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我为崇祯 第二十二章前往山东

大宴之后。红薯风靡了直隶各地,在农商部的推广下。红薯种植的也相当顺利。红薯酒的做法,由检也交给了几大皇商。让他们大量收购红薯。以提高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

由检将自己编写的步兵操典拿给了了孙传庭,让他用于训练士兵。孙传庭看到由检编写的步兵操典,惊为天人。心里暗道。皇上一定是大明中兴之主。

崇祯大旱指发生在1637~1643年间的一场特大旱灾。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干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

由检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如今的台湾已经 被荷兰人和郑芝龙霸占。收复台湾势在必行。自己还应该以台湾为跳板。攻略东南亚。那块肥沃的土地。

有了那块肥沃的土地,大明应该能熬过这场千年不遇的大旱。

如今陕西的局势还算稳定,相信红薯如果能得到全面的推广。陕西应该不会出现那么规模庞大的起义。自己,已经派锦衣卫去杀,张献忠,高迎祥,罗汝才,王自用,王嘉胤,李自成,相信不久就能收到消息。

由检决定密往山东。准备一下水师的筹建工作。万丈高楼总不可能平地而起。

这天,由检出了宫门,带了一批烈玉春,和花露水。一行五十多人,扮作商人,前往山东。

崇祯年间山东并未,有大的灾荒发生,但却多糟兵祸。后金却几次劫掠山东。又有孔有德之乱。加上土地兼并严重,所山东老百姓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山东孔家可谓是,我国唯一的你个千年家族。历朝历代对孔家。都是恩赏不断。如今的孔家是第六十五代,孔胤植,字对寰,号懋甲。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袭封衍圣公,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加太子太保,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晋太子太傅。清朝对历史上所沿袭下来的对孔家种种优待“俱应相沿”并“期于优渥”。孔胤植凡进京朝见,皇帝都遣迎劳,入朝,班列大学士之上。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在都城太仆寺街赐第一座,计门、厅、楼、房一百多间。这就是北京的衍圣公府。享年56岁。

据说孔家有地不下五千倾。整个曲阜的百姓,几乎都是孔家的佃户。曲阜县令必是孔氏族人。或门生担任。孔氏在曲阜可谓真真正正的土皇帝。由检前世就对,如今的孔家厌恶之至。纵观孔家历史可谓是谁得势就顺从谁。可谓是真正的墙头草。从无忠义。

自西汉以来。儒家子弟为了迎合统治阶级,不断篡改儒家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所以各国统治者和贵族并不接纳孔子。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南宋朱熹、北宋二程的理学派别。由程颢、程颐创立,南宋朱熹成为集大成者。其主要观点是“性即理也”,所以又称“性理学”。主张通过“格物”来体悟天理,然后“存天理,灭人欲”。

孔子的思想可以说,已经被他的徒孙们,篡改的面目全非了。

走了大概三天,来到了东昌府。踏入了山东的地界。一路上由检见到很多流民。这些流民多数来自陕西。如今陕西大旱已经有一年有余了。可自己真的能救得了陕西的灾民吗?现在陕西的灾情只是一个开头。之后还会有波及半个中国的旱情。老百姓会理解自己吗?自己真的能中兴大明,改变原本崇祯的命运吗?

红薯是正在推广。可是这些流民甚至连地都没有。拿什么种,他们真的能熬下去吗?看着这些衣不遮体的流民。自己能救得了他们一辈子吗?

想着想着,已经靠近了聊城。看着天色已经晚了。由检道:三喜进城找个地方打尖吧!三喜道:好的爷。聊城是东昌府的治所。

守门的官兵看了看由检这帮人。想要过来检查。李三虎上前道:各位官爷我们,是皇商王家的人。是往登州,送货去。说着就拿出了一粒银豆子,大约有二钱。递给了其中的一位守门士兵。那官兵掂了掂手中的银子笑道:进去吧。

李三虎是这群侍卫的首领。是锦衣卫千户。这群侍卫是皇宫里的侍卫,都是以一敌五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