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此处,萧逸云马上急切的问道,“黄姐有没有说过,那石室内有没有很多玉器?玉质不很好的那种玉器。”想了想,又补充道,“有没有十公分左右长,一指宽的那种玉条样的东西?”
“你还真认识那种虫子?大姐说过那里曾经发现了很多玉质很差的玉器,并且还有一些你所说的那种玉质数筹。那你知不知道那种虫子怎么对付?”老五乌英杰听了萧逸云的话,已经有点相信萧逸云认识那种虫子,忙不迭的说道,“老大带了除老六老十二外的其他人一起去了,对手极可能就是这种虫子。”
萧逸云听得老大等九人竟然直奔那一群进阶了的噬金蜂而去。以他们的刀枪类的武器,虽然自己不曾知道枪这东西的威力,也应该无法克制那噬金蜂才对。是以一听老五说他们几人已在路上,忙简单说了下噬金蜂的极强能力后,便催促老五通知老十二,尽量让老大的一队人先停下来,等候自己先去看看。而且为了能让他们带自己去那地方,萧逸云故意没有说那噬金蜂的应付之法,推说必须当面见了后才能见机行事。
萧逸云担心老大他们的同时,却又有了丝丝的惊喜。这个世界竟然还有修士洞府内存在活着的噬金蜂,那么,灵气,也应该还存在才对。
一番盘问,萧逸云算是从五哥口中问出了个大概。令萧逸云大吃一惊的是,此时老大他们一行,应该已经接近那噬金蜂存在之地了。
按照执行任务的惯例,老十二黄华华并没有告诉老五,老大他们执行任务的地点及出发时间。但黄华华却是昨天上午,老大他们出发后,才打电话给老五,想找萧逸云问下那种奇怪虫子的事的。不想萧逸云此时已远在华山之中。
而且更意外的是,老五自己竟然不知道萧逸云手上的手机号码,最后直到刚才,老五从买手机卡的商店查到这个手机号码,才得以联系上萧逸云。是以老五在听到萧逸云说得很严重后,一想到自己竟然又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心中那叫一个后悔。和萧逸云确认了几句后,就挂了电话,马上又拨通了老十二的电话。
萧逸云收起手机,就认准出山方向,直向山外行去。
既然已经发现了有灵气存在的地方,自己肯定得前往查探一下。而且就现在来看,如果不出自己所料,老十二黄华华很快就会联系上自己,以求能顺利完成任务。
萧逸云没走多远,手机又响了起来。不出自己所料,果然是黄华华打过来的。
黄华华再次和萧逸云确认了一下后,立即问明了萧逸云现在所处的位置,并要求他尽快赶到西安市,然后又心急火燎的挂了电话。
萧逸云紧走慢赶,最终也到深夜才赶到西安,与早已碰头的老五及老十二会面。
途中老十二黄华华又同萧逸云通了个电话。所幸这次老大带队执行的任务,在时间上比较自由。队长听了老十二反映的情况后,立即和上级领导通了下电话,全队在安全范围外原地待命了。
一行三人在招待所住下后,黄华华带了一名老年人进来。
老人一见到萧逸云和乌英杰,即连声问哪位是萧同志,语气甚是急迫。
萧逸云一头雾水,怔怔盯着黄华华。
黄华华只得介绍道,“这位李老爷子,就是四十多年前,发现那种奇怪虫子的五个人里唯一幸免于难的人。”
萧逸云一听大喜,忙站起来握着老爷子的手,“李老爷子,我正想找您详细讲下发现那虫子之处的情况呢,没料到您竟然也到了这里。”
“你就是萧同志,认识那凶虫的萧同志?”李老爷子双手紧握着萧逸云的手,有点浑浊的眼睛里已开始蕴起泪水。
萧逸云扶着老人坐下才说道,“我叫萧逸云。老爷子,我根据他们讲给我的情况,基本能断定这种虫子我认识。但我还需要了解当时发生的事,来作最终确认。您,能不能给我讲下那天发生的事?”
