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被气得两眼发黑。
“死了?全死了?天牢看守都是干什么吃的?连几个犯人,都看不住?”
“陛下,这也不能怪那些看守。”金九霄急忙劝解:“这几人和之前那些刺客一样,都是死士,他们一心求死,外人如何看管?看样子,这是幕后之人的手段,不希望我们查出指使者。”
李恪叹了口气:“罢了,此事先这样,你们也不用继续查了,他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算查也是徒劳无用。”
金九霄看向李恪:“陛下,您心中是否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
李恪点头,屋里这几人都是他的心腹,自然无需避讳。
“长孙家,朕不会让你们好过的。”李恪目光中,露出丝丝寒芒。
苏柔妃是他第一个女人,敢对他女人下手,这已经是动了他的逆鳞。
晚上,李恪回到甘露殿。
金福殿行刺一事,已经吓坏了苏柔妃,她不敢住在金福殿,李恪干脆将她接到了甘露殿居住。
甘露殿是皇帝的寝殿,如此恩宠,已经等同于皇后的待遇了。
李恪一进屋,苏柔妃便直直地扑进了李恪的怀里。
“陛下,晴儿好怕。”
李恪柔声道:“晴儿不怕,有朕陪着,这段日子,你就住在甘露殿,朕会派御林军保护你。”
苏柔妃忽然扬起俏脸,道:“陛下,我弟弟他......”
李恪明白,苏柔妃是担心有人会对苏剑不利。
“放心吧,朕一直都在密切关注那边的动向,苏剑手中可是有十万大军,军营中没人敢造次,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够得胜归来。”李恪微笑说道。
他想像往常一样抱起苏柔妃,可肩上的疼痛忽然袭来,疼的他龇牙咧嘴。
“陛下......”苏柔妃俏脸惊慌,急忙跑去帮李恪取药。
而后,她褪下李恪外衣,看着李恪肩头的伤,苏柔妃的眼泪扑簌簌落了下来。
“都是晴儿不好,若不是因为晴儿,陛下你也不会受伤。”苏柔妃玉手涂了药膏,帮李恪敷在伤口:“一定很疼吧?”
李恪微微一笑,握住苏柔妃的手:“这算什么,伤痕是男人的勋章,为了你,朕就算是死,也心甘情愿。”
苏柔妃被感动的无以复加,她再也不怀疑陛下对她的真心。
片刻后,李恪的伤势减缓,又开始打起了歪心思。
苏柔妃即便不愿,却也只能配合,甚至是由她主动......
第二日。
李恪端坐于龙椅之上,望着下方群臣。
议政殿,一片沉寂。
这几日,李恪的心情很不好,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大臣们都不愿在这个时候出来触皇帝的霉头,因此都很规矩。
就连平日一贯嚣张的长孙无忌,也有所收敛。
“赵国公。”李恪轻唤。
长孙无忌迈步而出:“臣在。”
“不知你对于金福殿行刺一事,如何看待?”李恪问道。
长孙无忌拱手道:“此事必须彻查,这些刺客潜入后宫,意图对陛下不利,简直可恨,陛下龙体若有闪失,那可是整个大唐的损失!”
李恪冷笑,这老家伙还真是能装。
“好啊,既然赵国公认为朕的安危重要,那朕之前提出的寒门选拔一事,也要提上日程了。”李恪笑道:“朕要选拔出更多的高手,用来保护朕的安全,诸位可还有异议?”
这话一出,大臣们顿时瞠目结舌。
李恪顺着长孙无忌的话往下聊,若是他们再反对寒门选拔一事,那等于是反对长孙无忌了。
不得不说,李恪这一手偷换概念,玩的巧妙无比,即便是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此刻也只能干瞪眼。
“既然众位都没有意见,那寒门选拔一事,即日执行!”李恪一锤定音。
这时,魏征站出开口了。
“陛下,臣以为若您要选拔高手,那也不必非得在寒门中选,众世家也有不少武艺超群的子弟,这些世家子弟从小习武,功夫比寒门子弟要强得多。”
“陛下不如对全大唐开放选拔,只要是人才,无论是寒门,还是世家子弟,都可以参选,这样方能彰显陛下恩德!”
