他达到专心致志。学语言的时候就只考虑语言,学数学就专心于数学。但绝不允许他在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担心学习跟不上。因为不能用心一处,那么一切都是白费;如果不能专心一处,即使孩子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时间的任意糟踏,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
很多的孩子成天在书桌旁学习却没有好的成绩,大多是由于不能专心导致的。他们坐在那里发呆,捧着书本却心系别处,或者望着天空想入非非。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够学好知识呢?
卡尔·威特教育理论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习惯的信养首先要建立在孩子开始对某一种作为自觉意识的接受和首肯的前提上,然后经过重复怯注意力它就会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我们还是用哈特威尔来阐释下这个说法吧。在孩子学习功课时,我们绝不允许有任何干扰。严格地规定他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培养他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
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时,平均每天给他安排45分钟的功课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再用严厉的目光去批评他。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学习时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卡尔·威特的教育或许,从中会给我们对教育孩子能有所启迪。
有人来访的时候,我也不会放下对儿子的辅导,我吩咐家人:"请让他稍候片刻。"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儿子在学习时养成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如何增强宝宝的耐心
从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砺意志,顺境当然可出人才,逆境更可出人才。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强竞争力。因为,逆境中奋斗的人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更趋成熟。他们能把挫折看成一种财富,深谙只有失败才可能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更具有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风范。
要想让孩子具备能够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挫折,简言之就是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挫折感就是这种困难或失败在心理上的感受。当然这种感觉是不好过的,因为它使你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难以得到满足。然而对不同的人而言,确切地说是对意志品质不同的人来说,挫折的意义极为不同。
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必须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很容易被困难打垮,而一个坚强的人往往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我们教育他必须能够接受失败,否则无法养成持之以恒的性格。让他从一开始就学会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地面对它。
在教育中尽力让孩子懂得一个道理:犯错误,甚至失败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走极端。有些爱走极端的孩子,甚至用自残来避免失败,因为他们害怕不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望而焦虑甚至恐惧。少年时代,掩盖对失败的恐惧感的最普遍方式就是酗酒、打架。这些坏行为都是孩子们到了最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年龄后才开始的,并非巧合。
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的心理,采用理解、信任、鼓励、谈心的方式帮助他们,那么,一些不良的极端行为自然能够避免。
人的自我欺骗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对教会孩子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只有面对现实,才会有所成就。很多人不能面对现实,整日沉浸在幻想之中,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虽然,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逃避现实的心理,但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在我们的日常言行举止的教育中,要尽量让他的行为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别人。
为了防止孩子形成自我欺骗的心理,应教育他要按照世界真实的样子认识它,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决定。
许多的父母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技能,反而教得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有些人总想保护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结果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父母在不自觉中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可以说是一种犯罪。
不管有多么痛苦,都要帮助他正视现实。当孩子向你解释事实,教他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渐渐明白:父母有能力来面对和应付那些哪怕是最困难的处境。
每当这时,孩子必会说:"我也能做到。"
我们知道,人有多大的力气也难以把自己提起,人要战胜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能战胜自己就是对自己控制的成功。
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心理要素之一。要想让孩子学会控制情感。必须以毒攻毒,用以情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情感问题。
