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乱世定江山 第二十二章 他还真敢这么干!?

后世的史学家和学者在研究李大帝起兵初期的时候,特别是读到这一段史料的时候,很是疑惑不解。

有的人认为李全的这一做法很明显是李大帝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败笔之一。因为稍微懂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攻城与野战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说野战还有偷袭等以少胜多的战例,那么攻城以少胜多基本上为零,因此孙子兵法上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意思是至少需要超过对方5倍的兵力才能考虑攻城,否则尽量避免。

让我们来看看李全现在所有的兵力。本来只有三百余人,现在又增加了刘家庄老少爷们儿,还有几十个俘虏,我们就按五百来算吧。

那县城有多少?刨去刘家庄逃走的几百号人不算,人家实打实的还有1500余人。

先不说武器装备,兵员素质这些因素,去拿500号人去攻打一个城防坚固的,有1500人驻守的城市,你不是开玩笑吧,亏你想的出来?

可人家李全还真敢这么做!

并且偏偏还成功了,你怎么说?

也有李粉对这种说法强烈的反对。他们振振有词的辩解称,这正是李大帝最不可思议的地方,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否则人家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创了这样的丰功伟绩?

他们一致的认为,李大帝看穿了金朝外强中干的本质,这种考虑是深思熟虚的,是可行的,是顺应历史的潮流的!原因很简单,此时的金朝对人民的压迫剥削是日胜一日,李全这个时候的举动正是顺应了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了人民的帮助,什么事情不能成功?

而事实上呢?

…….

“我没听错吧?你这,这是要攻打县城?”

小丫头那稚嫩略带一点儿沙哑的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一下子把沉浸于喜悦之中的人们的心紧紧的揪住了。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能不震惊嘛!

事实上,众人包括李全在内,对目前这场突如其来的胜利,还觉得恍然如梦!

至于攻打县城,压根儿想都没有想!

可人家小丫头有道理啊!

“我说错了嘛?”

看到众人的这种反应,她眨巴眨巴着大大眼睛,偏着可爱的小脑袋,振振有词的道。

“我都听到了!不攻打县城,你留他们干嘛?”

她葱葱玉指对跪在面前的一群并没有作恶的俘虏指指点点。

众人一下子恍然大悟啊。对她的说法深以为然!

是呀,留他们做什么?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里,这些俘虏或许打仗不行,白浪费粮食,但是要是运用得当的话,却是很大的一种助力!就拿打县城来说,这些俘虏可以充当炮灰,可以诈城,可以瓦解敌人的斗志,最不济起码他们了解县城的城防弱点和军事部署啊!有了他们,可以说,成功的几率就增加了一成!

其实,李全此时心中犹如惊涛骇浪,叫苦不迭!

其实,他很想说,真的,你是听错了。

可是,这当儿,他说的出口吗?

你看看周围众人的表情!

周围的人群上一刻还红着眼睛还抹着眼泪儿,沉浸于无边的失去亲人的哀伤之中,听到这小丫头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先是一愣,接着爆发了震天的欢呼之声。

“打进县城,捉拿狗官,为死去的亲人们报仇啊!”

这是被官兵蹂躏过的刘家庄的乡亲们,他们急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而小丫头的这句话却正中他们的下怀!在这一刻,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才不管到底有多少敌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报仇!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一往无前!

郑衍德撸起袖子,敞开毛茸茸的胸膛,用力的扇着风,舔了舔嘴唇,眼睛贼亮,显然刚才厮杀的不过瘾,扯着嗓子就嚷嚷。

“杀,还等什么呢?直接两斧头杀过去就得了。就这点兵,还不够老子塞牙缝呢?”

他的提议,得到了李家庄大部分兄弟们的热烈响应。刚刚大胜一场的他们,热情格外的高涨。在他们看来,这两千五百号称精兵,也就是这副鸟样儿,如同杀鸡宰牛一般容易,不!比这个更不如,人家二千五百只捉也要捉一天啊!那么县城里,大家都清楚,大半儿都折子啊这里了,至多也就还有千儿八百号人,按照这里的精锐估算,那吃掉他们不是两个手指头捏田螺儿,小菜一碟?

一向以稳重著称的兄长李福,沉吟了半晌,这才拍了拍李全的肩膀道。

“要说,这攻打县城,也不是不可以!”

他思虑的很详细,理由也很充分。

“首先,此处大败的消息,不消一日,定能传到狗官耳中,城中定然人心惶惶,战力也就消去了一成!

