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做干部必须有本事 第三篇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事

40 最大的危机是素质的危机,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恐慌是本领的恐慌

***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复杂深刻,如果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啃老本、守旧摊子,是极其危险的。只有意识到素质危机、能力挑战和本领恐慌,不断与时俱进、自我超越,持续提升素质能力、锤炼过硬本领,才能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在盛世中肩负重任。

谁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干部队伍素质不优、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有的干部被纷繁乱象遮蔽了双眼,看不清大局大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的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不到有效管用的好思路好办法;有的干部不懂网络规律、走不好网上群众路线、管不好网络阵地,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等等。领导干部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有掌握了足以胜任岗位的看家本领,才能够担负起涉深水、渡险滩、闯难关的艰巨任务。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就难免会陷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境,不仅难以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甚至还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干部必须持续补足能力上的短板、本领上的不足,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努力跟上新时代步伐。

锻造硬核能力,提高自身本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有做精做好才能站稳脚跟、取得成绩。当干部也是一种职业,同样需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李**同志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后,自认为“没有学过经济学”,为尽快熟悉工作,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最终成为经济领域的专家。能力本领是做好工作的基本保障,是担当作为的最大底气。只有拥有“真能力”“真本领”,才能遇事不慌、淡定从容。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的素质、能力、本领有着不同的要求。步入新时代,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能干事、干成事,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41 克服本领恐慌,要真学真思下功夫,绝不可“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忘乎所以,自鸣得意

克服“本领恐慌”的关键是学习。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是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必然选择。唯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思,才能使主观世界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事业发展。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同志曾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自我满足,盲目骄傲,就会降低学习的热情,失去学习的动力,随着知识折旧的速率加快,“能力赤字”风险终将爆发。谦虚的人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自觉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强劲的学习动力,不断掌握新知识、研究新情况,从而不断提高能力本领。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永不自满。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的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还需保持加速度。干部必须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挤出时间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各方面本领才能更好地驾驭复杂局面、完成各项任务。提高个人能力素质的唯一捷径就是加强学习思考。知之不全、思之不深,就难以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必须真学,紧扣时代要求,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舍得花大力气、下苦功夫,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必须真思,运用政治头脑、全局观念和世界眼光,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研究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42 实力加自信就是一把坚不可摧的利剑,也是通往成功的船票,实力决定成败

实力,是指实在的力量。自信,是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实力是自信的基础,自信是实力的翅膀。没有实力,自信就是自欺欺人;没有自信,实力就可能被埋没。有了实力和自信,就有了力量和勇气,就能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奋斗拼搏。

有自信没能力是自负,有能力没自信是自卑。自信能让人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有了自信,就能不惧一切困难挑战,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自信的对立面是自卑,自卑导致自我埋没、自我葬送。现在,很多干部是自信的,但也有一些干部不那么自信甚至很不自信。他们妄自菲薄,把点上的问题看成面上的问题,把偶发的问题看成体制的问题,言必称西方,奉西方说法为圭臬,拿西方价值标准来评判中国,落入西方“价值观陷阱”。失去了自信必然失败。唯有自信才能自胜和胜人。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领导干部更需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用信心激发潜能,将“不可能”转化为“有可能”。当然,自信不是自大、不是自满、不是自负,要防止妄自尊大的倾向。

自信源于实力,靠实力说话才是真自信。胜利是靠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实力是自信的本源。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打败了以美帝为首的联军,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彭**司令员意味深长地说道,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自信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诗仙李白自信,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浩叹,他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东汉丞相曹操自信,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他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权的基础;一代伟人***自信,高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干部要保持自信,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自己没本事,认识再多的人也没有用

常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人脉资源是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然而,人脉藏在自己身上,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获得有用的人脉。认识的人再多,如果仅是一面之缘,起不到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作用,那不是人脉,而是毫无意义的人际关系。干部要把心思放在提升本领、增强能力上,不要放在抱大腿、攀高枝上。

