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专家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二) 第八章 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

困难和挫折是人生路上不可避免的,只有从小就让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才会在将来的人生中拥有更顽强的意志,增强挑战竞争的信心。

一、让孩子感觉“逆境”

现在的生活水平使得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平安与快乐之中,不知道辛苦为何物。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们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挫折”,让孩子多吃点“苦”,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

1.挫折—孩子成长的摇篮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愿意帮助孩子取得成功,害怕孩子失败,一看到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沉不住气,急于伸手帮忙。有些家长甚至常常不知所措地跟在孩子身后,遇事总是包办代替,不让孩子独立活动,不给孩子尝试挫折、克服困难的机会。这就使得孩子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性,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退缩,不会自主地解决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让孩子长期处于安全环境下,孩子的独立性及智力的发展会日渐迟缓。例如,当孩子初学走路时,对周围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充满极大的兴趣,经常不知深浅地去接触种种可能对他造成伤害的东西,如火炉、暖壶、刀具等等。父母怕孩子受伤,根本不让孩子接触这类东西,结果孩子长到了五六岁也不知道如何回避这些东西,动辄便被火炉或开水烫伤了,或被刀割伤了。如果在他最初探索周围环境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对各种东西的属性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如了解火或开水会把人烧痛或烫伤;刀很锋利,易把人割伤。有了一定经验,孩子就会自觉地回避那些可能造成伤害的东西,而不必父母担惊受怕、过分保护了。

有些父母在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时,总是提醒道:“别这样,别那样,不许做错了。”以为这般叮嘱能使孩子避免挫折或失败。可结果恰恰相反,这样做不但不能鼓励孩子,反而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有时孩子听到可能失败的暗示性话语,心情一紧张,就更易失败;而且因为过于担心挫折和失败,孩子会产生如果不做事情就不会失败的心态,这样反而失去了尝试做事情的兴趣,长此以往,孩子对一切事情都缺乏勇气去做。这种对挫折或失败的恐惧,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害。

有些孩子好奇心极强,喜欢探索或尝试成人所做的事情,但因其能力所不及,时常会失败。有些父母发现后就会斥责孩子:“我没说错吧,你就是不听!”“你厉害,你有本事,怎么弄坏了!”打击了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必须因势利导,在鼓励孩子的基础上,让其学会去做更困难更复杂的事情。这样,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培养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不要担心挫折,应该担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话对今天做父母的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的父母多喜欢自己的孩子听话,好像听话就是一切,听话就是好孩子。而且不但要求孩子听话,还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有的孩子进中学了,父母还要为他们收拾书包,送他们上车。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还要一直千里迢迢地送到学校,为儿女铺好被褥,才肯离去。

的确,一个温驯听话的人步入社会后,不容易与他人发生意见冲突,尤其是对上级百依百顺,容易博得一些上司的欢心。尤其是女孩子,将来结婚后能听从丈夫,可以当一个好妻子。但是,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是使孩子丧失独立性,而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人。当然,他也许在某种特定的社会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当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一个温驯的工具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从小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在孩子表示自己的意见时,绝对不要用“你要听妈妈的话,好孩子!”来压他。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时刻强加于孩子,仿佛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即使父母发现或认为孩子所说的话不对,也应该允许,因为孩子的想法和主张不正确也是常有的。父母可以解释、纠正,而且应该解释和纠正。因为这正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机会,只是语气应该亲切:“你会有这种想法吗?”同时还可以加上一句:“但是妈妈不认为如此,”或“你的意见是错误的。”这样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主张,培养出孩子正确的观念,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灵活的头脑。

有一个心理学家作做一个分析和研究。他认为当被问及“你要喝什么?”时,回答“我想喝咖啡,不想喝红茶”比回答“什么都可以”的人将来在社会上更有作为。因为他遇事都能有自己的主张,而且敢于表达出自己的主张。

既然鼓励和允许孩子表明自己的主张,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孩子无理的要求,常见的如看见别的同学暑假到外地去游览,因而也要求:“妈,我也要到台中游览。”或者看见别的同学有了什么新的东西,因而也吵着向父母要。这种要求没什么不正确。但是考虑到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大人的收入,即又可能是非份的。这时父母本可以向孩子讲清楚家庭的困难,无法满足。但是,有的父母认为一时间和孩子讲不清,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愿多讲,常采用一种搪塞的态度:“以后再说!”或“以后再给你买!”

