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佛光与教团 §佛光人第八讲

佛教流传至今,在无形中产生了一些积非成是的弊端,及正邪之间的论调,已逐渐成为进步的阻碍,我们佛光人具有广大的目标与志向,自不能坐视流毒繁衍,腐蚀圣教。因此在第八讲里,我提出下列四点意见,希望大家从自己开始,切实做到。

一、佛光人不以经忏为职业

人在世上都有职业,佛教的出家人以何为业呢?古德有云:“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现代的僧伽应该以讲经开示、授课教书、著作编写、慈善救济、教会行政、大众传播、领众熏修,乃至服务道场,建设许多的佛化事业,以继往开来、绍隆佛种为职志。然而曾几何时,经忏佛事却因为容易维生而成为一般僧侣的职业,所谓“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经忏佛事本来是人间了生脱死、弘法度众的法门之一,如今竟然沦为佛教僧侣的生存方式,诚为可悲!如此行径非但有违佛陀拔苦予乐的本怀,抑且埋没人才,使僧格堕落,徒令外人鄙视,丧失向道之心,论其罪过,可谓深矣!

所以,佛光人应该以经忏佛事作为和信徒结缘的方式之一,不可用为商业行为;我们应该抱持至诚恳切的心态,将经忏佛事做得庄严如法,切忌流于世俗经营,以应酬热闹为能事,否则无以昭示佛恩,更遑论生亡两利!

我深知经忏佛事虽然行久弊生,却无法禁止根除,因为有些信徒可以一辈子不听经闻法,但是百年之后却不能不需要法师念经超荐;有些信徒可以在平日不参加法会诵经,但是在喜庆时节却不能不延请法师念经祝祷。因此,希望佛光人对于经忏佛事,应懂得净化改善,以此作为度众的法门,以此作为弘法的方便。或有斋□,也应供养常住,不为己图,则更能增进道念,有益于修持。

二、佛光人不以游方为逍遥

今天佛教人才不易培养,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许多僧尼出家未及一年,三事云衣一披,便借参学美名,如无祀孤魂一般,不务正业,四处云游,既不懂得佛门规矩,威仪也不周全,非但不能参悟佛法,光大圣教,反而随俗流转,有辱佛门,令人叹息不已!

顺治皇帝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虽然说明佛法的广大,丛林的海量,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如此行南走北地生活,对于阐扬圣教却不能建立深切的使命感,对于广度众生却没有抱持热忱的态度,即使是已经在三师七证之下,受过三坛大戒的比丘、比丘尼,也不足法式!

在《师子吼经》中,佛陀曾告示弟子,经常游行在外的人有五种艰难:(1)不诵法教,(2)忘失所诵之教,(3)不得定意,(4)已得三昧而后忘失,(5)闻法不能持。希望僧众们对上述几点能有所警惕。所谓“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看似逍遥,但这种洒脱自在的生活不是一般德薄愿浅的佛子所能轻率效法;这种内修外弘的方式,更不是一般入门初学的行者可以轻易做到。像惠能大师负石舂米多时,养深积厚,获弘忍大师印可传法后,又在猎人群中韬光养晦十余年,终于龙天推出,大兴禅门;浮山法远禅师在参学过程中,忍辱负重,艰苦卓绝,方能成为佛门龙象,化人无数。高僧大德的行谊,现代的僧伽能做到几分呢?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试问今之游方者可曾读破万卷书?对于云游参访的意义又了解多少?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曾说:“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临山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一介书生尚且有如此弘远的抱负,何况肩负利济群生重责大任的佛门释子呢?儒家有所谓“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吾等滥厕僧伦,则应该在道业有成,威仪具足之后,才可以四处参学。孔门有所谓“十载寒窗,一举成名”的说法,吾等菩萨行者则必须十年苦行,安住学习,以待大器晚成,普利众生。希望凡我佛光人都能恪遵佛光山的剃度法语:“出家十年莫游方,我居一处乐无穷。”