训练孩子认识和了解情感在身体上的反应非常重要。这样他就能逐渐学会自我控制。
当孩子生气时,脸色通红,身体发抖,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在姿势、面部表情和体态上都有表现。而这时就要孩子首先认识这些标志,然后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身体平静下来。
有了好的控制能力,孩子就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对周围的干扰无动于衷,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不是一怒而起。这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极好的作用,并能够在将来的生活中谐调地处理好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的人才,这一点已在前面叙述过。在孩子的教育中特别强调多方面的培养。只要孩子愿意,他所想学的父母都尽量满足他。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我们都不要去反对他,也不限制他的某些事情。
很多父母先入为主地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像中的人才,过早地为孩子选定专业方向,凭自己的喜好去培养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某些父母由于自己喜爱艺术就逼着孩子去学习绘画、音乐,根本不顾孩子的感受,也不会用有效而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这样的做法只能令孩子反感,还有可能反将孩子本身就具有的爱好抹杀掉。
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也有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爱好。但这些都是他主动要求学的,并且每做一件事都充满强烈的兴趣。他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在爱好之中享受了美好的童年。
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并没有要求他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登峰造极。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培养全面的人才并不等于造就无所不能的超人。人都有缺点,人不是万能的神,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要鼓励孩子从事艺术方面的活动。他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就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因为这些爱好有助于增强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要把他培养成一个艺术家。
当孩子迷上了某种与他先天条件不相适应的事物时,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因为多方面培养并非要求面面俱到或平均使用力量,还必须视环境、条件是否许可,尤其是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前景而因材施教。年幼的孩子天生都很自信,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困难和无数次失败,这种自信丝毫不减弱,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尽管有经验的人早就看出没有可能成功,小孩子却天真地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成功的。孩子有这样坚韧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但是,在孩子不能对自已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时候,父母应该承担起这一重任。
不能让孩子在没有成功可能性的路上白白耗费宝贵的生命。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抓住机会教他学习现实地思考问题。这是孩子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能够争取的就尽量争取,应该放弃的果断地放弃,因为这是一种智慧,也是很多人时常面临的难题,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
八、九岁的孩子都有成为英雄的欲望,这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结。了解孩子的心情,他们这时正处在既懂事又不懂事的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又显得太着急,他们想成功,想征服世界,几乎所有孩子的远大抱负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指导特别重要。否则,孩子会在不成熟的心理中做出错误的选择,浪费宝贵的时光。如果孩子想当武士,想成为将军就是基于想作英雄的情结。为了让他在内心深处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们并不要像一些父母那样简单地否定他,而是先给他讲当武士必需的条件后,再来慢慢开导他。
当孩子听了你的话,让他对对英雄的涵义有了真正的认识,懂得了既会争取又会放弃的道理。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面临怎样的境况,他都能够凭自己的理智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注重发挥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从愚昧的深渊里走向光明的过程。
很多父母的教育完全无视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求知欲。他们在自己的无知中把孩子训练成市侩的人、只会点手艺的人,或者是圆滑的店员。他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赚钱。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些庸碌之辈。
努力发展自己的智力和品质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因此我们建议那些愚蠢的父母应该抛弃处世哲学和赚钱术,而把精力放在协助孩子发展追求真理的精神上,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尽量发展智力。如果真能实施这种教育,孩子们表达出的思想一定会使那些旧脑筋的人感到愕然。然而,只有真正的教育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这种教育才能积极努力地发挥孩子的智力。
