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国民网红成长记 第二十四章 地震

“当然是有原由的,任何事都会有因有果。只是我不想说,说了你不仅不会明白,还会笑话我。”

李小霂感觉得出来,言诺的家庭一定也是比较优越的。

“你不说,怎么会知道我不明白?又怎么会知道我会笑话你?”言诺看着李小霂笑道。

“我……我觉得这个世界好不公平,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穷,有的人生来就有许多宠爱,而有的人却生来就倍受冷落……”李小霂觉得好不公平,可再过几年,经历的事情多了,她就明白,其实人活一世,最不该追寻的就是【公平】。

哪一种人生不是历练?哪一种历练不是人生呢?

后辈的财富,是前辈辛劳积累起来的;后辈的贫穷,是前辈不务正业挥霍形成的。说什么公不公平呢?有人享福,自然就有人受罪;有人受罪,自然就有人享福。

只是如今的李小霂还是一个稚嫩的花季少女,还没有这样的觉悟,便觉得心里堵得慌。

“或许不是这个世界不公平,只是有的人先苦后甜,有的人先甜后苦。相信我,你以后一定会很幸福的。”言诺如此说。

其实他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李小霂,李小霂眼里的悲伤和无奈都让他感到心疼,他想要保护这个女孩,想要爱护这个女孩。这是他心里唯一的感受。

李小霂觉得言诺说得有道理,她现在努力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她也一定可以挣很多的钱,一定可以让爸妈不用在外面打工,一定可以让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到时候她也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样想想,李小霂的心情一下就好了,然后便告别言诺,回宿舍睡觉了。

李小霂以为明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只是那日下午,几乎整个中国都震动了。因为这一日就是2008年5月12日,在这日下午2点28分,发生了8.0级的汶川大地震。

晚上,学校操场有许多学生在点蜡烛祈福,希望上天保佑,能少些伤亡。

李小霂与汪小雁在田径场上来回的走着,什么也没说,她们也在为那些饱受磨难的人祈祷,但她们又清楚的知道这世上没有观音也没有上帝。她们像与其他的人那样,去做自愿者,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可她们是学生,她们的职责是学习。所以他们仅能做的,便是悬着一颗心,担忧着那受难和劳碌的人们。

晚自习的时候,班主任冷锋念了一首词,那是一首歌词,叫《亲爱的小孩》!

……

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 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

漂亮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 却找不到别人倾诉

聪明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 在风中寻找 从清晨到日暮

我亲爱的小孩 为什么你不让我看清楚

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 在黑暗中独自漫步

亲爱的小孩 快快擦干你的泪珠 我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亲爱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 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

亲爱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 在风中寻找从清晨到日暮

我亲爱的小孩 为什么你不让我看清楚

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 在黑暗中独自漫步

亲爱的小孩 快快擦干你的泪珠 我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

李小霂哭了,许多人都哭了!

一个又一个的死亡数据和失踪人口数据在更新,都是不断增加。似乎整个中国都随着这些死亡数据而沉寂,直到5月18日,各地伤亡汇总, 死亡人数32477人,活生生被埋的9500人,受伤220109人。

但在这样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李小霂与所有人一样,知道了什么叫做中国力量。抗灾救援的队伍一批接一批,募捐一批接着一批,自愿者一批接着一批,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暂停传递,全国默哀。

在所有同胞的努力下,最终救出33434人。

只是人终归是往前走的,伤痛虽痛,但只要不总是盯着那块伤疤,便也就觉得好受些了。到下次再去看那伤疤时,就会发现,它已经慢慢的愈合了,长出了新的皮肉。

中国母亲虽然受了伤,但也慢慢愈合了。只是【汶川】这两个字,不管过了多久,都会带着隐隐的痛和感动。

夏日来了,李小霂有了一个人生中的一个难题。到底是读文,读理,还是学艺术?

