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既要政治强,又要本领高,把政治强作为根本工作要求,把本领高作为根本工作标准
***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政治过硬,就是始终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本领高强,就是专业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够胜任和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对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牢牢抓住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两大关键,始终将其作为根本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才能担当起实现伟大梦想的重任。
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是对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同志曾指出:“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政治上靠不住、不过硬的人,是无德之人,伟大斗争赢不了,伟大事业会偏航,伟大工程必受挫;本领不高强、没本事的人,是无才之人,伟大梦想势必要落空,误党误国误人民。政治过硬与本领高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立起政治“过硬”的高要求和本领“高强”的高标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复杂局面面前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不迷失方向,娴熟处理各种难题,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前行。
锤炼过硬的政治品格,做永不锈蚀的“政治钢铁”。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始终是第一位的。领导干部只有把政治过硬作为根本的工作要求,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各种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领导干部要牢记政治责任,保持政治清醒,防止和纠正各种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要增强政治自制力,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增强政治敏锐性,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不当“马后炮”,不做“事后诸葛亮”。
磨砺过硬的工作本领,做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总书记指出:“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只有把本领高强作为根本的工作标准,才能真正解决好“本领恐慌”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尽快补齐能力、素质和方法短板;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加强实践锻炼,主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急难险重一线去摸爬滚打、增长才干。
2 锤炼政治本领,在讲政治、有政德中“守初心”;锤炼担当本领,在强素质、有能力中“担使命”;锤炼斗争本领,在敢斗争、会斗争中“找差距”;锤炼执行本领,在求实效、重实绩中“抓落实”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也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加强自我修养的鲜明主题。对领导干部来说,延续主题教育的精神洗礼,就是要不断锤炼政治、担当、斗争和执行本领,才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坚强支撑。
政治本领强了,才能初心如磐。修大德者,方能成其功。从政,只有树立良好的品德,才能行稳致远、造福于民。“讲政治”是政德之始,是领导干部的“第一堂政德必修课”,根本在明大德,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行知所向,确保党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才不会误入歧途、陷入困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锤炼党性,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有了过硬本领,担当才会有支撑。***总书记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领导干部做到有本领,要自觉学理论、学专业,养才气、养底气,努力锤炼负重行远、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宽肩膀”,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用以指导工作;要强化担当精神,努力做到事不避难、勇挑重任,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迎难而上,在错误和过失面前不怕牺牲、主动承担、推功揽过;要全力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帮助打消顾虑,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在游泳中学游泳,在斗争中炼斗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我们党历来善于自我革命,富于斗争精神,并在其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领导干部要用好自我革命的“法宝”,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正视问题、直面问题,认真查找自己在理论修养、作风纪律、能力本领、人品政德等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补齐这些短板和弱项;要积极投身到基层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培养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历练顽强意志,敢于并善于应对风云变幻的挑战和风险。
执行求实效,落实看实绩。狠抓落实不等于不讲执行方式,“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抓落实,不是脱离具体实际的“一刀切”。领导干部要进一步锤炼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出实招、察实情,求实效、重实绩,在求真务实中狠抓落实;要深刻把握抓落实的规律,把心思花在执行上,把精力用在落实上,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攻坚战”,不讲排场、不走形式,不图虚荣、不慕虚功;要站稳人民立场,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贴近群众,自觉服务群众,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落实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 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治任务来落实,作为政治信仰来培塑,作为政治操守来历练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领导干部来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既是党的政治首要任务,也是培养政治信仰必然,更是必须恪守的政治操守。