求人不如求己,外求不如内求。人脉的基础是自身对于别人的价值。想要别人帮助自己,首先是自己能够帮助别人。笑脸相迎,说几句客套话,扫个微信、留个电话,如果相互之间帮不上什么忙,可能转过头就已经记不清对方是谁了,这样的社交是无效社交。一些人热衷于结识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浪费在无效社交上,不断向外寻求关系、寻求资源、寻求人脉,自己的价值从未得到提升,甚至还在不断贬值,别人接触他一次后就不愿意接触第二次,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得不到。往往越是没有本事的人,越爱炫耀自己认识的人多,借别人来抬高自己,拉大旗当虎皮。而另一些人,把精力花在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上,做好该做的事,将特长发挥到极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结交他。有本事才会有人脉。干部不要搞无效社交,要把外求转变成内求,自己多积累、多提升,用足够优秀赢得有效社交。

人脉只是给了机会,抓住机会还得靠本事。人脉比别人广,的确意味着机会比别人多。然而,机会却是很“滑手”的,没有“两下子”是抓不住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是华盛顿大学的校董、全国联合劝募协会的执行理事会主席、第一洲际银行的首位女高管。当微软还是一家小公司时,要推广自己开放的ms-dos系统很困难。比尔•盖茨的母亲亲自拜访了当时电脑界巨头ibm的ceo,并为儿子担保,这才促成了微软和ibm的合作。对比尔•盖茨而言,母亲的人脉的确给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但最终把握住这次机会靠的还是开发ms-dos系统的真本事。这就启示我们,自己有本事才能抓住人脉提供的机会。然而,有的干部却信奉“朝中无人莫做官”等官场潜规则,认为没有人提携,没有人赏识,不管有多大才干,也只能“老牛拉破车——慢慢来”;只要上面有人,打一个招呼,即使能力平平,也可以平步青云。他们热衷于拉关系、找门路、搭天线,却不肯花时间学习、花心思工作。可以想见,随着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他们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即使机会到了眼前,也会因为能力不足而抓不住。干部与其把心思用在攀缘依附上、把精力放在投机钻营上,不如把心思用在联系服务群众上、把精力放在提高能力素质上,在为人处世过程中,讲友谊,但更讲原则;讲人情,但更讲党性;讲交情,但更讲规矩。

44 官升不是水平涨,权重并非本领强

一个人的水平、本领不会随着职位的提高、权力的变大而自然增长。然而,职位、权力是需要水平、本领来匹配、来支撑的,人们往往根据一个人的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来判断他的水平、本领。终日活在职位和权力的荣光下,很容易滋生出莫名的优越感来,无法认清自己是谁,有几斤几两、吃几碗饭。干部被提拔了,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提升水平本领来匹配职位,而不是沾沾自喜、四处炫耀。

职务是用来干事的平台,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总书记强调:“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组织是最大的靠山。没有组织提供的成长沃土、进步平台,我们天赋再高、能耐再大,也无处扎根、难成大器。干部的职位是组织任命的,是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安身立命的客栈。职位离开谁都继续存在,但干部离开了职位就是个普通人。个人在组织的面前很渺小,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千万别把平台当本事。要对组织多怀感恩之心、少怀非分之想,更不能有亏待之怨。要正确认识和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光添彩。要看轻名利,正确对待得失,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学历相当、资历相近的干部先被提拔时,内心要淡然、坦然,要防止心态失衡。

比觉悟不比职务;比能力不比权力。只有在潮水退去时,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把平台的影响力,当作自己的实力,却忘了该如何去精进和成长。有的干部喜欢和别人比职务高低,到了处级想着厅级,到了厅级想着省级,见到比自己进步快的就嫉妒;有的干部喜欢和别人比权力大小,总想到关键岗位、要害部门工作,热衷于管人管钱管物,看到别人握有实权就眼红;有的干部喜欢和别人比待遇多少,拿月薪的想拿年薪,拿数十万的想拿数百万,永远没有个尽头。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觉悟和能力没有“升而涨之”“升而能之”的。这样的干部,能够风光一时,但终有褪去光彩的一天。一旦遇到大风大浪,需要真刀真枪地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时,往往黔驴技穷、一筹莫展。党员干部要多与同志比觉悟、比能力、比实绩,而不是比职务、比权力、比待遇;要专注于自我修炼,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履职能力,练就一手“绝活”、几把“刷子”,不断进步、不断超越,把工作做出彩,把人生活精彩。

45 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

俗话说,“坐上了位子,就要对得起信任;掌握了权力,就要担得起责任”。干部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要求很高的职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既要德才兼备,又要能说能写。当干部,就要对照与职务对应的各种要求和标准,注重加强个人修炼,提升德才素质,锻炼说写能力。

