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心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思维力、想像力等发展的必然。崇拜心理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是要补充现实中的不足。
€€崇拜心理的界定
崇拜心理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犹如心灵中燃烧的熊熊圣火,它使人感到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追求。科学、正确、适度的崇拜心理能够引导人们走好人生之路,并产生正确的行动方向和行为后果,带来美好的人生。
所谓崇拜,《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尊敬钦佩。”另外,英文词典,崇拜是用“worship一词来表达的,意思是①礼拜、礼拜仪式;②崇拜、尊敬、敬慕;③[古]名誉、尊严、威严”。因此,东西方对“崇拜”的解释大致相同。但是,细看英文单词的释义,我们发现,崇拜含有“礼拜、礼拜仪式”的意思。因此,崇拜心理表现形式来源于宗教中的仪式。
“崇拜心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有着悠久的渊源关系,它是伴随着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崇拜”是从崇拜自然物而产生的,接着是图腾崇拜、神灵崇拜、水崇拜、附会以超自然力的人物的崇拜、偶像崇拜、英雄崇拜等发展而来的。换句话来说,崇拜的首任对象—自然崇拜本身,就是宗教的一种原初形式,而以后的继任对象,分别都是宗教的一种原始形式。因此,说崇拜是与“宗教和宗教仪式”相关联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崇拜崇拜心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总是与宗教和宗教仪式相关联,但是也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迹象,特别是当发展与“英雄崇拜”时,其独立性已相当明显。尽管在“英雄崇拜”的社会心理中,仍然有将英雄作为偶像来崇拜的心理和行为,但是作为“英雄崇拜心理”本身,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心理。其中的偶像崇拜成分己降到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下面看看其他的权威性词典对“崇拜”的解释。
《汉语大词典》是这样的解释的:“①尊重拜授;②尊崇奉拜;③尊重敬佩。”《中文大辞典》对崇拜的解释是:“尊敬也。”《辞海》对崇拜的解释是:“①尊崇钦佩之至。②宗教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对所信奉的精神作(如神、仙、鬼、怪等等表示尊崇而采取的某些行为(身体的动作、喊或唱某些祈祷、赞美词)。目的主要在于对所信奉对象进行感恩和祈求护佑。不同宗教有不同的崇拜对象,如自然宗教有自然崇拜,部落宗教有图腾崇拜,文明社会的宗教有偶像崇拜、神灵崇拜等。故崇拜对象也是对崇教进行分类的依据之一。”
对“崇拜”含义的理解,还有一种解释虽然不严密,但是本质含义突出,也比较准确,这就是苏国红在《嫉妒及其负作用的抑制与转化》一文中的解释:“人在‘现实’与‘理想现实’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就是崇拜。”这个解释虽说不是正式为崇拜下的定义,但从本质上阐述了“崇拜”的念义。苏国红在进一步解释“崇拜”的含义时说:“崇拜与被崇拜者之间,一般都具有不可比性,崇拜者能够清醒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差距。崇拜中表达了人渴望、羡慕、敬佩、赞美、欣赏等情感,体现了希望成功,追求完美的心态。”
综上所述,可以为崇拜下一个不成熟的定义:崇拜是崇拜者对被崇拜者所怀有的一种尊敬、钦佩的情感和心态,一般来说是在两者之间有在不可比的情况下发生的,反映了崇拜者希望成功和追求完美的渴望。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崇拜含义的独立性,特别是排除与宗教的相关性和必然的连带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崇拜心理。
崇拜心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特指在社会印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发生“光环效应”(晕轮效应),而形成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认识对象看得完美无瑕,而导致盲目信赖、崇尚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崇拜心理在心理机制上,时常具体地表现为情感失控、情绪狂热、缺乏正常的独立自主精神,片面强调个体的作用并加以神化,未免有失偏颇。
“崇拜心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识觉醒的认识发展出现的社会心理状态,体现了人类对自我和环境的理解和体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状态,其正向效应是,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值得信赖、崇拜的心理目标而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向上的热情和执著追求的意志行为。
人类是学会了使用火才使自身与动物有了区别,因此,人们对“火”的崇拜心理是相当强烈的。
€€崇拜心理的根源及其发展
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却曾有过论述。唯心主义者认为崇拜心理是人的一种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因而具有不容选择的特性,具有先天性。一些早期唯物主义者由于具有认识的局限性不彻底性也对崇拜心理的解释、论述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从根本上真正揭示出崇拜心理的来源及发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崇拜心理是具有思维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素质,它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的世界观的体现和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崇拜心理的形成过程同其他思想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具有阶段性,是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的深刻融合和高度统一。崇拜心理虽然是一种主观心理意识,但它的来源却是客观世界。同其他心理一样,崇拜心理是在人同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发展的。
崇拜心理来源于客观世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不断深化,崇拜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崇拜心理具有历史性、社会性、阶级性。
在人类历中上,人类通过对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从蒙昧、落后、野蛮的社会上开到文明社会的。人类的崇拜心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科学到科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崇拜心理具有两向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既来源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对立统一性,也来源于人对客观世界认识。下面,我们从认识根源、心理根源、社会根源来探讨崇拜心理的来源及发展。
▲▲▲崇拜心理产生的认识根源
当人类能把自己从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分离出来,并且能够思考诸如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力达到某种高度时,崇拜心理就随之产生了。
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总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正如马克思和***所指出的那样:“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印象,总是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部分和精神状况所限制。”这就是说,每个时代的人类的认识水平除要受到时代的制约外,还受到人类本身认识水平的制约。因为这种认识水平的制约,使人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总是处于一种有限的认识之中。然而人又不甘心于这种有限的认识,总是企图达到对理想的现实和无限的认识。但是由于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各种真实关系缺乏实际的客观认识,始终对其认识处于一种贫乏状态,人就自觉地,或逐渐自觉地用幻想代替现实发展,用幻想的无限来代替真实的无限,这就是崇拜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根源。
下面具体地从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矛盾来探讨崇拜理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根源。