写“日本第一”的著名作家佛格尔分析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原则之一是“亲子之间要形成绝对的信任关系。”因此,为了维持这种彼此信任的关系,在类似情况下,不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而说:“以后再考虑。”以此来避免和孩子对立,以免导致母子间感情破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避免冲突的好方法,但就养成孩子独立个性方面来说,则又不然。因为父母的这种答复只是一个缓冲,一种搪塞,而并没有使孩子了解到自己要求的不妥。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则全然不同。他们既允许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当孩子的意见和要求,他们认为不对和不妥时,就立即纠正,说明父母之所以不同意以及之所以不能满足和答应孩子要求的原因。这样,虽然偶然也会和孩子争辩几句,但是能使孩子明白道理,而对孩子的要求也有所交代。从社会发展的整个趋势来看,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孩子要求不合理以及不可能满足的原由。说明父母的收入,家庭不够富裕等实情。同时,也说明不去游览以及不买新的什么东西,对于他目前是否好好地读书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影响。

2.让孩子吃点苦

现在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特别是独生子女)吃苦却少了。在他们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挑吃、挑穿、摆阔、自私等不良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家长以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家务劳动从不让孩子沾手,又怎能不出“小皇帝”、“小公主”?至于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长往往看重分数,仅仅用考试成绩评价孩子。只要孩子成绩好,那就一好百好,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光宗耀祖。

二是学校教育方面,虽然现在素质教育从上到下呼声很高,但往往都是挂在嘴边,一些学校还是钟情于“应试教育”,只抓升学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都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个别学校连学生的正常体育课都难保证。学生们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能吃苦,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的发展基础。在满足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的同时,我们如果能积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磨难,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大有好处。能够吃苦,孩子才敢于接受挑战,善于面对困难。

3.锻炼孩子的勇气

锻炼孩子的勇气,常常对父母自身的勇气是一个考验。

孩子因着凉而感冒,父母急忙抱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说,孩子需要打针,说这话时医生当然很自然,因为他天天要给无数个病人打针,而孩子的父母却不由皱紧眉头。要打针了,孩子有多可怜,孩子虽第一次听说打针这个词,但看到爸爸妈妈一脸紧张,再望一眼忙碌的医生摆弄针头、药品,心猛地抽紧了,哇哇地哭个不停。医生将注射器摆弄好,只好一针扎中,孩子就在父母不停的关怀呵护声中哭得几乎气绝。其实如果做父母的对打针这一现象很平静,孩子也有可能不以为然,表现出勇敢精神,父母告诉他这并不可怕,在很短时间就可以结束,而且他的身体从此就会康复,孩子是能够更从容地接受这一事实的。

在爬一个小坡时,福特显得胆子很小,他一步一回头,不停地看着爸爸,很想让爸爸把他抱上去,爸爸似乎有意要锻炼他一下,并不看他,只是不停地向上爬着。因为爸爸知道,虽然是第一次爬坡,可小福特是可以爬上去的,这是锻炼孩子胆量与技巧的一个绝好机会。可妈妈却非常担心,她怕小福特摔下来,又怕他磨破细嫩的小手。母亲一会儿看看孩子,一会儿担心地嘱咐他一声,一会儿又喊前面的爸爸慢些,福特最终胆怯了,不肯再往上爬,还是由父亲抱上去,没有达到试试爬高的愿望。

本来孩子是可以胜任的,如果妈妈不是提心吊胆地在那里显出可怕的样子,福特是可以爬上去的,这是一次自己认识自己能力的机会,可是这个机会被妈妈善意地破坏了。

孩子有时很反感父母总是像放风筝那样用绳子牵着他们,他们期望父母不要总是过分细腻地表现出来那种关心,这样在别的小朋友面前他们会觉得很没有面子。甚至看到别的孩子放心大胆地玩,而自己总是被妈妈陪着会很厌烦,认为是妈妈多事,对他不公平。妈妈对他越不放心,孩子越气恼,他的内心不能感到平衡,有时甚至产逆反心理。孩子越是不愿妈妈在身边,妈妈越不放心,越是要照顾他、指导他,孩子一生气,说“一点也不好玩,我不玩了。”妈妈却楞在那里不知是怎么回事。

要锻炼孩子的勇气,常常对父母自身的勇气是一个考验,如果父母自己一遇困难或带有危险的活动就害怕,很容易想象这样的父母会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观察一下周围的人群,会发现这种联系。孩子很胆小的话,他的父母或抚养他的人中必有胆小者。曾见有一个3岁的孩子爬到洗漱台上玩耍,她坐在那里很专心地摆弄妈妈的化妆品,把脸抹得红红绿绿,这时忽然传来阿姨的惊叫:“唉呀!怎么爬得这么高,这会摔坏的。”她的声音里充满惊恐,仿佛这是危险得很的事。即使孩子不害怕也会被这样的惊斥吓怕的。

