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我,曹杰将军也非常好奇,便向我问到:“哦?你且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看看。”
我看了一下所有人,便说到:“替身球不是具有模仿主人的记忆和行动等功能么,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让替身球代替真人驾驶员上战场作战不是?即便是替身球阵亡,那么我们损失的也只是一名我们的替身,而且替身球和机甲是可以重复制造的吧,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保证矿洞能够源源不断的运送M30合金矿石回来,那我们就可以制造出很多生力军了,相当于我们的战斗力一下子就会提升很多。”
我一口气将心里的想法都说了出来,所有人都开始在讨论关于替身球的可行性,曹杰将军和上面的昆虫元老也开始议论纷纷。
苏暖和张可等人也都吃惊的看着我,那种表情仿佛是在说:“对啊,我们怎么都没有想到可以利用替身球复制一个我出来呢?”
停顿了一下,我接着说到;“而且如果同时制造出几名替身的话,说不定还能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这样的话我们的胜算会提高很多,偷袭的成功率也会大大的增加。”
商量片刻之后,曹杰将军同意了我的这个提议,但是在正式采取这个战略方式之前,必须得经过试验以确保这个方法的确有效才行。接着,曹杰将军宣布了另一个情报,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情报显示,王蛮博士似乎重新修建了一个根据地,这个根据地的具体坐标目前还不明确,不过肯定是一个比虫窟更为隐秘的地方,多半也在地下,而且这个地方的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区域远远超过了虫窟,目前树海基地的侦查部队还在马不停蹄的四处打探,如果能够造一日找到这个地方,我们就能早一步的根据其地形作出相应的对策。
我一想,如果替身球的战略行得通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虫窟形成大规模的进攻,以替身球作为佯攻牵制住黑色昆虫的主力部队,跟以前一样,我们带领主力部队直扑王蛮博士的老巢,要是运气好能够一举抓住王蛮博士,那这场战争就会提前结束,对所有人来说都会是一个好消息。
我继续将刚才的战略思路进一步的告诉给了所有人,大家都表示赞同,尽管有部分队员对这个方案的成功性表示疑惑,不过他们也没有反对。只是大家都觉得可以试一试,黑色昆虫能够通过心里震荡仪来不停的补充它们的兵力,我们也可以用替身球来增加我们的战斗力,而且替身球的技术只有白色昆虫掌握,对于黑色昆虫来说,替身球的存在一直都是一个迷。
接下来的事情就必须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了,替身球开始被大规模的制造,只不过这个命令是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所有人类同盟军的队员,曹杰将军和几位高层的昆虫元老而已,替身球的存在,本来是为了按照本人的意愿制造出一个复制人,复制人会按照本人的记忆和行动代替自己回到家人的身边,尽到照顾家人的目的,不过现在能够用到作战上面,从生活方面转变到军事方面,也是一个戏剧性的变化了。
研制替身球的过程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虽然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具体的制造技术,毕竟制造技术也只有几位少数的白色昆虫工程师掌握,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造出了一批替身球,东西制造出来以后,接下来就进入到实验性的阶段。
每一个小队的队长以及曹杰将军,以及部分昆虫元老和工程师们参加了替身球的试验过程,由于TC14要守卫矿洞,所以我暂时代替它成为了梯队四组的临时队长,跟着大家一起在第1号训练场进行了试验。
第一批试验的对象是所有的同盟军成员,曹杰将军会随机叫出任何一位小队队长,让他们拿起替身球然后按下,一个替身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一般来说只要本人的记忆当中包含有对于机甲的操作和所有的黑色昆虫都是敌人这两个前提条件,那么替身球就能够执行以上两个操作。
第一名队长是利刃二组的队长,他首先被叫了出来,在一台蝴蝶机甲面前按下了替身球的按钮,他的替身便立即出现了,之后这名队员开始用大脑和自己的替身进行交流,这名替身便径直朝着那台蝴蝶机甲走了过去,只见它走上了机甲,关上了舱门,不过等待了很久以后也没有看到这台机甲飞起来或者是作出其他动作。
大家都觉得奇怪,最后还是这个队员走过去打开了舱门,走进去一看,才发现了问题,这名替身坐在驾驶座上面,手脚不停的在仪表盘上面敲来敲去,但是就是不见它启动机甲,这名队员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刚一接近五米的范围,替身球就变回了原型。
这名队员跟大家说了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觉得奇怪。片刻之后曹杰将军提议让另外一名队长尝试使用替身球,另一名队长开始了第二次试验,只见他的替身成形后也朝着蝴蝶机甲走了过去,不过这次的试验似乎非常的成功,只见替身登上机甲以后,很快的就启动了机甲,蝴蝶机甲慢慢地升空,并且所有的机载武器都可以转动发射,不过因为试验并没有装上实弹,所以只能看到枪管和炮筒的转动,但是这已经说明了它的可行性。
