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呼吸是为了供应机体代谢所需要的氧,并排除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呼吸系统的中心。空气中的氧在肺中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交换。空气进出肺部的管道叫做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及气管。在胸腔深部,气管分为两条主管,这两条主管叫做支气管。两条支气管各自分别进入一个肺脏,并在其中分成更小的气管,这种气管叫做细支气管。在每条细支气管的尖端有个气球形的腔室,这种腔室叫做肺泡。以氧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就是经由肺泡薄壁上的细小血管进行的。小儿正处在生长变化时期,与成人的呼吸系统相比较有所不同,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只有了解了这些特点,才能为其做好保健、预防以及护理治疗。
婴儿肺容量、吸气量小,按体表面积计算肺容量是成人的1/6,而代谢需要与成人接近。为满足这种需要,只有加快呼吸次数,表现为年龄越小,呼吸次数越快。5岁以上接近成人水平。
年龄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出生~1岁
1~3岁
4~7岁
8~14岁30次
24次
22次
20次2.谨防小孩鼻腔进异物
常见于小儿。当小儿好奇、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内,如糖纸、豆类、果类、钮扣等。面部外伤时,异物也可进入鼻腔。呕吐、进食时打喷嚏均可造成鼻腔异物。
典型症状:一侧鼻塞,鼻腔内充满粘脓性分泌物,其中混有血液,且具臭味,这种症状如见于儿童,应首先考虑鼻腔异物。须仔细清除鼻腔分泌物。
治疗措施:应请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治疗。先用1%地卡因和1%麻黄素喷入鼻腔待鼻粘膜麻醉收缩后,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性质及位置采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取出后多不需任何治疗,炎症自消。
3.外鼻感染
指鼻前庭、鼻尖部皮肤炎症,表现为鼻前庭炎、鼻疖。
(1)鼻前庭炎:为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常由鼻炎、鼻窦炎引起,表现鼻前庭皮肤、上唇红肿、糜烂、结病级裂、触痛明显。
治疗措施:①去因治疗;②局部用3%双氧水hzq清洗,涂消炎收敛膏;③理疗;④领裂用10%~20%硝酸银烧灼。
(2)鼻疖:是指鼻前庭、鼻尖部皮脂腺。表现:患处红肿热痛,渐成疖肿以后顶部出现黄色脓点,于一周左右破溃而愈。但由于鼻部的解剖特点,可引起严重并发症:①海绵窦栓塞最为严重,可危及生命,多为挤压鼻疖使感染由面静脉经内毗静脉、眼静脉至海绵窦而引起;②上唇、面部、眼眶蜂窝织炎;③败血症。
治疗措施:局部保守治疗,切忌挤压或早期切开,以免感染扩散,以3%双氧水(h2o2)清洗后涂10%鱼石脂甘油。理疗:疖肿化脓波动后,切开脓头,涂消炎软膏,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咽。喉,多见于秋冬及冬春季天气多变时,以婴幼儿患病率最高,严重时可造成流行。
(1)发病原因
①常见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奇及埃可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另外常见细菌有:大多数为p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原发性咽炎,还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
②机体抵抗力低下:在患有营养不良、拘偻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症时,易反复患上呼吸道感染,且症状严重,较难控制。
(2)症状表现
症状可轻可重,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年龄(年龄越小症状越重)。病原体的毒力、机体当时的状态等。
①一般表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婴幼儿常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体温高者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仅有发热而其它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
②分类:
一般感冒:仅表现鼻塞,流涕。
咽峡炎:表现为高热、咽痛、咽部充血为主。
急性扁桃腺炎:扁桃腺红肿有渗出物。黄色渗出物提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葡萄球菌感染为白膜样渗出物,易于擦去;白喉杆菌感染则白色伪膜不易擦去。
癌疹性咽峡炎:表现为高热、流涕、咽壁附近有小癌疹及小溃疡。
(3)并发症
