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简介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八里台,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经济学、法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重点综合大学。现有16个专业学院(系),下设53个系或教学部,65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拥有55个本科专业,115个硕士点,75个博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天津重点学科,7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以及1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础。同时设有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和泰达学院。现任党委书记为洪国起教授,校长为侯自新教授。
南开大学建于1919年,创办人为清朝翰林、学部侍郎、著名教育家严修(1860~1929)和结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的张伯苓。同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正式成立,张伯苓任校长。***总理是南开大学第1期学生,当时入文科学习。1923年迁入八里台新校址,并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资助,学校有了较快发展。
1937年7月,南开大学遭到日本帝国主义轰炸,2/3的校舍被毁,秀山堂、图书馆和第一、二宿舍被夷为平地,中外人士莫不震愤!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由三校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名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秋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张伯苓仍任校长。
1948年7月,张伯苓出任南京政府考试院院长,何廉任南开大学代校长,10月何廉离校,杨石先代理校长一职。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加快了学校的建设步伐。1951年2月、1957年4月、1959年5月,***总理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8月,***主席莅校视察,并作了重要指示。
1966~1976年“文革”期间,南开大学同全国其他高等院校一样,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1979年,杨石先任校长。1981年,经济学家滕维藻教授继任校长、杨石先改任名誉校长。
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比较悠久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4000余名教职工中,有专职教师1520人,其中教授460人,副教授675人,博士生导师2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保炳林、陈茹玉、申泮文、陈荣悌、母国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李正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位:朱光华,朱凤翰,史树中,葛墨林,程津培,耿运琪,母国光,戴树桂,李正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计划教师1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19人。
南开大学图书馆馆藏书刊达288万余册,其中图书有170余万册,期刊合订25万多册,善本书200余种,并设有外国教材中心。除99个教学实验室之外,学校还建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有中心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网络信息与选程教育管理中心等。
1985年创办的直属原国家教委领导的南开数学研究所由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陈省身教授任所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该所建立了理论物理研究室。
近几年,该校教师发表自然科学方南学术论文共2991篇,其中,发表在国际刊物上400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2250篇,发表在地方刊物上341篇。sci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第6位,其中在有机化学、农药化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光学等领域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近年来取得各类成果300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资料书译著等共670种;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有270项;列入国家教委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计划的课题有37项。“九五”以来承担国家社科项目在全国商校中列第4位,承担教育部社科项目数在全国高校中列第3位。
南开大学在基建方面也有了很大发展。学校占地1458694平方米,建筑面积765965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经济学院楼群、新图书馆、新化学楼、体育馆、东方艺术大楼将为南开园增添新的风姿。如今,校园内湖光荷色,绿草茵茵,杨柳依依,各种建筑设施鳞次栉比,掩映其间。
€€二、南开大学主要机构简介
1.南开大学办公室
南开大学办公室是校党委和校行政的综合办事机构。
2.战略发展研究部
战略发展研究部成立于2000年9月。主要负责关于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对策研究、政策研究、对外合作等事宜,起草有关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专题调研报告、对外合作及校领导交办的综合性文字材料。
3.教务处
负责本科生的教学、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工作,负责日常教学活动及其他教力工作的管理与协调,下设教学办公室、教材办公室等部门。
4.学生工作办公室
南开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是学校的职能部门,与人民武装部合署办公,负责本、专科生的招生、管理与分配,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管理、成长成才服务等工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氛围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5.人事处
人事处主要工作是负责人员发展规划和人员编制、组织协调劳动指标的分配与使用;教职工调进、调出、聘任、考核、奖惩和培训;各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与津贴分配及其他福利的发放;行政科级机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6.科学技术处
科学技术处是在校长领导下负责学校应用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工作包括学科规划和学科基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协调;科学研究基金和项目的管理;优秀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奖励、专利的申报、管理和统计。
7.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处
社科处是在校长领导下负责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综合性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包括:负责把握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全校文科学科建设与改革;推进文科科研机构和研究基地建设与发展;组织、争取、协调与管理文科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包括文理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项目;选拔、培养和引进文科科研人才;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文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开展全校文科科研统计;推进全校文科科学研究工作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负责管理学校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其他相关业务。