“两个维护”传承于经典理论,丰富于生动实践。***认为,权威和服从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志曾形象地说:“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同志也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确立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领袖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和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什么时候我们党确立和维护党的权威、拥戴和信赖党的领袖,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胜利。科学的理论、历史的经验、党成长的逻辑告诉我们,“两个维护”就是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破浪前行的定海神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两个维护”是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我们大党大国的党情国情决定了一定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一定要有一个“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作为核心。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任务、政治信仰和政治操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切实把增强核心意识融入情感和灵魂;要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坚决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纳入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对中央倡导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对那些在原则问题上认识模糊、态度含糊,落实部署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庸政、懒政、怠政的行为,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决不在政治方向上跑偏走歪,把做到“两个维护”真正体现到履职尽责的实践中。
4 理论上清醒、思想上看齐、行动上自觉
“凡兵之道莫过乎一”,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的清醒、思想上的看齐、行动上的自觉是党的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领导干部只有做到理论上清醒、思想上看齐、行动上自觉,才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理论成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标志。理论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领导干部政治水平的高低。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了,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各类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敏锐地识别各种错误的观点和思潮,科学地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也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面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准确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增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思想一致是行动统一的前提。思想上同心同德,才能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高度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
行动上自觉,源于理论上清醒和政治上坚定。理论上的清醒、思想上的看齐最终要转化为行动上自觉保持一致,落脚到中央各项部署、方针政策和干事创业上。领导干部自觉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就要听指挥、听号令,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坚决排除“中梗阻”,防止上下不贯通,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绝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作选择、搞变通;要落实好***总书记关于“实干兴邦”的要求,躬身践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5 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
政治能力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的最根本最核心的标准,对领导干部来说,“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就是要把握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历练、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各方面。
必须把提升政治能力作为第一位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同志强调:“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实践充分证明,讲政治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根本问题,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关键。领导干部要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把政治能力作为第一位的能力,不断提升政治本领,善于从政治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工作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面对新征程,领导干部必须把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落实在谋事、办事、处事三个环节。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领导干部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时代航程中把稳政治航向,把讲政治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地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要善于用政治的眼光来观察问题,由因及果地去发现一些潜在性、隐蔽性、苗头性问题,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做“两面派”“两面人”。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常对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检视自省,有则坚决改之,无则加勉警醒;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6 能着眼全局,方能知局中大事;能着眼大势,方能晓势之所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以什么样的眼界和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一项工作部署,不但体现着总揽全局摆布工作的能力,也考验着我们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智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谋局”之能、增强“识势”之明,牢牢把握谋划和推进工作的正确方向。
