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金缕词 默认卷 第1章:青梅将熟

空荡荡的破渔村怎么会走出那么惊艳的身影?一身旗袍华贵、隆重,红底金丝,飞肩流苏,步步生姿,跟结婚似的,却不见新郎和宾客。她在一段残阳下走得很急,急得快忘了呼吸,红着脸憋着劲儿,黑溜溜的眼珠把渔村的每个角落都搜遍了,像要把谁从某个揪出来跟她结婚似的。

“邵琅远,不出来见我是吧,好,以后也别想再见到我。”

这是气话,颜知非自己心里也清楚。如果邵琅远真的出现了,她肯定会欢喜地扑上去,用湿热的脸贴着他。

颜知非离开了,一步比一步急,心情复杂。

旗袍颤动着,像披着风雨摇颤的木棉花。渔村被她远远地抛在脑后,轮廓渐渐模糊到消失。

颜知非走了一天一夜回到了上海繁华大街的一家旗袍店铺里,错愕的店员提心吊胆地上前开门,为她掸去身上的灰尘。

颜知非僵硬地上了楼,谁都不敢上前关心,只能望着空空的回式走廊发呆。

噔噔噔……

很快颜知非就从楼上下来了,惊得店员赶紧跑回原位,抽线的抽线,熨衣的熨衣,制版的制版……

颜知非已脱下隆重的成婚旗袍,换回平日常穿的纯棉印花细布旗袍。

颜知非走进了自己的工作间,磨砂玻璃门后是她忙碌的身影,她动作利索,不见半分迟疑,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半日后,颜知非端着一个雕花精美的花梨木盒走出工作间。

花梨木盒里装的是一件定制旗袍。

“给薛老师送去,记得买束花,最好是香槟玫瑰,如果有百合,再顺手买几枝百合,两种花分开,不要插在一起。”

交代完这些,颜知非又上楼了。她上楼时一脚重一脚轻,像要晕倒似的。

店员们从没见过这么拼的人,一天一夜没合眼还非得赶完手中的活儿再去休息。

颜知非把那件成婚用的红底金丝旗袍挂在衣帽间的正中央,有它在,衣帽间的其他旗袍都失去了颜色,可是,颜知非从衣帽间路过时却连看也不看它一眼,直接进了卧室,蒙头就睡。

“邵琅远……”

她又想起这个名字,想起这个人了。

颜知非和邵琅远初次见面是在1990年青梅将熟的时节,那天载她最后一程的公交车发出长长的“噗”声,停靠在了路边站台,她被人群推挤下了车,问了一路才找到邵家开的旗袍公司——上海织锦旗庄。

一栋高不见顶的大楼赫然立在这六个雕塑字之后。

“上海织锦旗庄”六个字让颜知非产生了某种敬意,大概是从没想过在上海这个地方居然有人能把旗袍生意做得这么大吧。

颜知非从包袱里拿出一双新布鞋穿上,又掸了掸身上的灰。

“上海织锦旗庄”是邵家开的公司不假,但邵家人不住这里。一个自称经理的人看了颜知非手中的信后,用一辆白色的摆渡车把她送去了邵家住处,一栋藏于松林间的别墅。

颜知非自幼高傲惯了,她不允许宫殿般的别墅撞碎她的自尊心,她倔强地用冷漠的目光淡淡扫了一眼周围。

古朴的回字纹路绕着墨灰的墙,透着昏黄暖和的光,与门口并排立着的半人高路灯相得益彰。两排路灯后各是一池水,波光粼粼,有雨丝飘入,淅淅沥沥。

摆渡车停下,别墅里涌出一大堆人,纷纷伸长了脖子往这端探看。有穿旗袍搭软毛披肩的,有穿商务时装的,也有一套卫衣拉到膝盖上的,像电视上的时装秀开场。

颜知非有些吓到了,邵家的人这么热情?看来爷爷说的不假,他救过邵家老爷子邵添关的命,投奔邵家不过是小事一桩。

可是,颜知非走下摆渡车站定在众人跟前时,她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暗淡了下去。

显然——她不是他们要等的人。

身后有车停下,回头,一双铮亮的咖啡色皮鞋落下,他们真正要等的人下车了,笔挺的西装裤,海蓝的衬衣,微乱却还是有型的头发,一切都与这栋别墅相得益彰。

“是琅远!”

“琅远!”

门口热闹起来。

颜知非的自尊心被砸碎了,以至于当那个叫邵琅远的人从她身旁擦肩而过时她没能看清他的脸。

邵琅远走出一步后,回头问颜知非,“你来找人?”

颜知非刚要开口,其他人就把他围住了,嘘寒问暖好不热切。

远远地,一位提着大剪子的园艺工人路过,一位穿着丝绒挑花旗袍的女人把那园艺老头叫过去,要他赶紧去把邵琅远院子里的枝条修一修。

邵家的人连园艺老头都能看见却偏偏看不见她,是选择性地忽视吧。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