有些愚昧的父母不仅不能教育孩子去追求真理,反而把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都往他们的脑子里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变得愚蠢和无能。不仅没有让孩子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还损害了他们本来健康的神经。
有些父母为了某种原因,或是为了管教孩子,或是因为闲着无聊,给孩子单纯的头脑中灌输恐怖和迷信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探求真理的信心。他们的做法使孩子不能正确地判断周围的一切事。本来孩子因为幼小而脆弱,他们正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而那些迷信的认识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了歧途。
在幼儿时期灌输到孩子头脑中的恐怖和迷信等,如同病菌一样,会在孩子的内心之中恶劣地曼延,是致使孩子精神异常的病因。所以,坚决反对给孩子讲幽灵、恶鬼、地狱、妖怪之类的故事。用这些故事来恫吓孩子则是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到孩子已形成光明的内心世界,也直接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对于那些不良的东西,不仅仅要预防,还要给孩子采取免疫的办法。让孩子在干干净净,没有病毒的精神世界中健康发展。这样,孩子就会像种上牛豆、打上预防针一样,即使碰到精神病菌,他们受到的毒害也不会侵蚀他们的心灵。
一个人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幼儿时期被灌输了恐怖和迷信等,这些东西一直会在人的头脑中作怪。甚至长大成人之后,也会时常受它们的困挠和危害。为了这事我们曾请教过精神病专家,他告诉了我们外行想不到的数字:有几百万被称之为机能性精神病患者的人,他们的病因大多是在幼儿时期遭到过惊吓,或遇到过恐怖的事,或是听到说让他永远无法忘记的恐怖故事。他还告诉我们,如果小时候教育得法,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得法的教育会使机能性精神病大大减轻。由此看来,除了医学,教育就是拯救人类的主要手段了。
良好的教育能够培养起人光明的内心世界。能够树立起孩子的信心,并能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那些愚蠢和无知的教育只会把孩子引向黑暗的深渊。
3 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应把对他勇气的开发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现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勇敢和坚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担心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是每一个做父母的人经常虑及的事。如果父母仅仅担心孩子的安危,过分地强调危险性,为防万一而牺牲了孩子接受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勇气也就无从培养。
某些成年人看来是危险的事情,认为不适合孩子们做的,实际上孩子是可以胜任的,只是父母出于爱心或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阻止孩子去探索新的事物,熟悉新环境,剥夺了孩子锻炼自身的机会。所以受到过多呵护长大的孩子,自然会具有缺乏勇气的弱点,对他的人生会有不良的影响。
一个人是否具有勇气和自信心,是他能否获得你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父母经常这样对孩子说:"你能行!"这就是要鼓励他充满自信,让他有勇气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尤其在处境困难的时候,自信心显得特别重要,而是否有勇气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在孩子小时候,千万不要主动替他做事,哪怕是那些对他来说有些难的事情。这就是为了培养他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从而增强他独立做事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勇气,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并认为自己不能做什么,没有力量。
作为父母在对孩子的关心上是非常有分寸的,不过分地呵护他,而是培养他在各方面都具有独力的能力。对孩子来说,有些时候应该不逃避各种危险,学会去面对、去忍受,因为长大之后的生活环境需要忍受的东西更多。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和勇敢的精神是为了他日后更好地工作、生活。
可以肯定地说,一个碰伤的膝盖是容易治愈的,而受了伤的自信心和没被开发出来的勇气是终身难以实现其真正的作用的。
父母不必事事包办,许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这一点非常重要。放心地让孩子做自己的事,让孩子认识到"我能行",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不用做,所以事事都会阻止他们自己干,都要替他们代劳。殊不知,这样的结果会使孩子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避免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用激励的办法去促使孩子主动做事,在行动的过程中而不是以年龄划线去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
"你能做好",是对孩子教育首先预定的一个前提。要坚定地认为孩子和大人一样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随时随地都应该学习生活的本领,尽管他可以学不好或做错事情。但其中的道理和大人学习做事一样,有成功也有失败,不能因失败而影响孩子发现自身的价值,关键之处在于孩子是否敢于失败,敢于面对失败,同时他们的自信和勇气不要受到影响。
作为父母要时常鼓励孩子主动做事情,既不打击他,也不过分表扬,因为过分的表扬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
在锻炼孩子勇气方面,英国人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英国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险组织建立的河流探险训练中心,专门为孩子们提供进行探险活动的机会,以训练他们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这里,孩子们每天一早就来到河边,由专门的人负责教他们游泳和划船。训练是艰苦而紧张的,每一次练习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伤。在激流中拼搏,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学习了划船等技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懂得了互相互爱和团结合作。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巧,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由此可知,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三、创新毅力的培养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我们正面对一群完全不同的孩子……