没有全局在胸,就不会“运筹帷幄之中”。局,原意是棋盘,下棋的人叫当局者,后来当局者成为执政者的代名词,实际上也暗含了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就是要有全盘的概念,能通盘考虑问题。***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大事,谋全局。”更加注重从全局和战略层面谋划党和国家工作。一名领导干部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是一定要懂全局。领导干部谋全局,就是要用好用活整体、系统和辩证的思维和方法,一切着眼全局,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问题,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从整体出发,有全局视野,注重整体过程、整体效益与整体结果,不能只在乎一事之成败;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把要素放在整个系统之中来考虑,注重系统外部环境和系统内部之间的关联性,使分析和综合相互渗透、同步进行,做到有效协调;要善于运用辩证的方法,抓住全局工作中的重点事项、关键环节,把工作抓到“点子”上、抓到“要害”上,铆足力气抓根本、干大事。
不知道大势之趋,就不会“决胜千里之外”。***同志曾指出:“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做到认清形势、把握态势、预测趋势,把势真正揣在心里,握在手中。要知势识势、抢占先机,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既从宏观上把握,又从微观上分析,既看到积极有利的条件,也清醒认识消极不利的因素,透彻分析形势;要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切实做到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发展方向,用好用足发展机遇,牢牢把握态势;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精于从细微的征兆中看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走向,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准确揭示本质和规律,准确预测态势。
7 胸怀大局无小眼,把握大势不跑偏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是***总书记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的是战略的眼光和思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领导干部主管一方、分管一域,必须练就“胸怀大局”的眼光,提高“把握大势”的思维,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不怕眼前落后,就怕眼光落后。领导干部如果目光短浅、眼界狭窄、眼光不高,只关心眼前的、片面的、低层次的问题和事情,就会出现囿于局部和一时、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急功近利而失去未来的状况,是难以真正打开工作局面的。领导干部只有把眼光放“长”、放“宽”、放“高”,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总揽全局、预测未来。把眼光放“长”,就要善于从长远和全局的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从整体出发考虑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把眼光放“宽”,就要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和不同的条件下来观察事物,敢于弃“小我”“小局”“小利”,求“大我”“大局”“大利”,抓住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把眼光放“高”,就是要从高处站位、从高处着眼、从高处望远,想问题起点高,重点明,切入点准,落脚点实,做到高屋建瓴、胸有丘壑、运筹帷幄。
不怕走得慢,就怕方向偏。路走对了,即使再慢,也是快;路走错了,即使再快,也是慢。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领导干部面对新时代变革大潮,如果不善于把握大势、辨清走势、审时度势,无异于画地为牢,定会坐失良机、受制于人,甚至走上歪路、邪路,只有在历史、宏观和现实的思维中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真正认清前进方向、盯住发展目标,才能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走样、不跑偏。要用好历史的长镜头,按历史规律办事,把正在做的事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观察和谋划,总结经验规律,把握发展脉络,坚定前进方向;要用好宏观的广镜头,立起全球视野,跟踪把握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和新走向,把握时代脉搏,抓住发展机遇,进行前瞻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要用好现实的微镜头,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怎么样,临危不乱,及时采取化危为机的应对之策,危中寻机、开辟新局。
8 坚守正道是为官为人的宗旨
***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形象代言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一言不当,一行不端,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正”字为先,以“正”促“政”,做正己正人的表率。
世间事,唯正者昌,唯正道胜。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的浩然之气,指正大刚直的精神,也就是一种光明正大的气概。从做人来说,光明正大做事,正大光明做人,是一个人追求长久发展必备的精神。先做人后做事,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做人不靠谱,没有人愿意和你打交道,则可能什么都做不成、做不好。无论在哪个领域,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以一个“正”字作为立足的保证。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领导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百世未有之伟业,必须把正道作为一种担当、作为一种标准,坚信正义必胜,正如柏拉图所说的,“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坚持以“正”为本,以“正”立身,以“正”立业。大道至简,唯正是本。坚守正道永远在路上,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特别是在面对问题矛盾时,必须时刻警醒,做到心正、言正、身正,有效防止出现思想和行为偏差。心正即心地端正,要永续做走正道的力量源泉和指路明灯,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干工作、做事情,首先用信仰的尺子去量一量,符合的就坚决去做,不符合的就坚决不做;言正即尊重事实、敢讲真话、敢讲实话,做到有损党的形象的话不说、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话不说、影响团结的话不说,对把握不准的事不妄评乱语,更不能信谣传谣;身正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把敢于担当作为坚守正道的基本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困难问题面前敢于攻坚,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9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出自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名作《座右铭》,意为:当官要注重公正谨慎,立身贵在廉洁清明。***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对领导干部来说,无私方能感人、自律方能服人、廉洁方能正人,只有自觉树牢“公、慎、廉”的基础,才能通过内在力量的约束,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
