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中国各民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在锤炼民族个性与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加强了凝聚力,结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各民族单元在长期的发展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整体认同和结成的不可分割的民族整体。民族单元是多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在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共同特征,并与多民族共同体的其他组成部分形成明显的区别。民族整体指具有一定的历史联系、相关的文化传统、共同的生活地域及认同意识的多民族共同体。民族单元是民族整体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是由中国各民族单元组成的,并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特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各民族单元既各自发展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形成民族单元的传统与特点,同时又在形成统一国家的历史过程中发展、结成了相互依存的联系,从自发走向自觉地结合为统一的民族整体。
当代中国各民族是指经识别采用现代族称的民族。当代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较少,故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此外还有少数尚未识别的人口,如澄人、夏尔巴人等。1990年中国大陆第四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为1039187548人,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为90567245人,其他未识别民族人口为752347人。
聚居在东北、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有:满、朝鲜、赫哲、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北、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观,全民族单一地从事某一传统农业、牧业、渔猎的状态已不存在,满族、朝鲜族的农业生产和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族的牧业生产都已逐渐增加了现代科技含量,产业结构逐渐调整完善,第二、第三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经济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鄂伦春族摆脱了传统的山林狩猎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实行定居和发展种植业及第二、第三产业;赫哲族在从事渔业的同时,也兼营农业、养殖业及其它产业(见下表)。
聚居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回、东乡、土、撤拉、保安、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上述民族除上族和裕固族信仰佛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及锡伯族外,其他10个民族皆信仰伊斯兰教。
[c-p4-39]
[ts(]*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数[ts)]
西北地区各民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特别是该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黄河中上游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的开发等,对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带动了新兴城镇的建设,经济结构逐步调整完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增长,素质提高。
[c-p5-41]
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苗、布依、侗、水、仡佬等民族。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最多姿多彩的地区,该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解放以来,西南地区各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跨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各民族焕发出崭新的精神面貌,特别是重大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利用,现代工业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建设,使该地区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各民族摆脱传统产业的约束提供了机会(见下表)。
[c-p6-39]
[ts(]注:*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数 **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ts)]
我国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壮、瑶、仫佬、毛南、京、土家、黎、畲、高山等民族。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汉族交错相处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解放初期,除部分黎族、瑶族聚居区的社会发育较为滞后外,其他地区的社会发育和生产生活方式已接近汉族地区。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凭借地处或毗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合,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较大变化。海南岛的特区建设,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开发及南昆铁路建设,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等,有效地把该地区的各民族纳入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见下表)。
[c-p7-36]
[ts(]*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数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约30多万人,表中为大普查数[ts)]
€€(2)东西同富,优势互补
封闭是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实行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总体格局中,民族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中西北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速度,实现赶超发展战略。
经济特区的作用主要是:"四个窗口"、"两个扇面"。"四个窗口"即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对外政策窗口。"两个扇面"即对内辐射面和对外辐射面。经济特区通过发挥"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的作用,实现了外引内联,带动了腹地和沿海其它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从70提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陆续设置了一系列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外开放格局。总体上可分为:"四沿"和"六区"。"四沿"即沿海开放区及沿江、沿边、沿线开放区。
"六区"即:东北开放区。主要是面对前苏联的远东地区、蒙古国、南韩、北朝鲜及日本,区内有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等省区。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强,外加日本的参与,该区发展较快。东北开放区的优势主要在轻纺工业、加工制造业、日常消费品工业及劳动力资源方面。
西北开放区。主要面对前苏联中亚地区国家、中西亚及欧洲各国,区内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该区有宗教文化优势,还有地缘优势即欧亚大陆桥,可以直通西欧,还可方便地占领西亚地区产油国巨大的资本、劳务和商品市场。
西南开放区。主要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开放区内包括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该贸易通道是利用国际铁路、公路,从我国西南地区经由东南亚诸国,直达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堪称现代"南方丝绸之路"。