8.研究生院
负责南开大学硕士、博士招生和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的各种工作,包括我校研究生和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咨询、宣传,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组织报名、命题、考试、阅卷、政审及录取等工作。
9.国际学术交流处
主要负责与国外境外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事宜;学校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出国出境事宜;外国留学生招生及相关涉外事宜。
€€三、南开大学历史沿革
南开学校是由张伯苓任校长的一所系列完整的学府,包括大学部、中小部、小学部,分布于天津、重庆等地。南开中学建于1904年;南开大学始于1919年;南开女中成立于1923年;1928年增设小学部;1936年又于重庆创办“南渝中学”(1938年更名重庆南开中学)。新中国成立之前,各部都是南开“大家庭”中的一员,都为南开教育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私立南开大学时期南开大学的创办
最初成立的南开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在教育目标上并无二致,但在经费来源和管理上有所不同。中国近代的私立大学有两种,一种是外国教会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建立的教会大学;一种是中国人自设的大学。清朝末年私立大学很少。民国以后,从1912到1917年中国人创办的私立大学共有7所,主要设在北京及南开省市,没有一所是在天津。近代天津的教育是有很大发展的。曾经开办了一系列为洋务事业服务的学校,新式的中小学校也纷纷建立,并且最早成立了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前身)。但是,总的来看,天津的高等教育很不发达。
2.西南联大时期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展开了全面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
1937年7月30日,天津沦陷。南开大学被日本侵略军炸毁,因而流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成立临时大学,继而再迁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7月至1946年7月西南联大最后结束,历经9年磨难,成为南开大学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3.重建南开园联大结束与三校北返
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消息传来,联大师生兴高采烈。多年来重返北方校园的愿望就要实现,人们归心似箭。于是,复员北归,一下子成了三校面临的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8月23日常委会通过设置三所大学联合迁校委员会,筹划迁返平津事宜。三校另有各自的迁校委员会。
三校的迁移从1946年5月10开始,最后一批学生集体出发为7月11日。学生一批又一批分乘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员车队的卡车,经过贵州险峻的“十八拐”丛山,进入湖南,然后从长沙乘江轮至汉口,再乘船到南京。长沙、汉口均有招待处所,南京借得金陵大学教室,并由在宁联大校友组织委员会负责照料,在上海也有一委员会借一、二中学为宿站。5月31日第一批学生顺利到达汉口。不久,各批学生陆续转赴上海,在沪行总服务站联大同学帮助下,乘船直赴天津。
4.新南开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主席莅校检查;1994年***总书记视察南开;李*、***、李**等也曾先后视察南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与重视给南开师生以极大的鼓舞。
5.历届校长
张伯苓(1876~1951)
名寿春,以字行,汉族,1876年4月5日生于天津。1919~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南开大学创办人,亲任校长30年。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梅贻琦、蒋梦麟共同担任联大常务委员,并先后担任保定高等学堂总教习、清华大学教务长、直隶女子师范校长、北京师范大学董事、齐鲁大学董事长、东北在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协进全理事长及国民参政会副议长、考试院院长等职。
杨石先(1897~1985)
蒙族,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1897年1月8日生于杭州(祖籍安徽怀宁)。1949~1950年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7~1969年、1979~1981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1910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8年和1929年两次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攻读化学,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南开大学,历任南开大学教务长、校长、名誉校长;曾当选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部主任,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全国科协副主席,天津市科协主席等职。1953年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民进天津市主席。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臧伯平(1913~)汉族,又名臧树棠,河北省唐县人,1978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早年就学于保定第二师范、北京民国大学国文系。历任唐县县委书记、灵寿县县长、第四专员公署专员、石家庄市市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河北省建设厅厅长、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七局局长、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第二书记,1964年调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1978年任南开大学校长,1979年任教育部副部长,并连续两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滕维藻(1917~)
汉族,1917年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阜宁县。著名世界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世界经济博士生导师。1981年10月至1986年1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1942年从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考入西南联大研究院南开商科研究所经济学部,194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46年受聘南开大学任教至今,历任金融贸易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务长、副校长、代理党委书记、校长。现任南开大学顾问、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经济组召集人等职务,并曾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聘请为跨国公司委员会高级顾问,是我国被选担任该职的第一位专家。
母国光(1931~)
汉族,1986年1月至1995年8月出任南开大学校长。著名光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光学仪器博士生导师。1931年生于辽宁锦西,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曾任南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和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应用光学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大学国际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等职;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侯自新(1941~)