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历史上,曾有人只为求才而无视德,最终致使国乱家败,也有人看似忠诚却无才干,最后误事误国。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合格、品行不端的人,一旦成为领导干部,其职务越高、平台越大,危害就越大。强调德的重要性,绝不是忽视才。领导干部要履职尽责,必须有一定的能力作支撑。否则,即使有干事创业的强烈愿望和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也难以托付重任。德才需要兼备,不可偏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干部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立政德,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要增长才干,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精神、专业能力。

能说能写又能干,才显水平。1927年11月,***同志在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开学典礼上要求学员做好“八能”,即能写、能说、能唱、能算、能打仗、能吃苦耐劳、能生产劳动、能诚实可靠。能说、能写是前两条。说和写是干部手中的两大“武器”,是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干部说不清、写不明,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志们就会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工作就会走弯路、兜圈子。干部要做到“开口能说”。要出口成章,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立意新颖,表述明白;要谨言慎行,不言则已,言必中的;要言简意赅,讲短话、讲新话,有思想、有内容,防止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要做到“提笔能写”。要下足功夫,多学、多看、多思、多写,把“模糊的”变成“清晰的”,“无序的”变成“有序的”,“不成熟的”变成“成熟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瞄准实在问题,解决主要矛盾,真正发挥以文辅政的功能。

46 领导力是一种把愿景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愿景”就是一种对未来发展希望实现的图景,它会引导或影响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简单地说,愿景就是要到哪里去,要发展成什么样子。能否提出令人振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被追随者认同、持续引领向前发展的共同愿景,将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前途和命运。领导承担着带领引导团队成员实现目标的职责,必须具备给组织带来愿景并让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的能力,因此,要不断提升领导力,善于描绘愿景、实现愿景。

有共识才有共为,有愿景才有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共为的基础。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愿景是理想、是抱负、是信念、是梦想、是渴望,包含了目标、使命和价值观。成功的团队都有其愿景,麦当劳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上服务最快、最好的餐厅,迪士尼的愿景是带给千百万人快乐,宜家的愿景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美好,华为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等等。愿景不是自然形成的,好的愿景都是在优秀领导者的引导下逐步提炼和完善的。领导者的工作就是确定方向、制定战略、激励和鼓舞团队成员,让人们心甘情愿、满怀热情地追随自己。领导干部要善于立足现实、扎根现在、紧跟时代,构建和完善共同愿景,通过动员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力量来参与制定愿景的讨论,把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愿景整合为组织的共同愿景,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坚实的行动,变愿景为现实。愿景是未来的发展图景,是长期的努力方向。即使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愿景,如果没有人去执行、去落实,那它也没有任何意义。奇迹是干出来的,愿景是靠行动来实现的。共同的愿景需要共同的行动。领导干部担负着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把愿景变为现实的重任,必须广泛传播愿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和分享,让大家熟悉愿景、掌握愿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鼓足干劲、主动作为、竭尽全力、真诚奉献;必须提升实现愿景的能力,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盲区,不断缩小已有能力和实现愿景需要之间的差距;必须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把愿景细化为阶段目标和行动方案,稳扎稳打、有序推进,朝着愿景不断迈进。

47 具有看问题的眼力、谋工作的脑力、察实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

***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为做好领导工作指明了方法和要求。当领导干部,必须“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增强眼力上花力气;“探理索隐悟真谛”,在增强脑力上费思量;“广开言路纳真言”,在增强听力上下功夫;“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增强脚力上下足劲。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眼力,就是观察事物现象、本质、规律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双洞察本质、知形识势、明辨是非、发现问题的“慧眼”。目之所及,心之所向,行之所往。领导干部的眼睛看得清、看得深、看得透、看得远,做工作才能精准判断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做到识“势”、识“世”、识“时”、识“事”,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不会盲目盲干、自以为是。

