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龙腾诺曼底 第二章

1943年5月12~25日,为了解决1943年春出现的美英军事领导人围绕有关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及地中海地区和缅甸的军事行动问题而产生的严重分歧,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率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组成)成员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代号为“三叉戟”,故亦称“三叉戟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盟军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同时,罗斯福也初步提出了自己关于组建联合国的设想,提议由英美苏法中担任常任理事国。但是丘吉尔对于中国的参与表示反对。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间英国人一直都是在用傲慢的眼光看着中国人,他们根本瞧不起中国人,根本不能忍受中国人在国际问题上和自己平起平坐。

罗斯福随后拿着中国在淞沪战场,在台儿庄等战役中的例子来证明中国军人并不软弱,他们一样可以打胜仗。如果给他们足够的现金武器和足够的训练,他们可以成为盟军的好帮手。最后决定在开辟第二战场的战斗中给予一支中国军队足够的武器和训练。看看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究竟是否可以达到一个世界大国的水平。

消息传到了重庆蒋介石那里,经过和何应钦、白崇禧、宋美龄等军政高官的商议决定派出一个军的部队去欧洲参战。但是在究竟派出哪个军出国参战大家在意见上产生了分歧。有人支持74军出国参战,理由就是74军在之前的淞沪、南京、兰封、南昌等战役中取得优异的战绩,万家岭大捷更是举国振奋,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士气。但是当时常德一带形势危急,需要用74军来与日军对抗。一旦作为顶梁柱的74军撤走后续部队一时半会来不了,即使来到战场还需要熟悉战场的地形,根本无法快速进入战斗状态。形势对于中国方面不利。

这时宋美龄提出使用52军的建议。52军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后一直处于休整状态,平常负责对滇南的防守,部队状态非常好。宋美龄随后有些激动的说:“这次出国前往欧洲作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机会,一旦进入安理会,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将确定。100年来中国人一直被外国人瞧不起,现在是挺起我们中国人胸膛的时刻了!”在座的将领们被宋美龄一说都同意了她的意见。国民政府就此决定派遣国民革命军52军赴欧洲参战!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又一次大规模向欧洲派人,只是上次派出的都是劳工,这一次是正宗的中国军人!

宋美龄随后提出派出一位能力较强的优秀将领来指挥52军。蒋介石也赞同了夫人的提议,白崇禧提出能否派遣白斯文出来带52军。蒋介石知道白斯文曾经留学英国,虽然和白崇禧是亲戚,但是白斯文从军是从士兵做起,没有通过白崇禧的关系,这一点蒋介石非常欣赏。但是在命令发布前国民政府考虑对滇南的防卫问题,如果52军调走的消息被日本人知道,会对滇南不利,因此52军调到的命令都是密令。这也给后来52军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1943年6月2日蒋介石发布密令,命白斯文为52军军长,集合部队加强训练随时准备出发!

1943年6月10日的昆明火车站上,一列火车刚刚靠站,从火车上走下一个30岁多岁面容俊朗,中等身材,留着八字胡的军人。他就是白斯文。白斯文生于1910年,小时候家乡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从小就天资聪颖,特别好学堪称神童。16岁就留学英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也结识了不少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英国比较了解。蒋介石也是多少看中了他这一点。1931年9.18事变爆发,在英国学习的白斯文得悉消息愤而投笔从戎,回国参军。

回国后,他拒绝了叔叔白崇禧的好意,不想通过家里的关系给自己带来便利,而是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开始干起。但是话也说回来了,就算是当一名士兵,就因为是白崇禧的外甥这一条谁敢难为他呢?当兵没有几年就升为了团长,白斯文是当时军队最年轻的团长,但是在外人看来白斯文还是个凭借关系上来的公子哥。37年的淞沪会战白斯文的部队投入了战斗,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白斯文证明了自己。罗店一战带领全团逆袭日军,日军根本没有防备被痛击。随后白斯文被提升为旅长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官至师长的白斯文被日军飞机击中负重伤,此后一直在休息养伤。

在昆明火车站上站着两位军官,一个是52军第二师师长刘玉章,另一个是52军第二十五师师长姚国俊,二人听到新任军长到来特意来到车站迎接。当二人见到白斯文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年轻了,他们根本不敢相信白斯文33岁就能当上一军之长。三人一见面一阵寒暄就上了汽车,汽车载着三人直奔52军驻地。

在路上二人向白斯文详细介绍了目前52军的情况,白斯文一边听一边不时用小本子记录着什么。52军下属三个师第2师、第25师和第195师,部队驻守云南2年多来,一直紧抓训练,部队状态非常好。白斯文问刘玉章:“全军有多少人会开车呢?再就是全军有多少人会说英语?”刘玉章很纳闷的回答:“全军恐怕没有几个,开车多少还有几个人懂得,部队也有司机。至于英语没个明白的。军座为何问这个问题?”当时的中国汽车还是一个宝贝,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连说根本就是看得见但是摸不到的东西。至于英语,当时中国士兵大量文盲,能知道英文有26个字母就算不错了,何况让他们去说英文了。

白斯文微微一笑回答:“欧洲作战全靠机械化,在欧洲国家汽车很普遍,士兵出门执行任务都是开车。我们要是不懂开车去了难道要靠我们的两条腿?我们的两条腿再快能快过汽车轮子吗?我们和日本人打仗已经体验过日军的机动速度之快了。德国人的机械化程度比日本高了不知道多少呢。至于英语,没办法和英美打交道必须会说英语。回到部队立刻开始教所有战士学开车和学英语。去找找各个昆明高中和大学的老师,请他们教教我们英语。还有记住请人家的时候客气一点,知道吗?”刘玉章和姚国俊回答:“知道了,军座!”正是白斯文的这个决定,在日后赴欧洲作战的过程中给52军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汽车很快行使到了52军驻地。52军前任军长赵禄国带领军部人员在军营门口等候着白斯文的到来。白斯文的汽车刚停下,卫兵将车门打开,赵禄国等人向白斯文敬了一个军礼。白斯文回敬军礼后笑着伸出手说到:“不好意思,赵兄让您久等了!”两人握住双手,赵禄国回答:“哪里,哪里啊,白军长一路辛苦啊。我把52军就交给你了,我对52军真的很有感情,真的舍不得啊!”白斯文看看有些激动的赵禄国,他能体会到赵禄国对于52军的感情。

白斯文抽出右手,立正向赵禄国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向赵禄国保证:“赵兄,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待52军。”白斯文知道,这两年赵禄国带着52军在滇南,和部队朝夕相处有了深厚的感情。突然让赵禄国放手52军,换了谁的心里都不好受。白斯文刚来到52军,便深切的感受到了52军的这种情谊。军人的情谊不同于他人,这种情是经过战火考验的。也正是这份情谊让白斯文在之后的日子里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支部队,带领52军在欧洲打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军的荣誉!

白斯文又对赵禄国说:“赵兄,你也不必太伤感的,委员长考虑如果52军调动的消息传到日本人那里,会对云南安全不利。所以委员长要求你在当地重新招募一批人,对外依然号称52军,这样可以继续威慑住日本人。你的52军还在的。”“哈哈,委座的这招瞒天过还真是高啊。”赵禄国哈哈大笑。白斯文想不到,赵禄国也想不到,52军也想不到,正是留下的赵禄国在当地继续重建52军,日后帮助国民政府彻底抹杀掉在欧洲浴血征战的52军的功绩。也许在这一天,52军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