@@@@有限和无限的矛盾
从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的发展来看,崇拜心理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从现实来看,崇拜心理的存在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和精神支柱。之所以是一种心理需要和精神支柱,因为它是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无限和有限矛盾的一种精神武器。因此,崇拜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有限和无限对这矛盾存在和发展的结果。
本质上人类的存在和理解应该说是无限的,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处在有限的、现实中的人,面对自我意识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如果没有一种无限的精神来支撑,就必然处于种种不安和恐惧中。这时崇拜心理就成为解决有限矛盾和无限矛盾的特殊心理。以神灵崇拜心理为例来说:对神灵的崇拜不仅仅是出于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及由此而产生的需要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神灵崇拜心理同时体现了人类对于自身局限性的超越,体现了人类提升自己价值的愿望。神灵、上帝等等被崇拜拜对象,都代表着一种永恒,一种无限的终极价值所在。这就是人们对于无限的崇拜,是人类为了克服自身有限性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对神灵的崇拜,表达的是一种力求扩展、提升自己的原望和社会心理。这种用幻想来弥补有限,用超越把握无限,用未来补充现实的崇拜心理,是生活在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中的人类所必需要的,是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举个例子:
清代道光年间,江苏丹徒一带举办庙会。赶庙会者摩肩接踵,河面上的行船也增加了不少。一天,一位美貌的妇人坐船来赶庙会。船一靠岸,这妇人付了船资之后,急匆匆举步登岸,可是稍不留神,一只脚踏入淤泥之中。妇人满面通红,又急又羞,抬头一看,近旁有一尼姑庵,于是在众目睽睽下疾行入庵。正在这时,船老大高声叫喊起来:“糟了,这妇人所给船钱一百,却是阴间所用的冥币!”于是急忙往尼姑庵与妇人理论。众人尾随而去。来到尼姑庵,遍寻不见刚才那位妇人。众人议论纷纷,正要诘问庵中尼姑,船夫突然看见观间立像一只脚尽是淤泥,众人大惊失色:“难怪刚才这妇人遍寻不见。”“坐船美貌妇人一定是观音显灵!”船夫惊奇之余,伏地叩首,将冥资焚于炉中。其他人无不合声诵佛,祈求观音菩萨保佑。此后,这一门庭冷落的尼姑庵,香火不断,施主不断。十几年之后,其中隐情外泄:当年的船夫和那位美貌妇人,都被庵中尼姑买通。美妇入庵后,立即将脚上淤泥移于观音足下,自己则卸装改容,躲藏起来了。
这个小故事绝不能纯从“骗人”的角度来理解。如果要说“骗人”,那么庵中所塑的观音像本身就是用人们对偶像迷信来“骗人”的。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巧妙地用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心理来化解有限和无限矛盾的一种方式。按照人们对神灵偶像崇拜心理来说,尼姑庵是不应当“门庭冷落”的,然而尼姑庵确实门庭冷落了,这就意味着本来全为完美的,有无限法力象征的尼姑庵,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处身的“有限”性(被冷落)。为了想恢复它受人无限崇拜的原有作用,尼姑略施小计,用所谓观音显灵的假象,使香客又重新对尼姑庵无限崇拜起来。神灵偶然本身就是幻想的产物,连神灵都是幻想的产物,那么,尼姑想出观音显灵的计策自然是符合对神灵偶像崇拜的心理的。试想,如果观音不灵,何以能使崇拜心理发挥化解有限和无限矛盾的作用。
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在看到社会存在腐败现象时,就要不约面同地越发崇拜起历史上的清官,如“包青天”的形象,这实质上也是基于用无限来化解有限的一种心理。社会中有腐败现象,自然就有无能的官吏,这无能的官吏不能制止腐败,就证明其能力有限。而“包青天”的能力是无限的,也就必然能够惩治腐败。所以,人们对清官的崇拜心理,就是用幻想的方式化解现实当中有限和无限矛盾的一种社会心理。
当人们在现实中缺乏一种成功的把握,缺乏信心时,便有可能在精神上产生对超自然力的依赖感。费尔巴哈就把意志与能力之间、原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愿象与实现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与矛盾,看成是宗教的前提。因为人在意志、愿望、目的和想象中可以不受限制,但在能力、获得、结果和现实中要受到多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矛盾单靠人的现实力量是不能解决的,但在幻想中能得到解决。崇拜心理与宗教不同的是,随着崇拜内容和对象的不断发展变化,崇拜心理的幻想给人带来了影响,积极的情感是主要的,如对现实中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崇拜心理除能给人以安慰外,还能给人一定的鼓舞和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推动力量。因此,与宗教相比,崇拜心理在化解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中是有许多优越之处的。崇拜心理给人们带来的大量的积极情感,是宗教给人带来的某些积极情感所难以比拟的(宗教带来的大量是消极的情感)。其中主要表现在宗教总是要用固定不变的崇拜对象来慰藉人类的心理。而崇拜心理的崇拜对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就体现了这种心理的积极情感是无限的,发展的。而宗教则是有限的,因定化的。
@@@@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矛盾
所谓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情,是指人的现存状态、现存环境(其中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种具有综合性、模糊性特征的客观存在。综合性特征是指人的现存状态、现存环境是各种因素、各方面总和的特征;模糊性特征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理解是不完全清晰的特征。人不仅仅生活在科学研究的现实中,而且生活在“理想现实”之中。人都要认识现实和理解现实,并概据一定的认识和知识来改造现实。但是,人一来到世界上,就始终生活在矛盾之中,其中现实和理想现实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成为人们似乎永远解不开的情结。那么,而对现实与理想现实的矛盾,人们是怎样去解决的呢?
根据对现实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理解,同时将人们对现实的希望加进去,就构成了“理想现实”。“理想现实”是个体希望实现,但根据目前所具备的条件或自我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认为尚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由于人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的不清晰性,所以,“理想现实”就不可能是清晰的。而人对“理想现实”又有一种尽量清晰的愿望和要求,面对着本来就不清晰的现实,却希望有一个清晰的“理想现实”,这不能不是个矛盾。这一矛盾就使人在“现实”与“理想现实”之间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不平衡状态就是崇拜心理产生的根源。
“自然崇拜”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崇拜心理,这种崇拜心理的产生,完全是基于人类祖先对原始社会的“现实”不可抗拒,又无法认识强大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变化,而产生不可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感觉,于是对这种外在的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感和神秘感。这种感觉其实都是对原始社会现实的模糊认识,带着这种模糊认识,在长期的趋利避害的生活中,原始先民产生了多得利、少遭害的理想之念,这种想法、期待、希望,就是原始人类头脑中的理想现实。在漫长的岁月中,对现实和理想现实之间的距离,原始先民是越来越清晰了。这种距离感越清晰,原始先民对理想现实的渴望、敬佩、欣赏的情感也就越强烈,这种强烈的情感心理也就逐渐形成了崇拜心理。
随着原始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以及人类现实状况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理想现实也在不断变化,但是现实和理想,二者这间始终处于一种不可比的状态之中,始终让人有一种对理想现实的渴望、崇敬、崇拜的心理。尽管崇拜内容和对象、方式等会有所变化,但是崇拜心理实质都同属于社会心理范畴。
崇拜心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着意识觉醒的认识发展出现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人类对自我和环境的理解和体验。在生活中,人们始终不满足于有限的现实生活,因此,处在有限的现实生科学研究中的人们,便在现实理性的根基上,借助幻想追求将来可以变为现实的理想。人类自身对未来的崇拜和向往,既构成了人类现实生活的价值基础,又是人类从事现实活动的精神动力和心理安慰。
