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明后芈月 正文 11.议论商鞅之死

小芈月生下来才十几天,秦国的卫鞅便惨遭车裂之刑。楚王商做为强国明君,知道卫鞅是秦国第一功臣。秦国本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之所以慢慢兴起,是因为卫鞅的变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孝公刚去世,太子驷即位,即当今的秦惠王便把卫鞅处已极刑,大王想听听众臣和太子的想法。

朝庭之上,站满了文武大臣,右边站的武官令尹昭阳、唐昧、庄乔等。左边站的黄歇、左史倚相等。太子今天站在文官这边。

“卫鞅已处极刑,大王想你们都应知道了。今天上朝就是想听听众臣们与太子的想法,卫鞅死了对秦国的发展利与害,对我们楚国的福与祸?”

文武大臣听到了大王的问题,相互望了望。

这时太子连忙站了出来,太子虽然平时对国事不上心,但是从母后那里得知,父王把小芈月扔在山上的事情怀有亏疚。母后对这事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父王对母后有意见虽没有明说,但是母后还是察觉到了。母后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太子地位。母后不想因这事而影响了太子。知道秦国的重量极人物商鞅死了,父王肯定要说起这事。母后和自己讨论了许久,于是自己早就对卫鞅的死有些看法。

“父王,儿臣以为卫鞅之死对秦国是有利也有害,对楚国是的失与得那得看秦惠王的对卫鞅变法的态度。”太子槐双手微拱道。

楚王商看到太子槐平时对朝政之事很少参言,今天如此积极,看起来是有所进步,微笑道:“太笼统抽象,儿臣是否能拔云见日。”

“是。父王。”太子槐恭敬地回道。“卫鞅的死对于秦国算是利大于害。一是,太子驷十四时,年轻稚嫩,跋扈自恣,反对新法的人就利用太子杀了很多人。卫鞅按卫鞅新法处理了太子的两个老师,即公孙贾脸上刺了字,赢虔被割了鼻子。太子驷对这事一直痛心疾首,有不共戴天之仇。和卫鞅的关系长期水火不容。卫鞅处以极刑让惠文王心中大快,且除后患。二是,卫鞅之法过于苛刻,让秦国上上下下的许多人,特别是贵族,恨怨积深,杀掉了卫鞅,可以收拢人心。三是,卫鞅功高盖世,秦国只知道有个卫鞅,并不知道有惠文王,杀掉了卫鞅,可以名震四海,树立威风。四是,这些举动让惠文王牢牢地掌握了大权。这是对秦国有利的。”

楚王商细听太子槐的分析,觉得有些道理,可惜太子槐平时未把心思多放在江山社稷上。“对秦国又有何不利?”

“父王,儿臣想,那卫鞅是个旷世奇才,如果惠文王和卫鞅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卫鞅很可能还会给秦国强大出谋划策,那将对秦国又会助上一臂之力。这将是卫鞅之死的劣处。”

“嗯。”大王听着太子的分析,虽然觉得太子槐虽然有很多的缺点,但是其能力又是其他公子所不及的。“依儿臣之见,秦惠王是继续用承用卫鞅之法,还是会废了卫鞅之法?”

“卫鞅之法对秦国的兴起有不可抹灭的功劳,法不废秦则可以不断强大,对楚不对。如废之,则秦可能日渐衰落,对楚有利。依儿臣见,秦惠王极其敬重他的老师,卫鞅之法遭到了大多的贵族的反对,太子驷曾听从太子傅公孙贾,太子师赢虔的唆教,极力反对过卫鞅之法。是废是用儿臣还没有定夺?”

“嗯。”大王虽然没有从太子槐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但也有所收获。接着朝着朝庭大臣扫了一眼,“各位大臣有什么想法,都说来听听?”

这时黄歇站了出来,恭敬地双手微拱:“大王,微臣说说自己的浅闻小见。”

“听着呢!”黄歇政治家,游学博闻,善辩,有见地,大王端坐龙椅,倾耳细听。

“是。大王。”然后黄歇又双手微拱,“卫鞅的新法已经立了出来,对于秦国来说,卫鞅已经没有价值了,但是在秦孝公和秦惠王眼中却是后患无穷。卫鞅处以车裂极刑以及家族消失,是必然的。他的死对秦惠王巩固大权是十分的有利,且这是秦孝公早就安排好了的。新法会继续下去,卫鞅九泉之下如果知道,那他也应是死而无憾了。新法的执行使秦国的不断强大对楚国是不利的。”

听到黄歇说新法还会执行,知道对楚国是不利,大王心神不安, “黄歇,彻头彻尾详尽道来,让大王听个明白。”