沿江开放区。即长江流域开放区,是以长江干流为主线,以干线、支流组成的网络为骨架,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成市为依托,向周边广阔的农村和城镇地区辐射,形成横贯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产业密集带和开放地带。
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它利用陇海、兰新铁路干线,将沿海开放区与西北开放区连接起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双向开放。作为"欧亚大陆桥之二"的组成部分,它从中间将沿海开放与沿边开放连为一体,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黄河流域的开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京广沿线开发区。它以北京为北端,以香港、深圳、广州为南端,以武汉、郑州为中部支点,将沿江开放区、陇海——兰新开放区、沿海开放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以湖南、湖北、河南为中心的纵横交错的经济开放网络,促进了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发展,也提高了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在上述六大区中,西南开放区、西北开放区完全在民族地区,陇海——兰新沿线开放区、东北开放区和沿江开放区几乎有一半位于西部地区;京广沿线开发区虽未直接参与西部经济发展,但西部的原料和能源供应是该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西部民族地区在全国开放格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我国分为三大地区或称之为三大地带:即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有: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含海南省)、广西。中部地带有: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西部地带有: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经济互补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生产力要素的相互补偿和相互依赖关系。它可以通过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种类表现出来。经济互补的内容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市场、信息等。
经济互补的前提是两地间地理、历史、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以及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
经济互补的实质是利益的互补,即通过交换取长补短,对彼此都有利。
东部地带有"五大优势":经济地理位置优越,陆、海、空交通便利,海上运输更加发达;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发达,人才密度较大;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经济效益较高,资金比较充裕;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大,城镇化水平较高。
东部地带有"四大矛盾":淡水资源缺乏,北部沿海大城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矛盾大,能源短缺,煤电等不能满足需求;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投入、低产出的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另外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工业布局集中度高,大城市过度膨胀。
西部地带的优势:地域辽阔,土地与动植物资资源十分丰富。土地面积占全国的56%以上,草原面积占全国71.4%。矿产资源品种多,品位高,储量大,分布广,许多重要资源,如锂、铂等占全国80%以上。其突出的优点是:矿种齐全,资源的空间组合较理想;资源的空间组合较理想;资源的后备开发潜力巨大;发现新矿区、新矿种的潜力大: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是其它地带无法比拟的,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西部地带的劣势: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社会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
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明显,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互补性很强,彼此都有所求,所以西部地区在沿海开放格局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互补上。
西部地带是东部地带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的原材料基地、能源基地、投资场所。由于东部地区率先实行了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远远高于西部民族地区。一方面东部的资源原本就紧缺。能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原材料及能源的需求相应增加,供需矛盾逐步严重。西部地区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丰富。首先它可作为沿海开放区的牧业基地,提供牧业、林业的第一级、第二级加工品。其次,它可以牧业优势产品加工为主成为轻纺工业基地。第三,成为煤炭、煤电、水电协调发展的能源基地。第四,成为以有色金属、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为主的重化工基地。同时西部地带离东部地带相对较近,地域上的优势使得西部的原料、能源成为沿海开放地区的当然选择。
西部地带是东部地带特别是沿海开放区高技术及新兴产业的技术推移接收地,在经历了16年的快速发展后,东部地区必须进行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益、低能耗的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而将高能耗、低效益的基础产业、能源工业向外转移,如果没有转移产业的接收地,东部地带特别是沿海开放区的进一步发展将受阻碍,中部、西部地带产业层次高低不等,使产业转移具有广泛的可能性。将部分消耗原材料、能源高、运输量大的产业、产品项目转移到能源充足、资源富集的内地,对东部地带有双重的好处。当然西部地带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它有了更多的建设项目和更大的出口产品市场。
东部地带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以股份合作制为纽带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西部地区为沿海开放带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发展新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需要更大的市场,形成必要的经济规模,以完成技术的成熟过程,西部和中部地带的市场是沿海开放带的最佳选择。
西部地区成为开放的前沿,在沿海开放的初期,西部地带一直被看作是"后方",是没有活力的边远地区。实施沿边开放政策后,昔日的边远地区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中部、东部地带则成为西部地带的商品、资金、人才、技术后盾。这对于加速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和共同繁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沿边开放城市成为了解周边国家的窗口。正像难通过深圳可以了解香港那样,通过沿边开放城市,我们可以迅速全面地掌握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化,人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市场动态,据此制订出正确、有效的对策、措施,在对外交往和国际经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沿边开放城市对我国制定经济贸易政策、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及扩大对外交流、增进睦邻友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提高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优势。国家在财力、物力、政策上的支持,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但仅靠外力扶植、外部输血是没有出路的,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将外力拉动和内力驱相结合,大力发展以边贸出口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这是从根本上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水平和经济优势的方法。沿边开放使西部地区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竞争,在价值规律和优势互补原则的作用下与东部沿海地区互惠互利、共同提高,不仅优化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从根本上增强了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同时还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优势。