▲▲▲崇拜心理产生的心理根源
崇拜是一种主体心理状态。包括情感、认识、意志等,它主要是由对现实的幻想和想象、模仿等心理活动构成的。
在崇拜心理中,心理情感因素是极其重要的。人要维持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直接成功的把握时,就有可能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超现实的想象力是幻想力来推测现实的可能发展趋势,得出一种理想的现实,使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
就是崇拜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而在长期的想象和幻想中,心理能力也相应地产生了一种促进崇拜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崇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既有主体对崇拜内容、对象和真实性的信服,也有感觉和个人的需要及实现这些需要的意志。
在众多的心理效应中,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是最主要的两种。
@@@@晕效效应
何谓晕轮效应?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当人在感知事物时,往往会由局部特征去推则事物的整体特征,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完整主观印象。这一过程,恰如从月亮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在越来越大的晕轮光环一样,于是就把类似于这种自然现象的心理现象形象地称之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即特指人的突出特征会象耀眼的光环一样,给周围的人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并由此决定了对其整体性的评价,而其他特征则相对地模糊而降到次要地位。
自然崇拜心理之所以将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具有不可抗拒力与人们相对立,人完全像动物一样屈从于自然,其中就是由于晕轮效应在默默地起着将自然界一引进人类不能征服的现象扩大化的作用。
晕轮效应主要是根据人类情绪迁移性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以偏盖全”、“爱乌及屋”的主观认识心理活动。即人们把一些无关的中性刺激物与具有某些情绪体验的对象结合起来,使得无关的中性刺激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响,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这种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性,在各方面都有所表现,是人们的潜意识作用下认识事物的一种规律。
晕轮效应在认识事物中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对所认识的对象进行想象和推测,极大地激发人们的主观认识热情,这无疑是崇拜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心理机制。如日本著名影视名星山口百惠,以其私生女艰辛的童年至长大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所创造的“百惠神话”,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明星偶像,时刻关注着她的婚后生活。一些狂热的影迷一度以偷取她放在门外的鞋作为纪念物,以解偶像失落之苦。由此例可见晕,轮效应的积极作用在崇拜心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晕轮效应对所认识的对象进行想象和推测的积极作用不容否定,人是这种作用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导致认识上的以偏概全。这种消极作用也同样在崇拜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神灵崇拜的产生,特别是偶像崇拜的产生,就是在晕轮效应消极作用下的产物,即由对自然、图腾的崇拜,将自然作用的威力无限制地进行扩大和泛化,引起对超自然力的无限崇拜,才产生了神灵;由对神灵的无限崇拜,才产生了偶像由对神灵的无限崇拜,才产生了偶像,即认为被赋予神灵形像的泥胎木偶,具有神灵的威力,是强大的超自然力、自然力的代表。对这些偶像的崇拜就是对神灵的崇拜,归根结底就是对自然的崇拜。
综上,晕轮效应有强化第一印象、使其更具有辐射性的作用。但如果一味地无限度强化,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而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晕轮效应有三种特性:
遮掩性:即主要品质对次要品质的遮掩作用。这是由于晕轮效应强化主要品质的特性所决定的,即俗话所说的“一俊遮百丑”。
弥散性:即扩大、泛化作用。晕轮效应一方面对主要品质进行强化,一方面由一种事物推及到另一种事物,形成对某一主要品质扩大、泛化到所有事物中去的倾向。
定势性:对主要品质的主观的认同,会构成人们的一种心理定势,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沿着主要品质的方向发展下去,形成主要品质的唯一正确的定势。人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对情人的美好感表情成了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观察情人的各种品质时,就会觉得情人处处是美的,这就是无形中掩盖了情人的缺点和不足。
晕轮效应在崇拜心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顽强地发挥着作用。晕轮效应的作用是崇拜心理理想现实产生的心理基础,也是理想现实完美化的重要主观因素,也是理想现实固定化和偶像化的重要定势结果。
同时晕轮效应在崇拜行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崇拜心理,扩大、泛化人们的崇拜心理。如果不注意控制,还会使崇拜心理狂热化,以至达到盲目和盲从的程度。因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必要对晕轮效应进行适当的调控,以使人们的崇拜心理和行为在科学、正确、适度的心理轨迹上健康发展。
对晕轮心理效应能否予以调控,关键在于能够以客观标准来检验主观心理认识,不要一味地迷恋于单纯的主情感之中。同时还要注意拓宽思路,注意运用反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来调整主观认识。
@@@@马太效应
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一次来中国讲学,听讲的多数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罗素登上讲台,先提出一个问题:“2+2=?”虽然连小学生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在场的人都这样想:罗素是世界知名的哲学家,他提出这个问题必然有深奥的意图,不是张口就可以回答的答案。于是面面相觑,无人回答。还是罗素自己说:“2+2就等于4嘛。”这件事告诉人们,对名人的迷信,会束缚人的思维,扼杀人的智慧,有时竟会使人连最简单,最明确不过的事实都不敢认知,更不用说独自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了。对名人的迷信实际上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美国科学学会学的奠基人罗伯特·默顿曾仔细研究过这一社会心理现象。《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主人将不同的本钱分给三个仆人,让他们出外谋生,一年以后论成绩赏罚。一年后,主人对赚得多的仆人,让他多得有余;对赚得少的仆人,让他什么也没有。他将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后为人们所说的“名人效应”、“明星效应”等等,都是对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一种概括。这种心理也是崇拜心理形成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心理根源。人们之所以崇拜“理想现实”,而不崇拜“现实”,其实就是基于“马太效应”这样一种具有普遍影响的社会心理状态和机制。
按照默顿的解释:“马太效应”就是指人们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大人物所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要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小人物,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意指荣誉带来更大的荣誉,成功会产生更多成功的增殖效应。
现代大众传媒为了商业目的,不断推出明星,并千方百计地加强明星的马太效应,以提高他们在大众心止中的地位。追星族之所以会对明星产生一种势不可挡的崇拜心理,正是来源于这种社会心理效应的作用。以及大众传媒在这种心理效应的指导下所渗进的商业目的和行为。一个明星的名望霸占多,他在追星族中产生的魅力也就越大,也就越发地引来更多的崇拜者。由此看来,马太效应是崇拜心理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基础。
