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熟练掌握这一思维方式的领导者,在考虑问题、做决策时往往思路比较开阔,“点子”比较多,对指导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往往更加自信,更加驾轻就熟。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要求从单一的维度求异。大多数人在思维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使用单一性思维。单一性思维是一个思维起点、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角度、一个评价标准、一个思维结论的单维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一旦中途受阻便只能是此路不通束手无策;发散思维采用的是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个评价标准、多个思维结论的多维思维的方式,这样能使我们思路开阔,在思维过程中一旦碰到阻碍时能使我们有着广阔的可供选择的余地。
世界上的事情的发展的结果之所以不唯一,在于这些问题是受多种因素所制约的。例如有这样一个常见的智力题:树上有5只鸟,现用枪打下1只。问树上还有几只?如果用发散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多种多样的:若树上的5只鸟都是会飞的,打下一只鸟后,其他的鸟受到惊吓都飞走了,那么树上就一只鸟也没有了;若树上的另4只鸟是不会飞的小鸟,那么树上就还有4只;可能的答案还有1只、2只、3只和4只等。这个问题中的5只鸟,是什么样的鸟?有几只会飞几只不会飞?打鸟的枪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其他的鸟是受到了惊吓还是没受到惊吓?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我们在对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时,不要满足于得到一种答案,而要尽可能地多考虑几种答案。
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人们在从事创造活动时,可以提出许多设想,创造者的想象力越强,知识面越广,设想就越多,创造活动成功的因素也就越多。
(一)发散思维的特征
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领导者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尽快找到能够应对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办法。比如2008年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政府的应对是非常及时的,在短期内开出了一系列的“药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退税刺激出口、农民购买家电补贴刺激农村消费、企业减税、扶持中小企业、降低贷款和存款利率、稳定股票市场等等。力图用多种综合配套手段,在短期内出重拳扭转经济下滑势头。又比如教育部针对经济下滑导致2009年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推出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措施。这些措施具体到每一个不一定起作用,但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对问题的思路必须是开阔流畅的,也就是说要有办法。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思维反应的速度越快越好,数量上越多越好。
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变通性,主要体现在思维广度上。能灵活应变,不受定势的桎梏,从不同角度来寻求答案。维度越多,变通性就越好。广度的增加能为思维带来更多的回旋余地,因而也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变通性在领导者的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领导工作是要讲究艺术性和灵活性的,如果都按照条条框框去办事,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而如果懂得变通,则事情往往好办得多。
比如在两岸关系中的“三通”问题,本来两岸人民都希望早日实现“三通”,以方便两岸的联系和交流。但由于政治问题,从***到后来的***当局,都一直以所谓“对等、安全、尊严”为由,拖延和阻止“三通”。台湾当局在“两岸关系条例”中明列,不允许两岸的船舶和飞机直航。大陆方面基于两岸人民的福祉考虑,在双方的谈判中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灵活性,从20世纪80年代的“不通航而通运”、90年代的“试点直航”、到21纪初的金门马祖的“小三通”、“节日包机”、“周末包机”到现在的“常态化包机”,都在照顾对方关切的基础上,绕过相关障碍,逐步实现了实际上通航的目的。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比如说,我们要求学生回答“铅笔有哪些用途”时,有的被试者回答:
“画线,画画,作记录,打草稿,作送人的礼品,作为奖品。”
有的被试者则回答:“书写工具,作礼品,用铅笔代替直尺,削尖的笔可作为伤人的工具,当木柴烧,可作简易圆规……”
显然,前者发散数量不少,但变通性和独创性则远差于后者。前者集中在一两个维度上发散,后者则在多种维度上变通地、独创地发散,当然后者的发散性思维质量好一些。
有一次,在为表彰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举办的宴会上,一些贵族公开宣称哥伦布能够发现新大陆完全出于偶然。对此,哥伦布没有辩驳,而是从宴席上拿起一个煮鸡蛋,对这些贵族说:“诸位先生,你们能把这个鸡蛋立在桌子上吗?”那些贵族拿起鸡蛋,左立右立,可怎么也立不起来,最后只好请哥伦布来示范。只见哥伦布把鸡蛋大头向下轻轻朝桌上一磕,鸡蛋就立住了。贵族们当然很不服气,纷纷叫嚷着这样简单的事他们也会做。哥伦布笑着说:“问题正是你们这些聪明的人,谁也没有在我之前这样做!”
除了哥伦布的办法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一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事实上,办法不仅有,而且还有不少:桌面放把大米,把蛋立在大米之上,一点困难都没有。将三个鸡蛋扎成一束,然后一并立在桌面上。在桌面上躺倒10个8个鸡蛋,另取一个立在其间。拿一个蛋架放在桌上,然后将蛋放于其上。用手扶住鸡蛋,将它立在桌面上。为了获得创造的成功,在运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从多种维度上去发散,独创性地去发散,这样才能获得质量高、数量多的创造设想,获得更满意的创造成果。
作为一个领导者考虑问题,必须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不能为流俗所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多,而且要出新、出彩,力争以最低的成本求得最佳的效果。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对领导者来说,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对于迎接各类挑战有着强烈的冲动,对于各类有关的信息广为吸收,并利用已有经验加以甄别,发掘它们之间的关联。
发散思维这几个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能流畅才能变通,变通本身也是一种流畅,既有流畅又能变通才可能产生独创性的思路,而只有保持充沛的创造热情,使各个感官之间协调配合,增强对事物的感受能力,提高感官的反应速度,思维才能保持畅通状态,才能激发独创性思路的产生。
(二)发散思维的主要作用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发散思维最集中地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本质和特征。创新思维广泛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直觉与灵感,帮助人们打破一切形式的思想禁锢,超越常规,求新求变,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它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独特的思维过程,综合、集成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而其他的思维方式如逆向思维、类比思维、收敛性思维则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而发散思维作为一种多角度、多向度、寻求多种思维方式,最集中地体现了创新的特征和本质,因而可以说发散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具有核心性的作用。
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很多思维方式一般都需要借助于想象、联想、灵感等手段,而发散思维则是想象、联想、灵感的前提和基础。发散思维作为一种高度变通、多向、自由的思维方式,它必然为人们进行想象、联想、产生灵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合适的环境。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工作中不断会碰到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需要提出假设的解决方案,这一假设过程需要大量的想象,而发散思维则为想象的展开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