①邻近器官受累:急性眼结膜炎、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上颌骨骨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②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即败血症、引起多发脓肿、皮下脓肿、脓胸、脑膜炎等等。
③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患:风湿热、类风湿病、肾炎、心肌炎、紫疫等。
(4)鉴别诊断
①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可有衰竭状态而局部症状比全身症状轻。
②过敏性鼻炎:仅表现为频繁的打喷嚏、流清水鼻涕、鼻粘膜苍白水肿者应考虑之。
(5)治疗措施
①注意休息:多饮水,给易消化食物。
②对症治疗:鼻塞用0.5%~1%吠哺西林麻黄素滴鼻剂滴鼻,体温38℃以上口服乙酸水杨酸、安乃近或肌注安痛定、赖氨匹林、柴胡等及物理降温,惊厥,烦躁者用苯巴比妥、水含氯醛镇静止惊。
③对因治疗:绝大多数上感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应避免乱用。中药清热、解毒、解表,如板蓝根冲剂、清热解毒冲剂,效果不错,继发细菌感染者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5.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是指腰扁桃腺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为儿童常见的咽部疾病。
(1)发病原因
致病菌主要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亦可为细菌病毒混合感染,这类病原体在正常人咽部存在,只有在机体防御机能降低时,可大量繁殖引起炎症。
(2)症状表现
潜伏期3-4天,多突然起病,患儿哭闹不安,拒食,体温可达38-40℃或更高,常因高热而惊厥,婴幼儿可出现腹泻、呕吐、昏睡,较大儿童诉咽痛,吞咽时加重。扁桃腺红肿,黄白色胺点易拭去。因吞咽神经反射可有同侧耳痛。下颌骨淋巴结肿大,压痛。
(3)并发症
炎症向邻近组织发展,常见扁桃腺周围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颈淋巴结炎、咽旁脓肿或引起全身疾患如风湿热、心肌炎、急性肾炎等。
(4)治疗措施
本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适当隔离,注意休息,多饮开水,进流食、软食。青霉素首选及其它对症治疗,较大儿童局部用复方硼砂溶液或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若急性炎症反复发作,应待炎症消退后施行手术切除。
6.慢性扁桃腺炎
慢性扁桃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多表现为愕扁桃腺的增生肥大。
(1)症状表现
①有反复发作的咽痛,易感冒或扁桃腺周围脓肿的病史,或伴有扁桃腺源全身性疾病的症状。
②咽部经常不适,口臭,若扁桃腺隐窝内有大量豆渣样脓液,口臭更明显。
③扁桃腺具有丰富的外周神经感受器,炎症时易产生各种反射失调,如阵发咳嗽、咽异物感、刺痛感或各种感觉异常。
④扁桃腺过大,可致呼吸困难、下咽困难或言语不清,常见于幼儿。
⑤由于毒素吸收,可引起头痛、四肢无力、易疲劳、低热。
(2)并发症
慢性扁桃腺炎在机体状态发生改变时,容易形成病灶,引起许多疾病,如心肌炎、肾炎、阑尾炎、胆囊炎等。反复发作者甚至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3)治疗措施
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②扁桃腺隐窝吸引,注洗。
③手术切除是治疗慢性扁桃腺炎较好的方法。
7.急性喉炎
喉位于气管上方,喉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就会造成喉炎。喉炎多发于冬春季,常见于1~3岁幼儿。当然其它年龄也有发病。喉粘膜全面性发炎与肿大,由于喉的开口很窄,因此可导致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
(1)发病原因
①感染:由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引起。或在某些传染病的病程中并发,此时病情常较严重。
②与幼儿喉部生理特点有关,喉腔小,软骨发育不全,粘膜淋巴、血管丰富,粘膜下组织疏松,神经敏感,感染后易致梗阻。
(2)症状表现
①轻型:无热或微热,仅有犬吠样咳嗽,轻度声音嘶哑。
②重型:起病急,高热,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出现不同程度的喘鸣及梗阻。
(3)治疗措施
①对症治疗:酌情镇静,吸氧,超声雾化吸入;
②抗生素治疗;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具有抗炎、抗毒、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减轻痉挛、水肿。应及早足量应用。
强的松1mg/(kg·次),4~6小时一次,口服;
氢化可的松5~10mg/(kg·次),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0.25-0.5mg/(kg·次),静脉注射。