有时父母仅仅是为孩子的安危担忧,为防止万一牺牲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做事实上是很自私的。父母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感情不受万一可能发生的危险的伤害,害怕自己不能承受由此而来的打击,所以为求保险而加倍保护,造成孩子缺乏勇气的弱点。我们需要克服这种自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大胆鼓励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不论从将来还是从现时的方面考虑,都应随时随地地向孩子灌输一些可能的观念,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可能有不理想的结局。天可晴可阴,人可聚可散,事可成可败,当这种观念渐渐渗透到孩子的意识中时,他们在接受失望时的反应就会平淡一些,理智—些。

圣地亚哥的母亲在早晨对他的妹妹说:“今天我带你们去水族馆。”“yes!”他们举起了小拳头。爸爸出差了,只有妈妈带着圣地亚哥与妹妹在家。吃过早饭,妹妹忽然发起烧来。妈妈忙着给医生打电话,去买药,照料妹妹休息。圣地亚哥开始时还耐心地等着,但终于忍不住了,问妈妈什么时候出门。

“去哪里?”妈妈心不在焉地问。

圣地亚哥“噌”地一下跳起来,他已经意识到妈妈的意向了。“你讲的,我们要去水族馆。”

妈妈从对妹妹病情的焦虑中回过神来,直视着圣地亚哥不满地说:“去水族馆?你看见妹妹生病了,还怎么去水族馆呢?下回吧!”

“不行!我一定要今天去,你答应我的。”

妈妈被圣地亚哥的缺乏同情激怒了。“你怎么会这样,我同你讲去水族馆时,妹妹还没有生病,现在妹妹病了,我要在家里照顾她,怎么能带你去水族馆?”

“我不管,你答应的,我要去,就要去。”

“不许喊,妹妹要睡觉。”

“偏要喊,偏要喊!”圣地亚哥加大了嗓门,朦胧欲睡的妹妹睁开了迷茫的眼睛。

“啪!”妈妈的手掌拍在了圣地亚哥屁股上。“哇!”他捂着脸冲了出去,剩下妈妈在房间里发呆。

这个事件显然有圣地亚哥不对的地方,他应当看到事情发生了变化,吃完早饭的情形已不同于早饭以前,而且妹妹病了,他应当有一些同情心,帮助妈妈看护妹妹,至少不要去打扰妈妈。这正是妈妈心里所想的,也是她产生报怨的原因,“他怎么这样不明事理,都9岁了,还这样任性。”是不是因为平时父母没有足够的心思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即使不谈平明,在早晨讲到去水族馆的事时,妈妈就没有给足够的提醒。如果她说一句:“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发生的话,我们就……”话很简单,却为圣地亚哥打了预防针。这是生活的常识,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应有对不的局势发生的预备心态。这种失望是应由每个局中人独自承担的,父母没有为女子承担避免失望的责任的。这样的话讲出来,实际上是将责任交给了孩子。有话在先,当有不测的事情发生后,便有了不可争辩的结局,这时候对孩子说出“不”,便不会被儿子抓住说,“你答应我的了”。

同孩子打交道,有不同于与成人交往之处,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但有时将成人的原则有取舍地应用于孩子身上,能给我们省去不少麻烦,而且,也培养了孩子成熟地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家长都懂得在约定事情时加个条件,免得被动。但同孩子定约时,却往往疏忽了。大约认为是自己家中,面对自己的孩子子,不必“理来理去”。但恰恰这样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而且最糟糕的是孩子认为父母讲话不守信用,产生失望的感觉,自己也会如法炮制。这当然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

在圣地亚哥的例子中,妈妈并未预料到妹妹会生病,这是事实。事情发生了,如果是成人的话会懂得这是突然变故,而且毕竟只是去水族馆,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正常的人是不会来纠缠的。但去一趟水族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他抱了很大的希望,自然不能轻易放弃。做父母的应当懂得孩子的这种心态,对于这样“重要”的事,我们当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事先加些条件限制的好。

有经验的父母都得出一条结论: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任何事情。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经常要咬自己的舌头,因为他们是忘掉了对有些事情,孩子是非常认真的。

二、做个让孩子独立成长的家长

让孩子独立成长,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抢孩子们的“戏”。

1.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某报刊上,曾有一则报道,大意是说中国留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感到最不足的是独立生活能力和抉择能力较差。

在美国父母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长到18岁就要面对人生,不再依靠父母,自己独立生活、择业、交友等。所以,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将独立性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从培养孩子独睡,自己吃饭、穿脱衣服等方面入手。与此同时,他们还很注意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鼓励他们遇事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另外,还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机会和条件,使孩子从小形成独立意识,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