傻瓜用嘴巴思考,聪明人用脑袋讲话。脑力,就是开动脑筋、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能力。德国诗人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人类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最主要的部分,对人的思维、语言、运动、情感等起着绝对支配作用,是一个人思想、智慧的源泉。用脑思考是认知的必然。多思才能善辨,善思才能睿智,集思才能广益,深思才能熟虑。领导干部谋划工作,只有善于动脑筋,善于对各种事务、问题、现象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思考、分析、综合,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零散的认识系统化、粗浅的认识深刻化,从而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言能听,道乃进,听话比说话重要。听力,就是听取建议、意见、提醒、批评等的能力。人之所以有一张嘴,两只耳朵,是因为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古人云,“见博则不迷,听聪而不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领导干部来说,善于倾听是一种美德、一份尊重,更是一门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只有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带着感情真听,带着问题常听,带着脑袋真听,经常性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才能汇集众智、掌握实情,从而明智通达、正确判断、科学决策;也才能让各方面的聪明才智汇集如涌,集聚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

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千山万水脚步丈量方知阔,天长地久百味尝遍才知真。***总书记指出,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只有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成效。在泥泞上留下的脚印越深刻,在艰苦中获得的成功越动人。领导干部只有脚板向下,才能踏稳向上的底气,要加强调查研究,多往基层一线跑,多往群众家里跑,多往急难险重处跑,时时使自己处于接地气、鲜呼吸的状态,以深入求真知,以深入求实效,努力为调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48 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长于解决问题

***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也是发展的起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工作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领导干部,就必须具备正视问题的勇气、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本领。

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能不能,而是敢不敢。***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对于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矛盾,应该主动正视而不是“充耳不闻”,应该寻求解决而不是“避溺山隅”或者“束之高阁”。为官避事平生耻。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也不会自生自灭。回避问题不仅耽误问题解决的时机,而且会造成更大的问题。现实中,有的干部在问题面前“躲”字当头,碰到矛盾绕道走,遇到问题往上推,出了问题把板子打到基层;有的“怕”,一见问题就胆战心惊,不敢接“烫手山芋”,不敢定事作决断;有的“滑”,遇事就言“这事不归我们管”,推来挡去打“太极拳”。能不能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勇于正视问题、积极面对问题,反映着一个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体现着一个领导干部的担当和勇气。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

工作的一半是发现问题,另一半是解决问题。***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做好领导工作和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抓住关键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是工作的实际成效。做工作、找问题就是在找抓手,抓问题就是在抓关键。发现问题显能力,解决问题见水平。问题面前能不能开处方,梗阻面前善不善于扎银针,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称不称职的重要方面。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问题,敏于在洞察事物变化联系中发现最关键、最突出、最要害的问题,用“显微镜”查问题,用“放大镜”看危害,用“多棱境”找根源,切实把各种问题找出来,分析透。要长于解决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方法,追着问题走,围着难点转,善于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49 “想干事”是一种态度,“会干事”是一种能力,“干成事”是一种结果,“好共事”是一种美德,“不出事”是一种幸福

***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以‘人和’为乐,以团结为贵,以协作为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好共事、不出事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担当尽责为本,干事创业为要,造福一方为荣,必须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干事,是干部的本职本分、责任使然、价值所在。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想干事的态度、会干事的能力、干成事的实绩,不仅反映能力作风,更考量党性、检验官德。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甘愿当“太平官”“慵懒官”,“混日子”“熬年头”,一年看,二年站,三年等着换;一杯茶,一张报,一支烟,潇潇洒洒过一天,对工作一问三不知;忘记了干部本分,抹黑了组织形象,贻误了事业发展。幸福是拼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领导干部必须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努力干出利党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

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升华,取长补短是一种境界。团结就是力量,众志可以成城。***同志曾说:“只要共产党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总书记曾说:“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无论干什么事,最关键的是人心,最难得的也是人心。心齐则有序,心齐则有力,心齐则有效。一个组织内部,只有相处融洽、关系和谐,齐心协力、团结向上,才能形成强大的干事创业力量,真正把事业干成干好。领导干部必须把讲团结作为最基本要求,自觉营造心齐气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事业不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干事”与“干净”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于一体。***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确保既想干事、能干事,又干成事、不出事”。领导岗位就是干事创业的平台,领导干部走上各自的岗位,都想干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光有干劲、有拼劲,却不存敬畏、自律不严,突破了“干净”这个底线,在廉洁问题上翻了船,就算干得再多再好,最终只会一失万无。廉洁自律既是做事的要求,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只有始终廉洁自律,人生之路才能行稳致远,人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当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干净和干事统一起来,在真抓实干和清正廉洁上作表率,在干成事和有价值中体会幸福,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