④气管切开术。
家庭治疗与护理:家有喉炎病儿,要注意室温不宜太高,空气要流通,不可过于干燥。并可用清喉饮(菊花、麦冬、胖大海、青果煎水)代茶饮,配合医生治疗效果更好。
8.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白喉、伤寒等其它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1)发病原因
①病毒:各种引起上感的病毒均可成为支气管炎的病原体。
②细菌:常继发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较常见有肺炎链球菌个溶血性链球菌a组、流感杆菌等。
③营养不良:佝楼病、慢性鼻炎、咽炎者更易发生。
(2)症状表现
①轻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初为干咳,渐后有痰,无明显病容。胸部两侧都可听到或多或少的干、湿滑音,以中等水泡音为主。
②重症:除上述症状外,起病较急,体温38~39℃,疲乏无力,食欲减低甚至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胸痛等症。如治疗不及时,易并发肺炎等。
(3)家庭治疗与预防
①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给易消化食物,保持适宜的居室温湿度,在变换体位的同时,注意经常拍背以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如夜咳剧烈影响休息,可适量给镇静药,如非那根等,切忌过量使用而抑制分泌物排泄,如痰多粘稠加10%氯1~0.2mg/(kg·次)。
②中药治疗。
③并发细菌感染选用适当抗生素。
④症状迁延可进行理疗。
⑤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如经常领小孩到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环境能力。
9.气管、支气管异物
(1)发病原因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发病原因为:①臼齿未发育;②喉头保护性反射差;③进食时哭闹、打逗;④昏迷病人舌咽反射消失或呕吐后呛入。
(2)症状表现
视异物大小、进入气道后停留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①喉头:嵌顿于此完全阻塞可立即窒息死亡,不全阻塞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声嘶。
②气管:剧烈的阵发性咳嗽,可随呼吸移动,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三个典型的症状气喘哮鸣音,张口呼吸时更明显;气管拍击音,由活动的异物撞击声门产生;气管撞击感。
③气管隆突: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喘鸣音与支气管哮喘不易区分。
④支气管:无症状期,易延误治疗合并感染,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
(3)治疗措施
一经发现立即去医院取出,用直达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失败则考虑开胸取出。
10.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气候骤变时,由细菌、病毒引起。细菌所致多为一般支气管肺炎,病毒所致为间质性肺炎。
常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等。
常见病毒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
(1)症状表现
①一般症状:发热,体温多38~40℃之间,烦躁,呛奶。
②呼吸系统表现:咳嗽,渐后有疾,呼吸呈呻吟样、浅快,常见鼻翼扇动,口周、指甲青紫。
③消化系统: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腹胀,因下叶肺炎刺激隔肌引起的急性腹痛应与腹部外科病鉴别。
④循环系统:心音低钝,心率增快,短期内肝脏肿大应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
⑤神经系统:烦躁不安,嗜睡,高热惊厥或因重症肺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低钠血症,脑水肿出现颅压增高的表现。
(2)治疗措施
①一般治疗:同急性支气管炎。
②对症治疗:
细菌性肺炎:及早确定是哪种细菌感染以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肺炎:病毒哩,双黄连。
③中药治疗。
④注意及时发现合并症,及时治疗。
⑤支持疗法。
⑥迁延型肺炎可配合理疗,以助炎症及早吸收。
11.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属原发性细菌性肺炎,绝大多数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以3岁以上儿童多见,因机体的防御能力已逐渐成熟及强有力抗生素的应用,病变往往被局限在一个肺叶、甚至一个肺段或不足一个肺段的炎症范围。
春季气温骤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较多。