“是,大王。”黄歇行礼之后又说道:“首先从卫鞅的新法说起。卫鞅的新法目的是为了秦国的繁荣富裕与江山社稷出力的。经历了二次完成,第一次立法,是在公元前359年开始,内容有二条:一是,鼓励耕织,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超规定多的,可以免除其自身的徭役;二是,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同时不能享受特权。第二次又是二条新法,是在公元前350年开始。一是,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一个县,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二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鼓励开垦荒地,平衡赋税。

由于卫鞅新法,秦国经济上年年五谷丰登,布帛富有。战场上个个都是勇猛杀敌,秦孝公八年即公元前354年,卫鞅变法的第六年,秦国和魏国在元里交战,取得了胜利。公元前352年,卫鞅率兵包围了魏国的安邑,安邑划入了秦国的版图。公元前340年,卫鞅率兵打败了魏国,俘虏了魏国公子卬。事隔二年,秦国和魏国作战,又俘虏了魏国将军错。秦国以前也经常打仗,但也有过丢盔弃甲甚至大败亏轮的经历。至从卫鞅变法后,秦国几乎没有失败过,这一时期,秦国没有出过名将,便是士卒能战。实事证明了卫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变法之后,人们以偷抢扒拿为耻辱,以勤劳致富,勇猛善战为光荣。无论从帝王政权,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各个方面都是有利帝王,社会与人民的。

秦孝公想让卫鞅之法世世代代的传下去,于秦孝公十二年,即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修造了咸阳城,筑起了公布法令的门阙。城修好后,秦国迁都咸阳。这个门阙表达了二个含义:一是将法令公之于众,让所有的国人都来遵照执行。二是让新法成为一种国策固定下来,子孙后代只能执行,不能更改。否则会贫困潦倒,更可怕的是会让别国蚕食鲸吞。

但是秦孝公想到卫鞅对国家的功劳极大,使得家喻户晓,如果自己驾鹤西去,年轻的秦惠王便无力驾驭卫鞅。秦孝公曾试探过卫鞅,说让卫鞅继承王位,一口被卫鞅拒绝了。卫鞅并无夺权之心。但是秦孝公多心还是收回卫鞅的军权,由此可以看出,秦孝公让卫鞅以及家族离去,让秦惠王收拢人心,威震秦惠王雄风之想法早有打算。所以卫鞅车裂极刑已是必然。

秦国不断强大,这都是卫鞅变法的原因,秦惠王心知肚明,所以秦惠王会继续承用卫鞅新法。”

“嗯。”“不过秦国的兴起对楚国也不是完全不利。秦国壮大了,楚国可以早早地和秦国和睦相处,到时联合秦国攻打弱小的国家,消灭一个少一个。”大王说话干脆利落。

“大王英明。”满朝大臣行礼道。

秦孝公和秦惠王这样对待自己的大臣,让自己的大臣听到了肯定有所想法。大王细细地看了那些好像在沉思的大臣们,“让自己的国家不断强大无可厚非,无仁义可言,该用暴力时就要用暴力,该用计谋时用应该用计谋。人与人之间,当然用着道德的约束,有情份可讲,对国君忠心耿耿的功臣心狠毒辣,实不可行。”

“关键还是卫鞅刻薄寡恩 缺少为人的基本道德。刚刚开始立法时,很多人都十分地反对,太子驷的太子傅公孙贾,太子师赢虔极力反对变法。新法执行十年,秦国粮丰衣足,人民遵纪守法,勤劳致家,勇于杀敌,每战必胜,一些原来批评变法的人,对新法连连称赞,卫鞅应该感到高兴而宽恕他们,但是卫鞅毫无心慈手软,以“乱化之民”全部发配远方,从此秦“民莫敢议令”;对敢于反对自己的人,卫鞅是一概予以残酷打击而决不手软的。太子驷的两位老师也未逃掉此劫。”庄乔站出来说道,”

“秦国之所以慢慢地兴起,卫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除了卫鞅会立法,还与卫鞅会执法是密不可分的,卫鞅雷厉风行,当机立断,做事认真都让新法在秦国的执行起了很大的作用。试想如果卫鞅是一个办事优柔寡断,心慈手软,老牛慢车,就像一个久病在床的废人一样,谁又会把他看在眼里。恐怕就是再好的新法,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卫鞅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令尹昭阳也连忙上言道。

“卫鞅是秦国国士无双的旷世奇才,他的死对我们来说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左史倚相接着参言道。

“嗯。”“对于秦国的事情暂且说到这里。楚国的江山社稷是该讨论的重中之重,下次上朝,希望各大臣和太子给大王献计献策。”

“是。大王。”众臣和太子行礼道。

注:商鞅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1-2] 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3-4] 。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