未经历贫穷与风雨但却稔熟于麦当劳广告和"泰坦尼克"音乐的孩子;手里掌握着65亿压岁钱,而且每月开支达35亿的市场先锋少年消费群体;生长在同一片土地却有着不同的成长轨迹、不同的梦想和选择的群体。
惟一不能选择的是,正是这群孩子,将决定这个国家在新的世纪的发展和命运。
面对这群孩子,妈妈们承担着相同而又不同的培育重任,新的人文环境、新的知识结构、新的价值取向,催生着全新的孩子,同时也反作用于他们的母亲。在新的背景下,妈妈们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
最近一项由全国妇联和联合利华举办的"奥妙新妈妈"的评选活动认为,她应该是激励尝试的,同时又是通融开明的,她是宽严有度的,同时又是多智多才的。去发现成长的奥妙,给孩子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最传统的眼光里,完美的妈妈是孩子的避风港,但她可能会遭到新价值观质疑的是,一辈子保护着孩子,为他安排好一切,是不是真的能培养出一个心性健康的孩子。
"新妈妈"也许会遭到传统的质疑,因为她最重要的特质正是激励孩子的创新和尝试,鼓励他不畏挫折,并且在挫折中成长。
在挑战中探索的孩子最有可能面临的是什么?是尝试带来的教训和失败。但孩子从中获取最多的是什么?是成长的动力与财富。在无数的尝试和挫折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更有能力应对生活的磨练,更有可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这个时代带给我们新的知识和信息,基因、网络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展现着一个前人从未领略过的空间,我们的孩子们正是在这其中吸取着养分。但是反观我们的妈妈们,也许她们离这股知识潮、信息流还远了一些,如果没有相应的提高,妈妈是不会成为"新妈妈"的。
这个时代带给我们不断完善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一个非常听老师的话,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可能曾经被称作"乖孩子",但是创新精神的提倡让我们相信,不惟书、不信教条、不盲从权威的孩子可能会作出更为出色的成绩。"新妈妈"们更多地鼓励着孩子依照自己的思路,去观察、论证、创造这个世界。
"新妈妈"在面对"成长的烦恼"问题上采取的新办法,包括与孩子的沟通与理解,也是她的素质之一。比如,孩子的早恋问题,迷恋网络的问题,追求时尚的问题,等等,"新妈妈"们必须去面对并解决这些难题,做到"宽严有度"、"通融开明"。
家庭教育是一项工程,"奥妙新妈妈"也许是其中的一抹亮色。在探寻成长的奥妙过程中,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教育与被教育,其实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妈妈身上学到的东西,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也许会带给妈妈全新的启发。
评选活动的组织者曾举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母亲孩子的双向调查,倾听妈妈对孩子的期望,聆听孩子对妈妈的心声。在双向的交流中产生的数据和观点,也许对中国的家庭教育,对中国孩子的素质教育等问题,都能带来一些启发。
1 让孩子敢于尝试
如果说自主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根源,父母的引导、鼓励就是在此基础之上的指南和强化,这在孩子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是同样重要的。
小孩子初临人世,对世界上的一切,总会怀有矛盾的想法:一方面,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跃跃欲试;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怀有一种恐惧感,往往望而却步,不敢尝试。
陈宇华小时候,也是一样的。
有一次,妈妈带着她到朋友家里做客。
朋友的儿子小越是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特别爱动,一分钟也闲不下来。看着妈妈在做鱼,就在一旁捣乱,总想拿鱼子来吃。
"小孩子是不能吃鱼子的,吃了的话,就会变笨。"小越的妈妈故意吓唬他。
小越害怕了,不再碰鱼子了。
这句话也引起了宇华的注意,她瞪大了眼睛。
那天,她没吃那些鱼子,甚至夹鱼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那些可以让小孩子变笨的东西。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在家里做红烧鱼,宇华看见了,就在旁边一个劲地说:"妈妈,快把那些鱼子丢了,不要吃!"
妈妈只是笑笑,不听她的。
宇华在一边急得直跺脚。
"爸爸!不要吃鱼子!"看见爸爸夹了一筷子鱼子,宇华着急地说。
"嗯,为什么?"爸爸奇怪地停了下来,看着宇华。
"吃鱼子会变笨的!"宇华认真地说。
"啊?"姐姐惊讶地放下了筷子。
"是吗?为什么会变笨呢?"爸爸问。
"小越妈妈说的!"
"那你试过了吗?"
"……没有。""别人说的就一定正确的吗?"爸爸夹着鱼子看了又看,"我看不一定!"
"那,"宇华有些动摇了,问,"爸爸,你能告诉我,吃鱼子是不是真的会变笨呢?"
"爸爸也不知道啊!"爸爸故意说,"爸爸先给你讲个故事吧!" "好的!"一听爸爸要讲故事,宇华和姐姐的兴致上来了。
"有一匹小马去看外婆,走呀走呀,忽然看见一条河,拦住了路。小马不知道水是深,还是浅呢?就在河岸上犹豫不决。"
"……"宇华睁大了眼睛。
"这时候,来了一只小兔子。小马就问它:'小兔子啊小兔子,你能告诉我,这条河深不深啊?'小兔子一听,就喊着说:'啊,你要过河?可千万不要!这条河可深了,得有我两个深呢!前几天我弟弟掉进河里,差点就淹死了!'"
"啊,"宇华叫了起来,"这么深啊!"
"小马一听,害怕极了,就不敢过河了。这时候,又来了一头老黄牛,小马就又问它:'老黄牛啊老黄牛,你能告诉我,这条河深不深啊?'老黄牛笑了,说:'这也叫做河?我看就是一条小溪嘛!刚刚到我的小腿!'"
"啊,这是怎么回事?"宇华不明白了,"怎么老黄牛和小兔子,一个说浅,一个说深啊?"
"是啊,小马也不明白了,到底是深呢,还是浅?就站在那儿,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这时候,它的外婆来了,看见小马就问:'你怎么不过河啊?我在家里等了你半天。'小马说:'外婆外婆,小兔子说这条河很深,而老黄牛却说很浅,我不知道深浅,所以不敢过啊!'外婆就笑着说:'笨孩子,你为什么不自己试试呢?'小马明白了,'是啊,为什么不试一下呢?'于是,就大着胆子,走到河水中。"
"结果小马到河里一看,水刚好到它的膝盖,既不像小兔子所说的那样深,也不想老黄牛说的那么浅!宇华,你知道为什么吗?" "嗯……"宇华低着头想了半天,过了一会儿,高兴地喊道,"哦,我明白了!是不是因为小兔子个子矮,所以觉得河深;而老黄牛个子高,就觉得河特别地浅!是吗?"