心正则公,公则不惑。领导干部是公家人、吃公家饭,分清公与私必然成为从政者品行良莠的试金石,也是善政和恶政的分水岭。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的官德高下,根本的就是看其能不能始终坚持公心。立党为公,方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实现天下为公。领导干部要深扎理想信念的根,划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基本界限,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以修身、俭以养德、廉以生威,才能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要认清权力和责任的本质,对手中权力常怀敬畏之心,把权力视作服务群众的责任,自觉做到秉公用权。
谦虚谨慎,慎则不败。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自我约束和控制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养,要坚决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要增强慎独意识,掌握好闲暇时间,把喜好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时刻把好自己的言行;“君子慎始而无后忧”,要把“第一次”当作关隘和缺口,坚决杜绝“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死守自己的“第一道”防线;“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要保持警觉、防微杜渐,再小的不仁之事也不做、再小的不义之财也不收、再小的不正之风也不沾;“欲如洪水,不遏必自溺”,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在遏制私欲上不舍尺寸之功。
清正廉洁,廉则不求。清正廉洁是一种思想作风、人格力量,也是党员干部生存的根本,只有做到了清正廉洁,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才有资格带领人民群众建功立业。离开了清正廉洁,想要建功立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领导干部“一廉如水”,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树立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理想志向,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要视党纪国法为“高压线”,时时讲规矩、事事守规矩,敬畏人民、敬畏组织,保持警钟长鸣,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10 算长远账,算政治账,算民心账
算账,人人都会,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一句老话,道出了咱中国人爱算账的传统,也道出了算账的重要性。***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看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买卖不算账,生意难兴旺”,从特定角度来说,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在一定程度上好比“做生意”,说起来容易,“算好了”不易,满脑子“糊涂账”必然“业绩惨淡”、人生失意;只有扎实算好“长远账、政治账、民心账”这几本大账,每一笔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行稳致远,“生意”才能越做越红火。
算好“长远账”,始终凝心聚力谋发展。***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绝不能“空前绝后”。领导干部要为党和人民算大账,算长远账,绝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心里只装着自己,行动只为自己;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自觉培养“计天下利、创千秋业”的思维,定规划、绘蓝图、抓实效,不断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要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更要着眼长远,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干好那些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算好“政治账”,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根本的要求,若要在为官之路上取得成果,就先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才能不负于党和人民的期待。倘若丧失理想信念,把握不住自己,则必然会断送自己的政治前程,以往的辛苦努力终将毁于一旦。领导干部要算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的损失和损害以及自己在政治上的得失这“一大一小”的政治账,就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理想信念,勤廉从政,一心为民,这样才能得到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才能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
算好“民心账”,始终心中有民敢担当。群众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领导干部是不是“心中有民”,往往就看你是不是算“民生账”,为“民生算账”。算“民生账”,不一定能写进历史,却一定会刻在群众心中。领导干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人民安居乐业;要视群众为老师,虚心请教群众,认真学习群众,真情实意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想到一块、干到一起,依靠群众力量,尽好“为官一任、建设一方、发展一方”的责任。
11 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增强见叶知秋的敏锐
***总书记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领导干部一言一行系于整体、关乎全局,权力越大越要注重欲望和小节,时刻保持一种如临深渊之感和政治敏锐性,小心谨慎,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谨言慎行,方能行稳致远。***总书记强调:“越是党龄长、职务高、成绩大,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而不能居功自傲。”小心谨慎的人,会对事物作整体的、细节性的考虑,小心评估利弊得失,并且时常反思自己的决定和行动,吸取经验教训,自然能把事做对、做好,且不容易出问题。而现实中,有的干部遇事轻率、做事草率,凭心情做事,鲁莽行事、一味蛮干,甚至出现滥用权力,等等;其结果必然是误事、坏事、出事。小心驶得万年船。一名领导干部,应该有时不我待、无功即过的危机意识,时刻怀抱一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惶恐,不断检视自己的言行,看看行权有没有偏差、工作有没有纰漏、群众有没有不满。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廉洁自律,都必须慎字当头、慎之又慎,谨慎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决策、每一个细节,做什么事都看准方位、找准站位、把准定位,绝不能马虎大意、有恃无恐,更不能有权就任性,方能在从政道路上行稳致远。
见微知著,方可防微杜渐。***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么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生活中许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细节,往往折射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做人做事,如果没有出众的敏锐性,整天浑浑噩噩,把握不住形势,看不清问题,就会在遇到问题时手忙脚乱、难以招架。领导干部要善于用政治上的“望远镜”“显微镜”看待和分析问题,见微知著,增强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用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看清形势、把握规律、判明利害,从最坏处着眼,未雨绸缪,切实做到防微杜渐。