泰国报纸上有一篇题为《名人:没有政权的总统》的文章,文中说:“名人的魅力能叫人做到他穿什么,你穿什么;他吃什么,你吃什么;他说什么,你说什么;他离婚,你也离婚……。”此文的观点在某程程度上明确了崇拜心理的心理基础及诱因。这种诱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带有直接性。如:中国著名作家柳青以其名著《创业史》而蜚声国内外文坛。“文革”中他的《创业史》第二部手稿被抄走后,柳青万分着急。这事被当时的一位“红卫兵小将”知道了,他怀着对柳青敬仰和崇拜的心情,四外奔波,终于在抄家的物质中发现了装手稿的小皮箱,他冒着危险,把它转移了,然后悄悄地送给了柳青。这位红卫兵小将可以说对柳青不了解,仅仅是因为柳青的名著《创业史》诱发他的崇拜之情。而且,由对作品的信服,又诱发了对作品创作者本人的信服。由对作者的作服和崇拜,又产生了为作者寻找丢失手稿的壮举。而这一系列心理和行为,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基于“马太效应”这种社会心理。
马太效应的重要心理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崇拜者本身的曲折的逐名心理。追求名声,希图出名的心理倾向,使绝大多数无缘成为名人的人,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前面产生了心理失衡。失衡的心理需要平衡,既然通过媒介设法了解或知晓名人,可是通过仿效名人,或许缩短了一些与名人的距离感,就能使失衡心理得到一些补尝。由此看来,崇拜心理受马太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形象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马太效应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容易使人陷入一种消极的盲目崇拜心理之中,就象前面所述“2+2=?”的例子,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某消极方面的影响有待于整个社会思维水平的提高。在现实社会中,对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进行适当控制,对于正确对待崇拜心理还是十分有益的。崇拜心理的盲目性和狂热性有时是直接来源于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的,因此,通过对马太效应的调控,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崇拜心理的盲目性和狂热性进行适当调节的,从而产生积极的作用。
▲▲▲崇拜心理产生的社会根源
当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后,人们除了面对自然环境中自然现象强大危害的恐惧,还要面对阶级之间的压迫、剥削、斗争,而这些危害的恐惧比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还要残酷。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双重压迫下,一方面是对双重压迫感到苦不堪言;一方面仍然对自由、幸福怀有一种崇尚的心理。现实的阶级斗争又使他们难以尽快摆脱这双重压迫,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幻想有一种理想的现,能够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在他们没有找到根本的出路之前,他们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超现实的力量上,斯大林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劳动者数十次、数百次地企图推翻压迫者,使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但是他们每一次都遭到失败,受到侮辱,不得不退却,不得不把委屈和耻辱、愤怒和绝望埋在心理,仰望茫茫苍天,希望在那里找到救星。”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迫这时候,人们可以使自己心理得到解脱的方法,就是对理想现实的崇拜心理—神灵和偶像。神灵崇拜心理和偶像崇拜心理是自然崇拜心理和图腾崇拜心理的发展,其中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进也有阶级社坐的独有特征,即人民的崇拜理想现实的心理,也被统治阶级用来作为奴役人民的意识和工具。如历代统治者对关公的推崇就是一例。
关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当他在公元219年被吴将潘璋、马忠斩于临沮后,370多年姓字不彰。在《世说新语》等魏晋南北朝的野史杂记中,记载故事最多的人物是曹操、诸葛亮等,基本上没提到关羽。公元593年,天台宗智岂页大师前往荆州玉泉山,因感关羽之事,对提高关羽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自此以后,关羽之名逐渐为人所知。公元1014年,关羽、出生地解州盐池水减盐少,一伙臭名昭著的奸臣相互串通,搬弄出的一场装神闹鬼的闹剧,却使关羽的地位蒸蒸日上。同时也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皇帝对关羽名声的重视,历代统治者纷纷敕封关羽。这期间所谓关羽的书信、手迹等,也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加“苍天常生好人,原人常行好事”这类的篆文等。又有关羽《忠义经》十八章刊刻流行。此后,元朝、明朝统治者也对关羽倍加崇奉。到了清顺治九年,统治者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统治者之所以对关羽崇拜现象如此提倡,是因为民间关帝信仰日益深入人心。于是他们认为有机可乘,就因势利导,借对崇拜关羽的提倡,而误导人民对他们统治本身进行崇拜、信仰。
对关羽的崇拜不但一开始就与宗教迷信交织在一起而且与统治阶级意志和目的交织在一起,最终成为统治者统给人民的一个工具。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虽然有了空前发展,但是社会力量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是不可捉摸和难以应付的。特别是面对资本这样一种盲目的势力,就更令人感到困惑和恐惧,就更是让人神化的异已力量。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英雄崇拜心理和金钱崇拜心理存在和发展更深刻、更根本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英雄崇拜心理、金钱崇拜心理可以说达到了顶峰。英雄崇拜和金钱崇拜心理却使社会的通货膨胀骇人听闻: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一个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为了把战争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转嫁到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于是大量发行货币,引起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其中德国纸币马克甚至到了连印钞的纸费都换不回来的地步,数以亿计马克还买不了一把胡萝卜。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中产阶级和工人艰辛一生所得到的积蓄都化为乌有,人民忍饥挨饿,怨声载道。纳粹头目希特勒趁机招摇撞骗、蛊惑人心,窃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成为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这位法西斯独裁者、纳粹总头目希特勒,就是靠对个人英雄的崇拜而爬上独裁的宝座,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崇拜心理的社会根源往往与一定阶级和阶层的兴趣密不可分。资本主义社会中之所以对个人英雄和金钱的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就与资产阶级在社会中地位的逐渐上升紧紧相连,而又与本阶级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本性直接相连。
崇拜心理的社会根源又与认识根源紧密相连,互为因果,两者的共同作用使人类形成了崇拜这种社会心理。而在阶级社会中,认识根源往往带有阶级的烙印,这是决定崇拜心理内容、对象和方式的重要因素。
€€崇拜心理与类似心理之比较
▲▲▲崇拜心理与羡慕心理比较
为了多方位、立体化地对崇拜心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将崇拜和羡慕进行比照认识是不无补益的。
羡慕,按照一般的解释是: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但是也有另一种解释,《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则是:“羡慕[动词]:对(另一个人)的幸福、成就、名望方面的优越性或拥有同样的好东西,希望自己拥有(另一个人拥有的东西)。”不管是哪一种解释,崇拜与羡慕都有很多不同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心理状态不同
心理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的某种综合的心理现象。心理状态好比心理活动的背景,一切心理活动的进行都要受主体当时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心理活动的表现规律有所不同。心理状态兼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它既不像个性差异那样持久、稳定,也不像心理过程那样流动、变化、起伏,它一经产生就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天,甚至几个月或几年。心理状态具有完整的结构,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从心理状态的持久性、稳定性来说,如果羡慕心态能持续几天或几个月,那么崇拜则要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时间上起步。也就是,崇拜的心理状态从一起步就要在持续时间上比羡慕要长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二者在持续时间上根本不可能相比,没有可比性。