汉族,1995年9月至今出任南开大学校长(简历见本书第一部分)。
四、南开英才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驰名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中杰出代表。
1.***
南开大学第一期学生,1913年8月~1917年6月,他在南开中学学习。在四年时间里,***立志救国,勤奋读书,品学兼优,才华出众,深得教师和同学爱戴。1917年9月东渡日本求学,并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4月,又回到天津,9月入南开大学文科,学号是62号。
2.梅贻琦
著名教育家,字月涵,天津人。1909年考取留美务处选派的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1914年毕业于吴士脱理工学院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15年到清华学校任教,后任教务长,暂代校务,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处临督等职。
梅贻琦于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到职后多次阐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积极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他认为: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发展为一所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府。
吴大猷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07年9月29日生于广东番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吴丹桂,己丑(1889年)进士,壬辰(1892年)翰林编修,记名御史;父亲吴国基,辛丑(1901年)举人,后任职吉林时遇大疫而早亡。吴大猷为独生子,4岁失父,由母亲嘉娥和伯父吴远基协力抚育成人。
1925年夏,吴大猷考入南开大学。物理学家饶毓泰教授创建并主持南开大学物理系的工作,他很喜欢勤奋好学的吴大猷。1929年,饶毓泰安排吴大猷留校任教讲授近代物理学和力学。1931年春,由饶毓泰和叶企孙推荐,吴大本着2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乙种研究奖助金。
江泽涵(1902~1994)
数学家、教育家。早年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为该系树立了优良的教学风尚。致力于拓扑学,特别是不动点理论的研究,是我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陈省身(1911~)
20世纪世界著名几何学家。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五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领域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1926年从四年制的扶轮中学毕业,15岁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南开理学院),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数学历程。1930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并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随孙光远先生研究射影微分几何。
曹禺(1910~1996)
著名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和戏剧,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深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及莎士比亚、契诃夫等人的剧作所吸引,同时也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配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五、院系设置及报考方法
(1)数学科学学院本科设高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3个专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教授3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9名),副教授3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学院拥有4个硕士点和按一级学科招生的数学博士点。基础数学、概率统计两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该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大量论文并承担重要科研项目,有一大批在国内外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2)物理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学院的前身物理系是南开大学最早的系科之一,创建于1919年。现设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物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基础物理教学部。该院拥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物理博士学院授权一级学科单位”。该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32名,副教授4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3名,还有一批高级工程师。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各1名。学院资料室订阅500余种中外文期刊。教育部华北地区物理类外国教材中心设在我校。
(3)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成立于1995年,现设六系四所一部,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科学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现代光学研究所、机器智能研究所、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部。
(4)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8年8月正式成立。它的前身环境科学系始建于1983年,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已培养出近千名本科生和近百名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我国第一位环境化学博士毕业于该系。
(5)化学学院
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创建于1921年。1995年成立化学学院,学院包括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分离与吸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农药工程中心。学院现有教授102名,副教授90名,其中两院院士5名,博士生导师6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省部德智休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6)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93年6月。该院现设三系一所,即生物学系、微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态学、高分子化学等7个硕士点,有动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3个博士点,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有教育部生物活性材料开放实验室和天津市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还设有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中心实验室、资料室、绘图室等,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环境。
(7)医学院
