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拍板,通常是指对有关问题作出决定。“拍板”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主要活动,也是议事和决策的最后环节。一项工作一旦经有关负责人“拍板”,立即进入实施阶段,一切机器便运转起来:工程立即上马,调动如期到位,决定就此生效,问题马上解决……由此足见,“拍板”非同小可。
职务其实就是责任,敢于决策、善于拍板,不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责任体现,而且也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如果领导干部畏首畏尾、当断不断、议而不决,则往往容易坐失良机,不但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威信,而且会使事业遭受损害。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拍板”就意味失职。
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拥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也就是说,遇到担责任的事要敢于“拍板”,出了问题要敢于承担责任。党和人民既然给了一定的岗位和权力,就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敢于担当责任,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如果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满足于当“传声筒”“收发员”,浑浑噩噩,遇到问题绕道走,那就是失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领导者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负责的态度,知难不畏,排难而进,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为事业而拼搏。
果断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意志品质。一个领导者如果具有这种心理品质,就会在决策中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领导决策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尤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的紧要关头,需要领导决策者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果断和迅速地做出决定。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它复杂多变、变幻不定、动荡激烈,任何犹豫不决都可能错过时机。优秀的领导者,一旦发现客观和主观的条件成熟,就要当机立断,果断决策,并立即付诸实施。
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畏畏缩缩,往往会贻误时机,后悔莫及。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其实力在诸雄中首屈一指,被公认为最有希望问鼎天下。袁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林。但是由于袁绍的优柔寡断,一次次失去了战机。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谋士许攸曾向袁绍献计:“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令一军星夜袭击许昌,则许昌可得,而曹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机会,两路击之。”但袁绍却顾虑曹操诡计多端,拒绝了许攸的建议,最终败于曹操之手,不得不退出角逐天下的行列。如果袁绍能够当机立断,抓住有利战机,及时采纳许攸的建议,那么其结果很可能如曹操所说:“若袁绍用子远言,吾事败矣。”可见,当断不断,看起来似乎稳妥,实际上却潜伏着更大的危险。对于一名领导者来说,优柔寡断是致命的弱点。
决策贵在不失其时。决断忌犹豫、疑虑。犹豫是时间的窃贼,疑虑是决断的大敌。列宁曾说过,要使别人坚定,首先自己得坚定。领导者的决心,对部属坚定不移地去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者遇事怕担风险,怕负责任,左右摇摆,拿不出主见,不但使部属难以坚定地去实施,而且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威信,使部属对领导者失去信任感、依赖感,最终使“拍板”难以贯彻。
当然,敢于拍板并不等于武断决策、刚愎自用,科学的决策应建立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方听取意见、冷静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要充分估计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能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使自己的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战略性。宋代辛弃疾说过,“谋贵众,断贵独”。意思是,商量事情贵在人多,决断事情常在一人。与众多谋,可以了解实情,决策才不会违背客观规律,才会不出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往往会有一个重要机遇期,抓住了就能实现较快发展,如果错过了,则会后悔不已。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框框,果断决策。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现实,分析问题,敢想他人所不敢想,敢断他人所不敢断,敢为他人所不敢为。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切实可行的考核、监督机制,以及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使广大干部有监督、有制约、有压力、有担子,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