但在我国,不少家长对孩子呵护较多,尤其是对婴幼儿,家长更是事事包办,平时很少给他们独立做事的机会,致使许多孩子日后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意志薄弱。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端,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独立性是孩子终生发展的支柱,同时独立性也是时代对儿童素质的要求。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指导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意义。

独立性是孩子终生发展的动力。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独立性培养。她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她认为,儿童自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主张尊重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她认为,教育者应成为儿童发展的观察者、引导者、援助者。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很值得重视。因为,一旦孩子能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那么,深藏在个体内部的各种潜力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其实,孩子本是有独立愿望的,婴儿从刚刚学步开始就想挣脱成人的怀抱,尽管跌跌撞撞,但却表明他的愿望;到了两三岁,随着自我意识的萌生,独立的愿望更加强烈,什么都想要“我自己”了。如果从这时开始,父母能因势利导,放手锻炼并从旁支持、鼓励与帮助。孩子的独立性便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反之,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就会渐渐消失,形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育迟缓。从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来看,没有人能代替他长大,最终要靠他自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可见独立性对个体的终生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2.独立性是时代对儿童素质的要求。美国有一位教育专家罗伯特博士曾经提出现代幼儿教育的十大目标,其中第一条便是“独立性”。独立性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儿童是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因为今天的婴幼儿长大后将面对的是:社会变化更加急剧,科技发展更加迅猛。他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难以生存和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为了使我们的儿童、青少年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成为成功的人、幸福的人、有贡献于社会进步的人。提出要使新一代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而其中任何一个“学会”都离不开主体的独立性。今天的婴幼儿将要走父辈们没有走过的路,将会遇到许多父辈们未曾遇到过的困难和风险,需要应付各种挑战,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未来的生活。如果家长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将来他们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节目中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五岁男孩,能将自己的生活小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主动帮妈妈于活。当记者问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么这么强时,这位母亲说:“不这样培养,将来他怎么能够生存!”不禁让人深深感到,这才是一位对孩子终生负责的好妈妈。

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家长的责任是要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独立性的培养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基石。因此,有远见的家长应将培养孩子独立住机为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的主要目标之一。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从两岁开始,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块的逐渐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已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逐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自己收拾玩具等良好习惯.逐渐树立独立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渐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做得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了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信心。“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伸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锻炼的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筋去想、寻求答案。陈鹤琴先生在提出上述原则时曾举了一个实例:有一天一个9岁的孩子问他:“竹管里有空气吗?”陈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了一根两头有节的竹管,放在水盆中,在竹管上钻了一个洞,孩子见一个个小泡地从洞中冒出,便纷纷说道:“空气!空气!”这佯,他们自己得出了答案,显得格外兴奋。我们有的家长很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常常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但往往忽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常见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一页页地讲,一本本地讲,孩子只是静静地听。其实,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也应适当提出问题让他们参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的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现在,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不仅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仅举一个小小的实例。一个假日,一位父亲带着他大约四岁的儿子,在走到三条路交的路口时,他弯下腰问儿子:“你说,咱们走哪条路?到哪儿去玩?”孩子认真思索了一会儿说:”咱们走这条路吧,去看小猴。”父亲随着儿子,向他所选择的方向走去……没有人不赞赏这位父亲。首先,他很尊重孩子,体现出父子间一种平等的关系。同时,他又是个教育的有心人,能抓住机会从小培养孩子自我抉择的能力。这看似家教中的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他培养孩才具有现代人素质的教育观念。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家长的作用就是对孩子们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克服困难,特别是对那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家长更要坚持要求。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刻“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能替代得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您的子女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2.要善待孩子的荣誉

德国作家席勒有句名言:“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荣誉。”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荣誉,是一个值得家长重视的问题。当孩子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或参加文体比赛获得了奖后,一些家长却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有的甚至把孩子的奖状视若敝履,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而另外一些家长却过分重视孩子的荣誉—在孩子取得成绩或获奖后,广邀亲戚朋友来到家中庆贺,并且通过各种关系和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张扬。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认为:“荣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要是没有它,肉体虽然很美,但不应该认为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过:“荣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但是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最近的。它是一种指导鼓励儿童的正当方法。”生命是短暂的,荣誉是久长的;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纺织而成的。孩子通过不懈努力以得到的种种荣誉,家长应该珍视,同时又要掌握分寸,由于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都被重复的、美名为“巩固基础”的简单训练消磨了。很多人还当学习是一种为了将来逼不得己的付出,是受苦,他们一说起学习就有种不满或逃避情绪。

