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走向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

甘远志

99届的学生还在校园里的时候,就知道亚州正在闹金融危机,中国会不免受到冲击,至于金融危机对99年择业有多大影响,普通人都不知道,但就业为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敲响一记警钟。

接着就是如年朱钅容基总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进了国务院里,中央40多个部委被精简到29个,大量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下岗分流”。随之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政府机构改革,要使目前全国3673万靠国家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在三年内被精简掉一半。在此之前的1997年迅速增多使得比1996年增加了12万人,政府机构的行政包袱已经不堪重负了。严重超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尚在接受“待岗分流,定向培养,加强重点优化结构”的考验,哪里还有余力再敲开大门,拓宽通道、满面笑容地“欢迎大学生弟弟妹妹们加入我们的行列?”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当然知道政府裁减冗员于国与己都有利,但一旦自己碰上这份坏运气时,仍免不了怨天尤人,叹息惆怅一番,谁不希望自己过好日子呢?面对着这道几近关闭的政府机关大门,看着这高高的政府大院的门槛,大多数毕业生望而却步:一部分人在投石问路,还有一些人还在为一点希望去努力……

近几年,国有企业不景气,企业职工大量下岗使得今年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在前几年,国有企业一直是接收毕业生的主流单位。但是近几年,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本身企业尚有大量职工下岗待岗,对大学生只能说“不”了。经济结构调整,下岗工人使出浑身解数,仍显力不从心时,劳动力市场杀来一批需要就业的新军――应届大学毕业生。1998年年底,99届毕业生已开始为叩开就业大门四面出击,去寻找自己的岗位了。然而,拥挤的人才市场似乎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么多人才。于是“就业难”这个常出现在下岗工人口中的词语,已与大学生尴尬地联系到一起了。

人才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国家转型时期社会大环境的一些变革,引起了大中专毕业生供求状况的变化,使人才需求关系在总量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生司的统计,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06.7万,建国以来首次突破100万,比1997年增长了17.8%,与改革开放前的十几二十万人更是相去甚远。据有关人士预测:1999年应届毕业生在110万左右。大中专毕业生人数增长过快,除了国家每年扩大的招生计划外,还有一些因素加速了这种局面的形成。诸如一部分学校为了扩大社会影响或出于经济目的大量增招,利用成人教育计划或自学考试计划大量录取应届初、高中生,许多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得以进入各类学校,这种情况在金融系统中各高校表现得较为突出。有的学校搞计划外招生,即所谓的“三不一自”生(学生毕业后,身份不变,户粮关系不变,国家不承认学历,人事部门不负责办理就业手续,毕业生自主择业)。像这类“三不一自”生无法准确统计人数,更是增添了就业时的麻烦,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源,必然加剧就业现象。

经济的繁荣,理应需要大量人才,然而,国有企业改革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已经显性化,企业在减员增效,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大大减弱。处于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中的企业短时间内对毕业生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加,部分需求甚至有所减少。早在1998年6月初,国务院就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还具体要求,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等部门录用工作人员,除军转指令性安置外,优先从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对金融系统,还特别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要使用自然减员指标补充一批高校毕业生。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吸收高校毕业生,改善人才结构。但对各高校的毕业生而言,捧上“金饭碗”谈何容易,金融体制改革也正进入攻坚阶段,各金融机构员工都是零增长或是负增长。随着政府各类机构改革力度加大,许多事业单位大都采取冻结进人的办法,只出不进,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教育难以适应市场的缺陷开始显现

作为人才的传统培养单位,大中专院校现有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由于传统体制下教育经费的分配与教育事业规模的发展相挂钩,致使招生计划很大程度上只能反映院校的培养能力,而不能反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一些学校片面追求规模发展和专业扩张,求大求全,专业设置缺乏合理性。前几年,金融、外留、外经事业发展较快,学校大量增招相关专业的学生,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和人才供需两难的境界。不可否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所造成的结构性人才浪费不无关系。

1992年以前,全国只有40多所高校开设金融专业,而到1996年,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陡然增加到400多所,同类人才的供给一下子扩大了10倍。而到这批金融人才毕业时,社会需求不仅没有相应地增加,反而因为金融体制的改革而有所减少,人才的过剩和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了。全国百强县之一的江苏省武进市,在1998年对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为20名本科生左右,而仅本地毕业生就达60名,供需比例高达3:1。与此同时,一些基础或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却是另一番天地。另一个百强县金坛市,1998年该市需要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毕业生27人,其中本科16人。大专11人,本地生源总共仅3人,且均为大专。毕业生品种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加剧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供需矛盾。