"是啊!宇华真聪明!"爸爸夸奖道,"你看,有的说河深,有的说河浅,小马听他们的话,就糊涂了。你说,它应该怎么办呢?"
"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吗?"宇华冲口而出。
"是啊!"爸爸拍拍她的头,"那么鱼子呢?"
"……"宇华现在知道爸爸要说明什么了,抬起头来,"您让我试试?"
"是啊!你听小越妈妈说吃了鱼子要变笨,爸爸说不会变笨,你会听谁的呢?还是得靠自己试试啊!"
宇华看了看爸爸,又看了看鱼子,犹豫不决。
爸爸笑着看着她。
终于,宇华夹起一粒鱼子,闭上眼睛,放到嘴里,一口吞下去,一脸紧张的样子。半天,才慢慢睁开眼,看着爸爸,"爸爸,我变笨了吗?"
"我不知道啊!"爸爸笑着说。
"那你出道题,考考我啊!"宇华着急地说。
"那好,34加12等于多少啊?"
"46!"宇华很快答道。
"对,再背句诗试试!日照香炉生紫烟,下一句是……"
"遥看瀑布挂前川!"又是飞快的回答。
"哈哈,你笨了吗?"
"哈哈,我没有变笨,我没有变笨!原来,小越妈妈骗人,吃鱼子根本就不会变笨!""是啊。所以呢,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没见过的东西,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认为别人说的就是正确的。……要怎么样呢?"
"自己试试!"宇华肯定地回答。
通过吃鱼子这件事情,宇华慢慢懂得了怎么靠自己去思考、去尝试,然后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不能是人云亦云,保守死板。
这也正是陈宇华创新精神的基础所在。8 博士生导师开出家教良方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一本"难念的经",更是时下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令人担忧的是,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1800多名学生家长近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在这项调查中,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型的家长分别占30%左右,严厉惩罚型的占7%-10%,而真正属温暖理解民主式的家长也仅占30%。不当的家教方式限制了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王教授给家长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做人教育是家教核心。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的人,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王教授曾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60名高考状元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家长首先要求他们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而且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和人格力量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中许多人坦言,高考的成功来源于良好的家教带来的精神力量。
其二,摆正早期智力教育和做人教育的位置。许多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殊不知,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个性和独立性,互相性和协作性,以及善良、无私的品质更为重要,否则,孩子的智力发展将后劲不足。
其三,对孩子教育要讲究平等性。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不仅是血统上的亲缘关系,而且是具有独立人格尊严的朋友。家庭教育既不能过分保护溺爱,也不能粗暴干涉,更不能严厉惩罚,而应循循善诱,以心交心,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分发扬民主。否则,孩子很难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
其四,注重创新心理素质培养。创新心理素质包括人格创新、意识创新和能力创新。
21世纪是知识创新世纪。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从家教开始。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的创新人格,鼓励孩子积极进取,追求真理,有主见、有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孩子的自我教育
据报道,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小学日前开展了一项"自我教育"的课题,学校通过采取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四个步骤,以期使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明显得到增强。笔者对其学校的做法表示赞赏。
现在城里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亲及其他长辈的疼爱有加,使他们养尊处优,依赖思想严重,慢慢形成了个性中的一种惰性。不少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毫无个人主见,做什么事都靠父母定夺,自我管理能力差。再说,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出于关爱孩子的目的,许多原本孩子自己可以作的决定、做的事情,总是大包大揽,助长了孩子不良性格的形成,影响了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
东阳实验小学积极为孩子"松绑",抓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契机,从"说句心里话"、"让我悄悄告诉你"的主题活动开始,到"人人找第一"的班队活动,最后到"班干部竞选制"、"争戴小红花"等等,循环操作,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调节、自我改造、自我表现、自我发展,找到真正的自我。其做法颇值得我们一些学校的借鉴。
做好孩子的自我教育工作,当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和社会也应负起责任。特别是家长,在一定的"宏观控制"下,应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断鼓励孩子学会对生活、学习等全面分析、比较,学会创造,重新认识自己,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赢得成功。
3 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创新能力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1)体育学科的鲜明特性
体育学科具有极其鲜明、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实践性指的是"寓教于动"。体育课需要通过身体实践活动。
②整体性指的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③社会性体育课程本身具有显著的社会性。
④差异性是指个人身体条件、性别、地域、气候、场地设施条件、学校体育传统等。