没有体会到学习的欢乐、没有在充实自己中感到欢乐,这使效率大为降低,进而成为一种挫折、失败,甚至成为心病。

欢乐而有效率的学习是为自己能够实现价值而学。那些仅仅把学习作为一种财富积累是不对的,离目标太遥远会使人坚持起来疲倦或抵制。为学习设立一个研究项目是相当有效的。87年高中时王明在老师指导下为自己设立一个温控项目,通过自己查资料、尝试和分析,使自己的电脑知识大为提升,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指导老师。他在大学时也设立或参与了几个研究课题。如大一的“国际棉花价格分析研究”,使他在短时间内自学了统计学和相关的分析软件,这使他在后来开这些课时不怎么听也名列前茅。为用而学是很能激发人的潜力的。这种自我价值实现也未必全是自私,当把自我价值定位为利他型则更能使人的境界提高。

3.该放手时要放手

感叹“接送族”

现在的孩子都是接送上下学,无疑,被接送的孩子是幸福的,接送孩子的长辈在甘苦中也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时光。那时,大人们好像都忙于国家和集体的大事,无暇顾及诸如接送孩子的小事。小张上小学时,开始离家1公里,后来离家2公里多,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父母好像从未到学校接过他,即使刮风下雨,也是他一人到校自己回家。特别是碰到风雨交加的日子,他一人在泥泞的乡路上艰难跋涉,总是裤腿上溅满了泥水,弄不好摔一跤,就变成了泥猴。当然,碰到天气变化,还是有个别家长来校接送的。开始,他看到别的同学下雨有父母来接或送伞,挺羡慕的,心里挺怨自己的父母。后来,遇到下雨天,想反正没人来接他,他就自己想办法,要么和同学合用伞,要么想法向人借伞,实在没有伞,干脆用衣服裹着书包在雨中冲着回家。当他进入成年后,他对父母当时不接送的做法,不但不再抱怨,反而要深深地感谢了,是父母从小培养了他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的习惯。

记得从一个资料中看到,在一个大城市公园里,有两对夫妇都和自己刚会走路的小孩在草地上玩,突然,两个小孩都摔倒了,其中一对中国夫妇赶紧过去搀起他们的小宝贝,并哄着他别哭,而另一对外国夫妇却继续在草地上漫步,他们的小孩自己爬起来后又追上了父母,得到了父母的鼓励。还有一个资料中说,几年前中国和日本的小朋友联合举行过一个夏令营,我国小朋友的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差于日本小朋友,有人因此断定,我们的下一代要输在日本手里。虽然,话不能说得那么绝对,但在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创造能力方面应当承认我们和别人的差距。这不是无意贬低我国传统的亲情,更不是褒扬我们那时的父辈有何先见之明。而我们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老人对孙辈的关爱实在是太过分了。以致造成不少子女从小依赖父母的习惯,在家说一不二,甚至子女长大成人或结婚成家后还要处处依靠父母。诚然,孩子小、离家远,当长辈的接送一下是应该的。但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应当逐渐减少接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无疑对他们今后踏上社会提高独立工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你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吗?你是不是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独立生存的权利?

哥哥的女儿来北京上大学了,哥哥嫂嫂当然很高兴。在他们心里,比高兴更多的是对女儿的不放心—是不是适应北方生活;是不是和同学相处得好;集体伙食合不合口味……好像他们18岁的女儿还是小婴儿。

这不,前天一大早,嫂嫂急慌慌打来电话,说降温了,宝贝女儿“反映”没有什么衣服可穿,让人到学校去看看。

家里人知道哥哥嫂嫂送孩子来上学带了多大的一堆东西,更知道其中有多少是用得着用不着的衣服。没有什么衣服可穿?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去了侄女的学校,让侄女把她所有的衣服按季节清理一遍,把过季的放到衣柜最里面,然后把当季的衣服和裤子按面料、样式、厚薄大概分了类,告诉她基本的“配套”原则。侄女说她现在知道哪件衣服可以和哪件裤子搭配在一起了,她才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衣服可以穿。

我把事情的全部告诉了哥哥嫂嫂,他们好像不相信。嫂嫂说,女儿在家的时候,从来是她这个做妈妈的拿好衣服放在床头了,女儿才起床。为了让女儿全心学习,他们夫妇把女儿的衣食住行考虑得仔细又仔细。

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办法,父母应该仔细照料;孩子大一点了,有多少能力就应该做多少事情,那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发展;孩子更大的时候,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闯荡、去经历,否则孩子很难坚强和成熟起来。

人生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开始时需要扶助,然后是扶一会儿放手一会儿,再然后就得完全放手了。该放手时不放手,对已经会骑车了的人而言,就不是扶持,而是前进的阻力了。