李恪点头:“恩,不错,魏老头你说的很有道理,那就这样办吧,此事便由尉迟恭负责。”
尉迟恭一阵头疼,他才刚挨了板子,现在走路都费劲,还要负责选拔人才,简直是要了半条老命。
不过尉迟恭现在很怕李恪,也只能恭敬答应。
接下来的时间,李恪又和众大臣一起,研究了一下各种政务问题。
其中房玄龄上奏,说民间不知谁成立了一种名为“坊柜”的组织,提及此事,朝中许多大臣都来了兴趣,都说那坊柜的福利特别好,他们自己也在里面存了多少多少钱。
李恪听完,面露微笑道:“既然这坊柜这么好,那朕也存点钱进去。”
长孙无忌则是盯着李恪,若有所思。
“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魏征站出来道:“如今雪灾连绵,长安城外,流民遍地,大都是从其他地方逃过来的灾民。”
“这些百姓家里房屋被大雪压塌,粮食也没了,如今正成群结队,跪在长安城外祈求陛下恩典,求陛下救救这些百姓!”
一听这事,不少有良知的大臣们纷纷跪倒。
“求陛下救救百姓!”
“百姓受灾,朝廷不能坐视不理!”
“陛下,施以援手吧!”
望着下面跪倒的大臣们,李恪的眉头紧锁。
如今国库内,虽然有些钱粮,但还要用来支撑北方大军远征,若是要救济灾民,恐怕远远不够。
若是实在没有更好的法子,那说不得也就只能由坊柜来出钱了。
只是,这坊柜刚刚成立,还有不少世家大族没有存钱进去,李恪只能大力发放福利,这笔钱也是由国库来出的。
以大唐如今的财政,想要赈灾,的确是有些捉襟见肘。
李恪转而看向大臣们:“爱卿们起来吧,朕同意赈灾,只是具体如何落实,朕还需要集思广益。”
“这还不简单?”长孙冲一马当先站了出来:“陛下,请将赈灾一事交给末将,末将必能胜任!”
“哦?”李恪看了一眼长孙冲:“那你说说,你打算如何赈灾?”
长孙冲有意在众臣面前展示他长孙家的威望,清了清嗓子,傲然道:“自古赈灾,无非那么几种法子,首先,开仓放粮!”
“其次,派出军队,协助这些灾民,建造房屋,供他们居住!”
“最后,末将认为,可以用灾民来管理灾民,从灾民内部选出一些能力强的,有名望的,由这些人来发放粮食,这样可以极大节省朝廷的人力和物力!”
长孙冲这番话说完,下面的大臣,顿时一片啧啧赞叹。
“不错,长孙公子这个计策妙啊!”
“以灾民来管理灾民,从而节省朝廷的人力,简直妙极!”
“不愧是赵国公的公子,智勇双全,佩服,佩服!”
“......”
听着那些赞扬之声,不仅长孙冲得意洋洋,就连长孙无忌,都跟着春风满面,与有荣焉。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他们也认为,长孙冲小小年纪,能够提出这样完善的几条计策,的确是头脑过人,若是按照这几条去做,灾情应该很快会得到控制。
可就在这时,李恪却是狠狠一拍龙书案。
“大胆!长孙冲,你如此行事,莫非是想逼着这些灾民谋反?你这是在危害社稷!”
众臣都愣住了。
长孙冲更是气的脸色铁青:“陛下,末将一片赤胆忠心,想为朝廷尽忠,您却如此血口喷人,说末将是危害社稷,这是不是太让人寒心了?”
不少大臣们也是纷纷附和。
“陛下,您是否太过言重了?”
“长孙公子一片好心,说的也都是肺腑之言,您怎可如此对他?”
“陛下,您可不能黑白不分啊!”
站出来反对李恪的朝臣,竟比之前请求他救治灾民的人还要多!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心中冷笑。
这小皇帝,终究还是太没有城府了,如此明目张胆针对他长孙家,若是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则必失人心。
李恪冷笑一声:“朕说他危害社稷,可不是无的放矢。既然你们想听,那朕今日就好好给你们讲讲,也好让你们这些迂腐之辈长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