就综合的心理现象来说,崇拜的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对被崇拜对象的综合心理认识基础之上的。被崇拜的对象不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上的优越而受到崇拜的,而是从综合的整体上受到崇拜的。羡慕则根本不同,只是由于被羡慕者在某几个方面,或是某一个方面,甚至是一时的突出之举也能引发羡慕者产生羡慕之情。而且,羡慕者同时还具有被羡慕者羡慕之处。羡慕者和被羡慕者的地位是随时(有时是同时)可以互换的。二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完全可以通过互相羡慕对方的长处,而取得共同进步的结果,即互惠互利。而崇拜者和被崇拜者间却永远不可能有这种关系,崇拜者和被崇拜的关系和地位是不可能变换的。这种心理状态的截然不同决定了崇拜和羡慕本质上的区别。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有时人们容易将崇拜和羡慕相混淆。这主要是因为二者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相同之处。如羡慕和崇拜在心理状态上同属于肯定心理,即对所羡慕心态又是崇拜心态的基础。虽然羡慕和崇拜是建立在同一心态基础之上的,但二者并不表现为程度的不同,即并不表现为羡慕心理的累积而转化为崇拜心理的过程,而是具有本质不同的两种心态。这是认识羡慕与崇拜二者之间区别的最关键一点。
@@@@心理机制不同
羡慕和崇拜的心理机制也是截然不同的。羡慕的心理机制在于使羡慕者对被羡慕者的优越之处产生兴趣,引起学习的欲望,产生一种竞争的心理,从而赶上或超过被羡慕者的优越之;或者是仅仅引发对被羡慕者优越之处的兴趣,或是欣赏的心情。而崇拜者的心理机制则根本不同。由于崇拜者和被崇拜者之间的不可预知的遥远距离感,使崇拜者对被崇拜者产生一种永远的尊敬,或是无条件的尊敬和钦佩。其中也有向被崇拜者学习的心绪,但却只能是学习而已,不能缩短二者之间的相差距离。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遥远的距离感,很可能产生消极、失望的感情。这种消极、失望的感情不是通过沮丧、悲观表现出来,而往往是通过情感失控、情绪狂热、缺乏正常的独立自主精神的极度崇拜行为表现出来。由此产生将被崇拜者神化、偶像化的情绪。
当然,随着崇拜心理的世俗化,如将对英雄的崇拜转化为对传媒英雄的崇拜,一方面使崇拜者的心理机制朝着现实化的方向发展,试图将崇心理转化为羡慕心理,但是崇拜心理终归是崇拜心理,即使崇拜心理再世俗化,也只能是停留在崇拜的心理层面上,而一旦冲破这一层面,崇拜也就异化为羡慕了。
随着人类心理功能的不断发展,人们即需要一种与长时、稳定的心理状态相适的心理机制,也需要一种与短时、变化的心理状态相适应的心理机制。崇拜心理的世俗化(当然是取其现实化、实际化的含义)、羡慕心理的崇高化二者的有机结合,也许能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心理,但绝不是二者简单的算术相加,而是科学的有机结合,而且将与羡慕心理、崇拜心理并存的一种新的社会心理。但这将取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科学的高度进步,及人类心理、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同时也取决于人们情绪、情感细腻化的程度。
@@@@心理功能不同
崇拜和羡慕相比,在心理功能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
崇拜心理的心理功能是为人们在行为中树立一种规则和指南。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崇拜心理是在客观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系统调控,而羡慕则是在微观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精细调节。通俗一点说,羡慕只负责一时一事的心理调节和把握,而崇拜则是对人的一生或是对几代人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原则性导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是某种角度上说,崇拜是对羡慕的一种导向,而羡慕则要受崇拜的引导。崇拜和羡慕各以其独立的社会心理功能相对存在,各司其职,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各行其事。
根据上述所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崇拜心理和羡慕心理是两种有质的规定性的不同社会心理。其中的主要区别是:崇拜心理是成长时的、稳定的心理,而羡慕则是短时的、处于变化中的心理,二者具有一定互补关系,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心理功能。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请看下面这段实例:
叶健民在《信念》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述:“在这次战斗中,我有两位党员同乡英勇牺牲了。失去好同乡的悲痛引发了我被逐出敢死队的屈辱,悲痛和委屈一齐袭上心头,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连用拳头猛捶班长的胸部,把我肚子里的气一古脑儿发泄到他的身上:‘呜……都怪你,为什么不让我上?……’”
“班长一把紧紧地搂住我,任我在怀里又哭又打,一声也不吭,只有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淌个不停……”
“不知过了多久,等渐渐安静下来,班长才疼爱地扳起我的脸,边抽泣边解释:‘健民啊,不是我不让你去,实在太危险啊!……这种时个,我们党员不往前冲,哪个冲?’……”
“打那以后,我开始崇敬起吴政委和班长这些共产党员了,从心眼儿里佩服他们……”
这段途述文字中,人物间感情中的“崇敬”和“佩服”是基于一种什么心理呢?说是“崇拜心理”,又显得有些不够。说到“羡慕心理”似乎又弱了点。这就是说,在从“羡慕”到“崇拜”的心理距离间,有一种比较复杂而又有些难说清楚的心理过程。这也就是说:①崇拜和羡慕的心理距离是很大的,还有多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心理状态。②崇拜和羡慕之间的种种复杂心理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羡慕”还是“崇拜”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崇拜和“羡慕”是两种截然不能混淆的社会心理。
对于崇拜和羡慕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的认识,有助于对崇拜心理有一个多侧面、立体化的认识。这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清除人们将羡慕心理误解为崇拜心理,从而降低崇拜心理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崇拜心理与嫉妒心理比较
如果说崇拜和羡慕是在同一向度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心理,那么崇拜和嫉妒则是在两个相对相反的向度上截然不同的社会心理。
嫉妒同崇拜一样,也是一种古老的心理,意识现象。在中外历史和现实中,对嫉妒心理的解释颇多。在我国的释义辞典中对其解释也颇多,其中就有:“嫉”的意思是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嫉”是埋没贤良的人。弗兰西斯·培根则认为:“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要贬纸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大体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嫉妒就是因别人在某些方面优越于自己,而自己又不甘心别人的这种优越性,从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不服气到怨恨等组成的复合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含有很大成分的憎恨心理。
那么,崇拜心理和嫉妒心理在本质上的区别究竟有哪些呢?
@@@@可比性和不可经性的本质区别
一般来说,嫉妒心理是指由于别人在某些方面优越于自己,而自己又不甘心这种优越,从而产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其中以怨恨为核心。嫉妒与被嫉妒者之间,是有可比性的。虽然二者之间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显然不是太大的,而且在一般情况下说来,嫉妒者如切实努力奋斗是可以赶上被嫉妒者的。但是,在嫉妒者看来,虽然有时明知道自己与被嫉妒者间有一定差距,由于强调种种菲须有的客观原因,看不见,或是根本不想承认自己与被嫉妒者之间的差距,嫉妒者便会产生怨根、不满,并千方百计地想以平空否定被嫉妒者的优越之处,而使自己的失衡心理得以平衡。而嫉妒心严重者,则不惜造谣中伤,甚至杀人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感。所以,英国哲学家休漠曾说:“不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远远不成比例,反而是我们的相互接近。”这就是说,嫉妒心理的产生倒不是由于“差距”,反倒是由于“接近”。即嫉妒者只嫉妒地位与他相等,性质与他相同的人。
三国时曹操的主簿杨修聪敏过人。一次,曹操在梦中杀了侍卫,别人都以为曹操真是梦中杀了侍卫。只有杨修在埋葬那位侍卫时叹息地说:“不是丞相在梦里,而是你在梦里啊!”