“减负后,家庭教育的责任应该更重。”在日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网校主办的“减负后的家庭教育”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与会者认为,过去的家庭和学校是一种养和教的关系,现在我们正走向一个更为开放的教育体系,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家庭不仅要养,还要育。减负之后,家庭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力求让孩子更科学、更高效率地学习。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主任王本中说,减负后,家庭教育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做。

首先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好习惯。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可以使他们终生受益。很多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不太合群,但是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又较弱,这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

其次,家长应把对孩子的爱,放在对他们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的引导上。

家长们应该科学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多带他们去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和体育馆,带他们回归大自然。

4.正确激发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法国有一个造窑的人,当初他花了很多的钱,但是一次二次三次都失败了,到最后钱都没有了,他就把桌子、椅子拿来烧,他的太太起初很愿意帮助他,后来看到他屡次失败,还要继续做,她以为他简直发疯了,可是就在最后一次,他竟然成功了。哥伦布航行于大海洋中,中途不知道遇了多少的困难,他的同伴也都劝他不如回头算了,然而他坚持着,乃至最后发现了新大陆。你看,最后的时刻是多么的重要啊!

大家都晓得,要能克服困难,才能成功。困难越大,其成功愈可贵。怎样克服最后的困难呢?就必须激发最后5分钟的勇气。这种勇气,得从小时候起培养。

第一,培养小孩子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一个基本条件,要是身体不好,意志虽然坚强,却没有支持到最后5分钟的可能,那是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必须使孩子们能够吃苦,冷热都能抵抗,冰天雪地里可以去,暴热酷暑中也可以去,临到紧要关头,才有余勇可贾。

第二,锻炼小孩子的坚强意志。有了健康的身体,再与坚强的意志配合起来,才能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激发最后5分钟的勇气。如从前苏格兰和英格兰作战,屡次失败,苏格兰的国王简直是心灰意冷了,但在第七次失败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墙角上蜘蛛结网的情形。它几次织成,几次被毁,然而它还是继续地织,最后终于织成了。苏王看了就兴奋起来,马上收拾残兵败将,卷土重来,终于战胜了英格兰。我们必定要有这种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一个人应该用四个字作为他的座有铭:“决不灰心”!每当有了困难的时候,就想到这四个字,以鼓起勇气,继续去努力。也要使小孩子养成自信心,不要怕难而停止,不要畏敌而后退。虽然每件事不能依照直线式地去做,但不妨转弯抹角地做,直到成功为止。

第三,培养小孩子科学的态度。实际上,科学的态度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保证,历史上有好多事实。譬如***先生从事革命工作40余年,为了要推翻清政府腐败的统治,他不断地进行活动,无数次的失败,所换的并不是退却,而是继续扩大的无数次的进攻。为什么***能发挥如许浩然的壮气,为什么中山先生不会被困难和失败征服,而始终坚持革命,直到成功而后已呢?原因就是中山先生具有科学的态度,在这种科学的态度指导之下,中生认识了革命的道路。在解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上看,是正确的,他看清楚了历史的道路,把握住了客观的环境,因而具有百倍的信心,来作为勇敢、坚持的最大后盾。可见科学的态度的建立,其实就是激发孩子最后5分钟的基础。

第四,教导孩子正确的方法。人们常常这样想,一个成功的人,就是最善于运用方法的人。因他们就能顺利地解决困难,遇事便坚持到底,并在最后5分钟发挥最大的勇气,这自然不会是偶然的。所谓正确的方法是客观的、变化的、因时空条件的不同而善于转变的方法。心理学家,曾引述了这样一个例子,把猴子关在笼中,笼中挂着香蕉,旁边有竹竿捅与木箱,猴子饥时想吃香蕉,但太高,取不到,于是它便想出了另一个方法,立刻拿竹竿香蕉,可是竹竿长度还是不够,香蕉仍旧取不到,这时它另外取一种方法,立刻站到箱子上,用竹竿取下了香蕉。动物都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一项工作,人类更是不成问题,只要我们时常加以注意,来培养孩子善于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使他不致于为困难所困惑时,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因而消极、怯懦,乃至退却下来。这样说来,激发孩子最后5分钟勇气,还须使孩子能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行。

孩子办事的态度必须从小教起,各种优良的习惯养成了,则最后5分钟的努力与勇气,便自然而然地激发起来。

5.让孩子自由释放性格能量

男子汉如果失去了阳刚之气,对个体,对社会乃至对整个民族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当我们惊呼体育竞技场上的“阴盛阳衰”现象时,在小男孩的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不和谐”现象。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战争”观念和成人的“战争”观念不同,前者是一种游戏行为,而不是成年人心目中的道德行为,美国心理学家丹尼鲁·庞斯认为,儿童之间的“战争”游戏应该说是正常的,有助于儿童建立社会正义感。

