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模型运动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通过设计、制作和水上放航、操纵舰船模型为主的一种运动。凡属航海、船舶以及与之有关的设备,均可按一定比例制成模型。有的以机械、风为动力,能在水面航行,也有不装动力,专注重外观等多种。具有科学技术性较强,运动员不受年龄限制等特点。比赛分a、b、c、d、e、f6个组,共36个级别。a、b组为圆周竞速艇模型,c组为仿真航海模型,d组为自航帆船模型,e组为自航舰船模型,f组为遥控舰船模型。各组评定成绩的内容均不相同,通常以外观、航向、航速评分,也有专以其中一项评分的。
动力船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指有机械动力装置,能在水上航行的舰船模型和竞速艇模型。动力装置有电动机、内燃机、蒸汽机,不准使用放射性物质作能源。内燃机动力的噪声指标不能超过80分贝。比赛分牵引、自航和遥控三种方式进行。牵引的有圆周竞速艇模型,自航的有自航舰船模型,遥控的有竞速艇、绕标竞速艇、耐久赛竞速艇、绕标舰船和表演舰船等模型。
圆周竞速艇模型
也称“牵引竞速艇模型”。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以内燃机为动力,按汽缸工作容积的大小划分级别,式样、尺寸及制作材料等均无限制。分a、b组。a组是水中螺旋桨,包括a1级、a2级。a3级(汽缸工作容积分别为25毫升以下、2.5——5毫升、5-10毫升);b组是空气螺旋桨,只有b1级(汽缸工作容积为2.5毫升以下)。比赛时,用钢丝牵引模型,环绕水中一柱子(称“回旋柱”)作圆周航行,航行一圈距离为100米。在一次放航中,可航行许多圈,但只计取运动员举手要求计时后的5圈航行成绩,以航速快者为优胜。这种模型虽小(一般长约1米),航速却很快,最快已达240公里/小时。
仿真航海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按一定比例仿制各种类型的舰船模型,以及海港、造船厂各种类型的航海设备、海军武器模型或其中一部分动作、性能演示模型。不进行航行比赛,专门研究模型的外观制作水平,评定外观成绩,按成绩确定等级(一、二、三等),不排名次。分c1、c2、c3、c4、c5五个级别;c1级为无机械动力舰船模型;c2级为有机械动力舰船模型;c3级为航海或舰船设备模型、舰船的结构、解剖模型和场景模型;c4级为袖珍模型(与实船比例为1:250或更小);c5级为瓶装航海模型。
自航帆船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以风帆为动力在水面航行。放航前,运动员将帆及舵调整好,放航后不得以任何方式控制模型,任其自由航行,也不能用其他任何原动力。按帆面积、模型尺寸等技术要求划分级别。比赛场地为75米×75米和100米×100米正方形。从一边向对边放航。按模型数量进行编组,每组的模型用循环法每次放航4艘,每组每个模型放航次数及与其他模型的相遇次数应尽量相等。每次航行按小组名次计分,并按各次航行的积分定名次。
m级帆船模型
帆船模型的一种。主要技术要求为:(1)单船体,船身总长为127.6-128.9厘米;(2)帆的总面积不得超过5161平方厘米。模型的排水量一般在15英磅左右,也有12英磅的,少数达到23-24英磅。为争取高航速,水线长一般采用最大限度。为获得最佳航速,模型的重量及重心位置,帆面积大小及受风中心位置,均随风浪大小作相应变动。
e级帆船模型
帆船模型的一种。主要技术要求为:船体为1米长单体;桅杆高度不得超过165厘米,桅杆和驶风杆的直径不超过2厘米;必须具有一面主帆和一面前帆,帆的总面积不超过4000平方厘米;竞赛允许参赛者有a、b、c三套帆,主帆上按规则标志级别。国籍代号(或省级代号)及帆号;重量在卸下稳向板(包括压载物)后应大于17公斤;允许最多使用2个伺服机,分别控制舵和操纵帆,不得使用控制方向和调整压载的自动操纵装置。
x级帆船模型