现在摆在李小霂面前的有文科、理科、文科+艺术、理科+艺术,理科不是李小霂擅长的,所以直接exclude(排除),那么她只要在文科与文科+艺术里面选择。

李小霂很清楚她内心的想法是文科+艺术,她喜欢美术,更喜欢学艺术的人,因为学艺术的人虽然有些自我张扬,但却活得精彩。

但她面临一个问题,她的家庭经济。虽然李小霂的家庭条件相比以前是好了些,现在已经完全解决温饱了,但那是因为现在整体经济条件都比以前好了。如果把李小霂的家庭条件单独拎出来跟别人家比,她家还是穷困的,他们只是比自己以前的生活水平好了一些。

李小霂又是女儿,她妈妈在她五岁的时候就给她添了一个弟弟,她爷爷奶奶都很疼弟弟,虽然她爸爸妈妈对她也很好,但李小霂心里清楚,弟弟李超才是最值得培养的一个,因为好好培养儿子是天经地义的,女儿早晚都是要嫁出去,是没必要花太多心思的。

而学艺术要花不少钱,所以李小霂不知道怎么跟爸爸开口。她知道如果爷爷奶奶知道了一定会骂她,也骂爸妈的。

更何况,李小霂也不想跟自己的弟弟比什么,挣什么。

以前她背着弟弟,牵着弟弟到处跑,到处玩。有一次跟其他的大孩子去山上的一座观音庙里玩,她也带着弟弟,那时弟弟三岁,她八岁。她在庙里看到一块石头,刻了字的石头,她没在意随手扔到了半山腰的野草从里。

别人说不能扔的,李小霂不信,她觉得一块石头,有什么不能扔的?

下山后,遇到了经常会去观音庙打理的道士,其他的孩子跟道士说李小霂扔了一块观音刻了字的石头,于是道士说:“那观音以后再也不会保佑她了。”

三岁的李超当时就哭了,他说:“我们去捡回来!”

八岁的李小霂心里也有些慌,于是带着弟弟又爬上了山,山很高,他们也忘了他们爬了多久。爬上去以后,李小霂让弟弟坐在观音庙外面的地上等着,她下到半山腰去捡石头。

因为李小霂要找到她扔石头的位置,才能更好的找到那块石头,所以她必须先上到山顶,再从自己扔石头的位置下到半山腰。

李超在边上看着李小霂一点一点的下去,嘴里还一直念着:“姐姐,等我们把石头捡起来,就好了。观音菩萨就会继续保佑你的。”

李小霂也一遍又一遍的回应着弟弟:“对,捡起来就好了。你在那别动知道吗?别摔下来了!”

后来李小霂才知道他们都太害怕了,所以一直不停的说话,至于是不是同一句,其实没关系。

当时李小霂很担心找不到那块石头,山那么大,那么陡峭,她很可能找不到,可是她找到了,那块刻了字的石头,她找到了。

“弟弟,我找到了,我找到了……”李小霂开心的说着。

小小的李超开心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捡起来了,姐姐捡起来了!”那是胜利的呼唤。

从山腰爬上去,李小霂抱着弟弟,她知道如果没有弟弟,她不会来捡这块石头。因为弟弟哭了,弟弟在担心她,他那么小,就会担心她,所以她一定要把石头捡回去,不让弟弟担心。

三岁的李超太小,等他长大后就不再有这段记忆了,但八岁的李小霂却一直记得,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因为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被担心,被关心,而这担心关心来自于她仅仅三岁的弟弟。

所以就算爷爷奶奶都只会对李超好,所以就算知道在爸爸妈妈心里李超最重要,李小霂也从来不会怪李超,也不会减少对李超的好。李超是她的弟弟,血脉相连,会为她担心的弟弟!

在李小霂成长的人生中,对李超最严厉,她教育他,训斥他,告诉他很多的道理,这是专属于李超的严厉。

李超现在读小学六年级,很快他就要上初中了,他的消费成本一直以来都是比李小霂更高的。所以李小霂不知道李维和邓兰会不会支持她学艺术。

但李小霂知道,现在不是在她和李超之间取舍,因为李超还没到这个紧迫的关头。如果是他们两个之间的取舍,李小霂会直接放弃,她完全不用争取,也不用礼让,因为不用开始她就一败涂地,因为家里每个人的选择都会是弟弟,就连她自己的选择也是。

但现在不是这样的,现在就算爸妈送李小霂学艺术,李超也还是可以很好的学习,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李小霂害怕的是,李维和邓兰会在这么早的时候就替李超将来读高中读大学,甚至是结婚生子做准备。如果那样的话,完全就不会有钱分配在她学艺术这件事情上。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