三、佛光人不以自了为修行

学佛修行本来是佛子的本务,但是时至今日,许多出家人却道听途说,盲修瞎练,所修的行持已经与佛道渐行渐远。

例如有些人倡言住山闭关,招人募捐护持,供养食宿生活,但是因为自己没有道行,在外独居又缺乏僧团大众的督促力量,所以没有多久,就日渐懈怠,道业未成,却已沦为物质的奴役,未能善了此生,却徒造恶因,遑论悟道脱死!还有些人主张放下万缘,如槁木死灰般枯坐念佛,借修行之名,坐享其成,懒于劳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福慧双修,行解并重,却妄想佛道有成,速往极乐,何其自私!

欲求生净土,必得发菩提心,持戒修善,自行化他,勤修三福。佛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哪里仅有念佛一途就能成事?古德说:“没有心开意解,不可闭关;没有开悟入道,不可住山。”没有积集足够的福德因缘,未能具备大死一番的决心,却奢言住山闭关,了生脱死,何异缘木求鱼?

佛陀曾喝斥过分出世的二乘弟子为自了汉。而诸佛如来“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悲智双运,广利众生,才能六度俱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此真正的佛道是在牺牲奉献中实现自我,真正的修行是在服务大众中培福积德。

修行!修行!究竟什么叫作修行呢?具体而言,丛林劳作是修行,精研佛学是修行,接引十方是修行,宣扬圣教是修行,慈悲喜舍是修行,禅净戒行是修行……乃至正心诚意,福国利民都是修行。希望我等佛光人都能切实了解修行的真谛,发心做社会的贡献者,不要做社会的分利者;立志做世间的生产者,不要做世间的消耗者。

四、佛光人不以无求为清高

古德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本来是用来勉励大家的志行节操,然而时人却误会其意,错以无求为清高,在学业上得少为足,不求甚解;在事业上但求温饱,不求发展,而这种想法,尤以自称“方外之士”的出家人更为普遍!

其实真正的无求,它的对象应该是身外,而非心内;应该是私利,而非公益。也就是说,对于外在的名闻利养,我们不必卑躬屈膝,渴求追逐,但是当内心有所不清净,有所不知道,有所不圆满时,我们就应该切实反省,力求改进,或向老师求道解惑,或为自己作得度因缘,或向佛陀祈求印心,或为众生祈福消灾。对于个人的利益,我们也尽可看轻看淡,但是当大家的权益需要保障时,我们就必须挺身而出,为众谋福。佛光人以净化自我,弘法利生为己志,对于“善法欲”的追求更应具有深刻的体认。

例如慧可大师不“求”初祖达摩为其安心,如何能深得禅门法髓?玄奘大师没有“求”法热忱,如何能发扬中印文化?最初师事婆罗门的迦叶尊者不向佛陀“求”道,如何能转邪归正?甚至阿弥陀佛如果“无求”,不经累劫修行,哪里能成就七宝庄严的极乐净土来接引末法众生?2500年前,悉达多太子证悟佛道以后,如果“无求”,即刻入灭,后世佛子不就无福得度?道安大师如果“无求”,畏难苟安,佛教哪里能在乱世中继绝存亡?鉴真大师如果“无求”,遇难则止,日本的佛教也不会有今日的盛况。

反观今日的佛子因为“无求”,或只知自了,或滥行方便,成就道业者几希?若再回顾佛法在佛陀的故乡——印度本土隐晦暗淡;在大乘的圣地——西域一带消失殆尽,更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我们怎能空言“以无求为清高”?怎能不奋发振作呢?

希望自今尔后,凡我佛光人都应该努力从下面四个方向着手:

一、要求自己健全自我,圆成道业,弘法护教,广利众生。

二、力求常住大众和谐,同心一德,法务兴隆,佛日增辉。

三、勤求信徒事事如意,家庭美满;国泰民安,互尊互敬。

四、祈求世界和平幸福,种族平等,众生安乐,消灾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