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是游资的天性,游资最擅长的就是炒作,原因在于炒家只有从炒作中才能攫取暴利,并得到快感。虽然这种炒作有风险,但对于游资来说与其说是“风险”还不如说是“刺激”,它们玩的就是“心跳”。
可以说,游资炒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如果说“精满则溢”是单身男性特有的生理现象,那么“金满”也是可以“则溢”的,这就是游资在不成熟、不规范市场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
不过无论炒作什么,游资总是要显山露水、找点什么事情来做的,否则它就会没有了“用武之地”,变得索然寡味或躁动不安起来。
浙江省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常年研究民营企业的热钱流动,据他们的调查,2010年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市场买蒜卖蒜:“做大蒜生意能赚钱,温州商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1
1 游资最擅长的就是炒作
游资最擅长的是炒作,所以什么来钱快它们就炒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炒作农产品只是它们的一步棋。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2010年4月以后我国的大蒜价格又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4月初至5月上旬价格持续上涨,累计涨幅24.8%;5月中旬至6月中旬快速回落,累计跌幅17.6%;6月中旬以后价格再次大幅度上涨,截至7月18日的累计涨幅为21.2%,上涨到每斤6.57元,再次回到5月上旬的价格高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这时候的大蒜价格正呈现出加速上涨态势,上涨动力强劲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马鞍形走势呢?主要原因就是游资在炒作。四五月份和六月中旬以后的价格高点,都是游资炒作的结果;而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的价格快速回落,则是在政府严厉打击农产品炒作下出现的一种观望和顺势而下。这样一分析,就比较容易看出游资炒作的策略和轨迹了。
一名被称为农产品炒作高手的张凌(化名),就不屑一顾地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炒房?还不如炒大蒜收益快、收益高呢!”
原来,他在2009年末投入50万元炒大蒜,到记者采访他时(2010年5月)就已经赚到200万。尤其是在2010年三四月份,他周围的几个朋友都把原来炒作房地产的资金用来炒作大蒜了 3。
这就是游资的本性:什么赚钱炒什么。当它们觉得炒股票、房地产不如炒作农产品来钱快时,就马上会把一部分资金撤出来炒农产品。这就是为什么2010年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虽然炒作新鲜蔬菜难度较大,但只要有利可图,就难不倒游资炒家。
2010年5月初,广州市菜篮子价格信息统计数据显示,有完整记录的77种蔬菜中62.3%的蔬菜出现不同程度涨价,19.5%的蔬菜价格上涨幅度在100%以上。更不用说,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的离奇上涨了 4。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政府严厉打击哄抬农产品价格炒作后,游资炒作农产品似乎依然余兴正浓,不但没有撤退迹象,而且许多炒家还在继续奔赴主产区,把目标瞄准新蒜、绿豆、干辣椒。这表明,即使遇到***的政策高压,新的炒作与反炒作暗战仍在继续较量中。见利忘义的游资,并没有“金盆洗手”的想法。
祖籍安徽的炒家赵和明(化名)做外贸进出口生意13年了,积攒上了上千万元家当。他自称自己比较胆小,不敢贸然投资,以免把自己原来的家当也赔进去,炒作农产品是他多年来唯一的大手笔 5。
他回忆说,2008年那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关注农产品了,只是还没有形成炒作气候;真正吸引游资介入农产品的是2009年。
2009年他在麻将桌上听人说,当时的农产品非常走俏,游资炒作农产品已经形成气候。更何况,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一旦由于天气原因导致产量下降、供应不上,价格肯定会涨得很快。尤其是他的一位朋友2008年投资70万元到山东去收购大蒜,净赚将近300万元,更让他感到炒作大蒜“包赚不赔”,所以他决定随这位朋友“走一趟”。
接下来,赵和明便跟着朋友奔波于山东、河南两省,实地考察大蒜种植面积和亩产情况。令他没想到的是,许多种大蒜的田块其实早在年初就被捷足先登者订购了;并且他从和蒜农的交谈中发现,一些种植户语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霸道,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大蒜会卖不出去。事实上,这时候全国各地专门跑去收购大蒜的商家确实络绎不绝。
不用说,赵和明接下来能够做的只能是想方设法多多收购。当年他共投入近500万元收购资金,把大蒜囤积在当地冷库内静等价格上涨。2010年二三月份,他把这些库存销售一空,净赚500万元,然后接下来准备重复下一轮操作。
容易想见,随着大蒜价格的上涨,与大蒜有关的整个产业链也都空前活跃起来,就连囤积大蒜的冷库都非常抢手,吨租金也从过去的150元上涨到230元。不过,赵和明并不认为自己是“炒家”,他说:
首先自己的资金投入太少了,投入数千万的炒家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上亿的,他这点钱不成气候,只是借大势赚个顺风钱罢了。在他心目中,真正称得上炒家的除了有大笔的资金投入外,还对整个农产品市场十分熟悉,在囤货议价时张弛有度。
据他观察,当时投入资金炒作农产品尤其是大蒜的人很复杂,资金种类繁多,并且数目庞大,既有各行各业的老板或有钱人,也有银行的人。他介绍说,一位投入上亿资金收购大蒜的炒家,仅仅在山东大蒜主产区用于囤积大蒜的仓库就有六七个。据他所知,这位炒家的货物全部脱手后净赚了“几亿元”。
2 跟风炒作有可能会损失惨重