€€(3)南联北开,东联西出
"南联北开":这是黑龙江省为落实对外开放政策而特定的总体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已使绥芬河、黑河等口岸的边境贸易走上正轨。
"南联"即面向南方寻求合作,广泛联系内地。抓住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资源、能源优势。
"北开"即尽量利用3000公里长的边境线,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推进沿边开放,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使绥芬河、黑河等边境城市成为黑龙江省向北发展的窗口,这些"窗口"的对面是俄罗斯联邦。由于双方市场容量都很大,并且在商品、物资、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互补性极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南联"可促进"北开","北开"又可带动"南联"。实施了"南联北开"的经济发展战略后,黑龙江省逐步成为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我国总体发展形势和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南联北开"战略的实施,使1992年春在绥芬河市召开的第五届边境贸易洽谈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交额超过以往四届边贸会的成交额总和,达到2.37亿瑞士法郎,现汇贸易达1021万美元。参加第五届绥芬河边贸洽谈会的,除独联体6国外,还有来自黑龙江省各地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四川、山东、河南等省市的150家厂家和企业,参加的展品达11000多种,既有原材料,也有制成品及工业机器设备。由于周边国家技术发展水平与我国相近,我国的出口产品中既有原料,也有高技术设备,活动余地非常大,充分体现了沿边开放的优势。
为进一步落实"南联北开"的经济发展战略,黑龙江省会与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合作在绥芬河设立了办事机构,给绥芬河及黑龙江省带来了勃勃生机。
"东联西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其战略目的是:利用新疆在地域上的优势,通过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和中亚公路,大力发展对独联体、东欧、西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将昔日新疆对外贸易中"东重西轻"的格局变为"东联西出"、"向西倾斜"的格局。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原有的面向东部沿海地区的经贸关系为基础,引进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利用新疆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发展更有竞争力的产业如轻纺工业,以加强向西开放的力度。与此同时也要引进西部的资金、技术以加强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贸关系。战略的主要措施是:联系内陆各省,首先是西北各省区和兰新、陇海沿线省市,组建纺织、皮革等生产体系,由这些地方提供可靠货源,由新疆统一组织出口,或者由新疆和上述省市共同组成经贸集团公司,合资经营,利益共享。第三是采取措施,吸引各省市的工商企业,在新疆的中心城市和各口岸设立据点,开展加工和进出口业务,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新疆本地整体经济实力。再进一步就是将合作关系扩展到沿海地区和东南亚以及香港地区。
随着上述"东联西出"战略的逐步落实,新疆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更加迅速,对外开放正在走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也在逐步深化逐步成熟。目前西部的开放有以下趋势:
由边界向内陆逐渐深入:1984年我国恢复边境贸易,出现了边贸热潮,由于形势不断发展,1992-1999年,国家实施了沿边开放战略,开放了黑河、绥芬河、满洲里、珲春、凭祥、东兴、河口、畹町、瑞丽、伊宁、塔城、博乐、二连浩特等13个市、县、镇。随后,开放形势向内陆发展,包括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乌鲁木章、昆明、南宁在内的西部省区首府实行了开放城市的有关政策。这样的开放深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由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最初是由两国边民通过互市、赶集,进行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商品交易即边民互市启动的。随着交通条件、运输工具的改善,边民互市发展边境小额贸易,这是由国营公司经营并经海关监管的小规模经贸交往。随后出现由政府直接进行组织管理的,根据两国政府贸易协定、签订的合同进行的所谓"地方政府贸易"的经贸形式。边民互市、小额贸易和地方政府贸易都属于易货贸易。随着一系列新政策的落实和对外开放形势的纵深发展,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渗透到经济、技术、服务各个方面。出现了合资合作企业、房地产、旅游等,传统的易货贸易向合作型贸易发展,民众的自发行为向政府的自觉行为发展。
西部外贸的商品结构和内容正在发生转变。出口由农牧土特产品、原材料向工业品转变,进口由轻工业品为主向农产品、原材料为主转变。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西部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品缺乏,对外经贸的商品结构中,进口商品以工业消费品为主,出口商品以原材料为主。随着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西部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进出口商品结构也正在转变,不仅以出口工业产品为主而且其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也在逐渐提高。
在对外科技合作领域,由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方向发展。对外开放之初,沿边开放城市的对外科技交流主要是面向相邻国家。随着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周边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区域合作组织,如东北亚、中亚、伊斯兰、南亚、东南亚等。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在向高层次发展,为了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我国西部地区积极参与了周边国家的区域性合作。如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持下,中国同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5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发图门江三角洲的协议。这使得我国北方地区的对外开放迈上了新台阶。
沿边开放开始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是对外开放最初的运作形式。由于一切都是从头做起,沿边开放也只能是本着"摸着石头过河","先培育发展,后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由于沿边开放成果显著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制订法律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工作已经开始,目前已有的法规包括:《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关于整顿边地贸易经营秩序、制止假冒伪劣商品出境的通知》等。当然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由脱贫致富向安邦、睦邻方向发展。沿边开放最初的目的是使极端贫困的边境地区脱贫,发展西部地区经济。随着边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西部整体经济的活跃,沿边开放已具备多种功能,向其它领域扩展。首先,沿边地区已从"拖后腿"地区变为"火车头"地区。其次,沿边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进步,已成为西部地区安定团结、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再次,沿边开放加强了边界两侧人民和政府的友好往来,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