(1)症状表现
本病一般潜伏期1~2天,约半数有2~3天前驱症状:轻度疲倦、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寒战、高热、全身酸痛。呼吸增快,或有刺激性咳嗽、胸痛、腹痛、25%病人痰中带血或铁锈色痰。高热持续7~10天。抗生素治疗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改善。个别病人发生败血症,出现迁延病灶,因部位不同症状不同,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腹膜炎、脑栓塞、骨髓炎、心包炎等。
(2)治疗措施
①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食物。
②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每天20万-40万iu,分2次肌注。头抱拉定每天每千克体重25~50mg,每6小时或12小时等量分次服用,饭后服。红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25~50mg,分4次口服,应在饭后服。
抗生素的应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即使病情开始好转,仍需服完一个疗程,即至少服5-7天。
(3)中成药治疗
用辨证方法进行施治可提高疗效。
①风寒闭肺:表现为发热无汗,咳嗽气急,无明显呼吸困难,舌苔白,脉浮。
治疗宜用辛温开肺、定喘化痰药。可服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清肺九,小儿保元丹等。
②风温袭肺:表现为发热较重,无汗或微汗,咳嗽有疾,口渴,面红,烦躁不安,严重的可有气喘。舌苔白或黄,脉浮而且快。
治疗宜用辛凉清解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小儿化痰丸,小儿金丹片,摇来保婴丹等。
③痰热内羁:是指发病的高峰阶段,高热、呼吸困难、咳嗽而喘。口唇发组喉中痰鸣、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
治疗宜用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药。可选用小儿牛黄散,八宝镇惊丸,妙灵丹,紫雪散,至圣保元丹等。
④肺阴耗伤、余热未尽:表现为干咳无痰,潮热盗汗,舌苔光剥。可选用)!坝批粑露,养阴清肺糖浆,蛇胆川贝液,化毒丹等。
(4)饮食疗法
①风寒闭肺:
香菜黄豆汤:取新鲜香菜30g,嫩黄豆50g,清水5碗煎成两碗,加红糖适量再煎片刻,即可服。
橄榄煮萝卜水:每次用鲜橄榄250g,萝卜500~1000g,煎汤代茶,分多次服。
生姜炒米粥:用生姜30~50g,将两者一起熬粥,用食盐、芝麻油少许调味服用。
②风热袭肺:
冰糖梨水:冰糖10~15g,雪梨1个,用刀将核掏出把冰糖放进梨内,隔水蒸30分钟,吃梨喝水。
豆腐石膏汤:用生石膏50g左右,豆腐200g,加清水适量煮汤,煮2小时以上,然后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豆腐也可食用。
臭草绿豆糖水:用鲜奥草309,绿豆30~50g,清水5碗煎成2碗,加红糖适量再煎片刻,即可吃(臭草可不吃)。
③肺炎后期:
蜜糖银花露:金银花15~30g,蜜糖30g,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放凉,分次加入蜜糖溶化后饮用。煎时不宜太浓,一般煎成两碗银花汁,分数次服用。
海蜇革劳汤:每次取鲜海蜇50~100g,李养100~150g(去皮切成片),煎汤服用。
茶叶煮鸡蛋:取绿茶15g,鸡蛋2个,加水1碗半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取蛋吃。
(5)家庭护理
①帮助病儿及时清除鼻痴、鼻涕、痰液等呼吸道排泄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②发病期间严格控制病儿的活动量,恢复期仍需多休息,避免受凉。
③保持足够的水分。多喝水,吃水果,婴幼儿可吃水果泥、喝鲜橙子汁等。并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
12.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气道变应原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易感者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点,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其气道具有对刺激的高反应性。
(1)症状表现
①先兆症状:鼻痒、咽痒、流涕、打喷嚏、胸闷或上感表现、食欲下降、睡眠不安。
②哮喘发作:典型发作多见于夜间,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表现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面色苍白或紫络,烦躁、多汗、惊恐、咳嗽、痰多,常呈端坐呼吸,重者点头呼吸,极度乏力,吸氧紫纣仍不得缓解,甚至昏迷,死亡。
(2)治疗措施
最根本的治疗应是抑制气道的炎症,目前最有效的气道抗炎剂有类固醇。气道吸入疗法效果好,剂量小,全身毒副作用小。