50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是一种能力

收放自如,形容对某件事物拿捏得很好。进退裕如,指前进和后退均从容而不费力气。领导工作是灵活应变的技巧与不同凡响的待人处事风格的结合,是一种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领导技能和技巧的艺术体现。做领导工作,只有注重提高领导艺术,遵循规律、活用方法、把握分寸,才能有张有弛、大开大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没有原则性成不了领导,没有灵活性就会领导不好。***同志曾说,松树冬夏常青,不怕刮风下雨,严寒之中也能巍然屹立,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插到哪里都能活,柳树有灵活性。共产党员应该有松树的原则性和柳树的灵活性,二者缺一不可。领导工作是一门艺术,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两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原则性是做好工作的“指南针”,灵活性是做好工作的“方向盘”,只有眼中方向清,手中盘子准,才能到达终点。做工作,如果只讲原则性不讲灵活性,就会导致工作执行机械呆板,难以实现有效领导;只讲灵活性而不讲原则性,又会风吹墙头草,没有主心骨,更不可能做好工作。因此,做领导工作,必须把坚持原则性和讲求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始终如一,不妥协退让;在坚持总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高度重视策略、方式、办法、措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做到既有七分“虎”气,又有三分“猴”气。

一味向前就可能撞南墙,后退往往才能更好前进。《易传》云:“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做任何事情,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这是常识。一味地埋头向前进,其结果往往都是“撞上南墙”。执着成大事,但固执会坏事。干事创业,有奋勇向前的决心是好的,但是如果落入了固执己见、盲目自大的窠臼,就要误事、坏事了。俗话说,只退不进是懦者,只进不退是莽汉。许多时候,后退并不代表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特别是在时机不成熟时,暂时放弃眼前的一些局部利益,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和妥协,其实质是顾全大局、化解矛盾,为了更好地蓄势待发。这样的后退不是胆小懦弱、委曲求全,而是力量的积蓄,是一种前进的姿势、一种成熟的气度。做领导工作,一言一行都影响全局,一定要审时度势、灵活应变,善于把握“退”与“进”的辩证关系,懂得退让的艺术,做到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知行知止、进退有度。

51 逆境是一所学校,困难和挫折是严格的考官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糅合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逆境、困难、挫折时时会有,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而敢于面对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坚强;敢于挑战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壮。领导干部要勇于在逆境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检验自己。

没有礁石就没有美丽的浪花,没有挫折就没有壮丽的人生。人要经历一些挫折,才会变得坚强起来;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得进来;路上有坎坷,风景才会显得美丽多彩。逆境,能使人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熟自我,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人们常说,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因为逆境使人成熟,绝境使人醒悟。勇敢面对逆境、敢于战胜逆境,就能在逆境中欣赏到独具特色的风景,悟到许多在顺境中无法参透的人生哲理,砥砺出坚韧不拔、不骄不躁的品质,锤炼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磨砺出吃苦在前、拼搏在先的昂扬斗志。经历沧海桑田的洗礼,生命自会日渐茁壮。可以说,逆境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更是领导干部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逆境方知奋斗乐,何须人间觅坦途。领导干部只有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坚忍不拔,主动迎难而上,做到愈挫愈勇,才能通过不屈的搏击,使困难和挫折变成学问与见识;才能通过艰难困苦的淬炼,使自己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才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

困难和挫折既是人生的磨刀石,更是人生的试金石。***总书记强调,“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党的干部必须“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错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困难和挫折是试金石,能鉴别出好干部。面对困难和挫折,要么勇往直前,始终保持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斗志和锐气;要么被困难吓倒,犹豫畏难,碌碌无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反映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党性作风、责任担当。在困难和挫折这面镜子前,领导干部的能力高低、作风高下一目了然,一切伪装都无所遁形。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当领导干部,就要积极主动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实践中检验自己,全面查找自己在理论功底、党性修养、胸襟胆识、政策水平、能力本领、意志耐力等方面的差距和短板,在困境中总结提高,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补短板、强弱项,使自己更加完善、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烈火真金。

52 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看到光明,在风险中发现机遇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人生之路并非坦途一条,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走好人生之路,最重要的是始终面向阳光,永远心怀希望,即使境遇不佳,也能坦荡面对,勇于用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领导干部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境遇、面临何种风险挑战,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凡事向好的方面想、朝好的方向努力。