人事制度依然阵营分明

在我国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今天,我国的用人制度还在分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而且两者在福利、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直接与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毕业生择业不得不考虑,尤其是现在收费上学,从某种角度上说,上大学是一种投资,有投资就有回报,这就使他们都将眼光盯在回报较高的地方和单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广大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都有着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需求,但由于这些企业无法使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信房得到根本保证,本来具有很大潜力的就业渠道遭到梗阻。

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种种误区,也使得毕业生就业渠道不能畅通。部分用人单位在吸纳毕业生上盲目追求高消费不恰当地提高学历档次,从而造成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供求矛盾加剧。厦门某幼儿园招2名幼教,结果一名毕业于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和厦门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应聘上了。从人才的合理配置来看,大学生、研究生应该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幼儿园对一名研究生专业水平的学生来说存在着浪费。同时,有的招聘单位还存在着招聘标准人情化、招聘过程“暗箱”化,不少单位刚刚准备到人才市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手中的“人情条”已塞满了,这样,一些学业优秀、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也只能大叹走投无门了。

人才资源配置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客观地讲,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还是集中在低层次毕业生的就业上。要妥善解决低层次人才的就业,需要有一个较完善的人才资源配置市场体系发挥作用。

在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政府人事部门办的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层次上的分离和地域上的隔离,一方面,人才市场就业的毕业生具有干部身份,由人事部门办理,而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由劳动部门办理,不具备干部身份。就目前我国的体制而言,无疑将影响就业者今后工作的调动甚至自身长期的发展,必然造成如今的毕业生即使待业也在所不惜,等待人才市场相对为数不多的岗位向自己招手。另一方面,各地人才市场划地为牢,相互隔离,解决低层次毕业生就业基本仅限于本地生源,使得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异地不断应聘,割断了异地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的互补性联系。另外,人才市场的集市形式和摆摊方式,也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信息开发和传递及服务手段都迫切需要提高水平。

作为人才输送单位的学校,目前也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机构,这就相对于一个工业企业没有强有力的市场销售机构一样。在西方国家,如英国的高校内一般都设有服务中心或职业服务办公室,并配备各方面的就业专家。这一机构会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包括定期发布就业简报、不断更新招聘广告及网上招聘信息、介绍各公司情况等。每年还会组织一些就业研讨会、供需见面会、洽谈会等,增进学生与需求单位的相互了解。这种服务机构免费对学生开放,它已成为英国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我国院校虽设有机关机构,但远不能达到这种水准。一般是由学校代表学生和需求单位见面,学生无法了解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也只能从应聘书上了解学生。

大学生自身也应找不足

在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中,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偏狭和能力素质不适应也制约了就业道路。

在普通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意识中,他们往往将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和热门行业作为选择的奋斗目标。据中国青年报载,国家直属院校所在地统计表明,1997年接收毕业生较多的6个省市为:广东、四川、北京

山东、江苏和上海,共接收34502人,占全国同类毕业生的53.1%;接收较少的6个省、自治区为;宁夏、青海、西藏、贵州、内蒙古和山西,共接收97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5%。择业时,毕业生普遍对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是身份、工资、奖金及其他有关的待遇问题。对已不缺人才的事业单位和待遇较高的金融、外贸、邮电部门等行业始终抱着热切希望,千方百计试图踏进它们的大门,即使抛弃所学专业改行,也在所不惜。而事实上,全国事业单位成员在1997年迅速膨胀,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6.9万人,随着机械改革的进行,裁员已迫在眉睫;而金融等行业部门,人员已经开始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就业形势可谓相当严峻了。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由“专业型”趋向“通才型”和“复合型”,即精通多种专业知识的人才类型和既精通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又对相关领域的学科具有广博学识的人才类型;对较低层次的人才要求则侧重于应用能力和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对人才的另一普遍要求是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备相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些自认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学生们也许尚未意识到这种变化或是未能达到这种要求,使得自己与就业的失之交臂。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的起飞需要大量各种人才,我国的第三次人才浪潮即将来临。当前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向人们提供一个虚假的人才资源过剩的信号。解决好今天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事关我国下一世纪能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问题,对当前各类毕业生科学、合理、有效配置、妥善安置他们顺利就业,是一件事关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