帆船模型的一种。只规定帆的总面积不得超过5000或7500平方厘米,其他均由运动员自由设计,不予限制,以鼓励运动员研究创造帆型和船型。
自航舰船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因模型上装有某种动力,放航后,由其自行航行,故名。一般采用电动机、内燃机或蒸汽机。分e—h级(各种民用船舶模型)、e—k级(各种军用舰艇模型)、e—x级(自由设计的舰船模型)。e—h级和e—k级必须是按比例仿制现有的或历史上曾有过的舰船,主要尺度、排水量、航速必须与原船成比例。e—x级可由运动员自行设计,不受限制,但必须符合真实舰船的形态、颜色和设计建造规范。比赛内容包括外观评分和航向、航速成绩,以三者得分总和决定优胜。e—x级只有航向比赛,不评外观和航速。比赛场地长50米、宽10米。参加比赛的模型不允许装自动或遥控操舵装置,也不得有引导设备。
遥控舰船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用无线电、声、光等遥控手段操纵模型的一种运动。统称“f组模型”。共分二十余个级别。其中f1是三角竞速艇模型,包括五个级别:v3.5、v6.5、v15、e1、e;f2是绕标舰船模型,包括三个级别:a、b、c;f3是绕标竞速艇模型,包括两个级别:v、e;f5是遥控帆船模型,包括三个级别:m、10、e;f6是多艘舰船模型的联合表演;f7是遥控舰船特技表演;fsr是耐久赛竞速艇模型,包括九个级别,为汽缸工作容积fsr—v3.5、6.5、15、35毫升和fsr—h3.5、7.5、15毫升的内燃机动力艇,以及模型总重量小于和大于2公斤的电动机动力艇。
遥控竞速艇模型
亦称“三角竞速艇模型”。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级别为f1级。运动员用无线电、声、光等遥控手段操纵模型,按规定的三角航线进行比赛,以航行时间短者为优胜。又分v3.5、v6.5、v15和e1、e等五种。v是内燃机动力,3.5、6.5、15等指内燃机的汽缸工作容积(毫升)。e是电动机动力,电源空载电压不得超过42伏。e1级的模型总重量不得超过1公斤,e级模型总重量大于1公斤。
遥控绕标舰船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级别为f2级。运动员用无线电、声、光等遥控手段操纵模型,按规定的图形航线进行绕标比赛。又分a、b、c三个级别。a级模型总长不超过900毫米;b级模型总长900-1400毫米;c级模型总长1400-2500毫米。各级模型必须是仿制真实的舰船。比赛内容有外观评分和航行竞赛。后者每艘模型每次航行时间为7分钟,按绕标、停泊情况评分。以两项得分的总和评定名次。
遥控绕标竞速艇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级别为f3级。运动员用无线电、声、光等遥控手段操纵模型,按规定的图形航线进行绕标和航速比赛。又分v、e两级。v级为内燃机动力水中或空气螺旋桨(空气桨汽缸工作容积3.5毫升以下)模型,e级为电动机水中螺旋桨模型,电动机电源空载电压不得大于42伏特。
业余调频通信
业余电台通信方式之一。业余电台之间利用调频技术进行通信,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着信号变化而变化。其特点是信号质量高、抗干扰性能好;但占用频带较宽,故多在30兆赫以上业余频段进行。
遥控帆船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级别为f5级。运动员用无线电、声、光等遥控手段操纵模型,在边长各50-60米的三角形场地上,按规定进行比赛。又分m、10、e级。比赛为多艘(10艘左右)分组放航,一般要求迎风启航,按到达终点的先后评分。每组放航数次,以各次得分的总和评定名次。