再者,能出战的必然是城中能拿的出手的,因此,某家断言,城中定是老弱残兵,那战力又减了一分!

而我们大胜一场,军心可用,士气高涨,那战力自然是增加了一分!

最后,一千五百号人看起来虽多,但摊子啊偌大一个县城,那就不够看了。他要守四面,摊下来就两三百号人,而我们集中所有力气只攻其一面。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此消彼长之下,不敢说胜算十成,起码也有六成!“

在这种情况下,李全还能说些什么?

其实,李全很想说,你还要考虑城墙的厚度,高度,还要考虑装备,训练强度,还要考虑攻城器械等等!

但此时此刻,他怎么能忍心打断众人的热情呢?

李全深吸了一口气,平息内心的骚动,振臂一呼。

“传我将令,三日后攻城!”

兴许还有其他的法子攻城。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算是攻不下,吓一吓那些狗官们,也是好的。

看着周围那一双双兴奋的眼睛,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李全摸着下巴,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一仗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失去亲人儿女啊!

……

三日之后,昌邑县城的东门,密密麻麻围聚着数不清的人头。细细一看,怕是有几千人之多,个个大呼小叫,挥舞手中五花八门的家伙,视官兵如无物!

这么多人,怎么来的?

却是李全那日回去之后,想来想去,觉得心里不踏实,灵机一动,就把老弱妇女也算了进去!打仗自然是不能靠他们,但是虚张声势,摇摇旗呐呐喊,还是可以的啊!你若是留心看的话,甚至可以看见队伍的最外围,甚至还有小童摇着树枝,你追我往的,玩的热闹呢?

可那也不够啊!怎么办?这可难不到读书破万卷,在起点上厮混多年的李全!人数只要达到了一定数量之后,你根本看不出差异。打个比方说吧,要是百儿八十人,你一眼就看了出来。可是一旦上了千,你只能大概估计说有千人,但千人到底是多少?一千人也是千人,九千人也是千人,难道你能一个个挨着人头数吗?正逢烈日当头,李全吩咐每人都用树枝扎个帽子戴在头上,手中还挥舞着树枝竹竿什么的,对外号称一万,如不注意看,只见外面旌旗遮天蔽日,浩浩荡荡,呼声响彻天地,还真不下于上万人的规模!

只是于城外相比,那东门的动静儿就格外的诡异。

是的,只能用诡异来形容!

昌邑城乃是潍州有名的大县,在整个大金国李也害死排的上号的,更以历史悠久而文明,自从汉唐以来,不少封王的爵地就在此处!那城防自然不用说,城高墙固!

可是现在整个东门数丈高的城墙之上,别说官兵了,连个人影儿也没看见,只有一杆描金的大旗有气无力的随风摇晃!

那声响与城外相比,更是静的可怕。

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全今日骑在一匹白马之上,倒也似模似样。他紧紧的关注着东门的一举一动,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日上三竿,从一大早儿派兵列阵,到现在任城外闹翻了天,东门就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寂静的可怕。那深深的城门洞如同一个深不可测的怪兽的巨口,阴森恐怖?

难道有埋伏?

李全迟疑着,却恼了身边一直焦躁不安的小丫头。

她拍马上前,鄙夷的看了李全一眼,旋风般的从李全身边刮过一阵香风。

“还等什么?难道你怕了?”

李全刚要张口制止她!

“小心埋伏!”

就看见小丫头高高擎起手中梨花枪,在队伍前来回纵马,红色的披风烈烈作响。

“兄弟们,报仇的机会来了!跟着我,打破东门,活捉狗官!”

“活捉狗官!”

回应她的是震天的呼声。

人群如同潮水一般向东门呼啸而去,领头的赫然是那红色的身影。犹如烫红了的尖锥,形成一个锥形,狠狠的向城门扎去!

完了!

李全难过的闭上了眼睛!

他甚至可以想到下一秒的场景!

无非就是在小丫头要靠近城门的那一瞬间,城墙之上突然冒出无数的人头,为首者冷冷挥下手中宝剑。

“放箭!”

万箭齐发!

时间仿佛过了很久很久,那预料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反而响起了震天的欢呼。

他猛的睁开眼睛,就看见小丫头兴奋的冲了过来,手中挥舞,欢呼道。

“降了,金狗投降了!”

啊?

这样也行?

李全惊讶的嘴巴久久不能合上!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