游资炒作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利乃至获得暴利,但并非所有炒作都能心想事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为归根到底,炒作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尤其是跟风炒作更是一种“高难度动作”,稍有不慎便可能会血本无归。
例如,从“艺高人胆大”的温州游资炒作看。温州游资的跟风炒作简直可以说骇人听闻。温州人的习惯是不喜欢把钱放在家里休闲,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会马上投放出去,并且行动极其迅速。
当地的一位邵老板介绍说:
拿炒房来说,只要圈子中一人有炒房打算,其他人认为合适,便会往这个人的卡上打钱。“往往只需考虑一晚上,第二天此人的账上便会有几个亿。”温州人非常讲究圈子,而一个圈子代表的很可能就是一个行业,由于较为熟悉,资金运作就很简单。“我有一个朋友,几个人凑了15亿直接到上海买了一个盘。”买完之后,他们零散销售,获利不小 6。
然而,号称我国“游资大本营”的温州,虽然过去几年里确实有许多人因为大肆炒作房地产大发其财,可是也有不少在2009年的“山西煤改”、俄罗斯“灰色清关”、“迪拜危机”等事件中不但没捞到好处,而且损失惨重,最后只好乖乖地“投降”,不计成本把资金撤出来。
(2010年)5月27日,已从打火机制造商转型为房地产商的温州人张朝告诉记者,早些年温州炒房炒作资金就因国家宏观调控受到很大损失。“在目前的情势下,有资金只能观望。”多日来,记者采访的多名手中拥有亿元资金的温州商人证实了温州民间资本回流的事实 7。
而据温州民间资本代言人、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估计,当时从外地撤回来的温州游资至少在千亿元人民币。所以,原来外界估计温州民间资本的规模有6000亿元人民币之巨,这时候如果再加上这一笔的话,他认为可能已经达到8000亿元左右。
但是,只要是炒作都有风险,无论是炒作房地产、大蒜、绿豆都没有“包赚不赔”这回事,炒作其他商品也是如此。
例如,2010年4月绿豆价格最高时,东北市场上的现货价为每吨1.9万元,可是仅仅一个多月后就连下跌到每吨1.6万元也难出手。尽管这些炒家中有的是在2009年每吨4000多元时进的货,这时候以这样的价格抛出仍然可以大赚一笔,但对于后来的跟风者来说就难免要产生亏损了,而且亏损幅度还不小 8。真可谓“投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据吉林省洮南市新旺农副产品公司负责人介绍,即使2010年绿豆价格炒到这样高,当地也有许多绿豆经销商是赔钱的。这主要是那些2010年5月左右以每斤8元的价格收购,然后在政府出台打击农产品炒作相关政策后,因为感到“害怕”而不得不低价出货的经销商 9。
再如在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的价格暴涨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几年前一卡车黄龙玉只要几十元,而现在每公斤都要几万元。一则真实故事说:一位三轮车夫5年前买了300元钱的黄龙玉,5年后抛出成了千万富翁,在此期间黄龙玉的价格上涨了成千上万倍 10!
所谓黄龙玉,是2004年云南省龙陵县村民在当地苏帕河中发现的一种新玉石 11。一些收藏家认为,这种玉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价格随之一路上扬。几年前躺在路边也没人要的石头,现在的身价就可能上涨到了上千万元。
云南省龙陵县黄龙玉协会会长侯德升:“原来没开发的时候,像这一种也就是那么一两千块钱。现在呢,这一块可能要1000万。”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石委员会副主任于明认为,“黄龙玉不是玉”,它的组织结构与真正的玉石有显著不同,也没有翡翠等其他玉种的文化底蕴。之所以称为“玉”,是因为一些炒家想把它沾上玉的光环后更有利于炒作。事实证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玉石的价格涨幅能够超过黄龙玉,这说明它的炒作是很成功的。
不用说,如果现在有人想跟风炒作黄龙玉,风险就显而易见了。
话题回到农产品炒作上来。虽然说逐利是游资的天性,但如果游资炒作过度,就必然会对农产品产业链造成很大危害。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流通领域利润的过度化挤占,侵害的只能是上下游环节的利益。具体地说,侵害的就是农产品种植户和最终消费者的利益。
在这次农产品炒作中,就在炒家赚得盆满钵满时,真正的种植户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好处。他们不但要承受因为价格暴涨暴跌、无法安排来年种植计划的风险,而且还面临着一旦价格下跌需要吞食“卖难”、“烂市”的苦果。至于消费者呢,不但要比往年多付出几十上百倍的钱,更要时时经受一种未来是不是还会继续涨价的心理煎熬。
1 《炒完楼房炒大蒜,网友创造“炒蒜团”抗议蒜价飙升》,2010年4月14日中国新闻网。
2 王晓玲:《全国大蒜价格一个月再飙涨21%,每斤达6.57元》,2010年7月18日新华社。
3 王梅丽:《50万炒大蒜,半年赚200万》,2010年5月12日南方都市报。
4 《菜价持续走高,游资炒作成农产品涨价幕后推手》,2010年5月9日南方农村报。
5 杨光、刘金松等:《国家严打农产品炒作,炒资再奔赴蒜豆主产区》,2010年5月29日经济观察报。下同。
6 《江浙游资炒作农产品,豪掷数亿元囤积绿豆》,2010年5月31日成都商报。
7 《江浙游资炒作农产品,豪掷数亿元囤积绿豆》,2010年5月31日成都商报。下同。
8 肖明:《绿豆价格降温,***严词防范“游资”炒作》,2010年5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9 李泽民:《3天飙涨1.8元,重罚之后吉林绿豆继续疯狂》,2010年7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
10 《疯狂的黄龙玉》,2010年7月17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下同。
11 国家目前还没有对它进行科学命名和出台鉴定标准,所以真假莫辨。当地人原来称之为黄蜡石,由于它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所以称之为黄龙玉。但并不是所有的黄蜡石都可以被称之为黄龙玉的,只有达到玉石级的黄蜡石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