遥控表演航海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级别为f6级和f7级。运动员用无线电、声、光等遥控手段,操纵各种舰船模型进行表演。表演的内容和形式由运动员自由选择,表演时间为12分钟(包括准备时间5分钟),裁判员按表演的效果评定分数,划分等级,但不排名次。f6级为集体项目,由数人遥控多艘舰船、浮吊、钻井平台等模型联合表演;f7级为各类航海模型特技表演,由一人遥控一艘或多艘模型进行特技表演。
遥控耐久赛竞速艇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级别为fsk级。运动员用无线电、声、光等遥控手段,按规定航线和时间操纵模型进行绕圈航行比赛。以航行圈数多寡评定名次,多者为胜。模型动力分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类。按内燃机汽缸工作容积分v3.5、6.5、15、35和h3.5、7.5、15七个级别;电动机艇按模型总重量分2公斤以下和2公斤以上两个级别。
百米直线竞速艇模型
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之一。模型级别为班级。用汽缸工作容积为5-10毫升的内燃机动力水中螺旋桨。船体形状及大小无限制。以模型在长100米的航线上往返一次的时间确定成绩。比赛时可放航三次,取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记分。
模型长期登记号
每个航海模型的固定编号。长期有效。由各会员协会确定和分配。
无线电遥控设备监测
航海模型竞赛主办者的监控手段。无线电遥控航海模型比赛时,航海模型的航行借助于无线电遥控完成。为避免参赛者之间或参赛者与其他无线电发射之间相互干扰而产生纠纷,主办者应设立无线电监测台进行监控,以确定在竞赛过程中是否有其他的无线电或参赛者遥控设备的干扰。
竞赛参赛者助手
航海模型竞赛中协助参赛者进行操作的人员。每一级别的每名参赛者可任选一名助手,a/b类项目允许两名助手。有的项目规定模型起航后,助手必须离开参赛者;有的项目规定助手可以始终停留在参赛者身旁。但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代替参赛者独立完成航行操作。
业余中继通信
业余电台通信方式之一。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30兆赫以上的业余频段利用中继台增加通信距离的一种通信手段。限于调频发射,凡带宽在16khz以内的通信方式,如话音、莫尔斯电码、图像以及分组数据交换等,均可进行中继。业余中继台多为各地业余无线电团体选择当地地势较高的地点架设,设有自动转发装置。因其收发信设备同在一起,共用一套天线,故收发频率须有所差别。限于业余频段宽度,业余中继台的收、发频差在144兆赫频段上多为0.6兆赫,430兆赫频段多为5兆赫,1200兆赫频段多为20兆赫。爱好者在通信时,一般多用可以收、发异频工作的收发信机。进行时,要求爱好者通信内容尽量简洁。
航海模型世界冠军
在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中,每个级别第一名成绩的获得者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其中c组模型一般仅授予最高奖,只有当不少于5个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级别世界锦标赛时,方可授予这一称号。
业余卫星通信
业余电台通信方式之一。利用人造业余卫星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业余月面反射通信
业余电台通信方式之一。利用月球也能反射电波的特性,无线电爱好者们在vhf以上频段,以月球作为无源反射体,将地球上发出的电波再反射回地球,实现“地一月一地”通信。
rst
