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郢
小男供饵①妇搓丝,
溢榼②香醪③倒接缡④。
日出两竿鱼正食,
一家欢笑在南池。
作者简介
李郢,生卒年不详,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注释
①饵:鱼饵。
②榼(kē):古时盛酒的器具。
③醪(láo):浊酒。
④接缡(lí):古代一种头巾。
诗词大意
小男孩准备鱼饵,妻子搓丝准备做钓鱼线,丈夫倒裹头巾,身旁满满一壶浊酒飘出浓浓的香气。太阳升起两竿高了,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在南池垂钓。
经典赏析
这首诗以欢快的语调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小家庭垂钓时的欢乐情景。诗的前两句写一家三口,小男孩在准备鱼饵,妈妈在搓钓鱼丝线,满壶的酒放在一旁,酒香四溢,爸爸戴着帽子一边品酒一边在垂钓。从“供饵”“搓丝”“倒接缡”这些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一家人高兴的心情。后两句写太阳升高两竿,正是鱼儿吃食的时候,随着鱼儿不断上钩,全家人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声。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文化链接
“羊裘垂钓”与“子陵鱼”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士叫严子陵,又名严光,他少年时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两人感情十分深厚,情同手足。当刘秀夺取了政权,即帝位后,严光便离开京城更换姓名隐入深山了。
刘秀思其贤,便派人四处寻找,有人报告说有一披着羊皮袄在富春江边垂钓的人就是严子陵。于是汉光武帝派太监去请严子陵,不料却被严子陵婉然拒绝。后人便用“羊裘垂钓”来形容严子陵这种不慕官爵、隐居不仕的隐居生活,遂形成“羊裘垂钓”的典故。
还有一个典故是“子陵鱼”。传说当汉光武帝派人手捧锦袍玉带去请严子陵回京做官时,严子陵不但拒绝,而且说“钓鱼人是用不着锦袍玉带的”,然后随手将锦袍玉带撕成一条条一丝丝,抛入富春江,谁知这些丝丝缕缕银光闪闪的锦袍玉带一入水,立马变成一尾尾鳞光闪闪的小鱼。这些小鱼每年五月都要集群逆流而上,来到子陵钓鱼台拜谒严子陵,年年如此,岁岁必来。后人感其诚,称此银针似的小鱼为“子陵鱼”。
其实“子陵鱼”是栖居在山溪中的一种小型吻虾虎鱼,每年春夏之交集群逆江而上,成群觅食产卵洄游。这种吻虾虎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富春江流域的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