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回到八十年代当首富 默认卷 第十九章:吴主任的计谋

吴仁义眼睛微微一眯,看了一眼平头男人,颇为淡然道:“我并没有让周晓晴上台去点评的意思,只是让你把矛头对准她,不通音律的她,定然会绝望无措,那个时候,由我来出面为她解围再好不过。”

“厉害啊,吴主任,这你都能想得出来!”平头男人闻言,双目一闪,竖起了大拇指。

给自己看上的女人制造麻烦,再由自己出面解决,那个时候,绝望之际的周晓晴定然会对吴主任心生感激。

不得不说,这一手英雄救美,玩得相当到位。

吴主任心中畅快无比,眉间有着一丝得意:“这件事干好了,二号车间的组长就是你的。”

“吴主任,您放心,这件事我一定给您办好咯!”平头男人闻言大喜,忙拍着胸脯保证道。

组长的职位,他已经盯了很长时间,这次评选希望本来也不是很大,可他万万没想到,吴主任今天会突然松口,顿时他整个人兴奋得只发抖。

吴仁义向叶全那一桌望了过去,却发现叶全也在看着他。

一时间,四目相对。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

吴仁义点了一根烟,撤回了目光,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不消一会,他就会让叶全在周晓晴面前,丢尽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迟早有一天,他要让叶全亲眼看着周晓晴对他投怀送抱。

叶全也回过了头,眉头微微皱起,眸中闪烁着寒光。

如果这个吴主任,今天不知好歹,自己一会也不介意公报私仇。

时间徐徐过去,县里的领导也都陆续到场,整个放映厅会场十分热闹。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七点,在众人的瞩目下,一个年逾半百的中年男人迎接着李东海等人坐下,独自走上了舞台。

这人便是袁厂长,袁国华,禹越镇童车厂厂长。

“接下来,我宣布,庆祝我厂成立五周年联欢会正式开始!”

袁国华高声宣布道,舞台上方的大喇叭也适时的响起了音乐。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台上表演了腰鼓、扭秧歌等等传统节目,台下众人热闹无比,纷纷磕着瓜子交头接耳点评着。

“接下来,我们有请来自市文工团的宋灿老师,大家热烈鼓掌欢迎!”

袁国华拿起话筒,满面红光的宣布,目前的一切基本都在预料之中,要是不出什么意外,今天的联欢会可以圆满结束。

这时两个汉子,抬着一个红木钢琴上了舞台。

“咦,你看,这是什么?”

“我在电视里看见过,好像是钢琴,发出的声音可好听了……”

“真是涨见识了,没想到今天可以看到这么稀奇的玩意!”

“那是你不知道,宋灿老师可是江城的大名人,她创作的《今宵别梦寒》还登上了人民时报呢!”

议论声一道接着一道,磕着瓜子花生的群众纷纷震惊不已。

看来袁厂长没少在今天的联欢会上下功夫,不仅仅邀请来了县里的领导,就连宋灿老师也邀请到了。

紧接着,一个英姿飒爽,肩抗两杠两星的女性军官走上舞台,看样子不过三十出头,她微微向台下施礼,便坐在了钢琴旁。

“辛苦宋灿老师为大家表演节目了。”袁国华在一旁恭维道,旋即退开身位走下台去。

忽然,琴声响起,场中顿时一片安静。

只听得一阵钢琴之声夹杂的五月的微风,飘入会场众人耳中,那美妙琴声,众人闻所未闻,顿感新奇,似乎很远,又似乎很亲近,塞绕耳际。

忽而,琴声再次响起,亦扬亦挫,时而深沉,时而婉转,一会似小桥流水,一会又似大河呜咽,其中蕴含的波澜壮阔和山河秀美,由耳入心。

……

琴音落下,宋灿停下了双手,一曲作罢,余音绕梁。

静,落针可闻的安静。

不知是谁,第一个开始鼓掌,紧接着,会场的掌声如同山洪一般爆发,雷鸣一般经久不息。

宋灿笔直的站起了身,身为市文工团的团级干部,眼前的场面显然不算什么。

袁国华连忙从台下走上了舞台,拿着话筒道:“宋灿老师的音乐造诣之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再次鼓掌表示感谢。”

“哗啦啦!”

台下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袁国华作出了个手势,表示停,旋即拿着话筒对着台下众人道:“各位同志,我们好不容易遇见宋灿老师的钢琴表演,懂音乐的人不妨来和宋灿老师探讨一番,如何?”

这话一落下,场下众人的面色顿时肃然。

汤灿老师是市文工团的团级干部,中校军衔,其音乐造诣不容小觑。

要是点评,定然不能说其中的不足,只能说优点。

而且,在保证夸耀的同时,还要保证驴唇对上马嘴,这马屁可不能拍歪,不然就尴尬了。

能在国营单位工作的人,在场的学历都不低,自然想着出言表现一番。

见台下众人纷纷意动,袁国华也没有浪费时间,询问道:“不知道那位同志愿意上来第一个点评?”

声音落下,众人面面相觑,显得有些犹豫。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第一个上台的点评的人,要是没有一定的音乐水平,没说到点子上。

要是一不小心把汤灿得罪,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时间,场中显得有些安静。

袁国华也并不以为意,本来就是抛砖引玉,他准备点名,让提前安排好的人上台来点评。

可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白背心的平头男人站起身,忽然出声道:“我听说二号车间的周晓晴在初中时参加过文工团,肯定对音乐也有造诣,而且你看她的打扮和气质,显然见多识广,不知道能不能让她上台点评一番?”

这话一落,会场众人的眼光纷纷看向了坐在角落一桌的周晓晴。

看着众人的目光,周晓晴脸色变得很难看。

她只是初中文化,虽然以前参加过文工团,但是多年为生活奔波,那些东西早就忘记得差不多了。

那个平头男人,分明只是想让自己出丑。

看到宋灿点了点头,袁国华也出声道:“周同志,既然有其他同志想欣赏你的点评,那不妨上来点评一番?”

他对于周晓晴并不是很了解,但正如平头男人所说,她身上的气质的确很符合。

让她充当第一个点评者,再适合不过。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