接下来,又有数名队长被叫出来参与了实验,所操作的机甲也包含了树海基地产出的三代或者三代以上的主力作战机甲。但是问题就在于不是每一次的试验都是成功的,总有几次能够看到替身球胡乱敲打着仪表盘,但是就是不能启动机甲。
益阳同样也在场,但是他和我一样,都没有被选中参与实验,看到这些结果,益阳开始沉思,想了半天他忽然对大家说到:“各位,我可能知道替身球为什么不能每次都成功的操作机甲了。”
大家都好奇的看着他,等待着他将答案揭晓。
停了一会,益阳才开口说到:“其实吧,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能操作一种机甲,这在一开始就是定好了的,而每一台机甲的仪表盘也有所不同,所以每一个替身球也只能操作它主人会操作的机甲,如果一旦碰到一台不会操作的机甲,那么替身就只能对着仪表盘一通乱敲,无法正确的启动机甲,这当然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大家都觉得益阳说的有道理,于是,试验方法彻底的按照益阳的构想来操作。每一名队长在实验之前要告诉大家他所操作的机甲,然后在让替身球去操作其余三台机甲,三台机甲中有一台一定是本人会操作的那一台。这一下,所有的人都挨个不漏的参与了实验,我和益阳也不例外,很快的结果出来了。其结果就跟益阳预想的一样,替身球只能操作主人会使用的机甲,对于其他的机甲完全是一窍不通。
既然证实了我们的判断,下一步就是让替身球进一步操作本人会用的机甲,以加强其对机甲战斗这一块的熟悉性,不过我们同样很快的发现了问题,替身球能够驾驶机甲升空作战,但是并不能够像真人驾驶员一样集中百分之百的精神,或者拥有非常高超的战斗技巧,它们只是掌握了机甲的操作,能够作出基本的战斗和闪避动作,所以如果到了实战当中,替身球并不一定能够真正的转化成为强悍的战斗力,说不定一上战场的它们还没有对任何敌人作出攻击就被摧毁,这一点让所有人不仅都开始担心起来。
不过凡事有一利就会有一弊。就算替身球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也可以让它们作为前锋部队吸引住敌人的炮火攻击,从而让我们真正的攻击部队能够给敌人予以重创,但是要是可以解决其战斗技巧的问题,那么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实验一连持续了三天,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则让其他小队成员也参与到了实验之中,苏暖等人先后也进行了实际操作,替身球的效果还是跟之前一样,只会操作自己的机甲,并且作出基本的动作,不过这已经足以得出结论了,那么下一步的实验就是让其他的昆虫士兵们来操作替身球,以检验昆虫士兵替身的战斗力。
之前的替身球都只让人类使用过,昆虫士兵们还没有使用的先例,很快在第二轮的实验中,一批昆虫士兵被召集到训练场,开始了它们的实验,第一名昆虫士兵拿起了替身球,按下了它的开关,但是半天过去了,替身球便没有变成它的替身,这名昆虫士兵又重复的操作了一次,替身球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紧接着换了一名昆虫士兵,它同样也拿起替身球一通乱按,不过替身球依旧没有变成它的替身,我们都以为是替身球出了问题,其中一名队员走了上去,结果昆虫士兵手中的替身球按了下去,但是却能够成功的复制出自己的替身。这可真是奇了怪了。难道替身球不能复制出昆虫的替身?只能复制出人类的替身?
带着以上的疑问我们开始了又一轮针对性的实验,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我们得出了最终结论,替身球无法形成昆虫士兵的替身,它们只能成为人类的替身,至于原因我们并不得而知,就连制造替身球的昆虫工程师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它们只是估计当初在制造替身球的时候,因为对象是人类,所以在模拟环节中替身球只能识别第一次模拟的对象,即是人类,当模拟对象变成了昆虫之后,它们就无法再次进行识别。
于是乎,在结束了实验之后,曹杰将军命令树海基地开始生产一批专供替身球使用的战斗机甲,这些机甲跟本人使用的一致,只不过无需装备如此之多的武器载具,那是因为考虑到替身球的战斗技巧因素,例如这批第四代的独角仙机甲就没有了近战武器的设定,只是这种机甲的头部依然有一个利刃的装置,只不过这种装置没有任何实际用途,只能当作一种装饰性的设定罢了。
很快,一周的时间即将过去,这一周内我们没有收到任何黑色昆虫侵犯树海基地或者矿洞的消息,可谓是过了一个相当太平的周末,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长时间的太平后面必定就会出现一场猛烈的暴风雨。所以我们还不能马虎,谁知道黑色昆虫又在搞什么鬼,周末的下午,曹杰将军宣布让一批援军第二天启程去矿洞阵地换回另一批驻守的部队,以便让它们能够回来进行适当的休息。这一次我们坚持也要跟着去,其原因是如果遇到黑色昆虫的进犯,正好可以实验替身球的效果,经过再三的商议,曹杰将军终于同意让我和益阳的两个小队带着替身球前往。曹杰将军再三嘱咐我们,如果出现战事,一定要仔细观察替身球驾驶机甲的作战情况,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自己出战,一切需要听TC14等其他昆虫元老的安排。
一夜好梦,睡得非常的踏实,第二天一早在我们出发之前,意外的收到了一条从矿洞外围发回的消息,说是一批来历不明的机甲部队正朝着矿洞的方向前进,TC14已经在部署部队准备迎战了,让我们立即增援。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这下正好可以检验一下替身球的实战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