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丛林学院同学讲到写作的要领。有些同学大专毕业,甚至念了硕士、博士,却往往一篇文章,文辞不通,讲不到问题的核心。
有些同学问到我对佛学的理解能深入浅出,是不是有什么要诀?
我回答他们说:“哪有什么要诀?只是我一生欢喜帮助人的缘故。到了今天,更加能体会到,我所能、所会的东西,都是为了要帮助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的。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记得一九四九年刚到台湾的时候,遇到同参性如法师,已经是肺病第三期了,当时医药不发达,肺病的危险性与传染性,可以说人见人怕。但是有位真念法师,却能每天无微不至的为性如法师擦洗掉枇杷叶上的毛,再熬汤煎药,耐心服侍,令我深受感动。
这期间,道源法师宣讲《大乘起信论》,可说是稀有难得。真念法师想去闻法,但是看到性如法师重病在身,又不忍离开,他也听不懂国语。我乃自告奋勇,承诺每天将听讲的笔记送来给他参考。道源法师讲了一个月的《大乘起信论》,我记了十多本的笔记,每天将听讲的内容记下来,另外又搜集了许多参考资料,每天洋洋洒洒一二万言。一个月下来,他看得欢喜,我也为自己增进了佛学基础。更意外的是,肺病第三期的性如法师竟然痊愈了。无形中做一件事却帮了两个人的忙,连我自己在内,三个人获得利益,今天想起来,内心还感觉十分欢喜。
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我喜欢和大家共同欣赏,我常把书本朝向对方,久而久之我已能够将书报杂志倒念如流。我今天说话能不重复,能让听者欢喜,那是因为我常念文章给老人家听的收获。
平时常有人要求我写字送他,甚至在潘维刚主持妇女儿童安全基金会的义卖会上,小小篇幅四个字,竟然有人出价一百万。我自觉我的书法,难登大雅之堂。我一生从没有练过书法,也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只因当初在宜兰雷音寺一年一度的佛七法会,殿堂里、斋堂里,有许多标语和对联要写,不容易找到人,我一共写了二十年,每年都练了一次。最近几年求字的人多了,我常常节省睡眠的时间写字给大家,只要大家欢喜,我也忘了劳累,一个月总有机会写个几张,几年下来,自觉也有些微进步。
我一生喜欢替人改文章,当初慈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可说都是因为欢喜写文章,又有我替她们改,而进了佛门。偶尔也有“头痛”的时候,依晟主编《觉世》也有好几年,往往是正好在我要出门的前一刻,或半夜十二点要关门休息的前一分钟,才见他匆匆忙忙抱了一大堆稿件冲进来要我审稿。想着明天要送稿了,不能让读者等待,也只有熬夜挑灯替他看稿。这一来更提高了我看稿的速度,很容易为文章归纳或定标题,我主编《人生杂志》《今日佛教》多年,天下没有一件事是白费功夫的。
深入佛法的智慧与深入生活的经验并没有什么两样。真能读书的人,能读懂“生命”,读通“生活”或“人事”这几部书,自然处处通达,无所滞碍。如果一个人拿了博士学位却不懂得生活,不通人情,要说他懂得读书,我是不相信的。
下午两点,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主编符芝瑛小姐专程来访,计划为我写传记。山上大众,非常相信天下文化公司和符小姐的能力。在这之前,也有一些人向我表示,要为我写传记,但有时徒众仍忍不住提醒我:“师父,您这样一腔热忱,挖心剖肺的信任每一个人,但每一个人都能了解您,体会您吗?您会吃亏上当的呀!”
我想,我有许多“吃亏上当”的哲学。一个人能够承担与否,往往就看你吃亏上当的“功行”多深。吃得起亏上得了当,还能甘之如饴,面不改色,才能造就包容天地忍耐异己的胸襟。一个人具有这样的胸襟,还能烦恼得起来吗?
符芝瑛提到我的著作:我手著的《释迦牟尼佛传》《玉琳国师》,发行遍及海内外,许多佛教徒拿这些书籍当善书“助印”,我一直都不知道,直到这些“助印本”流通到我手中,分得一本,也很感意外,没去追究所谓智慧财产或版权的问题。听说这些著作的翻印本已经在香港、马来西亚、大陆等地区流传了很久,甚至有的翻印本,连原出版社、著作者,都一起删除。
符芝瑛问及“星云百语”在《普门》与《远见》同步发表,其中勇敢、慈悲、忍耐怎么去实践?
勇敢的人不一定有慈悲,但是真慈悲的人必定忍耐。慈悲、忍耐绝不是懦弱,更不是不明是非,慈悲忍耐应该是清清楚楚帮助人之后,能带来人间喜悦,慈悲与般若忍耐是一体两面的。
我们提倡护教要勇敢、要忍耐。这种忍耐也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真忍的人,就甘愿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在大众利益之前,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凡事将心比心,真爱才能赢得爱,恨绝不能赢得爱。有些人爱极生恨,这种包含着恨的爱不是真爱,只是以自私为出发点,一种占有的假爱。世间上不会有因为假爱而带来幸福快乐的。可以说,真爱的升华就是慈悲。车祸发生了,多少母亲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庇护儿女,多么勇敢呀!扩展开来,将一切众生视同亲生子女,便是佛陀的慈悲。
符芝瑛问我,以现代的语言贴切地表达佛法深刻的道理,是不是一种天分?
我认为不是。我的出发点只是想尽办法要给人懂而已。比如说“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根据佛学辞典上的解释,十有八九不懂。并非原意深奥,而是解释的人把意义写得艰难了。以我个人的看法,所谓“生忍”——就是说人生要生活下去必须忍耐,而这种忍耐,是从生活智慧中产生出来的一股力量。“法忍”——指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成见,能够自制,能够自我疏通、自我调适,就是明白因缘,通明事理。“无生法忍”——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平等美好的世界,能随缘随处的觉悟到无生之理,察见一切无生之法。“忍”即是智慧,拥有了真忍之后,能够逍遥自在,处处桃源净土。这一切都不是在书本中能读得到,或读了能懂的,而是在生活中深入体验,时时印证佛理所获得的一种“生活禅”或“佛光禅”。
很多人对我说,很喜欢听我讲演,因为生动、有趣、收获多。我想要诀无他,要能观机逗教,契理契机而已。
符芝瑛还问了许多其他的问题:掌握时空有何诀窍?保健的方法?源源不绝的创意从何而来?佛光山的中心思想等等。要知道一个记者的采访精不精彩,能不能获得读者大众的共鸣,往往从他们所发出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