只要时刻微笑面对世界,世界就会永远向你微笑。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事物总有缺憾性,有好的一方面,也会有不好的一方面。正是这种不完美,给人带来了希望和梦想。所以人们常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心有希望是一种幸福,对明天怀有希望,就能驱走今天的悲伤,让人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都能心有光明,获得面对困境的人生信念、积极心态和攻坚克难的内生力量。心有希望还是一种能力,能够促使人积极调适自己的内心,及时清扫心理垃圾,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内心强大、心存希望。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增强辩证思维,既要看得到逆境、困难、风险,也要有博大的心胸、积极的心态,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逆境中勇敢无畏,在困难中披荆斩棘,在风险中化危为机。

风险总是与转机并存,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危机。***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古人常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世界上的事情,上天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总是又打开了一扇窗。逆境和顺境、困难和容易、风险和机遇总是相生相伴。面对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是否能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化被动为主动,关键在于是否有求变之胆量、识变之本领、应变之招策。只有善于做最好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始终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才可能打开成功之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领导干部做工作,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向逆境挑战,敢于向困难叫板,敢于向风险出招,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要坚持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善于从实际出发去掌握事物发展总体态势,对“过去”有清醒深刻的认识,对“未来”有全面客观的分析和预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53 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人生如山,有巅峰也有低谷;事业如河,有平缓也有旋涡。唯有内心强大、不骄不躁、意志顽强,才能跨山蹚河,尝到胜利的果实。***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顺境检验心志高低,逆境看出意志高下。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勇毅,胜不骄,败不馁。

“运”是成功者的谦辞,“命”是失败者的借口。马克思曾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在逆境中,智者知难而进,愚者消沉不前。实际上,所谓的逆境,一多半都是自己的心理沮丧造成的。身之主宰便是心,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最终也就有什么样的境遇。在胜利和顺境时,感到欣喜满意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得意忘形、骄傲自满、目中无人,逐渐陷入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疏于戒备的状态,终将“得不偿失”;在困难和逆境时,感到失落难过也是人之常态,但如果努力走出阴霾、愈挫愈勇,就有机会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也将“失而复得”。人人仰慕的成功者,无不是心胸宽广、内心强大、宠辱不惊、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做领导工作,必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不可避免有顺境、有逆境、有困难、有挫折,关键是要练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强大内心,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受得了成功、经得住挫折。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只要自己不打倒自己,就谁都打不倒你。身处逆境时,不仅不能悲观失望,还必须保持开拓进取之心,保持自信、振奋精神、迎接挑战,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战胜困难,在吃一堑、长一智中,不断成长、不断向前,走向成功,而不是被挫折彻底击败。而身处顺境,切记做到收敛,谦虚低调、谨慎行事,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绝不能有丝毫的自满自傲、妄自尊大、自我膨胀,反之,其结局往往是兴尽哀生、乐极生悲。现实中,有的干部自命不凡,做出一点点成绩,就自以为能耐了得,终日牛气冲天,做人做事目中无人;有的自惭形秽,遭到一点点挫折、受到一点点委屈,就悲观失望、消极懈怠、一蹶不振;等等。这样的领导干部最终必会摔跤跌倒、自毁前程。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醒,在逆境时不被困难吓倒,鼓足迎难而上的勇气,做到生命不熄、奋斗不止;在顺境时居安思危、常思己过,严谨细致、小心谨慎地做好每件事,绝不做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傻事、糊涂事。

54 在斗争中提高斗争本领,在斗争胜利中坚定必胜信心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党赢得过往一切胜利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精神武器。***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胜利中坚定必胜信心,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精雕细琢方为器,千锤百炼始成钢。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总书记强调,大风大浪中才能培养出大智大勇。不经历几次“风吹浪打”,不捧过几块“烫手山芋”,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可能练出真本领。“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斗争不是喊口号,得有硬功夫、真本事。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得真学真练,到风高浪急的大海里去冲浪,到真刀真枪的战场上去搏杀。领导干部只有积极投身斗争实践,冲锋在前,才能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提高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增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政治定力,真正练就高强的斗争本领。

