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风中飞花 太史公的歌

“快走!别污了大爷我的手!不就是一个受过宫刑的人吗?摆什么读书人的架子!”

被推推搡搡的,司马迁又一次被丢进牢笼,望着囚窗外那映亮了黑夜的汉家宫阙,欲哭无泪……

“别做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名字的鸟!”

汉武帝的威喝在他耳边回响,朝臣们的讥讽在他眼前浮动。他颤抖着想要蜷缩在黑暗中的一角,用双臂抱住他的身体,却头一次发现,自己惯于握笔的双手是如此的无力。

难道他司马氏一族千年的责任只不过是成为皇权与帝王的工具,只不过是成为一只皇家听话的鹦鹉?

鹦鹉?鹦鹉!

他狂笑着,笑声中却饱含着悲凉。

那么他的理想,他的抱负,他的坚持,他的苦读,他的一切都还有什么价值,他的史记……史记又还有什么意义?

他哭号着冲向案边,将那一卷卷史记撕得七零八落。竹签(注:当是竹简)“啪啪!”地掉落在他的四周,仿佛无数人无情的讥笑。他向着无边的黑暗张开双臂,象是要拥抱那无尽的堕落。

忽然,他碰到了他的笔。

笔?笔!笔!

对!他的笔还在!他的命还在!他的理想与抱负不允许他放弃,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无数伟大的先行者不允许他堕落。权力算得了什么,荣华算得了什么,宫刑算得了什么,身份又算得了什么?当历史的波涛翻着可以洞穿黑夜的星海般浩瀚的光芒淹没一切时,后来者必定会发现,真正不朽的从来都只是伟大的灵魂与坚定的意志。

他猛地扑向案桌,他要写下一部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史记,而他的名字,在他摊开的这一卷卷竹签面前,在他将要完成的史记面前,也将会同那些历史中的先行者们一样,列入伟大与不朽的行列。

他忽而高歌一曲:

“人生百年尔,谁得死其所?”

他越唱越高,刺破了那无尽的黑夜,也划破了中华文明的天空。

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这成了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日本农民却在上个世纪种出了方形的西瓜。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会被打破,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有违我们常识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常识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是古人与今人智慧的结晶,又怎么可以容许违背常识的事物存在呢?其实,今天的常识又何尝不是昨天的“方形西瓜”呢?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常识了。当年哥白尼一提出“日心说”,却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热心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又如“血液循环说”今天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当初发现这一学说的林奈,却被斥为魔鬼与疯子。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方西瓜”又何尝不会成为明天的常识?所以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吧。

要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首先需要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和质疑权威的魄力。杨振宁、李政道具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因而能够提出“宇称不守恒”的设想,而吴健雄更是因为有了质疑权威的魄力,从而善待了他们的看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同样的道理,纳什有着对亚当?斯说“不”的勇气,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博奕理论;而纳什的导师更是因为有容许别人对权威说“不”的精神,才会被世人所称赏。

其次,善待生活中的“方形西瓜”,还需要有广阔的胸襟,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每一句话的权利。”不打击、不排挤,百花齐放,才是生命花园最美丽的状态。牛顿对于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微积分学说的盲目排斥,造成了英伦大地三个世纪数学的落后,这样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所宣传的反科学的东西,我们理应用锐利的双眼看破它华美的外衣。

善待生命中的“方西瓜”吧!这会使科学发展得更迅猛,会使世界变得更加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