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文娱大宗师 【第一卷】第四十八章:陆老师

五分钟后,陆承将《好汉歌》的曲子与歌词一并写好。

“我看看。”

见到陆承停下笔,原本眼神震惊,坐在沙发上的袁怀义。

终于是忍不住站了起来,朝着桌子走去。

或是准确的说,朝着那份写好的主题曲走去。

叶徐来倒是没有动身,他与老袁不一样。

老袁虽然身为北大中文系教授,但实际上,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痴情浪漫的种。

为了追求女孩子,各种乐器,都玩耍过。

之后又因为北大教授的身份,认识了不少老一辈的艺术家。

对于民乐,也多多少少懂一些。

虽然写不出什么,但看一个曲谱好坏,却是一件小意思。

而他叶徐来,也就是ktv唱唱歌的水平,真要他看曲谱。

那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过去也就看看热闹,看看歌词。

还是不过去了。

倒是对于陆承这个人,他有了几分兴趣。

不管这份曲谱如何,光是这青年能说出唢呐二字,并早就将其写成曲谱,就可见,不俗。

自己这侄儿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啊。

叶徐来不禁朝着陈铭看去。

而此刻,袁怀义终于是拿到了曲谱,他扶了扶戴着的老花镜。

“好汉歌。”

歌名有点意思。

袁怀义点了点头,继续看下去。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嘿嘿,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这歌词。

袁怀义双眸止不住震惊。

如果是常人,一见这个词,就觉得很一般。

没有什么巧妙的比喻,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

但他袁怀义是谁,北大中文系教授!

他看歌词,又岂会向常人一样,只看表面?

第一句,大河向东流。

虽粗扩,但气魄极大,符合《水浒传》的大开大合。

诗词、歌词、文章都是一例作法。

起承转合,需有。

开头起大,后便难承。

而这第二句是什么。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这句,完全承的上上一句!

为什么?

大河向东流,写地;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写天。

一地一天,写天之句,不仅能承地,更能再阔气。

但这时,这两句歌词就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一个开车的司机,一脚踩死油门!

写天啊,已经到达了极致。

一起一承,之后怎么转?

“嘿嘿嘿嘿,参北斗哇。”

这一句,看似重复前一句,但实际上,奥妙无穷!

袁怀义深吸一口气。

他玩过音乐,也研究过音乐。

对于曲子,他很敏感;对于歌词,亦是如此。

这一句“嘿嘿嘿嘿,参北斗哇”。

完全可以说的上是神来之笔!

比前两句,还要神!

嘿嘿嘿嘿四个字看似多余,实际上,若是缺了这四个字。

此句,便只有参北斗哇四字,整个歌词会变成什么?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参北斗哇!

这种单调的重复,与一般的俗套歌词有什么区别?

而加了嘿嘿嘿嘿,不仅能承能转,更是将前面一脚踩死的油门,悄悄松开。

一句写地,一句写天。

再看之后一句: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先不说这句歌词的意义。

光是背后的蕴含,其实就可以看出,这句歌词,是写人。

四句歌词,天地人!

这代表什么,集大成!

这种歌词,真的是自己刚才所见,那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写的?

袁怀义的左手忍不住摆动,看着曲谱,脑海中,将这首歌完全给轻哼了出来。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这旋律,简单而又大气。

简单,容易让观众记住;大气,符合《水浒传》意境。

这种曲谱,这种歌词,不能做主题曲,又有那首歌可以做!

“好!”

袁怀义忍不住开口道。

“什么。”

看着陈铭的叶徐来,听到袁怀义这个“好”字。

立刻回头。

要知道,自己这位老袁,可从来不夸人!

自己跟老袁说,这次来江州请赵闻道谱曲。

老袁给自己的回复也是,或许可以一试,应该能达到标准。

这说明什么?

在老袁的眼里,被称之为民乐作曲大师的赵闻道。

如果是正常发挥,写出来的曲子,也就勉强达标而已!

距离现在的“好”字,可是相差着整整一个台阶!

现在,这份由二十来岁青年写出的曲谱,居然得了个好的评价。

这曲谱,究竟是何等优秀!