胜利倍增信心,信心战胜一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胜利不会自然到来,胜利需要战斗。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首先就要坚定敢打必胜的坚强信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样的风险挑战,我们全党只有坚定必胜信心,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危机来临有定力,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当好人民的主心骨,带领人民打赢这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必须树立斗争信心、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信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强大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有众志成城的伟大人民和民族精神,必将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55 志成于坚而限于锐,功成于久而限于速

***总书记指出:“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做任何事情,只要持续努力,不懈奋斗,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而如果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终将一事无成。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唯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才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滴水穿石,主要在于坚韧不拔;铁杵成针,关键是久久为功。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都非易事,都要经过艰难的探索与实践。有的人历经磨难,却初心不改、坚持到底,最终获得了成功;有的人被困难吓倒,半途而废,离成功也越来越远。这两者的区别,归根结底就在于是否具有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品格。鲁迅先生曾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到达他所向往的目标。”成大业,许多时候并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是在于能坚持多久。现实中,一些干部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战略,想法很多,做法也不少,但就是没有恒心、韧劲,最终蓝图绘了一张又一张,不仅做不成事,还误事坏事。这种缺乏毅力的行为,不仅事与愿违,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极不负责任。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当始终保持一股韧劲。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干事创业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赢在坚持。《愚公移山》有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有韧劲,千仞高山可移平。如果思想上放松警惕,有了“停一停”“歇一歇”的念头,就容易滋生惰性,殊不知“躺下了”就可能“起不来”,“打个盹”就可能“睡过去”,再想重整旗鼓就难上加难了。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奋进姿态,越是艰险越向前,一如既往、慎终如始,步履不停、倍道而行,不获全胜不收兵,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韧字当头、以韧促干,“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蹄疾步稳、久久为功。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慎终如始、全神贯注,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全力以赴把最后的任务完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56 坚强是成功者的通行证,懦弱是失败者的墓志铭

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心。前进的道路总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但难以逾越的往往不是坎坷,而是人的内心,只有心中的懦弱才会使人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做任何事情,畏惧挑战比挑战本身更可怕。领导干部是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领头羊,面对矛盾困难、风险挑战,必须坚毅勇敢、始终坚强。

人生有许多必须,其中就有必须坚强。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困难就像弹簧,你越是懦弱,它就越发反弹。有人说,乐观的人总在黑暗里坚强,悲观的人总在幸福里感伤。生命的旅途,面对的是艰难;生活的履历,记载的是坚强。要生存,就要进取;要成功,就要坚强。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痛苦的全部价值,是让你更坚强。坚强的人,并不是能应对一切,而是能忽视所有的伤痛,拿出一股“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气概去迎风雨、接挑战,在创伤中成熟、在经历中成长。倘若在困难面前缩了头,在畏难关头退了步,在风险面前胆战,一切机遇都将在“怕”中失去,拒绝了坚强也就拒绝了成长。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真正坚强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做领导工作,接触的人和事涉及方方面面,面对的情况和问题经常千头万绪,面临的矛盾和风险往往盘根错节,压力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坚强的意志,就容易在压力面前打败仗,在畏首畏尾中摔跟头,在自怨自艾中自轻自弃。

懂得承受,才能撑起生命的晴空。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要走出懦弱的阴影,练就骨子里的坚强,唯有直面实际,懂得承受、敢于承受、乐于承受,无论面对任何境遇,都始终牢记虚心就是坚强,努力就是坚强,痛而不泣就是坚强,不自弃就是坚强,从头再来就是坚强。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即使是装,也要装得坚强,有时候坚强装得久了,内心也就真的强大了,也就真正坚强了。这也是心理暗示的结果。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增强自信,敢作敢为、激情满怀、奋勇当先,在困难面前挺得住,面对挫折不气馁,学会抗压、减压、释压,始终向前、向上、向善。要锻造成熟的心理素质,涵养内心力量,面对繁重工作、突发事件时,要处变不惊、镇定冷静,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要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并起而行之,改变思维、改变方法,要珍惜困难和失败的正面价值,把每一次困难和失败当作成长进步的垫脚石。

