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快穿:女配她今天又去搞事业了 正文 第8章白月光8

霍御寒没有再拉住她,只是低垂着头,若有所思。

他心里有点难受。

就像是少了点什么,空荡荡的。

他一直都很清楚。

苏凝如果喜欢上谁,就会对他付出一切,全心全意,就像当初,她喜欢他一样——

可是,这不是才短短一年的时间吗?

一年的时间她就可以将他忘了吗?

甚至还喜欢上了其他人,一个什么都不如他的人。

这怎么可能呢?

这怎么可以呢?

明明就该喜欢他的啊——

“娘滴,这人他就是个疯子啊。”

苏凝的心跳得有些快,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总有预感。

她觉得霍御寒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的。

“搞什么?”苏凝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总不会突然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原身吧!”

要不然,干什么一直让她跟着他回去。

但是契机是什么?

原身在他的面前跳楼,他都无动于衷,现在怎么就突然在乎起来了。

“小圆,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圆不知道。”

这个宿主,这一年都没怎么问过它,怎么一问就是个这么复杂的问题——

“希望就是我的错觉吧。”

之前不是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不会喜欢上她的——

“最好赶紧回去,不要再来了,以后都不要再见面了。”

只有这样子,她才能开启新的生活啊——

如果没有喜欢上季司琛,她倒是可以搬家,离开这里,可是她已经喜欢上了。

她不想离开季司琛,想陪着他——

一天过后,李永忠出现在泉城街上。

泉城距离庆城一百多公里,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内有着国内著名的大学,有着世界一流的图书馆……

这里的建筑也不再是单一的方块形,而是多种多样,富于变化,就连街道也比别的地方更复杂,纵横交错。

李永忠绕了好段路,终于找到了天海大厦。

贺老板就住在天海大厦第十八楼,他是一个很富态的中年人,面色红润,鼻梁高高隆起,说话带着点鼻音。

一见面,贺老板就热情的握着李永忠的手,“小李校长,你终于来了,果然是一表人才,年轻有为啊!”

李永忠心中暗赞贺老板不愧是搞旅游的,记忆力惊人,对人非常热情,让人一见便生出友好之意。

“贺老板,非常高兴见到您这位旅游专家,这次我专程来拜访您,还望您不吝赐教。”李永忠脸上满是真诚的笑容。

交人交心,想真正获得别人的认可,一起做事,那么,唯有靠一颗诚心。

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下,两人谈得很开心,甚至是投机。

他们两人,一个热衷旅游事业,而且很富有远见,有着强烈的事业心,想把自己的天海旅游公司做大做强。

另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家乡,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局面,想尽办法,不懈奋斗。

两个有理想的人一拍即合,很快达到了初步协议,贺总将在下个月率代表团前往天尺乡考察,确实最终开发旅游的方案。

走出天海大厦,李永忠带着满满的收获,一路风尘赶回了学校。

他事先也没有想到,这次的事情会如此顺利,或许,自己这次是遇到了贵人了吧!人海茫茫,想要遇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真的太难了。

这一次能遇到任总和贺总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幸运了,他们将是改变家乡贫穷落后局面的两大助力。

天尺乡土地贫瘠,缺少资源,就算靠着种植、养殖等产业,也只能改变一些经济状况。

要全靠这些产业把全乡的经济搞活,局限太多,难度很大。

而旅游则不一样,这里面含有丰富的内容,如果发展的好,将来能够作为全乡的支柱产业,顺便还能带动种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

回到学校的第一时间,李永忠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朱老和曹支书,两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三人一起商议了很久,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方案,准备在不久后召开的人代会上以议案的形式提交。

一个多月后,全乡人代会如期举行,而李永忠也被大家选为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

在会上,他以热情洋溢的语气,以思路清晰的表述,正式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教育的议案。

这份议案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引起了会场的震动,大家热议不断。

有的说这是大好事,应该全力支持;有的说这个想法是好,但现在缺少资金,也缺少人才,难度很大。

也有的说以天尺乡目前的状况不适合,步子迈得太大了,直接否定了这个议案。

李永忠知道变则通,这些不赞成的代表们不是不爱家乡,而是思想局限,没有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想法很保守。

为了赢得大家的赞同,他将任总和贺总想来天尺乡投资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并旁征博引,举例论证,终于说服了这部分代表。

最后,这个议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全票通过,而李永忠也因此被选为委员。

天尺乡的旅游发展就此提上了日程,李永忠为此与政府积极沟通,帮助出谋划策,影响力与日倶增。

在后面贺总率代表团来考察时,李永忠率领大家积极准备,热情接待,得到了贺总的称赞,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天尺乡的旅游发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李永忠和朱老、曹支书组成的三人组,积极配合政府,发动群众修路筑池,大搞基础建设。

同时,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并以此为依托,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因为发展旅游,乡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变得更文明了,农家乐、种植场、游乐园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经济渐渐活了起来。

人们的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重视教育,加上有了经济的支撑,天尺乡的教育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