心理卫生工作者指出,儿童在早期男性观念与行为的获得,很关键的就是说观察,模仿父亲的语言与行为,并接受家庭特别是父亲对其男性化角色的规范影响,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许多父亲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力争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而对家庭里的事,特别是有关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太少,将此重任托给母亲,回到家里也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有的甚至认为“教孩子”是一件自找麻烦的事情,所以,在家庭里,母性的温柔字根表和性别角色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龙的传人”、“听话、不要太顽皮”的评价标准使小小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悄然离去……

有的家庭喜欢安静而有序的生活,对孩子的吵闹极为厌烦,小男孩稍有顽皮吵闹就会遭到训斥,长此以往,在母性的循循善诱下,他们也会变得和小女孩一样细腻,胆小,依赖性强,习惯于独自宁静玩耍。实际上,对于小男孩而言,父亲既是教育者,又是纪律执行者,社会化指导者,在很多家庭中,父亲一般比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接触社会广,在家庭的重大问题决策上,更具权威,故应引导小男孩在很多问题上向父亲求教,而不要一味依赖母亲。如果父亲将男孩健康成长时刻放在心上,就更利于把男孩培训成更加符合男性所需的性格特点。

6.国外父母如何教孩子自立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7.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方式。进一步说,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发展,不良的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以下是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一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每天生活在一起,还用了解吗?不然,孩子身上,尤其是心灵上每天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果不精心对待的话,家长并不能了解。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天然差距所决定的。父母与孩子的差距首先是由心灵发展水平引起的,由于孩子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尚未发育成熟,他们对外界的感觉与成人是不同的,作为家长,你也许会无奈地发现,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下降了,孩子人不大心不小,样子还挺张狂。这是今天许多父母都碰到的难题。退回几十年前,父母对孩子几乎有绝对的权威性,他们喜欢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可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你敢说比孩子知道得多吗?

信息社会动摇了长辈的权威性地位,情况不仅如此,计算机时代是成人与孩子同步进入的,而孩子往往比大人掌握得更快,知道得更多,至少在这个领域父母开始失去自己的权威,至于说到孩子的张狂,假如你的孩子在10-8岁之间,完全是正常现象。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的少年阶段,最主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不过,如何对待新知识和新信息,尤其是如何对待走向新世纪的下一代,往往成为两代人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总之,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是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即善于发现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合理性?如果缺乏合理性又是为什么?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则容易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恰恰是教育成功之道。

(2)让孩子依靠自己

作为家长,你是否觉得孩子太依赖大人呢?早晨起来,被子不叠,吃完了饭碗筷子不刷,甚至上学忘了带某种学习用具,也怪大人没有提醒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在许多家庭中是司空见惯的。孩子的依赖性从哪里来?一般来说都与父母的溺爱有关,父母包办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依赖性将会大为减少。譬如:孩子的学习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上课靠自己认真听讲,才能真正掌握学习本领。大人陪读,甚至帮计算等,都是在帮倒忙,是在辛辛苦苦培养懒孩子。当然,若孩子很勤奋却仍搞不明白,帮他分析一下,甚至请家庭老师都可以,但必须以孩子独立学习为前提,切忌包办代替。

<3)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哪一个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但能否信任孩子却成为一个未知数,因为许多孩子的作为令大人不解,甚至反感,这怎么谈得上信任呢?譬如,当你的孩子考试考砸了,你会相信孩子的陈述吗?你会不会怀疑他贪玩不用功?或者怀疑孩子智力有缺陷?反正,每逢考试过后常常听到大人训斥孩子:“你这是怎么学的,连这么容易的题都不会,简直是猪脑子!”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测智商,有的家长送孩子去感觉综合训练……花了上千元也不奏效。

当你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作为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自己也是很痛苦的,相信孩子也是非常愿意学好的,并相信孩子有能力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这种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使孩子在挫折面前镇静下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与此相似的问题是,当你的孩子闯了祸,甚至犯了严重错误时,你是否会说他是坏孩子呢?“坏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忌言,相反,你应当对孩子肯定地说:“你是个好孩子!”这是一种更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思想。事实表明,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4)尊重孩子的权利

尊重孩子,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被认为是一个权利主体。他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各种法律、法规的保护。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也许,你看到了这些权利会坐不住了,这么点儿的孩子有这么多权利,谁还管得了?其实,一个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比一个不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更好教育,因为所有少年儿童权都在教会孩子做人,而不是其它。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学会尊重别人,而且自尊和尊重他人是作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由于孩子年幼,自尊意识处于雅嫩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更应当给予保护。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值得父母们予以特别重视。

