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跟我说,他觉得位于建外大街的京伦饭店气派不够大,我接过他的话茬儿说,美感往往产生于“适度”,京伦饭店以投资规模和功能性考虑而言,它现在这样的面貌,应当说是得体的。
俗话说,“量体裁衣”“可着脑袋做帽子”“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一座建筑物的设计,也应本着这些个原则;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大有大的衣衫,小有小的装扮;应当忌讳的是将大做小,以及将小装大。我们在京城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它的体量很大,功能性也是“肩负重任”的,却设计得轮廓线暧昧不清,立面视觉效果杂驳琐碎,仿佛是一位丈八巨人,身上却箍着一套米老鼠的童装,令人望去啼笑皆非;也有很低矮,并且用途也很平庸的建筑,却偏给戴上庞大的“皇冠”,蹬上厚重的“墙靴”,如同硬把一位弱女子,给塞到了阔大的龙袍中,望去实在颟顸刺眼。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金鱼胡同里的王府饭店,该气派就爽性“派头十足”,金碧辉煌得可以;而位于德胜门外马甸桥北的独一居饭庄,自知其小,周遭又是乡野,便干脆走“蓬牖茅椽”的路子,倒也别具一格。
京伦饭店的投资规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既不强装“财大气粗”,也不自甘“小模小样”;它基本上是一种“有教养的小家碧玉”的风韵,雪白的外墙、规整的窗格、简明的线条、精致的工艺、雅洁的氛围、爽朗的气度,令人感到既很现代化,又“中规中矩”,入住其中,是很舒适恬静的。我觉得连它门楣上“北京一多伦多”的英文标识,不用粗壮夺目的大写体,而用秀气平易的小写体,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这就好比在素净的衣衫上,不使用豪奢的胸针,而别上淡雅的康乃馨,见之令人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