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夏凌能够成为夏天的堂哥,则是因为夏业明结婚稍晚了几年。
夏天有些没有想到,邻居家夏亚东竟然死了。
半个小时以后,在夏凌的带领下,两人终于回到了夏天的家乡——夏灵村。
看着窗外闪过的一座座瓦房,夏天本能地产生了一丝亲切。
回到家之后,家人只是寒暄了几句,便各顾各的忙去了。
一来是夏天三个月前回来过一趟,离家时间并不长;二来则是邻居家此时正在办丧事,作为邻居夏天的父母都有事情要忙,实在是走不开。
在家休息了半个小时,闲来无事的夏天和夏凌也赶往邻居家打下手。
而夏天和夏凌的出现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夏灵村全村人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像夏天他们家这样,一家人出两个大学生的更是绝无仅有!所以夏天和夏凌两人在村子里也算是两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很多和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人都上来打招呼,基本上都是溢美之词。像什么年轻有为、知识分子、有出息等等夸个不停。即使是静心境界的夏天也有些飘飘然。
反倒是夏凌左右逢源滴水不漏,在生意场上练就的一副圆滑的说辞,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看着夏天都忍不住想要点赞。
村子里讲究死者为大,夏天和夏凌两人都免不了要去祭拜一下死者。
不过两人的辈分比较高,只需到灵堂上鞠了三躬即可。
灵堂的一侧,夏业明,拿着一张黄纸,唱喝道:“夏家子孙,亚东之族叔:夏凌、夏天,得知侄儿离世特来悼念。”
“一鞠躬!”
夏凌和夏天同时对着灵堂上的棺木鞠了一躬!
“再鞠躬!”
两人再次鞠躬。
“三鞠躬!”
两人第三次鞠躬!
“悼念完毕,两位身为族叔,请前往偏室探望未亡人。”夏业明高喝道。
这也是夏灵村的一个传统,担心后辈的时候对妻子余情未了不肯离去,从而对妻子造成伤害。族中长辈探望未亡人,一来是安慰,二来则是对未亡人的保护。
如今只有夏灵村这样的传承悠久的老村落还有这样的规据,周边的村子都已经取消了这样的习俗。
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样的规矩是可有可无的,包括以前的夏天也是这么认为,但是现在,夏天却为自己的村落留存着这样的规矩而感到骄傲!
熟读阴阳之学的夏天已经将这些规矩的本质参透!
根据鬼谷子的记载,在古代,一些,感情极好、或者一方对另一方极为依赖的夫妻,却有可能出现人鬼情未了这种情况,而长辈在血脉等级上高于亡者,能够藉此对后辈的亡灵产生一定的震慑,进而达到保护未亡人的作用。
而李寡妇虽然是二婚才嫁入夏灵村,但是和夏亚东的感情确实极好,按照夏天的推测,李寡妇真的有可能出现人鬼情未了的事情,所以他并没有如同夏凌一样直接省略了这个过程,而是依言走进了李寡妇所在的偏室。
走进偏室,看见正在凝视着自己丈夫的遗像发呆的李寡妇,夏天本能地感到了一丝尴尬。李寡妇为人极好,在村子里是有口皆碑,每每被人提起无不竖起大拇指!夏天作为邻居,从小就被李寡妇看着长大,现在让夏天一个长辈的身份去看李寡妇,夏天还真不适应。
不过,为了能够避免人鬼情未了的事情发生,夏天还是硬着头皮进去和李寡妇聊了半个小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后才释然离去。
晚上,在夏天和夏凌家里都没人做饭,索性俩人就和村里的青年人一起在李寡妇家里和工人们一起吃了顿大锅饭,虽然没什么好东西,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吃到一半,李寡妇依照村里的习俗,在夏业明的带领下出来一一敬酒感谢。
很快就到了夏凌。
“凌子,你在城里这么忙还能赶回来,我们家亚东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来!我敬你一杯。”说着,一身白衣的李寡妇直接端起小酒盅一饮而尽,显得比男子还要大方。
“行了李姨,你随意一些就好了,别喝这么多。”夏凌安慰了一句,将酒杯端起来一饮而尽!
“嗯。”李寡妇随口应了一句,端起另一杯递到了夏天面前,“小天,我知道亚东平时很过分,但是你却是咱这一片邻居里唯一一个没和亚东吵过嘴的,谢谢你忍了他这么多年。”
“别这么说李姨,我是……”夏天挠头一笑,接过酒杯,手指不可避免的碰到了李寡妇的手指,顿时一股阴冷的寒意从李寡妇的指尖传入夏天的神经!夏天的语气猛然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便恢复了正常!继续道:“我是经常不在家才如此的,没你说的这么好。”
说完,夏天直接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李寡妇勉强一笑,正要端起另一杯就敬另一个人酒,却被夏天拦住了,“等等!”
“咋了?”夏业明瞪了夏天一眼,没好气的问道。‘敬酒不能停’这是规矩,不然会让后面的人不高兴。
夏天对着自己旁边的青年说道:“大龙,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几个问题,你先等我一会儿,行吗?”
“没啥,你问吧。”大龙乐呵呵的说道,摆了摆手表示不在意。夏天歉意一笑,对着李寡妇问道:“李姨,能不能把你的手伸出来,我看一下。”
“看我的手干啥?”李寡妇疑惑的问道,不过却还是将手伸了出来。
夏天没说话,而是将自己老爹手里的酒壶拿了过来,对着夏凌道:“老大,去找点朱砂过来。”
“什么?这大半夜的我上哪去找朱砂啊?”夏凌苦着一张脸表示爱莫能助。
“我这里有一块,你看能不能用。”就在这时,大龙从自己的手腕上摘下来一块用红绳拴住的小红石头。竟然是一块朱砂手链!
“太好了!谢谢你大龙。”夏凌咧嘴一笑,将朱砂接过连忙递给了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