57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后汉书•虞诩传》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说的是为官者立志应不贪求容易实现的目标,做事应不回避困难,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古往今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一直是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和精神追求。至于当下,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对于广大干部而言,只有把个人的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向往联系在一起,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有志事易,无志事难。***总书记曾说:“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千千万万的党员始终心怀共产主义的远大志向。在革命年代,多少先烈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志向,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谱写“只要主义真”的热血诗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少共产党人积极投身新中国火热的建设实践,以实实在在的奋斗为远大志向注入具体内涵和实际内容,抒写“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改革开放新时期,多少共产党人以敢为人先、搏击潮头的干劲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挥写“自信人生二百年”的改革诗篇。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广大干部尤其要志存高远,敢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理最复杂的线头,勇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知难不畏,绝壁可攀。《为学》一文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事在人为,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历史,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和攻坚克难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总书记在总结百年党史时深刻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正是这种事不避难的精神和品质,让我们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在困难面前,共产党人一贯是“行动哲学”。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广大干部要把困难挑战作为磨刀石,直面棘手问题、复杂矛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练就硬本领、开辟新天地、干出大事业。

58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总书记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终日犹豫不前、懈怠畏难的人,目光看不到远处、手上解不开束缚、脚下迈不开步伐,既无法行走于当下,更不能驰骋于未来,最终只会被历史所抛弃。干部事求恒成,信心、毅力、勇气三者不可缺一。

自信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不仅是个人立于世的必备气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必要特质。纵观历史,自信始终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屈原在《楚辞•涉江》中写道“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岳飞出征前喊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同志曾豪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伴随着共产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历程,中华民族的自信逐渐演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成了共产党人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武器。新发展阶段,干部要坚定“四个自信”,面对困难和挑战毫不畏惧、一往无前,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指的是做人、做事善始容易,善终却难,有毅力坚持到底的可谓少之又少。《战国策•秦策》记载,在六国国力衰退、秦一统天下指日可期之时,秦王却逐渐松懈下来。此时,有人告诫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秦王幡然警醒,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总书记勉励全党:“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接近伟大复兴,干部须克服浮躁情绪,警惕“末路之难”,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和“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持,铆足干劲、力争上游。

行者无疆,勇者无畏。勇气是个组合概念。“勇”,即处变不惊、定力十足、敢为天下先的果敢,“气”,即敢容错、善纠错、能改错的气魄,二者共同反映了个人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干事创业的胆略。***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领导干部要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到最难的地方摸实情、找原因、想办法,勇于去最难的岗位经风雨、练本事、长见识,勇于在最难的情况中转危机、开新局、强布局,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无畏精神和“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顽强意志,奋勇前行开好“顶风船”、走好“上坡路”,不断为党和人民创造新的业绩。

59 不后悔,莫过于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选择;二是明白如何坚持;三是懂得如何珍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为登高望远、瞰察路径,知道如何选择;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为执着追求、忘我奋斗,明白如何坚持;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为回首感叹,懂得如何珍惜。做到这三点,就能“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再不会遗憾后悔。

忍其小,择其大。常人往往趋利避害、护犊顾家,而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的革命志士则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为民报国、不怕牺牲。烈士刘伯坚在留给家人的最后书信中写道“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坚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族必能得到解放”,“决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表示“为中国革命牺牲毫无遗恨”,字里行间透着赤胆忠心、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和初心使命。步入新时代,***总书记告诫全党:“历史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必须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抉择。”这就要求干部树立没有私欲、不图回报、拼命干事的得失观以及“亏了我一个,幸福无数人”的价值取向,舍得付出、舍得吃苦、舍得奉献,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做任何事,持之以恒才会有成效。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湘江血战的辉煌战果、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对必胜信念的执着坚持,是共产党人在绝境中顽强不屈、英勇奋斗的历史写照。如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蓝图已经擘画,党员干部须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任务一件任务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作风与韧劲持续推进各项事业。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珍惜”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原文是“上熙国事,下相珍惜”,意指执政者兴盛国事,百姓对其就珍重爱惜。“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正如人们看见兰考泡桐就想起焦裕禄,到了大亮山林场就想起杨善洲一样,干部在任上有了实绩,百姓心中就为他们立碑、青史就为他们留名。一名干部在一个岗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更有限,要倍加珍惜在岗位的时间,不戚戚于任上就干出惊天政绩,不耿耿于任上就有显赫声名,只问自己为百姓做过什么、为后代留下什么,甘于“自己栽树,让后人乘凉”,把岗位看作为党的事业奉献的机会、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尽职尽责、有所建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