“我就是听黄同志说你认识那种虫子,才专程赶来的,我一定把那天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讲给你听。”老爷子听得萧逸云果真认识那虫子,已是激动得不停的用衣角擦拭眼角的泪水。“四十多年了,终于有人能解开我心中的疑团了。”
老人一阵唏嘘后,终于慢慢静下心来,回忆起了四十年前的往事。
原来,四十多年前,老爷子所在的文物局,组织了一次探索考古活动。随行五人,包括老爷子及妻子秦玉芯,以及文物馆刘教授,及教授的学生小张,另外还有个司机兼护卫的大汉刘大为。
秦玉芯本来可以不去的,不过在那种动荡的年代,从事他们这种工作的人是千夫所指的对象。现在有了个出去透气的机会,当即上下活动一番终于征得领导同意,将女儿托付给同院的同事后就跟了丈夫一起出发了。
在那个年代,政府文物保护工作几近瘫痪,民间盗挖古墓却已成风。沿着秦岭一线是古墓大墓集中地,一天到晚都能听到炸墓的炮声。他们这些搞文物工作的人,经常面对的就是满目疮痍一扫而光的古墓,至于那些搬运不便的大型古物壁画等,则只能眼睁睁看着因保护不及时而风化在空气中。
这次老爷子这个考察队的任务,就是考察首阳山附近,及首阳山以南山区的古墓破坏情况,以及记录这一地区需要实行抢救性发掘的古墓或遗址。
进入首阳山山区后,久未到野外自由活动的一众人员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极为欢欣。谁都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旅游观光机会,虽然沿途不时见到的被破坏古墓让各人心痛不已。但在那个时候,他们只能望而兴叹,空有一番雄心壮志却无法施展。
如此在首阳山区转了将近一个星期,这次考察任务也接近收尾阶段。考察队已经准备再过两天就从山区南面出山,经佛坪回西安了。就在这天,厄运降临到了这支毫无准备的考察队头上。
这天近傍晚的时候,考察队来到了一个小崖谷之中。这里三面有悬崖峭壁,只留一个出口朝着南面,谷内草木茂盛,一条小溪流从谷内流出,整个山谷秀美异常。
老爷子等当即决定今晚就住在这山谷里。于是大家在山谷里一阵乱窜,很快找到了宿营地支起了帐篷,秦玉芯还在溪流的源头处找到了一个水池。安下帐篷后老爷子夫妻及刘教授就开始埋锅做饭了。
刘大为却说这种山谷里野味多,拿起考察队里唯一的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就往谷里钻。小张一听去打野味,抄起地上的一根枯木棍也跟了去。
老爷子三人不久就听到谷内传出两声枪响,以为今晚又有野味下锅,都眼巴巴的等着看刘大为会拿回什么野物。结果等了一会,就见小张屁颠屁颠的空手跑了回来,满脸喜色的说他们发现了一个还没被盗挖的古墓。
原来刚才那两声枪声,是刘大为发现了一只野兔而开的。不过那兔子只被打伤,让它逃入了山壁旁的一处灌木丛中。小张和刘大为沿着血迹追到那里,一阵猛扫将灌木除去后,兔子没抓到却找到了一个石洞。
刘大为当兵出身身高体壮,上过朝鲜战场,见两发子弹也没能抓到一只兔子,心下颇为气恼。当下用随身匕首就近砍下了一根粗木棍,探进洞里一阵胡搅乱打。结果不到一会,他面对的这面看上去严丝合缝的绝壁之上,就倒下来一块巨岩,露出了后面一个足够两人大摇大摆走过的山洞。好在刘大为身手不错,眼见面前崖壁有异,当即一个纵身后退,避过了泰山压顶般的巨石。待得洞口烟尘散去后,两人戒备着走入洞内,却发现前面还有道石门。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下后,刘大为拿枪守在洞里,小张赶回来报信。
老爷子等一路虽看见了一些古墓,但那都已被破坏怠尽,留下的都是些残破的大件石雕石刻一类的东西。听小张说找到了未被破坏的古墓,三人一番计较后觉得墓门既已破坏,那么此墓就列入了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名单中,不过还得证实是不是真正的古墓才行。
于是三人顾不得正在锅里的晚饭,背上工具跟着小张就来到了那个正对谷口的山洞之中。
老爷子等赶到那石门之前时,刘大为正背着步枪在石门上到处摸索,见老爷子等人来了,满脸喜色的大骂这门打不开。
老爷子见过许多大墓的墓室门,一般在外有机关控制墓室。当即发动群众,四处摸敲勾扣,连山洞顶都没放过。不过五人一通折腾,直到在洞内点起火把仍没能打开墓室。又累又饿的李教授认为这等地方绝不是适合墓葬之地,应该不是什么古墓,最多也就一古代遗址,于是建议大家先去吃完晚饭再来。大家早已饿了,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刘大为最初的惊喜早变成了不耐,再想到到嘴的野味也跑了,当即怒火中烧,临走时飞起一脚踢在石门之上。
刘教授正要斥责他不要破坏古物,那石门却在隆隆隆的声音中滑入了一侧的山壁之中,露出了里面一个黑黝黝的石室。
(今天天气真冷,看在我在这样的天气里依然踩着火箱坐到深夜,看在党国的份上,兄弟们,顺手收藏一下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