南开大学医学院于1989年8月开始招生,1993年10月正式成立。该院充分发挥南开大学学科交叉整体优势,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含肿瘤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含血液学医院)实行联合办学,是我国综合大学创办的医学院校之一。
(8)文学院
文学院成立于2000年,由原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东方文化艺术系组建而成,下设中文系、东方艺术系、传播学系、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字学研究中心和文化素质教学部6个教学和科研单位。
该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科研硬件设施。学院现有教授(含博士生导师)31名,副教授37名,另有兼职教授10余名。院内设有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学中心、语音实验室和多功能演播厅;院资料中心有文史哲、艺术、语言学、传播学类中外文书刊达5万余册,各种音像资料近300件,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学习环境。
(9)历史学院
南开大学1919年建校时就设立了历史科。1923年正式建立历史系。2000年10月由历史系、历史研究所、古籍整理与文化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组建成历史学院。目前历史学院有教授38名,副教授44名,讲师1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1名。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院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社会历史”重点科研基地。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立项资助学科。该院优秀本科生、硕士生经推荐、考核,可以直攻硕士或博士学位。
(10)哲学系
1919年南开大学创立时,文科中即设有哲学组,1923年设哲学系。1962年恢复重建。1994年哲学系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现有教授13名、副教授17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26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和美学等6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逻辑学3个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是天津市重点学科。与该系合署的有社会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目前该系承担国家、教育部及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十项,科研成果众多。近年来该系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有50多个项目荣获国家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1)法政学院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成立于1994年。南开大学法政学科的历史悠久。1919年建校时,就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思想,十分重视作为培养治国人才的法政学科的建设。1921年就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南开学生开设政法类课程,1923年正式成立政治系。80年代初,重建和新建了现属于法政学院的法学系、政治学系、社会学系和法学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全球问题研究所和心理学研究所,建立了刊事侦查实验室、社会心理学实验室、计算机房和图书资料中心。目前学院有在职教工103,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34人,讲师1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博士生导师9人。
(12)经济学院
经济学设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国际经济贸易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等4个系和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交通经济研究所、台湾经济研究所、国际保险研究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apec)、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loma考试中心和南开-soa风险管理与精算研究中心等11个研究机构。设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等4个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经济学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apec)和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3)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由南开大学阶建之初的商科发展而来。现已成为包括国际企业管理系、会计学系、旅游学系、市场营销系、财务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人力资源管理系、图书馆学和现代管理研究所、情报研究所等在内的覆盖管理学门类中3个一级学科共八系一所,同时设有mba中心,公司治理研究、虚拟经济与管理2个研究中心的实体专业学院。
(14)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于1997年10月正式成立。目前学院设有英语系、日语系、西语系和公共英语教学部,有英语、日语、俄语等3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俄语等3个学科为硕士点,其中英语为博士点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
(1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哲学等4个硕士点。有教授12名,副教授2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5名。“九五”期间,全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哲学社科研究项目16项,出版和发表专著、教材和论文245部(篇)。
(16)泰达学院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坐落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建设中的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学院占地89125平方米,首期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97877平方米。学院距首都北京140公里,距天津市中心45公里,东邻天津新港,与天津港保税区接壤。西北38公里处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四、如何填报南开大学志愿
我校在各省市均为第一批次录取院校,历年第一志愿录取率几乎达到100%。因此,在填报我校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调查研究,分析可能性
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如省市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历年高考统计材料、招生政策,区县招办提供的信息,一模、二模考试情况,各高校的学校概况、招生信息、专业设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预测等。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信息去伪存真,不要机械套用统计资料。特别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考生,更要注意收集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所在批次的控制分数线,各分数段考生人数、考生志愿分布等情况,以免撞车或不敢填报,与理想志愿失之交臂。
首先要了解南开大学近三年在当地的录取分数线,确定在本省(市)录取的大致分数范围;其次了解考生所在学校近三年高考达到南开大学调档线(或考取南开)的人数,大致确定本人就读中学的水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考虑本人所处的竞争地位,即考生在班级、学校、地区所处的学习水平。高中阶段历次重大考试的成绩、名次及发展趋势,特别是地区模拟考试及预选考试的名次,这是本人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对于高考后根据估分成绩来填报志愿的考生,自己高考成绩的相对位置至关重要,更需要认真调查分析。经过主观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对比分析,慎重做出是否报考南开大学的决定。
