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笑道“先生既然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
诸葛亮道“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
诸葛亮这话说完,顿时让我惊呆了,我有种跳戏的感觉,这是诸葛亮吗?这样神通广大是孙悟空,孙大圣吧!
或者说是封神榜?都说诸葛亮是姜子牙转世,莫非是真的?顿时惊了一身的虚汗。
只见周瑜与鲁肃也半信半疑的看着诸葛亮,特别是周瑜,虽病着,但是眸中散发出的精光似乎想看透诸葛亮一般,让人不可小视。片刻周瑜道“先生如真能求来东风,那真是神人也。”
诸葛亮只笑不语,轻摇着鹅毛扇,别说还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我有些毛孔悚然,不是诸葛亮真会些神通法术,而我不知吧?
想到这,便一瞬不瞬的盯着诸葛亮看,诸葛亮似乎知道我看他,转脸看向我,俊眉一扬,笑意无垠。
周瑜也看向我,我赶忙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好。“那先生可否即刻开始?”
诸葛亮点头“我需要人来帮我,请都督协助。”周瑜点头,看向鲁肃,鲁肃立刻会意,起身而去,我和诸葛亮也告退。
但是走的时候,总感觉身后的目光如芒在刺,莫非周瑜认出我了?转念摇摇头,不想那么多了,眼下问清楚诸葛亮情势最重要。
“你真会呼风唤雨?”我小声在诸葛亮身边问道。诸葛亮轻笑“你说呢?”我看清了诸葛亮眼底的狡诈,顿时明白。
“我说你不会,那你怎么敢那么说?”诸葛亮用鹅毛扇轻拍了一下我的头道“我虽不会法术,但是我却会看星象,五行,八卦。什么时候有风,我还是算的出的。”
我轻揉着额头,恍然“这么说,还说的过去,之前草船借箭的时候,你也算的出什么时候大雾。”
那诸葛亮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把自己神化?有什么目的?
只见鲁肃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
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
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
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
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这一套下来,已是让我目瞪口呆,现在能说诸葛亮是神棍吗?这也特太专业了,先不说诸葛亮能不能借来东风,单就说这架势就够给一百个赞的了。
如果不是之前就跟诸葛亮那了解他根本不会法术,连我都要被糊弄过去了。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诸葛亮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锦色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
诸葛亮分付鲁肃道“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
诸葛亮又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
只见诸葛亮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诸葛亮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
且说周瑜请程普、鲁肃一班军官,在帐中伺候,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出;一面关报孙权接应。
黄盖已自准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
甘宁、阚泽窝盘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围尽是东吴军马,把得水泄不通:只等帐上号令下来。
周瑜正在帐中坐议,探子来报“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
周瑜即差鲁肃遍告各部下官兵将士“俱各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号令一出,时刻休违。倘有违误,即按军法。”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厮杀。
而诸葛亮这边已经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我有些着急,不会算错了,没有风来吧?
这个时候不止周瑜质疑,将士们也纷纷议论“先生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
我有心想去替诸葛亮争辩一二,后忽的一笑,算了,诸葛亮都不急,我急什么?
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周瑜骇然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
便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二将领命。
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丁奉上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后人有诗曰:“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忽见东风来,我站在七星坛下,不禁暗暗佩服,且风势越来越大,不时有探子来报前方战事。
只见诸葛亮一身锦色衣袍趁着月色,俊美无比。散着的长发随着风飞扬,让我有种错觉,他就是仙人,即将破空而去一般。我心下一紧,就想上七星坛上去拉住诸葛亮,不让他羽化成仙。
然而此时另一边的黄盖也将准备好的20只大船,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铺好引火用的硫黄、焰硝等物,然后用青布油单遮盖好,船头还钉满大钉,船上又树起诈降的联络标识“青龙牙旗”。
每条大船后面各系着行动便捷的小船“走舸”。黄盖还特派小卒持书与曹操约定当晚来降。周瑜也安排好接应黄盖的船只和进攻的后续队伍。
江北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诸将等待消息时,黄盖的密信送到。信中称:因周瑜关防甚严,黄盖一时无计脱身。
巧遇鄱阳湖运粮船队到寨,周瑜遂命黄盖巡逻,这才有了出营的机会。于是,定于当晚二更来降,插着青龙牙旗的船队就是来降的粮船。
曹操见书大喜,与诸将来到水寨的大船之上,专等黄盖的到来。
黄盖座船的大旗上,写着“先锋黄盖”四个大字。他指挥着诈降的船队,趁着呼呼的东南风向北岸疾进如飞。当曹操看到黄盖的船队远远驶来时,高兴异常,认为这是老天保佑他成功。
但曹操的部下程昱却看出了破绽,他认为满载军粮的船只不会如此轻捷,恐怕其中有诈。曹操一听有所醒悟,立即遣将驱船前往,命令黄盖来船于江心抛锚,不准靠近水寨。
但为时已晚。此时,诈降的船队离曹军水寨只有二里水面,黄盖大刀一挥,前面的船只一齐放火。
各船的柴草、鱼油立即燃烧起来,火乘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冲入曹操水寨。曹军战船一时俱燃,因各船已被铁锁连在一起,所以水寨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大火又迅速地延及北岸的曹军大营。
顿时赤壁漫天大火,火光照的黑夜如白昼一般,惨叫声,哭嚎声络绎不绝。这一站,曹操大军死伤过半,几万人死于火海,惨烈不堪。而危急中,曹操在张辽等十数人护卫下,狼狈换船逃奔北岸。
孙刘的各路大军乘胜同时并进,曹军被火焚水溺、着枪中箭而死的不可胜数,曹操本人也落荒而逃。自此,此战大获全胜!
史书记载: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刘联军方面已作好大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诸葛亮设坛祭风三日,借东风。
周瑜、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至此取得重大成果,是孙刘联军取得赤壁大战胜利的重要计谋之一。
然而这东风吹来的不止是胜利,更是杀机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