曹操占领汉中之后,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是没有什么进展。要守汉中,又不会建树什么功业,进退两难。曹操发出的口令只是“鸡肋”二字。官员们没人知道这两个字是何意思。杨修说:“鸡肋这东西,吃起来没味,扔掉又觉得可惜。曹公的意思是说撤兵的主意定了。”于是在军营私下告诉大家整理武器行装。没多久,曹操果然下令撤军。
杨修由于多次道破曹操的心计,遭到了曹操的嫉妒、愤恨。终因为曹植作“标准答案”而遭杀害。
上述这个历史实例便充分说明了嫉妒者和被嫉妒者之间的关系。杨修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在计谋上与曹操相比,略高一筹,曹操对此不能忍受,为了达到没人能超过他,便采取了杀人的方式,以使自己的失衡心理得到平衡。
与嫉妒心理相反,崇拜者与被崇拜者之间,存在的是不可比关系,即崇拜者能够清醒地看到两者这间的距离。而且这种距离是不可超越的。崇拜者正是从内心承认和认可了这种不可超越的距离,才产生了崇拜心理,即通过承认这种不可改变的不平衡状态而产生了崇拜。
可以赶上超越对方会产生嫉妒心理,而不可以赶上或根本不可能超越反而会产生崇拜心理,这是人类心理机制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复杂性表明,人类的心理机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着非线性心理机制,即不能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认识心理机制。否则,就会陷于形式逻辑的误区。
@@@@消极心理和积极心理的本质区别
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嫉妒者与被嫉妒者间的差距原本是不在的,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赶上或超过被嫉妒者的。但是,嫉妒者采取的却恰恰是与这种客观现实和可能相反的心态,即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已的失败,不能容忍别人获得自己未获得的东西;而且进一步错误地认为,只有使别人无所作为去所得,才能避免自己的失败。而要战胜这种挫折感,化解内心的不平衡,必然会产生破坏性动机。这种破坏性动机会表现出这样的消极愿望:希望、祈求、幻想别人失去所得,而且有时会表现出鱼死网破的共同毁灭的心态。
崇拜则是一种积极心理。崇拜者并不产生沮丧、灰心、自暴自弃、自惭秽等消极心理,而是滋生一种崇尚、敬奉的积极心理。崇拜心理虽然是一种甘拜下风心理,便却并不否认被崇拜者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主观上泛化和扩大崇拜者的光辉形象,以使被崇拜者有更多的崇拜者。这对于激发人们积极奋进向上,向崇拜者学习,向崇拜者致敬,无疑是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性的。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问题,即为什么嫉妒者和被嫉妒者之间的相差距离不大,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嫉妒心理,而崇拜者和被崇拜者之间距离很大,却产生了积极的崇拜心理呢?
因为,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的产生,并不以人们之间的差距大小为生发源,其根源在于人们是以何种主体认识来对待人们之间的差距。如果能以热情向上的主体认识来对待,那么就会生出积极心理,如果是以消极的主体认识来对待,就会生发出消极心理。这里顺带提及的是如何认识崇拜心理的积极性的问题。崇拜心理的积极性是有其局限性的,而且这种积极性是一种主观积极性,至于其客观上能否有积极效果,就要看这种主观积极性是否科学适度(关于这个问题还要辟专章予以说明,在这里仅简单提及)。如果所崇拜的对象发生错误,那么这种积极性越高,客观效果也就越糟。既或崇拜对象正确,如果主观热情过高,无限地泛化和扩大化,超过了一定的度,那么客观效果也必然会与主观愿望相反。因此,对于崇拜心理的积极心理作用不能不加以具体地分析对待。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其盲目性和狂热性。
但是,崇拜心理积极性的有限性改变不了积极性的本质心理属性,而嫉妒心理则属于消极心理。所以二者在心理属性上的区别是一种本质区别。
€€崇拜心理基本类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崇拜心理。对于崇拜心理类型的研究和探讨,目的不在于划分出多少种类型,而在于通过类型的划分,从各个不同角度深入认识崇拜心理的机制和功能,特别是崇拜心理的现实功能和现实需要。这就会引出对崇拜心理的正确把握,和对崇拜对象的科学选择的问题。一个人选择何种类型的崇拜心理,这是个人的权利。人的权利意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不是抽象的自然产物,也不是纯粹的个人愿望行为。事实上,这种权利意识只有在人们已经够能够明显地把某种崇拜类型归属于自己的名下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深入研究崇拜心理类型就成为提高崇拜心理素质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直接现实价值的重要课题。
下面仅就几种有代表性的划分标准和根据来谈一下。有些划分标准和根据由于在有关章节已有相关论述,就不再作展开说明。而对于有关章节中没有涉猎的类型,则予以详细评说。
▲▲▲科学崇拜心理和非科学崇心理
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说,只有以崇拜对象产生的根源作为分类的依据,才可以看到这种崇拜对象与客观实践的关系。那么,崇拜对象的发展、变化、功能,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判断一些崇拜心理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前景。
所谓崇拜对象的产生根源,归根结底,就是崇拜心理的来源问题。之所以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甚至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崇拜心理,主要是崇拜心理的来源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崇拜心理的不同来源,将其划分为科学崇拜心理和非科学崇拜心理。
@@@@科学崇拜心理
科学崇拜心理承认崇拜心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一种心理方式。因此,科学崇拜心理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科学崇拜心理的崇拜内容、对象及方式方法,一般都是从客观存在着的普遍现实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理性判断和推理、概括而总结出来的。并且始终依据实践的检验而修改、发展和完善。当然,从崇拜心理的特殊需要来说,任何崇拜心理都需要客观现实,从客观现实出发,经过科学的理性思考,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幻想,而不是平空想象或是无根据的随意幻想,更不是按照主观意志去达到一种什么特殊的目的。而且,科学崇拜心理的幻想和想象还要随时受客观现实的检验而不断加以修正,以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
科学崇拜心理可以引导人们逐步达到人们所渴望达到的理想现实的目的。因此,科学崇拜心理不但在各个阶段起到鼓舞人们斗志,慰藉人们心灵的作用,而且在现实性上就给人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前程和科学的道路。
科学崇拜心理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科学崇拜心理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动力,总要代表历代人类的进步意识形态和先进阶级的利益,鼓舞人们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而言之,科学的崇拜心理是实实在在的,是基于人们周围存在的客观现实,并从中分析和概括出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给人指出一条逐步达到理想现实的追求目标,是人们对无限的追求的一种心理力量。科学的崇拜心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不需要诱人的许诺,需要的是使人们看到光明的前途和经过切实努力可以达到的崇高目标。科学崇拜心理总是与适度的崇拜心理相联系而存在的。任何科学崇拜心理如果对其内容和对象崇拜得超过了限度,出现狂热的心态,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其反面,而成为非科学崇拜心理。
@@@@非科学崇拜心理
非科学崇拜心理是主观幻想和想象的产物,它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和错误的反映。非科学崇拜心理是一种麻醉剂,它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在盲从和狂热的心理状态中逐步走向虚幻的世界或者是歧途。
从本质上说,非科学崇拜心理是一种违背客观现律的,来源于主观臆造或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极为有害的心理。非科学崇拜心理的谬误性是十分突出的。因为非科学崇拜的内容和对象以及方式方法,都是从广泛的假设和先验的普遍原则出发,主观唯心地演泽出来的,而且一旦形成崇拜信条,就企图千古不变。非科学崇拜心理不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东西,是无法以接受客观实践的检验的。
非科学崇拜心理并不能引导人们到达理想的彼岸。由于非科学崇拜的内容和对象是一种纯粹虚幻的现实,所以,它也不可能在各个发展阶段向人们提出科学信条。最终只能将人们引向虚无。