⑤复合性指的是体育课程目标非单一性,体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教育为一体,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⑥非阶梯性指的是体育课程内容、手段的非阶梯式排列。
⑦非高考性指的是体育学科有全国统一教学大纲,但不列入高考科目。目前学生高中毕业、体育学科的评价是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课成绩"、"平时体育活动出勤"三位一体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因此不受高考的限制,教学改革的空间比较大。
⑧交叉性体育学科包含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体育学科成为多学科汇集的交叉点,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橱窗'。
(2)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①利用体育教材内容价值
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其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人脑生长发育水平及活动特点的影响。***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身心健康为各种美德、知识、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居里夫人曾说过极富哲理的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完成,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注意。体育学科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②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这是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的研究成果。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踢球。左手运球、投篮、打排球、打乒乓球,左侧平衡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促进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利于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③自行创编成套动作
体育课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易到难系统掌握、复习教学大纲规定技术动作;其次可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单易学的各种技术动作。如前滚翻可变化为双手抱膝、手放胸前、两腿交叉、分腿、直腿、双人、鱼跃前滚等。也可重点介绍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和体操、武术编排成套动作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④学生自选技评项目
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成绩考核办法,规定技评项目必须三项,而其中一项可让学生任选有兴趣、有特长的体育项目进行技评考核。自选技评项目考核,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体身体素质,扬长避短、满足兴趣和表现欲望、发展特长,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形成。教师也可用发展的观点来因材施教,指导评价这种个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⑤增加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3)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①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例如短跑教学中采用发现法教学步骤:
a设问:你在5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
b观察:让学生相互数出同伴50m跑的步数;
c启发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
d讨论揭示:学生经过讨论教师用挂图、录像结合讲解,提示步频、步幅与跑速关系及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 .20,步频(s)x身高=8的指数法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e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跑道上按标志点跑,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
f实践提高,50m反复跑,摸索改进技术。
②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途径,各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等,老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情景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④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3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学生。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
这是一种团体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4 教会孩子在挫折后善待自己
自古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要"独善其身",完善个体,也就是按一定的社会准则与目标去修炼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的螺丝钉,自然有助于国家的团结与安宁,但同时却灭杀了许多有生机与创造性的个体,窒息了很有创意的思考和尝试的勇气。
到了今天,许多父母都意识到了培养个性与独创性的重要,但由于他们都是从传统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人,在思维和实践中都不知不觉地遵循以往的传统,进而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在学校里,学生从小懂得按书本去记,遵从老师的理解,按最保险的方式回答考卷,在行为上更有一整套规范要遵守。那么到了家里呢?我们会询问老师是怎样要求,列举其他优秀孩子是如何行事,批评孩子的行为有违社会标准,于是孩子被紧紧地纳入条条框框之中,成为极端的社会人。这样有什么不好呢?这样做我们丢失了"真我"。
父母将孩子的"真我"压抑得太死,使他完全得不到发展的空间,那么当完成了社会化过程,需要唤醒富有个性的创造力时,需要唤醒"真我"的朴素情感时,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人生目标时,就会感到彷惶,毫无目标。