12 拥有荣辱不惊的心理素质、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领导干部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就会有坎坷,漫漫征途上没有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面对诸多挑战和诱惑,领导干部要淡泊名利,练就强大内心,保持积极工作状态,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畏困难,经受住考验,在努力实干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得之不喜不狂,失之不悲不惜,一切顺其自然。***总书记指出,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执着于得失,就会有无尽的欲念、无尽的攀比、无休的争斗,让人难以释怀。只有看淡得失,心存坦然,心胸才会变得宽广,境界才会得到升华。领导干部要理智对待得失,把眼光放长远,面对得失心境淡然,面对名利知足常乐,面对取舍从容坦然,不被身外之物所控制,逐步修炼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的境界。
锲而不舍,追风逐浪,拼搏的精神永不停息。西汉时期,司马迁在撰写《史记》进展顺利时,突受“李陵事件”的牵连而遭宫刑。面对奇耻大辱,他没有怨天尤人、意志沉沦,而是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终于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新时代新征程,领导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有时面对困难和挫折,难免会意志不坚定、斗争意识弱化、工作不思进取,这是值得警惕的。***总书记强调,干部“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领导干部面对重重困难,必须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一往无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心若向阳,笑对人生,便会春暖花开。达尔文说:“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乐观是一种向阳的人生心态,乐观的人总能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从不消极埋怨,而是从容面对一切问题。一个干部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不断健康成长,反之,拥有消极、懈怠的心态会阻碍成长,甚至引导干部误入歧途。领导干部从事领导工作,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应当努力培养和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获得心理愉悦和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积极不消极,乐观不悲观,永远以乐观心态去探索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正视人生道路,从而推动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13 以淡泊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从容之心对待苦,以进取之心对待事
“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这是一个人对待名利和事业应有的正确心态。领导干部既要面对名利交织的考验,又要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这既是对其修养的体检,也是对其本事的考察;要经受住考验,必须保持良好心态,清心寡欲,避免深陷欲望的泥潭,以正确心态做极简之人、行极简之事。
心态关乎状态,状态影响行为,行为决定作为。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也就有不同的人生。好的心态,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领导干部的心态好坏,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大局,长远来看,影响事业建设,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还是存在不良心态,羡慕别人的进步和成绩,嫉妒他人的晋升,心态不怎么阳光,甚至行为比较出格,做出一些党和干部群众都厌恶的事情。领导干部不管在何种境地,只有保持客观的心态善待生活,良好的状态对待工作,才能使自己处于好的状态而非在极端之间徘徊,才能把工作抓紧抓实,把事业干得红火。
多一次顺境,就多一次警惕;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健康良好的心态能够使领导干部乐观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工作中的困难,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创造力和潜力。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阳光心态,有好心态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把工作做好。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以淡泊之心对待权位,要主动向“二让司令一让元帅”的粟裕、“深藏功名”的张富清、“淡泊名利”的杨善洲等老一辈同志学习,见贤思齐,不为名所缚,学会放下,坦然面对虚名;要以知足之心对待利,明白追逐利益的危害,在利益上要知足知止、知进知退,才会事能知足心常惬,做到无欲则醒、无欲则刚,走好从政每一步;要以从容之心对待苦,面对各种艰难困苦要从容面对,将苦难看作经历,才能在任何时候表现出不慌不忙、镇静自如的形象气质;要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业,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对待事业,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14 不比职务比觉悟,不比表态比行动,不比困难比担当,不比得失比本事
任何事物都有其复杂性、多面性,每个人认知事物的能力也不一样,关键在于当事者怎样看待它们,看事情的认知角度不同,就会得到迥然相异的结果。领导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建设的领导者,为官从政,思想认知一定要高,正确的认知有助于理性认识事物,并合理作出对比,要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推动工作。
认知正确才能行动正向。正确认知是通过思维活动正确认识、了解事物,理性地作出判断。对领导干部来说,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既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面对职务权力、面对困难矛盾、面对个人得失等都要保持清醒地认知。纵观那些失足、沉沦甚至走到党和人民对立面的干部,有的在权力认识上觉悟不高,有的面对困难问题担当不足,有的过于纠结得失,等等,最终都成了“软骨人”,成了欲望的傀儡。表现虽说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都是脑子里不清醒、认知糊涂造成的。领导干部是否有清醒认知,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他有什么样的从政行为和表现,也将影响他所在地区、所在单位的发展。只有对待任何事情都保持正确认知,经常检视自己,才能确保从政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向先进看齐,向模范学习。领导干部要主动向革命先辈、当代模范学习,在各种先进典型中汲取正确的“认知”能力,以榜样的力量提高思想认识,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比职务比觉悟,充分认识职务高不等于觉悟高,觉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时刻警惕“觉随官长、官去觉灭”的思想,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比表态比行动,必要的表态无可厚非,但脱离了实际行动的表态是一种哗众取宠的作秀行为,领导干部要少表态、多行动,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敢担当,言必行、行必果;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比困难比担当,明白“为官避事平生耻”的道理,职务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要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担责,勇于担当,着力破除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困难,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更大突破、实现更大发展;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比得失比本事,始终秉持淡泊之心、涵养宁静之气,正确看待个人得失,看淡个人名利,从而多琢磨为民做事、少琢磨为己当官,不断提升干事本领,真抓实干,以真本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迈进。