非科学崇拜心理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因为它是与愚味、落后甚至是反动的意识形态相连,是一种束缚和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
▲▲▲群体崇拜心理和个体崇拜心理
按照崇拜心理的形成过程来说,群体崇拜心理的形成要早于个体崇拜心理的形成。因为,早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个人不可能单独抵御来自自然的侵袭。只有依靠群体的共同智慧和力量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在人类早期,先民们所能具有的崇拜心理都是以氏施和部落的共同崇拜心理为自己的崇拜心理的。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抵御来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侵袭能力的增强,使崇拜心理逐渐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来,也只有在这时,才形成了个人崇拜心理。
@@@@群体崇拜心理
群体是指具有心理交互影响的、结合紧密、有一定组织形式和活动目标的人群。群体需要是指群体存在和群体事业发展的需要。与个人需要相对应,群众需要共同的信仰和基本一致的思想基础。这是群体需要的前提。
在阶级社会中,群体都具有阶级的属性。因此,群体需要也往往带有阶级的性质,特别是与思想需要的密切联系的心理需要,就更是如此。
群体崇拜心理,是以共同活动产生共同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共同感情。这种共同感情,是诸如群体规范、群体特点、群体价值和群体目标等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而形成的一种信同感。这是群体崇拜心理产生凝聚力的动因和源泉,是维系整个群体的一种纽带。
应当说明的是群体崇拜心理绝不是个体崇拜心理的简单集合式相加,而是整个群体的一种共同追求。这种群体崇拜心理一经认同,就会使整个群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心境,使一切群体成员变得十分接近,从而使得群体得以巩固和发展。自然崇拜心理、图腾崇拜心理都是群体崇拜心理。虽说在图腾崇拜中有多种图腾崇拜物,但是,每种图腾崇拜物都有其固定的崇拜群体—氏族和部落。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人类要处理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人类社会时,群体崇拜心理内容和形式也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崇拜心理的个性特征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鲜明。当发展到英雄崇拜时,个性特征就越发明显。特别是当个人英雄崇拜心理十分突出时,个体崇拜心理的色彩也越来越浓。而当崇拜心理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和普遍时,个体崇拜心理就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展。个体崇拜心理的突出,无疑是对群体崇拜心理的一种分化。但是,个体崇拜心理发展并不影响群体崇拜心理存在,而只能使群体崇拜心理的内容、对象和方式越发丰富多彩。
@@@@个体崇拜心理
个体崇拜心理是以个人需要为基础的。个人需要,即个人为了生存、发展、延续后代和实现某种目的需要,是与群体需要相对应的一种需要。个体需要是人类整体需要的前提和基础。
个人需要的特点是,由于每个人的认识、爱好和所处条件的不同,需要的内容,特别是精神需要的对象的差异性很大。个人需要的内容也同样由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状况决定。
个体崇拜心理的形成一方面以个人需要为基础,同时也是个人人生价值实现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发生在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的欧洲文艺复兴,其实质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要求人的尊严,要求人性解放。人自身的存在就是最高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在自由意志和建立英雄的功业。这表明人所崇拜的英雄已不需要从神灵那儿去获得光环,人们所推崇的价值也不必从上帝那儿得到依托,人本身就是宇宙精华。这一时期出现的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提出“因信称义”,认为人的获救完全是在于他个人的信仰,而不在教会和教士,因为信徒的信仰是个人的事,是任何人无权干涉、不可强迫的。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自己崇拜心理的主宰。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开始感觉到机器大生产跟资本主义所倡导的个人自由之间的悖论。自我的感觉占据了首体,个人被认为是独特的,具有自己的抱负,生命获得了更大的神圣性和宝贵性,促进个体生命成了绝对值。
精神生活需要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高尚性,能使人生充满绚丽的色彩,能使人进入更高的境界。人作为一个有思想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崇拜对象,是一个人主体性的体现,也是他的存在的确证,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个体,一个现实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崇拜心理的充分发展,使人们的崇拜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心目中所崇拜的英雄都是具有非凡个性的,毫无社会背景(或自觉抛弃社会背景)的自我奋斗的人物。也就是说,个体崇拜心理的发展,使崇拜的英雄都带上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从崇拜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分析,个体崇拜心理的真正形成,无疑是英雄崇拜心理形成时期,特别是在资产阶级所提倡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风糜社会之后。无论如何,个体崇拜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充实了群体崇拜心理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同时也意味着人的社会独立性的增强,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一种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个崇拜心理是离不开群体崇拜心理的,这如同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独立生活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单个人,应当既有个体崇拜心理,也应有群体崇拜心理。
@@@@个人崇拜心理和群体崇拜心理的关系
个人需要与群体需要、社会需要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群体化、社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首先要承认完全为自己而生存和发展的人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纯粹的个人需要也是不存在的。个人需要与群体需要、社会需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制约。个人需要的绝大部分内容正是群体和社会需要的组成部分。不能把个人需要仅仅看作是个人的事情,但是个人需要在任何时候也都不能被否定或替代。无视、限制或扼杀个人需要是文明社会所不容的。
个人崇拜心理包含着群体崇拜心理,群体崇拜心理则是个体崇拜心理的集中体现。毫无疑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个性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个体崇拜心理也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个体崇拜心理的充分发展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脱离开,或是不体现群体崇拜心理。恰恰相反,个体崇拜心理无论如何发展,都应是群体崇拜心理的具体个体体现,而不是纯粹单一的个体崇拜心理。而群体崇拜心理的发展,也应以个体崇拜心理的发展充分体现出来的。
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于个体崇拜心理和群体崇拜心理的关系,往往由于某种认识上的偏见,而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不正确认识。如,在有些人看来,个体崇拜心理与群体崇拜心理是对立的,不能相容的。持这种认识的人往往认为崇拜心理的个性特征是主要的,只有充分体现个体需要的崇拜心理才是有价值的,才是有实际意义的。而群体崇拜心理则是强加于人的。也有人认为,只有群体崇拜心理理才具有真正的社会价值,个体崇拜心理应当无条件服从群体崇拜心理。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是形而上学的认识,都是由于只看见了个体崇拜心理和群体崇拜心理的区别和对立,而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和相互转化所至。不管是哪一种认识,都是极为有害的,一方面有害于个人价值的充分发挥,一方面有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自然、图腾、神灵、偶像、英雄崇拜心理