做家长的都是在生活上有一些阅历的人了,或许对此会有所体验。当我们出生时,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无意识也没有自我。到了两岁左右,我们开始区分我与非我,这时我们同曾经属于的那个世界区分开来,自我开始形成,我们对自己有了意识。随着逐渐成长,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我,具备了个性的框架,但却与原来的自然的我相离渐远。"我"的概念更多地反映着社会规范对我们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个社会,我应当如何成为"我"。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越来越多地同他人融合起来,根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性别需要、家庭结构和信仰来束缚塑造本性。不久我们开始相信自己就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所表现出的"我",并无特别之处,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这是我,不是你,也不是他。"
可以说童年和青年时代,是我们学习做一个社会人的时代,但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那个保持了出生时期的原本天性的"我",并没有灭亡,"他"在潜层下酝酿、膨胀,到了中年期,我们开始感觉到这个真我的存在,感受到"他"的膨胀力。在这种膨胀力的"压迫"下,我们开始了一个痛苦的回归过程,因为首先我们要一层层地剥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像塑造石膏像一样贴在我们心灵个性上的"石膏",只有摆脱它们,我们才能看到那重重掩盖之中的深处的真我。
一个找不到"真我"的人是不会真正幸福的,而一个完全丧失了个性的人也不会为这个社会提供独特的贡献。在我们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为他的个性发展留出空间,帮助他发掘自己的"真我",懂得自己的爱好,做到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个性的形成其实是一个求差的过程,一个将个人心理及大众心理区分开的过程。
一个在心理上成熟的人首先要有自知,有能力感受与他人的有意义的亲密的关系,对生活的体验有深切的认识,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实现自我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孩子在人生的初期主要是学会如何适应社会,要向他施加多少的社会属性和保留多少的个性空间,需要度的掌握。
"别这样,别人都在看你。"我们有时或经常用这样的话来制止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不能这样做,因为别人都在看着你,觉得你怪异或做得不对。这话有什么不对吗?每一个人都应照顾到公共道德,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这些是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这里有什么不妥吗?我们先看一看成人的例子。
这种大众的心理是普遍的,采取这种态度,帮助父母省去了很多麻烦,跟着大众走是相对安全的做法,不需要自己的判断,不用担心冒犯众人而受攻击,"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训如此,因此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正确的处世之道,并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思想与行为准则灌注到孩子心中。孩子在懂事不久,听言观行,很快就学会了世故。许多事情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或不要这样,只是因为大家都如此,便如此效行。
但是,从小将孩子禁锢在这种社会行为准则的牢笼中,会束缚孩子的创造力和扼杀他的创新勇气。所行所言都要环顾左右,考虑别人是否会有异议,似乎决定自己行为的不是行为本身的对错与否,而是别人的看法。这样培养出来的便是一个顺从的追随者,而非有魄力的领袖式人物。如果希望孩子是一个有开拓精神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不要过度地用社会的目光扼杀他的独创精神和自在自为的勇气。
当然,不希望孩子完全忽视社会准则,成为另类。只是,当制止孩子的举止时,不要用别人会如何对待此事来恐吓孩子,而应分析不应这样做的直接原因,对己、对他人和对环境的伤害等。如果孩子的举止并未触犯任何人或事,只是有些不同寻常,又为什么要制止他呢?要让孩子懂得与众不同并无不可。
应当鼓励孩子不仅看到人群,还要看到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为自己感到骄傲。鼓励孩子去做一些超乎常规的事,让他体会到与众不同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生活中的这类小试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要让孩子培养出这样的态度:我要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我的选择,而不是因为别人都这样做。
在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体制中,鼓励孩子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富于创造性是件困难的事,经常听见孩子讲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是这样说的"或"老师不让这样做"。学校里已是如此,如果家长再进一步围攻,说:"在学校就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要求就怎样做。"孩子能够有的创新空间就不多了。
5 让孩子直视失败
通往成功之路是漫长的,第一步都是刻骨铭心的,我们认为五岁是其中的第一步。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了,但更重要的是,从这时起就应该去培养他快乐的性格。
人生之中会有很多失败,教育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不怕失败,是非常重要的事。很多时候,因为害怕失败而失败了,很多时候,因为不怕失败反而胜了。
害怕失败,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本来能够做的,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做不好,做不了;害怕失败,孩子心里会产生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想法,丧失尝试的动力,以致于长期处于无能的心理状态。
在这方面应对孩子宽容,即使他在某一件事上失败了,也能够允许他再失败一次。任何人都知道,孩子吮乳、说话、走路,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失败了多少次,可是最终却胜利了,成功了。这不是对做父母的一个最好的启示吗?
害怕失败的心理不予消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事物缄默冷淡或者不参与任何活动的习惯,这对他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这种心理会导致孩子变得自闭、忧郁、阴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快乐的性格和美好的人生呢?
