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府校阅现场。
此时,不少勋贵子弟已经陆续到场,这些少年都系出名门,所以个个都神采奕奕,跃跃欲试。
这次校阅的主考官是定国公徐国安,他站在正中的高台上,大声说道,“尔等蒙受祖宗恩荫,得圣上隆恩,今日就由我主持这次校阅,虽然尔等资质有别,但我希望尔等能全力以赴,今天不管尔等是从上征伐,还是入侍帷幄,都好生拿出你们的本事来,为你们的父祖争气!”
定国公洪亮的声音传得很远,也感染了所有勋贵子弟,他们向定国公一拜,大声的回答道,“是!”
等定国公说完,一旁的一个仆从双手托着一个托盘走进了场。
等仆从走到定国公身边,他随手揭开托盘上的红绸,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托盘上放置的就是明朝才子的最高荣誉勋章:金腰带!
这条金腰带据说是永乐帝的心爱之物,在一次校阅时传承给了校阅某位得了校阅第一名的功臣之子。
而为了传承下去,这条金腰带每隔几十年,才会现世一次。
从此以后,这条金腰带就是勋贵校阅的最高奖励,更是一种家族荣誉。
当年年轻的定国公从上一辈的主人那里传承了这条金腰带,四十年了,没人再见到过它,没想到今天,这条金腰带又现世了!
定国公郑重其事的将托盘里的金腰带拿出来,“这条金腰带的意义不用我多说了,老夫老了,这条金腰带还得再传承下去,这次校阅第一名,就可以得到这条金腰带!”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所有勋贵子弟沸腾了!
天啊,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所有人子弟都都跃跃欲试,定国公看着满堂的少年才俊,老怀安慰的捋了捋胡子点点头。
这都是我朝的未来栋梁啊!
还没等定国公感慨完,军府外头传来了一阵阵的喧哗声。
定国公眉头一皱,“今日校阅,兹事体大,何人竟敢在此喧哗?”
“卑职这就去看看!”几个手下见定国公面露不悦之色,赶忙走出去询问情况。
没一会,就见两个手下押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白面宦官。
押上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薛宁!
定国公乍一见到薛宁觉得面生,便开口问道,“你是何人?怎么敢在此处喧哗?你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薛宁倒是毫不畏惧,看了一眼定国公,“我是薛宁,同安顺伯府独子,至于为什么来这儿,你问后面两个阎货吧!”
后面的一位白面宦官即刻走上前,向定国公禀报,“奴才奉了圣上口谕,带安顺伯之子薛宁来参加今日校阅的!”
“薛宁?”
定国公平时公务繁忙,甚少关心八卦,不过最近京城里有名的败家子薛宁卖了祖宗基业的事,他还是略有耳闻的。
这圣上这是怎么了?怎么把这败家子送来这儿了?
进来看到定国公,薛宁突然有点后怕了:这老头看着就不好惹,如果把我交给他?那我不死也得脱几层皮!
薛宁为了逃脱,直接闹开了,“小爷我在家正和丫头玩得好好的,谁要来参加什么校阅?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而在场的所有功勋子弟们一听到弘治帝让薛宁来参加校阅,顿时也炸开了祸。
有直接不耻的:让薛宁参加校阅,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有更为刻薄的:他会什么?变卖祖宗房产?要是让他成了官,还不把我朝基业毁于一旦了。
更直接耻笑的:不过,有一点我们都不如他,如果我们今天比试的是京城哪里的姑娘更会侍候人?他绝对能得第一!
说完,现场所有人都哄堂大笑。
定国公平睦听到勋贵们的讥笑,立刻眉头一拧,拿起一根杀威棒直接震地一敲怒吼道,“再敢喧哗,老夫手里的杀威棒可不是吃素的!”
杀威棒“砰”插在了地上马上击起阵阵尘土,配合着定国公惊天巨吼,在场如温室花朵养大的勋贵子弟哪见过这个阵仗,全都软了腿脚,甚至几个胆小的,已经尿了裤子。
这时,却只有一个人,反而气定神闲,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这个人就是薛宁。
定国公转头嫌恶的看了一眼那些吓坏了的勋贵,再看了眼薛宁的样子,定国公反而对眼前这个少年生出一丝丝欣赏来。
都说虎父无犬子,这小子至少胆子挺大,这点倒很有大将之风!
此时定国公看薛宁,面色也柔和了很多,“既然是奉圣上口谕,那就进来吧……”
虽然薛宁不情不愿,但也不敢抗旨,考就考吧!
所有人都各自落座以后,开始分发纸笔。
定国公展开圣旨,大声说道,“今日校阅的题目是:安国之道!”
所谓的安国之道也就是怎么才能让国家安定,安全!
这样的题目也是弘治帝想校考勋贵子弟对国家大势的判断。
在场的所有勋贵子弟们,听了题目,个个胸有成竹,思考片刻之后都开始写了起来。
这些勋贵们整天们的老爹整天不就是和皇帝上朝下朝说的就是这个,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哪怕大方向掌握不了,歌功颂德讲一堆空话大话他们不用人教都知道怎么写。
所以勋贵子弟都觉得这题目简直就是皇帝在放水,就是想让他们轻而易举平步青云。
其实也不能怪题目简单,弘治帝根本没对这群锦衣玉食的少年郎抱有太大期望,只是想通过这次校阅,寻找一两个可造之才,至少别让别人说这群勋贵子弟全是草包吧!
定国公看着奋笔疾书的勋贵子弟们,不由叹了口气。
安国之道,题目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弘治帝的梦想吧。
对外,北边的草原诸部隐隐有联合之势,蒙古鞑靼更是有崛起之势,西域诸国也是蠢蠢欲动……
而对内,自从弘治帝登基以来,四川、河南、陕西等地相继闹灾,而各级官员都是混日子,行政效率差,各类问题成堆。
圣上这校阅的题目,也是想找到一个安国之法,解决这内忧外患。
定国公目光扫视了一周,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了薛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