业余电台通信术语。系业余电台之间互相报告信号情况的制式。是一种能取得较全面技术数据的报告方法。r表示信号的可辨度,分五级:(1)无法辨别;(2)不易辨别,偶有个别字母可辨;(3)可以辨别,但有困难;(4)容易辨别,没有困难;(5)非常清楚。s表示信号的强度,分九级:(1)极弱,几乎听不到;(2)很弱;(3)弱;(4)较弱、尚可;(5)一般较好;(6)良好;(7)较强;(8)强;(9)非常强。t表示信号的质量,也分九级:(1)非常粗糙的交流声;(2)粗糙的交流声;(3)很轻的交流声;(4)滤波不好的声音;(5)较平稳的声音;(6)平稳较好的声音;(7)声音平稳但不够纯正;(8)纯正稳定的好声音;(9)非常纯正悦耳且又稳定的声音。
业余电台通信卡片
也称“qsl卡片”。是业余电台之间相互证明进行过联络(收听)的凭证。每个业余电台均须有自己的通信卡片,每当联络(收听)到某一个电台后即向对方填发。
无线电测向
也称“无线电猎狐”。无线电运动项目之一。以无线电测向机为工具,借助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0-1:50000)和指北针,采用徒步方式,独立操作,寻找在隐蔽处工作的小型发射台。因发射台隐蔽巧妙不易发觉,故被喻为“狐狸”。按发射台工作波长分160米、80米、10米、2米波段测向。按找台的总直线距离分长距离和短距离。按年龄分成年男子、女子、青年、老年等组别。
2米波段测向
无线电测向项目之一。因工作频率在144-146兆赫的业余波段,其波长属2米超短波波段,故简称“144兆赫测向”或“2米波段测向”。它利用无线电超短波的传播特性来实现测向。此频段干扰少,容易选收信号,但由于频率较高,致使测向机的制作难度较大。一般选用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进行比赛。
80米波段测向
无线电测向项目之一。因工作频率在3.5-3.6兆赫的业余波段,波长属80米短波波段,故简称“3.5兆赫测向”或“80米波段测向”。它利用无线电短波沿地面传播的特性来实现测向。因频率较低,其测向机较容易制作,可在起伏较大的丘陵地进行比赛,但此频段电台较拥挤,各种干扰较大,在早晨和夜间收测信号有困难。
160米波段测向
无线电测向项目之一。因工作频率在l.8——2.0兆赫,波长属160米中波波段,故简称“160米波段测向”。它利用无线电波沿地面传播的特性来实现测向。因频率低,测向机易于制作,亦可在起伏大的丘陵地带进行比赛。
大音点
无线电测向术语。测向机的固有特性。测向机的方向性由测向天线决定,天线某方向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变化时,接收信号强度作相应变化,机器输出(如音量)大小亦变化。80米波段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方向图呈“8”字形,当磁棒与电波传播方向夹角为0度或180度,磁性天线接收信号最弱,测向机声音最小或无声,这两个工作面称“小音面”,习称“小音点”或“哑点”。此处音响变化率最大,而人对小信号变化的分辨力也较强,在测定准确方向线时经常应用。当与磁棒垂直的两个工作面正迎电波传播方向时(90度和270度),测向机声音最大,习称“双向大音点”。磁性天线与直立天线配合使用的综合方向图为心脏形,其大(或小)音点称“单向大(或小)音点”。“单向”是比赛用测向机的必备特性,可使运动员在一个测向点就可获得隐蔽电台的明确方向。2米波段测向机的八木天线方向图,其主瓣为一束状,副瓣较多而模糊,主瓣方向称“大音面”或“大音点”。当仅用有源振于定向时,可获得近似“8”字形方向图。
测向影响
无线电测向术语。无线电测向系利用无线电波在均匀介质(如空气)中沿直线方向传播的特性来实现,当隐蔽电台发射的电波在传播途中受到建筑物、高山、电线等金属物体的反射、折射或辐射时,会改变原电波传播方向,致使测向发生错误或模糊。这种现象称为“测向影响”。在市区、工业区较严重。
起点测向
无线电测向外场技术之一。指运动员在进入起点出发线前,分析竞赛地图,记忆主要地形、地物、道路、障碍以及离开起点跑道终端线后,收测各隐蔽电台信号,进行地图作业,初步确定找台顺序和有关战术。是外场测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途中测向、近台区测向有机地配合,构成完整的外场测向技术。
