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有所谓“丈母娘经济”“丈母娘推高房价”的说法,其实40年前我就领教过了。我们两家经济条件相差悬殊,所以直到第4年才敢公开关系,但最终还是没能过得了准丈母娘那一关。这是我后来要下海经商的内在动力。
——许末兴
促使许末兴下海经商的内在动力,是家庭条件实在差、过不了准丈母娘这一关给他带来的“刺激”。贫穷不是罪过,但作为堂堂男子汉,他有动力也有能力让心爱的人跟着自己少受些苦。
1977年,许末兴和许银秀公开恋爱关系时,遭到准丈母娘的坚决反对。但这实在也不能怪她,因为她与天下父母一样,仅仅是不想让女儿嫁过来“受苦”而已;但同时又要承认,她犯了一个天下父母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真正的爱情是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而且会愈挫愈勇、宁死不屈。
所以,当1978年母亲在许家对女儿发出最后通牒“要么跟我回家、要么断绝关系”时,许银秀内心是十分煎熬的。她既不想违逆父母,心里却又十分清楚:人生的幸福唯有自己能够把握。最后,她强忍着眼泪留在了许家,宁可等母亲回家后捂着被子大哭一场。
有些人遇到这种僵局,往往会选择一刀两断,从此形同陌路,可许末兴却主张和为贵。事情过去半个月、情绪平复下来后,他们俩就主动登门回访,与长辈进行沟通,并表示双方的坚决态度。而许银秀的父母本来对这位毛脚女婿就十分看好,是看着他从小长大的,便也理解了暂时的经济困难实在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从此,母女和好如初。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结婚就像人生豪赌,但许银秀显然是赢家。因为她没有看错许末兴,而许末兴也从来不曾辜负她。
家里突然多了个人,原来两间老屋就不够住了,许末兴便在老屋旁边搭了间小屋,把原来的4架扩大到9架,作为结婚过渡用房。小屋虽然非常简陋、低矮,但因为充满爱,依然十分温馨。
1979年7月10日,两人举办结婚仪式,正式结为夫妻。
1982年,许末兴已经有能力造房了。当时,除了生产队里的那条水泥船,他还另向别人借了条船;除了自家兄弟和外甥张伟庆,还叫上徐金清、徐嘉清、曹福昌等几个“发小”。两条船七八个人,每天一早从龙渚出发,经巡塘棠甘里、横青桥等水路,从雪浪采矿厂运来黄石排墙基,既省钱又稳固。这是当时农村造房子等做大事所流行的做法,一家有事大家帮衬,一呼百应,既是条件艰苦状态下的一种本能互助,又是浓浓的“亲帮亲、邻帮邻”乡邻情谊的体现。
许末兴心里很清楚,自己当时的这种造房属于“刚性需求”,目的是要缓解两个女儿出生后家里实在太挤的暂时困难;要想彻底改变家庭贫困面貌,还得依靠自己走出去。
从大环境看,当时国家虽然已经启动改革开放,但这股春风还没有真正吹到龙渚村,变化最大的只是以“包产到户”(分田到户)为标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要知道,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是直到1982年1月1日才有的。
但这种“春风频吹”必定会导致“春心荡漾”。关于这一点,从许末兴的大女儿1980年2月5日立春那天出生后给她取名为“春华”就能揣摩得出来——“春华”,给人带来的希望更在于“秋实”!
在农村,那些“穷怕了”而又“有本事”“不安分”的人,都是***所指的“允许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重点对象。许末兴便是其中之一,只是,此时此刻还没到春风解冻的那一刻。
有道是,梅花香从苦寒来。经历过严冬的人,会更加珍惜春天的温暖。小家庭虽然依然贫困,但小两口婚后十分恩爱、幸福。
许末兴依然每天要在外面奔波,十分辛苦;而每当他回到家里,妻子便会端上一大碗虽然简单却又热气腾腾的面条,无锡农村称之为“锅汤面”。薄薄的面汤里,几根灵动的面条在这其间上下飘逸,再加上一丁点儿油星和几片菜叶,那就是当时一顿标准的晚餐了。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两千年前那种举案齐眉般的温馨与甜蜜。
据《锡山市志》记载,西汉末年,在今天的陕西省咸阳西北,有一位博学多才的高士名叫梁鸿,他的岳父是朝廷命官,因进谏得罪皇上而被加罪。为此,他看破红尘,携妻子孟光隐姓埋名来到吴地[1],即许末兴家东面20公里的地方,靠给人舂米过日子。生活虽然清苦,可夫妻十分恩爱。每当梁鸿干活回到家时,孟光总会举着盛有饭菜的食案[2],恭恭敬敬地递到丈夫面前,并且总会把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而梁鸿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从此,“举案齐眉”的成语就成了形容夫妻相敬如宾的专用词。
许末兴夫妻俩在这方面可谓如出一辙,所以日子过得虽苦犹甜,即使饭也吃不饱,但生活中依然充满欢乐。
那时候要想吃鱼或肉,非得要到逢年过节和有人来客往才会舍得买。一方面是没有钱,另一方面是买什么都要凭票。例如,当时过年凭票供应的食品中每个人的定量标准是:猪肉250克,每500克0.73元;鱼每人150克。这就是当时的状况,每家每户都一样。
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当时的人会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作为毕生追求的生活目标了。
1 今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鸿隐堂。
2 有点像今天快餐店里常见的那种不锈钢快餐盘。那时候的人吃饭时席地而坐,全是分餐制;坐在椅子上会食的风俗直到唐代以后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