无论孩子做什么,只要他不违反固有的原则,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要尽力支持他去闯去干,在行动上鼓励他去尝试。只要让他有了不怕失败的勇气,再加上正确的引导,一切都会成功。
我们不赞成父母把孩子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全包下来。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何事,都要父母拿主意,这是完全错误的。
由于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每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帮助和鼓励他,从鼓励和夸奖之中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心。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发现良好的行为在得到不断夸奖时,这一行为就会不断重复而形成习惯。很多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良好行为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话可说,因此就不想夸奖。其实,孩子良好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夸奖,孩子的心里不会增加印象,良好的行为就慢慢停止了。
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情况:孩子表现出了不良行为,比如打架、浪费、偷东西、撒谎……,这时父母着急了,训他,骂他,甚至打他。这样做的结果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孩子的不良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们往往在这些行我们的研究显示,那些实施情绪辅导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比较能成功地渡过难关。这些少年人比较有情绪智力,对自己的感受较能理解及接受。他们有更多单独或与别人一起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他们在学业及同辈关系上,就能得到更多的成就。具备了这些保护因素,这些孩子可以较少碰到所有父母都害怕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所面对的危险--譬如,毒品、少年犯罪、暴力及不安全的性关系。
身边父母应当对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要知道。接受及肯定孩子的情绪和经验。当出现问题时,发挥同情心仔细倾听而不去做判断。当他有困难向你求援时,做他的朋友。虽然这些步骤很简单,但它们却恒久支撑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基础。
6 孩子也需理智面对挫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是后退,或是消极抵抗。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困难,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挫折的人,才会成就大事业。
既然挫折是难免的,那么我们年轻人究竟怎样做,才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呢?首先,要坚定目标,不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遭遇了挫折,也应克服各种困难,找出排除障碍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即定的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许多科学家的发一和发明经历多次失败后,仍坚持不懈而最终得成功的。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期间,面对各种诬蔑、攻击和迫害,饱尝长期流亡和贫困生活的痛苦,经受种种疾病的折磨,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过:"我一直徘徊在坟墓的边缘。"因此,我"必须把我能够工作的每一分钟来完成我为之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庭的著作。"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经验。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遍布荆棘,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这道题的不同答案也就决出了强者和懦夫。
其次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当一种动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达不到预定目标时,个体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订的太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如有的高中生,多次报考大学未能遂愿,他见障碍难以逾越,就改为报考中考、技校,或是电大、职工大学。"退而求其次",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降低和避免了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到焦虑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宁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肯退而求其次。虽然他们"坚定目标"值得借鉴,但"盲目追求"却不足取。
再次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这是指个体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变目标,用另一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作,驱散于由失败而造成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原来演小生,但嗓子有些沙哑,虽然苦缗仍难以改进,于是他转而演老生。这一行当的改换,使他得以充分地扬长避短,创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唱腔艺术风格,称为"麒派",成为我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有些人对待问题脱离实际,就认认准了"一条道儿走到底,不撞南墙心不死",从不顾及客观情况,只是单纯的以不变应万变,那也只能是自设院囿,做茧自缚。而有一些人在突然的、意外的重大挫折面前,由于原定的追求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或是为了用其他行动来转移、代替心理上的痛苦,就会转而追求别的目标或是进行另外的活动。这也可以获得新的成功,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挫折面前,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或是后退,或是消极抵抗。只有那些敢于挑战困难,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挫折的人,才会成就大事业。
既然挫折是难免的,那么我们年轻人究竟怎样做,才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呢?首先,要坚定目标,不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这个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遭遇了挫折,也应克服各种困难,找出排除障碍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即定的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许多科学家的发一和发明经历多次失败后,仍坚持不懈而最终得成功的。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期间,面对各种诬蔑、攻击和迫害,饱尝长期流亡和贫困生活的痛苦,经受种种疾病的折磨,始终没有丝毫的动摇。他说过:"我一直徘徊在坟墓的边缘。"因此,我"必须把我能够工作的每一分钟来完成我为之牺牲了健康、人生幸福和家庭的著作。"
认准目标,永往直前,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经验。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遍布荆棘,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这道题的不同答案也就决出了强者和懦夫。
其次降低目标,改变行为
当一种动机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达不到预定目标时,个体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订的太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如有的高中生,多次报考大学未能遂愿,他见障碍难以逾越,就改为报考中考、技校,或是电大、职工大学。"退而求其次",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降低和避免了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到焦虑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宁可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肯退而求其次。虽然他们"坚定目标"值得借鉴,但"盲目追求"却不足取。
再次改换目标,取而代之
这是指个体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变目标,用另一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作,驱散于由失败而造成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原来演小生,但嗓子有些沙哑,虽然苦缗仍难以改进,于是他转而演老生。这一行当的改换,使他得以充分地扬长避短,创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唱腔艺术风格,称为"麒派",成为我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有些人对待问题脱离实际,就认认准了"一条道儿走到底,不撞南墙心不死",从不顾及客观情况,只是单纯的以不变应万变,那也只能是自设院囿,做茧自缚。而有一些人在突然的、意外的重大挫折面前,由于原定的追求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或是为了用其他行动来转移、代替心理上的痛苦,就会转而追求别的目标或是进行另外的活动。这也可以获得新的成功,得到心理上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