途中测向
无线电测向外场技术之一。指运动员离开测向起点或刚找过的电台(作为另一个新起点)与到达下一个电台近台区这一阶段的测向。其任务是修正找台顺序和尽快“到位”(即到达近台区)。技术关键:(1)依据途中与起点所测电台方向线的交点、信号强度、音量变化率等估判出电台距离或位置;(2)依据地形图或现地情况,选择最佳行进路线及合理分配好体力,以致在被找台发信前夕到达近台区。“到位”技术的优劣反映了运动员测向技术的运用能力。
近台区测向
无线电测向外场技术之一。指距电台约200米,利用一次发信即可到达电台附近或找到电台的测向。基本方法有:(1回)近距离交叉定点。在1分钟发信时间内,在不同测向点测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方向线,并依靠方向线的交点确定电台位置。(2)方向跟踪。按所测方向线直接接近电台。(3)比音量。比较音量随移动距离变化的速率,并参考音量大小,确定电台位置。(4)无信号找台。当确认无法在被找台发信时间内找到电台时,利用该台发信结束前的几秒钟测准方向线,并沿方向线按方位物或方位角的指引搜索出电台。(5)搜索。是上述四种方向的后续,当上述方法确定了电台的“线”或“位”后,顺“线”或到“位”找出电台。以上方法常依具体环境、道路、电台隐蔽难度和电波受影响情况穿插配合、灵活运用。由于隐蔽电台间隙工作(长距离),在发信中止的时间里,若运动员未能掌握无信号找台技术,往往会因没有信号指引盲目乱搜或立地就等严重影响测向成绩。因此是无线电测向的关键技术之一。
测向机制作评比
无线电测向项目之一。对在指定地点、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独立完成统一机型制作或利用其他时间设计、研制的不同机型的测向机进行鉴定评比。以焊接装配工艺、电气性能、制作时间、创造性、实用效果为主要评比内容,并按其得分多少评定等级。
无线电工程设计制作
无线电运动项目之一。是利用业余时间设计、制作各种电子线路和技术设备并进行交流或评比的一项活动。许多国家的业余无线电协会为推动设计创作活动,经常组织业余无线电设计制作评比,并组成各种专业的评比委员会,对各种电路和整机进行鉴定评比。一般以作品的电气性能、实用效果和工艺结构为主要内容,按其得分多少来确定作品的优劣。也有为优秀作品举行公开展览和学术讨论会的。
无线电测向导游
无线电测向活动形式之一。旅游者借助无线电测向机,逐个测定并徒步去寻找出由组织者事先置放于各旅游景点中的小型发射机。既实现了自行导引去旅游点,又开展了无线电测向活动。
电子模拟探雷
无线电测向活动形式之一。活动者借助无线电测向机或其他电子器具,按要求独立测探出事先安置在地面的真假地雷模型(顶部均标有序号)。真地雷内设有与测向机同频段的小发射机、金属物或磁性材料,故分为电子雷、铁雷、磁性雷等多种。地雷模型总数、真假地雷比例、安置场地、布雷方式及布雷难度由组织者灵活掌握。竞赛时,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若干组别,进行个人赛和团体赛。项目有室内探雷器制作和外场探雷竞赛两部分。制作应在指定地点、规定时间内,采用统一套材,并将所用时间计入探雷时间内。室外探雷场地约0.5平方公里,可选公园、校园、郊外等自然环境。起、终点可设在赛场两端的视距范围内。运动员分批出发,用自制探雷器探雷,将探得的“真雷”序号填入竞赛卡片。以在规定时间内,探得“真雷”数多、实用时间少者为优胜。超过规定时间成绩无效。
无线电快速收发报
无线电运动项目之一。是用人工抄收和拍发莫尔斯电码的一项竞技运动。“快速”是与一般公用通信业务中人工通信系统收发电报的速度相比较而言。分手抄、打字机抄报和手键、自动键发报。比赛时,以单位时间内速度高、质量好者为优胜。
莫尔斯电码
也称“大陆电码”。俗称“电码符号”。无线电通信术语。因美国人莫尔斯发明而得名。由短促的信号“点”(·)和保持一定时间长度的信号“划”(一)组成。以各种不同的点、划组合来代表不同的字符。这种电码一直在世界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