15 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捍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主力军”,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能力素质,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夯实自己各方面的品质,以正确心态对待工作,以实际力量赢得人心、赢得尊重,始终严于律己,把优秀的习惯、卓越的标准运用到每一项工作中,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态度是个宝,凡事不可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态度决定着个人的行为,态度好坏决定一切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效。从业者不如敬业者,敬业者不如乐业者。领导干部对待工作要有爱岗敬业的态度,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要尊重事业、忠于事业、执着于事业,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切事业皆会有所成就。
用实力说话,靠本事吃饭。尊严是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或身份。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常言道“弱国无外交”,真实地反映出有了实力才有尊严,有了作为才有地位。国家是这样,个人亦如此,没有实力,即使你喊破嗓子,求人无数次,都没有人在乎你,就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没有实力,认识的人再多也没有用。领导干部要想获得干部群众拥戴和尊重,就要靠本事说话,不断练就过硬本领,一门心思积累才干、踏踏实实学知强能,使自己的本事一刻不停地“升级换代”“扩容改造”,用行动证明实力,用实力捍卫尊严。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人一旦有了自律意识,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如果没有规矩约束,管不好自己,就会成为断线的风筝、脱缰的野马,随时都可能坠入深渊。领导干部必须用规矩律言律行,恪守行事之规矩,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才能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做到固本守节,不误入歧途。
水滴石穿,厚积薄发。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人生需要耐心和等待,在等待中煎熬,在等待中获取所求,在等待中成就,在等待中喜悦。当干部,就要善于在坚定、镇定、淡定中韬光养晦、蓄积能量。如果总是沉不下心做事,总想早早看到结果,最好是一步登天,最终往往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领导干部无论是自我提升还是干事创业,都贵在坚持,懂得了坚持,才能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坚守岗位、勤奋敬业,厚积薄发,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6 选择比努力重要,态度比能力重要,立场比实力重要
领导干部处理复杂事物,选择、努力、态度、能力、立场、实力都很重要,但它们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重要、非重要之分,总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情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没有目标的航船,任何方向都是逆风。巴金说:“从容思考,从速实行,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选择实则是一种人生方向的抉择,选对了,路就宽了,选错了,路就窄了甚至无路可走。领导干部为官从政,有的选定一个方向后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尽管最后事与愿违,但他们仍保持方向不变,不愿放弃,而事实上,这种选择让他们成了失败者;也有的在意识到错误后,尽快分析原因,调整了努力的方向,最终更快地找到出路、获得成功。领导干部要明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对了方向并为之努力,更能令我们的事业事半功倍,使人生征途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态度不端正,能力再大也难成事。一个人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反映一个人对成长的态度。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学历,拥有什么样的资历,而在于做事的态度。态度如果出了问题,肯定是干不好事、干不成事的,再大的能力也无济于事。领导干部哪怕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如果不去身体力行,态度消极,终不能成就大事;相反,只要工作态度端正,即使能力不强,但能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工作,久而久之,工作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因此,领导干部干事不应当只讲能力,应当先摆正态度,有了正确态度,再充分利用能力,两者就能相得益彰。
立场不坚定,实力越强的人危害越大。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领导干部的立场主要指政治立场坚不坚定、理想信念牢不牢靠。***总书记强调,看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第一位的就是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能耐再大也不是党需要的好干部。近年的一些腐败案件中,“能人腐败”现象引发了不少议论,这些“腐败能人”多数是身居要职、实力强劲、政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如果不是因为贪腐,有的人可能会造福一方。他们的堕落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领导干部只有把坚定的政治立场放在首要位置,深刻认识政治立场比实力重要,人生才不会偏航。只有政治立场坚定了,实力越强,事业成就才会越大;如果政治立场不坚定,实力越强,给事业造成的伤害就越巨大、越严重。
17 为人做事本分,必然走向成功;做事心存侥幸,必然失败不幸
古语云:“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应当为人老实、本分做事,决不能敷衍应付、作风漂浮,存侥幸心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诠释赤诚担当。
坚守本分是为人处事之要。***同志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守本分,主要体现在说话老实、干事踏实、生活朴实、为人真实,这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重要原则。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守本分是干成事的前提,如果不守本分,做事心存侥幸,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久而久之,最终会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领导干部为人做事要守本分,要树立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直面困难的挑战,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以雷厉风行、不抓则已、抓则必成的作风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要始终恪守老实本分的品质,自觉把党章党规党纪挺在前头,主动担当,履职尽责,踏实干事,在干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获得成功。