①激素
吸入给药:
必可酮气雾剂:50μg/揿,100μg/次,2~4次/日。
必可松气雾剂:50μg/m,100μg/次,2~4次/日
必酮碟:100μg/囊泡,1囊泡/次,3~4次/日。
全身用药:
氢化泼尼松:5~10mg/(kg·次),静脉点滴。
地塞米松:0.25~0.75mg/(kg·次),静脉点滴。
泼尼松1~2mg/(kg·次),(最大40mg),2~3次/日。
注意:吸入激素后要漱口,长期大量吸入可产生口咽部念珠菌病和发音困难,若剂量大于800pg/日,可产生一定的肾上腺抑制作用,疗程1~2年,必要时3年以上。
全身用药于急性发作时短期用,3~5天渐停,小于2周为宜。
②民肾上腺素兴奋剂:局部用药作用好,可使支气管迅速而有力地扩张,用量较口服和肌注小,因而副作用小。
吸入给药:
喘乐宁气雾剂:100μg/揿,1~2揿/次,3~4次/日。
喘宁蝶:200μg/囊泡,1囊泡/次,3~4次/日。
口服用药:
沙丁胺醇2.4mg/片,婴幼儿0.1mg/(kg·次),每日3次。
学龄儿2.4mg/(kg·次),每日3次。
全特宁4mg/片,每日2次。
丙卡特罗25μg/片,<6岁时每次半片,>6岁时每次1片,每日2次。
博利康尼2.5mg/次(<6岁),>6岁时每次1片,每日2次。
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0.5%沙丁胺醇溶液。<4岁时0.25ml,4~8岁时0.5ml,8~12岁时0.75ml,>12岁时lml,加入ns至2ml,每4~6小时一次。
③氨茶碱:血浓度维持在10~20μg/ml。
13.下呼吸道感染
(1)病原体病毒
急性细支气管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virus),其中呼吸道合体病毒(respiratory synceytialvirus)占了50%,另外50%则由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和霉浆菌等分占。这些病毒,可能是由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受到了感染,把病毒传给了幼儿。
(2)生理和病理
呼吸道的阻力,跟呼吸道的口径大小成反比,细支气管炎事实上是由于细支气管内发生水肿和分泌物的堆积,以致呼吸道阻塞和阻力增加。
以一个幼儿来说,即使是细支气管壁的稍许增厚,就有可能严重地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其呼吸道的阻力,在吸气和呼气时都会增加的。有些时候,呼吸道阻塞,形成了瓣膜效应,也就是空气可以进入肺泡而不易呼出,成了肺气肿。假如阻塞是完全的,那么肺泡内的残余气体最后完全被吸收则成了肺塌陷。
细支气管炎因病变的关系,导致换气不全,血液分析可能是氧分压下降,但更常出现的则是二氧化碳的存积。
(3)临床症状
大部分患细支气管炎的婴儿或幼儿,初期都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像咳嗽、流鼻水、发烧和胃口不佳等。随后几天则渐渐出现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和鸣喘等现象。呼吸次数可高达每分钟60-80次。
在这时候,帮助呼吸的肌肉都可能要动用到,因此临床上可看到患者出现鼻翼扇动,肋间和肋缘皆有明显的凹陷。听诊时,呜喘声和吸音都很明显。
(4)鉴别诊断
急性细支气管炎必须跟过敏性哮喘作鉴别诊断。原则上1岁左右的婴幼儿极少发生哮喘。
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大都有家族性病史,发 髑昂头)哮喘患者常有嗜依红性白血球增加现象,发作时若能给予注射肾上腺素(opinephrine),可获得好的症状上改善。细支气管炎注射肾上腺素则无效。哮喘可以多次的复原,而细支气管炎则很少复发。
其他的一些疾病、症状跟细支气管炎也很类似的包括心脏衰竭、吸入异物、百日咳和支气管性肺炎,应作鉴别诊断。
(5)过程与愈后
细支气管炎的急性期,应在最初的48-72小时。过了这段时间,病情会渐趋缓和而进入恢复期,大约10天左右可以完全复元。细支气管炎,死亡率大约是1%,死亡病例大多合并有较严重的缺水和酸中毒。
至于幼时患过细支气管发炎,是不是长大了之后会有较多的机会成为哮喘患者呢?这个问题事实上到现在仍然没有解答。
(6)治疗
许多的病毒感染都是没有特效药的,引起细支气管炎的各种病毒也不例外,因细支气管炎目前我们只有支持疗法。
在治疗的时候,我们应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加上给予冷而湿度接近饱和的吸入疗法。这样应可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细支气管炎的患者有些时候很激动,但因大多数的镇静剂都可能抑制呼吸,应避免使用,假如必须使用也应选用像chloral hydrate抑制呼吸较少的药物。
抗生素对细支气管炎的几种病毒,没有任何效果,若非合并细菌性肺炎,不应使用。
类固醇对细支气管炎有效吗?可减少发炎的严重性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少部分细支气管炎的婴幼儿,最后可能产生呼吸衰竭,必须短期使用呼吸器帮助度过危险期。临床上可由症状的急速转剧和血液气体分析作为及早使用呼吸器的诊断依据。
14.幼儿细支气管炎疗治
(1)幼儿急性细支气管炎