从崇拜心理的衍化过程来划分崇拜心理类型,可以将崇拜心理主要划发为自然崇拜心理、图腾崇拜心理、神灵崇拜心理、对附会以超自然力的人物崇拜心理、偶像崇拜心理、英雄崇拜心理。
@@@@自然崇拜心理
自然崇拜心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以说明,即一方面是其崇拜对象是大自然;另一方面是这种崇拜心理是人类思维刚刚开始觉醒,处于朦朦胧胧之中的一种崇拜,或是一种半本能半意识的崇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崇拜,主观意识还不够自觉的崇拜心理。
这种崇拜心理的最大特征是为了解释人类所处自然环境的一种崇拜。
@@@@图腾崇拜心理
如果说自然崇拜心理是为了解释人类所处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那么图腾崇拜则主要是人类为了维系氏族和部落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崇拜。这种崇拜心理是自然崇拜心理最成熟形态,又是神灵崇拜的不成熟形态。
@@@@神灵崇拜心理
神灵崇拜心理是将图腾物进一步人化(这种人化都是以一种超人的形态—神灵表现出来的)。神灵的出现,其中包括人的灵魂的出现,是人们对现实存在的一种虚幻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反映了人们思维的进一步复杂化,同时也是人们借以抚慰自己心灵的一种人为塑造。
@@@@偶像崇拜心理
偶像崇拜心理可以说是神灵崇拜心理的进一步精密化和固定化。这种崇拜心理也是由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只不过是将图腾物换成了神灵,并将其偶像化。从而对塑造出来的偶像进行直观、统一、固定地崇拜。
@@@@英雄崇拜心理
英雄崇拜心理的前期是将神灵人化—神化的英雄。而后期经由个体崇拜心理的发展,逐步使英雄人化、个性化。一方面使崇拜心理回到了人本身,回到了现实中来。同时也使崇拜心理世俗化,使崇拜心理的不可比性逐渐淡化,增强了可比性。
从崇拜心理的衍化过程来认识崇拜心理的类型,可以看出一条比较清晰的崇拜心理的心理轨迹,即人类走过了对自然、图腾、神灵、偶像的超自然力的崇拜轨迹之后,回到了人本身—英雄人物。崇拜心理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使崇拜心理朝着科学、正确、适度的方向发展的现实趋势,但是这其中也蕴含崇拜心理的世俗化朝向庸俗化发展的趋势。而崇拜心理的庸俗化,也就失去了崇拜心理的本来意义和价值。
▲▲▲崇拜心理选择
对于崇拜心理的选择,一般来说并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不能单纯出于某种个人嗜好来选择。但是,也不能单纯依据某种权威的命令。
如果一种崇拜心理能够满足众多人的需要和信服,就意味着它能在人们中间得到广泛的传播,能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从而愈有继续发展下去的社会基础,愈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对于这样的崇拜心理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也是比较科学和正确的。一种崇拜心理是否是科学和正确的,往往在其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不那么明晰,也不是一开始就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同的。这一方面是崇拜客体有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崇拜主体也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对于一定的崇拜心理的内容和对象、方式等的选择,需要在对照、分析、比较、鉴别中进行,只要追溯一下一些崇拜心理的形成、发展过程,就不难发现,有的崇拜心理一开始很少有人信服,但是随着这种崇拜心理的发展,信服和崇拜的人却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反,有些崇拜心理则是一开始信服的人很多,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崇拜的人越来越少。当然,也有的崇拜心理开始信服的人就很多。而且,还有这样一条规律,即历史上科学、正确的崇拜心理往往在开始时对其能够有正确的认识的人是不多的,它得到到多数人的信服和崇拜,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崇拜。当然,这其中并不排斥某个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巩固其统治的科学、正确崇拜心理进行排斥和禁止,而对于有利于他们统治的非科学和不正确的崇拜心理进行强行推广、传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于选择自由的一种压抑。
对于崇拜心理的选择,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一种生动的体现。洛克在其《论宗教宽容》一书中曾说过这样的话:“真理不是靠法律教诲的,也不需要强力将它带入人们的心灵里,而谬误倒的确是借助于外力的支持和救助传播开来的。”一个人对某种崇拜心理的选择,毫无疑问反映了他的价值取向。因此说,并不存在离开一个人的整个价值取向,而单独采取某种方式来选择崇拜心理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生的整体价值取向自然要选择一种崇拜心理来作为一种精神需要,以便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选择性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人的选择性虽直接源于动物的本能选择,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动物的选择完全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这主要是由于动物还不具备主观能动地摆脱自然或外在环境的胁迫。人的选择虽然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但是,环境条件要通过人才能起作用,在选择面前,人是有主动性的。人的选择可以不受本能束缚,人的理性、意志、文化素养等社会因素,在选择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的选择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社会性,充分体现了人对崇拜心理选择的自由。从人和客观必然性的关系看,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和利用客观必然性的程度。而从人的活动过程看,自由则在于人有权力而且有能力从各种可能性中自主自觉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选择的自由,才使个人获得自己的个性特征,才使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选择的自由固然不容忽视,但是,选择的自由也不是无条件和绝对的。其实自由本身就包括了自觉的自我约束。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自由,应该以有效的规则作为选择的准则。人们通过理性判断自己的行为并作出决定,不但不限制自由,反而会促进自由的发挥。显然,当一个人面对一种选择时,从本质上看,社会给人们提供的选择对象,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它表现为社会选择。对于个体来说,社会选择往往具有强制性,它是对个人选择自由度的限制。这实质上是社会选择同个人选择的相容度的问题,即社会选择在何种程度上容纳了个人选择,个人选择在何种意义上的程度上真正成为社会的选择。过分地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只有把二者辩证统一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一种比较科学、适度的对崇拜心理内容、对象和方式的选择。
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对于达到选择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选择的科学方法很多,这里只着重谈以下三点:
@@@@在选择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
对不同的崇拜内容、对象和方式要加以细心地比较分析,并且要着重从崇拜心理的来源、功能、发展趋势方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要以其对社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文化的进步能否起推动作用为主要衡量标准。而且比较尽可能要全面,并着重在主要内容上作多方面、多种可能的比较。
@@@@在选择中要使用客观标准
对于客观标准的作用,首先要衡量选择的目的和选择的结果是否一致。因为这直接涉及到主观选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的问题。其次,是衡量选择的结果是否对主体,即主要是对社会有益。当然也要考虑个人利益,但是个人利益必须是符合社会利益要求的前提下,才是可以考虑的。
@@@@在选择中要注意克服已然形成的选择基础
人们对任何一种选择,都并不是在开始选择的时候真正开始的。在此之前,潜意识的选择,以及其他方面的选择,都会成为开始选择不可忽视的基础。特别是一种崇拜心理,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正式选择一种崇拜内容、对象和方式时,一定要冷静地分析已有选择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样的选择才是明智的、科学的,也才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