心存侥幸是思想的“蛀虫”。“心存侥幸”是指一个人做了错事或坏事以后,仍然抱有不被发现、不被惩罚或没有后果的心理。***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心存侥幸是一种铤而走险的心理,侥幸非常道,靠侥幸过日子,思想容易被侵蚀,迟早要“栽跟头”,人生必然失败不幸。领导干部如果怀有侥幸心理,干事创业必然畏首畏尾、偷奸耍滑,个人事业必然不会有所起色,迟早会从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为党内“蛀虫”,理想信念动摇、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人生终将一事无成,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先行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是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明白守本分的重要性、心存侥幸的危害性,坚持本色做人、本分做事,自觉守好“责任田”,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放在心中,按职能职责办事,思为、敢为、乐为、有为,决不抱有侥幸心理。
18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人既有基本需求,如吃饭、喝水,也有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欲望,如权力、金钱等,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如果管不好贪欲,最终会沦为阶下囚。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中坚力量,而贪官会严重削弱党的力量、污染政治生态,必须坚决予以抵制。领导干部要心有所畏、懂得知足,做到行有所止,自觉把讲规矩守纪律作为为官从政的原则。
欲望是一个人最大的仇敌。宋朝朱熹曾言:“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因此而毁了自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与腐败是水火不相容的,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秉公用权、保持清正廉洁。领导干部清廉为政、不当贪官,既是底线,也是基本要求。作为特殊群体,领导干部掌握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公权力,面临着各种诱惑,一旦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不遏制贪婪之心和非分之想,就会被犹如火之燎原、水之滔天的欲望毁了一生。领导干部应当理性对待欲望,以理导欲、以理制欲,对权力要心存敬畏,不能恣意妄为;要知足常乐,不存非分之想,走好走稳从政之路,否则必然会因为一己私欲招来祸端。
知足终身不辱;知止终身不耻。《老子•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内不腐则虫无以生,自身过硬才能百毒不侵。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就是保全自己,手握公权,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被拖“下水”,一生耻辱将难以洗刷。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法律法规常怀敬畏之心,心存戒惧之意,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自觉用纪律规矩规范自己的言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逾矩越轨之事不想、不干;要保持知足知止心态,对诱惑要懂得拒绝,对贪念要强烈制止,时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于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遏制,不越雷池一步;要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时刻牢记“当官发财两条道”的教诲,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做到有权不任性,律己不放松,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19 对过去,要淡;对现在,要惜;对未来,要信
一个人的幸福生活,需要有好的姿态。领导干部要想获得幸福人生,应当怀有三种姿态。对过去的事,不要太在意,要学会看淡;现在的一切要好好珍惜,不要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对未来要充满信任,要有担起事业重担的自信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事要有更清醒地认知,才能把好人生航向。
回首过去,宠辱不惊。荀子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事物每天都在与时俱进、日新月异。作为领导干部,面对过往荣誉和成绩,要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一种人生智慧和健康心态,也是一种能把过去看淡的姿态。然而,对少数领导干部来说,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经常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不能正确对待以往荣誉和成绩,总是躺在以往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自我膨胀,严重影响干部心态。领导干部只有对过去的成绩淡然处之,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清醒。要懂得放下包袱,适时让自己思绪清零、心态归零,轻装上阵,这样才能“拿得起”更多责任、“拿得出”更多成效。
珍惜当下,敬业奉献。人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能把握的只有此时此刻的心情、语言和行为。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过去已成往事、现在的一切应当珍惜。党和人民给予了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通过组织的精心培养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一步一步成长来到领导工作岗位,一切来之不易。领导干部要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要有知足之心、感恩之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注重把自身关注的焦点、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干事创业的着力点,放在当下的各项工作中,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
相信未来,勇毅前行。不纠结过去的事,干好当下的事,也要展望未来的事。***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开启,远景蓝图已铺陈开来,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期,领导干部要相信未来可期,要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善于判断和把握形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不断闯出新路子、创造新局面、实现新跨越,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笃定前行,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始终以责任担当赢得认可,从而担当起更大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