急性细支气管炎,又称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或小支气管炎。它是一种滤过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小支气管发炎及阻塞。通常发生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因此通常是家中有大人或大小孩得了感染,但症状不明显,等到传染给幼儿,就有比较厉害的症状。
(2)小支气管感染症
由于小孩的气管很细小,一旦受了感染,很容易引起水肿及痰液沉积,因而引起小支气管的阻塞,产生氧气交换不足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缺氧。身体为弥补缺氧的需要,自然要加速呼吸,因此有呼吸急迫的现象。阻塞的小支气管会造成呼吸的喘呜声,特别是呼气的时候,同时也会引发自然咳嗽现象;由于呼吸道的不顺畅,小孩常显得烦躁不安、食欲不佳及睡眠不稳。此种情况若能在几天内获得改善,就容易有生命危险,此时应赶快住院治疗,给予水分及氧气,以矫正其新陈代谢之变化。
(3)痰液引流舒解法
然而在未发生并发症之前,若有呼吸窘迫现象,即应给予含湿气的氧气,以减少缺氧及呼吸急促情况。尽量让小孩卧床休息,以减少能量消耗,另外对粘稠的分泌物,也要想办法加以排出或抽出。可以利用姿势引流,并加上拍痰等动作,使痰液流出或咳出,以便舒解因浓痰阻塞细支气管。
15.呼吸上的障碍诊治
(1)小儿气喘的过敏症
现在诊断气喘病系根据临床上和肺生理学的表现,也就是突发性、再发性、可恢复性的阻塞呼吸道疾病。在小儿科,尚需与细小支气管炎、气管异物阻塞与格鲁布(croup)等疾病作鉴别诊断。小儿气喘病的诊断和其他任何症疾一样,最重要的是详细的询问病历与完整的理学检查,以确定诊断,其次要了解过敏因素在本疾病致病原因上所扮演的角色,则应注意是否有过敏症的家族史,病儿本身是否还有其它过敏症,抽血检查血中嗜伊红性白血球数与所谓的过敏性球蛋白(即免疫球蛋白e)之值是否增加(请注意有少数病儿上述两项检本值皆在正常值范围以内)。如果确实有过敏性体质存在,则应进一步找寻过敏原,包括详问病历、施行过敏原皮肤试验、血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之测定、粘膜刺激试验及食品或药物的投子试验,当然肺功能也应检查,以了解肺与气管之受害程度。一般而言,能找出过敏因素而避免或加以治疗的,将来好的机会较大。
(2)气喘病发病原因
气喘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纯粹因过敏原因所引起的,称为过敏性或外因性气喘,这类病人约有10%。
第二类则完全和过敏没有关系,称为非过敏性或内因性气喘,这类病人也占有10%。引起的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即俗称的伤风感冒)、气候剧烈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激烈运动、空气污染(包括清扫房屋、整理被褥、抽烟及二手烟、工厂或车辆排出废气、刺激性味道如蚊香、烧香、香水、杀虫剂、油漆、炒菜烟味、甚至厕所臭味等),哭笑兴奋紧张等心理情绪因素,冷热变化(如洗冷水澡、喝冰冷饮料等),某些水果食物(如山东白菜、白萝卜竹笋、橘子、蕃茄、西瓜等,因人体质而异)。
第三类为混合型,即气喘之发作和过敏性或非过敏性因素都有关系,这类病人约占80%,是最常见之类型。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气喘病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在台湾,最近10年来,小儿气喘病的发生率增加了四、五倍之多,探究其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最常被提到的可能因素有:u)文明快速进步所导致的身心不平衡。(2)工业化所带来的空气污染。(3)都市化所造成的人口过度密集。(4)居住环境,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5)哺育婴儿的方式改变。(6)各种预防注射之施行。以及世界交通发达可能带人各种新的过敏原等。
(3)气喘病会遗传
小儿气喘,男孩比女孩多,比率约为二比一,发病年龄2岁以前发作的约占20%,5岁以前发作的约占80%,约有2/3病儿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另外约有1/4病儿时而合并有湿疹或以前有湿疹。家族性倾向很大,如果父母都有气喘病,则其子女发生气喘的机会约有40%-70%,而且常在5岁以前发病;如果父母中只有一人患有气喘病,其子女得病机会约为30%-50%,常在青春期以前发病,如果双亲均无气喘或其他过敏症,其子女得病机会只有10%-20%,而且多在成年以后才发现,这种体质会传给下一代或隔代遗传。
(4)治疗方案
小儿气喘病经过医师确定诊断后,必须接受适当的治疗,治疗上有各种方式可供施行,总括言之,有四大方案可供参考:
①避免非过敏性和过敏性的刺激因素,此乃上策。
②过敏原无法避免时则施行减敏感治疗,使易感性的气道对过敏原产生钝性。
③适当的使用药物,教导病儿及家属如何使用预防性药物与治疗性药物,尽量不使气喘病发作,减少对肺部及气管产生损害的程度。
④生活环境的改善,平常注意规律的起居生活,适量的运动,以及保持病儿身心情绪的平静。其中,我觉得施行减敏感治疗是小儿气喘病治疗上的一大特点,根据经验,接受该项治疗的病儿,其痊愈率至少是未接受该项治疗者的二倍以上。小儿气喘病并不难治,病儿与家属必须有信心与耐心接受治疗,病情很快就会获得稳定与改善,过着跟正常小孩一样的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