2.科学填报专业志愿
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根据招生学校的要求,并结合本人在中学阶段的德智体综合素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实事求是地判断自己的实力,根据实力选择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特别是选择好第一志愿。
一旦决定了报考南开大学,科学合理地选报专业志愿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来选择志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志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某一学科或技艺自觉地钻研和学习,志趣有助于学生特长的培养和提高。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得个人的志趣更有意义。其次要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以南开大学各专业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第三,填报专业志愿要拉开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专业。即按自己平常的实力,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或者是高考临场发挥好,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高考正常发挥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万一高考发挥欠佳的情况下可以“兜底”的专业。
南开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几乎覆盖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在国内也基本上都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这些学科、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继续深造和就业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因此,忠告各位考生:选择南开大学,不要太苛求专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的“冷”与“热”,从长计议,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得”与“失”。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看来“冷”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会热起来。
3.“服从分配”扩大录取机会
当考生档案调入南开大学后,由于成绩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分配”,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分配”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分配”对待。若“服从分配”,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4.要考虑身体条件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考生因身体条件限报的专业以此体检标准为准。另外,南开大学的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管理信息等系不收色盲考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不收全色盲考生;化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等系要求考生对化学药品无过敏反应。
另外,考生还应认真填写本人的报名表和院校、专业志愿表(卡),并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填报的信息错误及填报志愿不当等原因造成的降低档次录取或未被录取情况,由考生本人负责。
另外,我们这里把南开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的e-mail告诉你;zhshb@nankai.edu.cn,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可以自己写信联系。
€€五、“特长生”进入名校的捷径
进入大学,你首先熟悉的也许不是你的老师、同学,而是大学一个特有的团体、特长生,你在初入校门的迎新晚会上便会欣赏到他们载歌载舞。何为特长生?顾名思义,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是也。如果你高中时是文艺活动中的精英,足球场上的健将,千万别认为那是玩物丧志,否则你可能失去一次圆梦名校的机会,因为在大学里:
1.特长=“特权”
据有关规定,特长生在通过专业考试后,文化课可降至重点线录取,而名牌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一般要比重点校高出40~70分。经过特批,一些同学还可以以一般本科线录取。如果所报艺术专业是急缺专业,所在中学又是重点中学,甚至可能分到保送名额。上线即取,这就是特长生在高考时的“特权”。
特长生进入大学后,在专业的选择上有更大的优越性。以人大为例,每年接收特长生的多为新闻、财金、法学、会计、工商等“王牌专业”(专业可能随年度作适当调整,以报名表为准)。如果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转系也比较容易,因为在文体活动应接不暇的大学校园里,特长生永远是一个备受欢迎的群体。
时光流转,大学毕业,当普招生们不得不为了未来疲于奔命的时候,特长生却轻松得多。找工作,特长生有先天优势;要继续深造,部分特长生可以得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保研名额。
2.考试宝典
特长生不等于保送生,要成为象牙塔上的明珠,同样需要过关斩将,通过重重考试。第一要义:知道哪些学校招收特长生。根据各高校的艺术传统,突出优势。如北京市教委在6所大学设立艺教基地,在师资力量上予以重点扶植。
第二要义:了解考试程序。特长生在参加普通高考前,要参加一次高校自办的专业考试。每年11月中旬,各高校依据《全国学校名录)向重点中学和有艺术传统的普通中学寄发报名表。报名表内容包括:报考专业、曲目、简历、文化课成绩等。没有领到报名表的同学可以复印或打电话索要。
报名表于12月寄回,经专家审核合格后发面试通知书,接到通知书的同学按照指定时间(一般在1月份期末考试结束后)到各校参加冬令营,即专业考试。民乐、室内乐的专业考试包括自选曲目,视奏;舞蹈专业考试包括自选舞蹈和模仿。部分高校还附加了文化课考试,两项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排名按人数截取,并发预录通知书。
考生可同时投考多所院校,以保证录取机会。
第三要义:选专业——避重就轻。所选的艺术专业,对特长生来说,至关重要。一般像钢琴、手风琴,普及率高,报考人数多,录取比例低,可谓“万里挑一”。而一些“冷门专业”,如唢呐。大提琴等则是众高校争抢的对象,在招生中成为实际的“热门”。据内部消息,2000年北京市报考唢呐专业的特长生只有4个,尽管他们的文化课成绩略逊一筹,可因为唢呐专业奇缺,还是被各名牌大学一抢而空。据人民大学艺术团提供的资料,以下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唢呐、笛子、柳琴、中阮、大提琴、贝司、圆号、巴松。
舞蹈团里,男生总是备受欢迎的,而对于能够担任独唱、独奏的“顶尖高手”,名牌大学的校门也永远向他们敞开着。
在这里同时列出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以免“撞车”:钢琴是永远的热门,除非“身怀绝技”,否则很难入选;手风琴、小提琴境地同样危险;二胡的波动较大,每年情况不同。
第四要义:充分准备。选定专业,就应立刻找老师辅导、练习。当然,部分专业如舞蹈,是要从小练起的,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但还有一些专业是可以通过一两年的时间速成的,如果所选专业恰为高校亟须,录取率相对还可以提高。至于考前突击,应重点练习“自选曲目”。许多报考特长生的同学在考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前就开始练习了。
除准备专业之外,还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特长生一方面要练习专业,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学习。当其他同学紧张地备战高考时,他们却要背起行囊,辗转于高校之间,参加一次又一次的专业考试。如果说7月的烈日让普招生终身难忘的话,那么1月寒冬将同样令特长生们刻骨铭心。
特长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