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让你当昏君,你卷成千古一帝 正文 第10章 巧舌如簧!

偌大的金銮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以为当场的皇帝是一个懦弱贪玩之人,可是没想到雷霆震怒!

那双清丽的眼睛也布满震惊,满眼都是欣赏的意味。

“真是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

女子轻叹道。

“小姐,你打算瞒住他到什么时候?”

一旁的宫女问道。

“你懂什么?小丫头,别打搅我看戏!”

女子那双蒲团大的手拍了下宫女的脑袋。

……

“说是不是你是主谋,唆使此人,意图行刺朕?”

“当日此人在朕面前,亮出匕首,意图加害朕,难不成就是你唆使?”

宁霄目绽冷光,步步紧逼。

王德林浑身大汗淋漓,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陛下,此事绝不是老臣唆使。老臣实在不知道他行刺陛下,陛下可有证据?”

王德林急忙道。

“你要证据?当天,禁军侍卫们都在,而且国子监的学子都在,他们敢说没有?你要证据是吧。给我宣李开方进殿!”

宁霄冷笑道。

宁霄早就预料到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他命令李开方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奶奶的!

真当朕是泥捏的是吧。

谁都可以欺朕?

“宣李开方进殿!”掌班太监喝道。

这时,李开方带着十几名禁军,押着十多个国子监的学子进入金銮殿。

“我等叩见陛下!”李开方等人道。

“李统领,你将当日之事,告诸众大臣!”宁霄道。

李开方将当日之事,原原本本的说出来。

一众禁军和国子监的学子也亲口承认那名杨姓学子确实有亮出匕首,行刺之事。

“诸位大臣,这便是杨凯行刺所使用的匕首!请诸位大臣们过目!”

李开方端着装着匕首的盒子道。

朝堂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其实,大家都清楚。

杨凯绝对不是行刺皇帝,他是打算诛杀李公公的。

可是,当时李公公在皇帝身边,那这件事就说不清楚了。

现在皇帝一口咬定,杨凯意图行刺他,谁也无法反驳。

毕竟,杨凯死了。

死无对证。

皇帝这……这也太会巧舌如簧了吧!

这是从哪学来的?

众大臣都无比震惊!

“望陛下恕罪!此事绝不是老臣唆使!乃是他自己所谋!”

王德林脸色铁青,急忙否认。

“王尚书,朕姑且断定此事与你无关!但是你欺君罔上,辱朕为昏君,此事断不能饶恕!”

“李开方何在?将王尚书押解下去,重打三十棍,并且罚俸半年,半年内在家闭门思过,严禁外出!”

宁霄当即吩咐道。

闻言,众人皆是一惊。

不过,现在谁也不敢替王德林说话。

毕竟,王德林涉嫌弑君。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王尚书乃是朝中重臣,德高望重,岂能用刑?”

秦太后站起身,开口道。

眉宇间,隐隐有几分愤怒。

因为,王德林是她的人。

“母后,朕已经没有追究王尚书弑君一事?难道还不能小惩大诫吗?”

“如果人人都学王尚书的侄子一样弑君,那皇家威严何在?”

“那母后觉得该怎么做?难道还要表彰这些乱臣贼子,鼓励让他们弑君?”

宁霄淡淡的一笑。

他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

自己这位便宜母后,表面上说放权给他,其实还是舍不得权力。

也难怪。

权力这种东西,就像是毒品,一旦触碰了,那就不会轻易放手。

何况,皇宫内的权力斗争,异常残酷,根本不会顾及亲情的。

宁霄的话,让秦太后哑口无言。

宁霄死死的拿捏王德林的侄子行刺一事,让她也不好给王德林开脱。

她很震惊。

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巧舌如簧!

“那就依照陛下的意思吧。”

秦太后只能无奈的轻叹一声。

“李开方,还不快遵照朕的旨意?”宁霄道。

“遵命!”

李开方抱拳道。

两名禁军侍卫将王德林抬了出去。

不久后,金銮殿外,响起了王德林的惨叫声。

一众大臣,都感觉心惊肉跳。

“刚才那些辞官的,你们也下去吧。赶紧将奏折递上来,朕会给你们批!”

宁霄轻描淡写的道。

“陛下恕罪,老臣刚才是被蒙在鼓里了,不知道确有行刺之事。老臣还希望能够陛下分忧,暂时没有告老还乡的想法。”

曹锟丝毫不顾脸面,急忙顿首道。

“这也太无耻了!”

“连脸都不要了!”

“曹大人的脸皮还真是厚!”

……

百官闻言,窃窃私语。

不过,曹锟却丝毫没有愧疚之意。

宁霄都被曹锟的无耻惊呆了。

“靠!这个人比老子的脸皮还厚啊!我真想给你点赞!”

宁霄都感觉无语。

“既然你还想为朕分忧,那就留下吧。”宁霄道。

见曹大人这么无耻,连脸都不要了。

刚才那些要辞官的官员纷纷请求撤销。

宁霄点头同意。

“不过你们刚才误会朕,威胁朕辞官,此例不可开,你们要想继续留任,那就罚俸半年。”

宁霄又道。

那几位大臣都苦着一张脸,没办法反驳。

突然,吏部尚书齐桐珺从队伍里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齐尚书,你又是何事?”宁霄问道。

“陛下,赵安北此人曾是朝廷钦犯,因陛下大婚,才得以被赦免其罪。”

“可是陛下如今却让他担任中州按察使,兼吏部侍郎,此乃大谬!”

“如今,朝野上下皆为之震惊,引起众怒,诸公皆认为此人不能担任官职。”

“遥想先皇在位时,都不曾有过此例!所以此例万万不可开!”

“而且,陛下任命之事,也没有跟老臣商议过。吏部主掌官员任命一事,若是陛下事事绕开吏部,那我吏部岂不是成了摆设?”

“老臣以为陛下应该立刻收回成命,令派他人,前往中州,处理赈灾事宜。”

齐桐珺朗声说道。

朝中一众文武百官都应声点头。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赵仁秋也从班列之中站出来,道:“陛下,我都察院上下一致皆认为,此例不可开,必须马上罢免赵安北的一切官职,将他送入大牢。”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

虽然官员的任命要经过吏部,如果都察院不满意的话,可以对该官员进行弹劾。

而都察院的最高长官便是左都御史。

又有几名官员从班列中站出来,向皇帝施压。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