叶徐来快步来到袁怀义身边,看起了歌词。

而另一旁,陈铭也走到陆承身边,拍着陆承的肩膀,一脸兴奋道:

“承子,牛逼啊。那歌,有这么好?”

在看到那袁教授一脸激动的说出好时,陈铭就明白了,这曲谱,过关了。

不出意外,几个月后播放《水浒传》,自己就能在电视上,听到这首歌了。

自己介绍的人,能帮叶叔叔这么大的忙。

这真的是意外之喜。

看来,自己之前与陆承交好,是走对了。

“比我之前几首好多了。”

陆承实话实说。

《好汉歌》是前世《水浒传》的片尾曲,由赵季平先生作曲编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这可不是随便几首流行歌曲,所能与之媲美的。

“这么好?”

即便早就知道这主题曲肯定不差,在听到陆承如此说的时候,陈铭还是内心一惊。

毕竟,《水星记》,可是他昨天循环到今天的歌曲!

可是他打算贯穿一部微电影的歌曲!

他是十分清楚《水星记》质量的。

比《水星记》还要好,那主题曲,到底是什么样的。

饶是对民乐丝毫无兴趣的陈铭,在陆承的这句话下,也掀起了好奇。

想要去看一看,那张被袁教授拿着的纸上,到底写了什么?

“那个,如果没记错,你叫陆承吧。你是小铭介绍过来的,就和他一样,叫我一声叶叔叔吧。”

这时,叶徐来脸上笑意洋溢着走来。

他已经看完了歌词,又在袁怀义那边得到了验证。

饶是他五十二年阅历,在袁怀义说出歌词的好时,也差点没站稳。

这个青年,才二十来岁啊。

比小铭都要小啊。

这样的天才,小铭能够与之交好。

未来肯定能给小铭很大的帮助。

所以,这次走了过来,叶徐来直接自称叶叔叔了。

相信自己面前这位天才,也应该能懂得的。

果然,在听到叶徐来的话后,陆承不紧不慢回道:

“嗯。谢谢叶叔叔了。这次我就是和陈哥来拜访一下您,没什么别的意思。刚听到叶叔叔说缺主题曲,正好我以前看《水浒传》时写过几首,就试了一试。”

叶徐来的潜台词,他已经听懂了。

叫他一声叶叔叔,有了这层身份在。

自己以后若是在娱乐圈有什么事,都可以请他帮忙。

同时,叶徐来那句小铭介绍过来的。意思也很明确,能叫他叶叔叔,是因为陈铭介绍。

于是,陆承如此回道。

一是说明了自己过来只是拜访,没有什么需要伸援手的。

二是称陈铭为陈哥,代表自己记着这份情。

三就是说,自己手上,除了《好汉歌》外,其余关于《水浒传》的歌曲,还有几首。叶叔叔要用,可以来要。

叶徐来点着头,与陆承愉快交谈着。

而此时,还在研究曲谱奥义的袁怀义,听到“陆承”二字,竟然抬起头,不停喃喃。

之前他就有听到陆承这个名,那时还没留意。

现在,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急速,却又带着一副难以掩饰的激动,道:

“请问,陆承先生是不是在寰宇开直播,而且曾经在讲过《水浒传》?说出过要为水浒传正名这种话?”

“是啊。”

陆承疑惑的抬头看向袁怀义,很是惊疑袁怀义这种北大教授怎么会知道自己事情的。

但这事,一查就清楚了。

所以他也没有犹豫,直接点了点头应下。

而就在陆承点头的这一瞬间,那原本把曲谱视若珍宝捧在手心的袁怀义,竟然直接将曲谱随手放在一旁桌上。

然后几步连作一步,快速来到陆承的身前。

在叶徐来与陈铭震惊的双眸里,双手将陆承的右手握起。

一副如见偶像的姿态,兴奋着脸,道:

“我说呢,这样的曲,这样的词,究竟是何等天人,才能写出。”

“没想到竟然是陆老师,缘铿一面,缘铿一面啊。”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