(5)教育子女应有平常心

据悉,目前,我国每年仅有20%的学生能考入大学,而期望孩子考进大学的家长高达98%,期望孩子将来读博士的家长达19.3%。如此巨大的反差,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成就焦虑,甚至可能出现自杀悲剧。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20%是什么概念?它不是学生学习水平的反映,而是我国国情的反映。不管家长期望值如何高,孩子如何拼命,20%还是20%,那80%的家庭岂不要品尝失败吗?他们何以走出这痛苦的沼泽呢?从另一个角度想,成功之路只有考大学一条路吗?不,现代社会己开始由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成功由单一模式转向多种模式,况且,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幸福,通往幸福的路更是千万条,父母干嘛要限定孩子的选择呢!实际上,只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尊重孩子的人格,相信孩子的选择,孩子完全可能实现对幸福的追求。

(6)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应该说,我们要给予子女足够的可自由利用的时间,相反,我们用功课以及其它有关学习的活动将子女的时间“安排”了,而且“安排”得满满的,使他们疲于奔命,而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和能力。自由支配时间,意味着孩子具有了热情地实现自我,用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我的机会。剥夺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因此,家长们应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7)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懒,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按说劳动应多于发达国家,却为何少呢?最根本的是一个观念问题,无数家长反复叮咛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话,其含义是分数决定命运,一切为了考试,什么道德呀,体育呀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问题。客观一些讲,家长们讲这样的话也是处于无奈,是被生活实际逼出来的,但是,不论有多少理由,我们应首先弄明白孩子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少年儿童成长有何意义?从孩子的成长需要讲,孩子喜欢参加一点劳动,更喜欢负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并增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否则,他们长大之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因此,父母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作为培养优良人格的一个切入点。

总之,教育以人为中心,当家长的愿意同学校和老师们携手来为培养一代多做贡献,使我们的孩子真正能“青出于蓝,而胜蓝”。

(8)提高小学生的自理能力

有些孩子,虽然上小学了,可是日常生活中许多力所能及的事都还不会干、不能自理,甚至连最基本的洗澡、刷牙、洗脸、穿衣、梳头、大小便、添饭拿菜等饮食起居都要爸爸妈妈服侍,没有爸爸妈妈帮助,就不知道怎么样才好。对于日常生活中需要遇到的许多事情,如煮饭、炒莱、洗衣物、整理物品、打扫家庭卫生等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无从入手。孩子的这种情况,就是自理能力差、过分依赖父母的表现。孩子一旦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将来就容易事事依赖父母和依赖别人,没有主见,没有勤奋向上的精神,成为一个无所作为的人。所以父母要早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避免孩子形成依赖的习惯。

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和场所。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父母和老师起着决定的作用。父母要创造独立生活的机会,让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想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干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对日常生活的处理能力,一方面能锻炼孩子的敏捷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能增强孩子控制自己和应变的能力。例如,让孩子从洗自己的小毛巾开始,逐渐学会洗自己的袜子、小衣服等。从帮父母拿筷子,拿碗,逐渐学会洗米、煮饭、洗菜。从与小朋友玩开始,逐渐学会在客人来时,迎接客人、拿食品招待客人、主动地与客人讲话、求教、讨论,等等。使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进行引导和具体的指导,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鼓励。鼓励孩子独立自觉地完成各种事情,提高孩子做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孩子主动地去发展自己的能力。

如果孩子自愿要求帮助父母干点小事,帮父母的忙,父母应该鼓励并指导孩子去干,不要常常认为孩子还小,干不了,就不许孩子动手。结果一方面孩子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一方面打击了孩子热爱劳动、喜爱探索的积极性,孩子将来就不愿主动去做事情。形成了一旦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指导,孩子就什么事情都不懂干、不愿干的习惯。对于孩子主动做事情的行为,父母应该特别地加以鼓励和赞扬。如果孩子做对了,得到了父母的表扬和奖励,孩子知道了这样做会得到父母的奖励,孩子就很乐意在以后常常主动地去做这些事情,以期继续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奖励。如果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做了些父母不愿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随便发火,应该看到孩子的本意是想把事情做好,获得父母的奖励,并非有意捣乱。所以父母应该安慰孩子,并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可以多做。

对于孩子的活动范围的扩大,父母要给予支持。鼓励孩子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例如体育运动、郊游等。让孩子与同学、朋友、邻居交往,学会社会交往能力。使孩子在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附,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此外,还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事业心、毅力和钻研精神,做一个有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