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锦鲤农女种田忙 正文 第6章 又遇李明修

柳小江看到李依然眉头紧锁、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笑了:“你小孩子家家的,操心这些国家大事干什么?我们老百姓只要有饭吃,谁跟谁打仗,谁打赢了都不关咱们的事。”

李依然心道:“没有国哪来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打起仗来最可怜的就是老百姓了。等到以后清军入关,满族人和汉族人的民族矛盾加剧,动不动文字狱,老百姓的日子才更是苦啊。”

这一趟,算是把县城彻底逛了一下,不过,没有找到辣椒,也没有找到红薯,她记得红薯、玉米、辣椒,都是差不多时期传入我国的,但是,现在只有玉米在穷苦人家食用,其他三个却不见踪影。

幸好孙家牛车也没有让他们等的时间太长,看着没什么人来买木材,太阳快下山时,孙家牛车载着李依然他们缓缓的归家了。

到了孙家村后,一路疾行三里路,李依然来到了早上的小河边。

现在河水被太阳晒的暖暖的,她脱了草鞋,放肆的在河边淌水,美美的缓解了下暑气和满身的灰尘。柳小江索性脱了上衣,就着还暖和的河水洗起澡来。

李依然玩耍了一会儿,将自己竹筐里没吃完的干粮和水袋子放到柳小江的大竹筐里,然后拿着这小竹筐在河里兜鱼。

这河里的鲫鱼个头不足手掌大小,灵活机敏的很,李依然兜了几次都没有兜住一条,弄来弄去,把那块鲫鱼出没的地方搞的浑浊不堪,自己的衣服也溅的满是水。

“放下我的鱼!”

李依然正抓的兴起,突然被人大喝,吓她一跳,差点栽到河里去了。

她扭头一看,就见一个穿着半旧灰色长褂的半大小子,一手提着竹筐,一手拿着网子站在河边。

咦?这不就是那个在县城市场上“南北通货”铺面门口被推搡的男孩吗?

她前面看那些人欺负这孩子还蛮可怜他的,没想到这家伙跑这里来大声吼她。

“什么你的鱼,这河你家买的?写你家名字了?”

李明修涨红了脸,争辩道:“这里的鱼一直是我抓的。”

“一直是你抓,这鱼就是你的了?你能抓,别人就不能抓了?”

“这些小鱼都是我留下的小鱼苗。”

“反正这条河不是你家的,那就谁都能够到这来抓鱼。”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时,沿着河跑来一位大婶,一边跑一边焦急地喊着:“明娃子,不好啦不好啦,你快点回去,你娘吐血了。”

李明修手里竹筐“砰”的一下掉到河里,他一把抓起来,把网子往竹筐里一扔,背上拔腿就往回跑。

那大婶跑了一截路,胖胖的身体吃不消了,累得一手叉腰,一手扶着大腿不住喘气。

李依然瞧她累得够呛,问道:“婶子,咋啦?这么着急?”

大婶仍然是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说道:“明娃他娘这病……也真是吓人,皮肤青紫……满身都是淤痕,动不动……还鼻子出血,刚刚直接吐血了,吐了好大一口,吓死个人。”

李依然听了心里一跳,一般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都有这些症状。就是不知道她得的是紫癜、败血症?有的维生素k缺乏,也会出现这些症状。

前世她家对门住的阿姨就得的是过敏性紫癜。那个阿姨出门用围巾包住脑袋、戴着口罩墨镜、浑身裹的严严实实。吓得她以为那个病会传染,所以她就专门搜了一下相关的知识。对了,她记得,得了这种病的人,不管是得的哪一种,都是不能吃鱼的。可是刚刚那小子,听那意思是经常来这儿捉鱼。不行,这可是要加重病情的,搞不好会颅内出血致命的。

李依然扭头对还在洗鞋子的柳小江喊:“舅舅,快跟我一起去个地方。”

然后她对大婶说:“大婶,快带我去那明娃家,我曾经见过一个人得过这个病,后来治好了,兴许我能帮得上忙。”

那胖大婶一听,十分惊喜,忙不迭地说:“好娃子,快,快,大婶这就带你去。”

柳小江一头雾水,怎么了?这是要去哪?刚刚他在远处洗澡,离的远,什么都没听到。

跟着胖大婶走了大概一里多路,就看到有一个灰墙灰瓦的大院子。胖大婶老远就朝院子里喊:“老头子,快来,秀娥的病有救了。”

进了院子,李依然看到这院子虽然破旧,但是被收拾的整整齐齐,有七八间屋子,院子东南角有一口井,院子正中还种着一棵大柳树。

这时,从西面灶房出来一个端着大盆热水的五十多岁的大叔。

胖大婶急忙过去帮他端水,一边问道:“怎么样?吐的多吗?何大夫来过了?”

大叔摇摇头:“何大夫说越来越严重了,留了几副方子,但是他说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缓解。”

李依然赶忙问:“大叔,这病人都是你们一直在照顾?这病是什么时候开始得的?是不是吃了鱼之后症状更严重?”

“明娃娘身体一直都不好,吃的少,什么又都不爱吃。前两年身上突然开始大面积出现淤血,动不动还鼻子出血,牙齿出血,稍微摔倒或者是碰撞就骨折了,今天,还吐血了。”

“还不是被那姓李的给气的。”胖大婶忿忿地说。

大叔没好气的说:“那李道峰死了都有一年了,气他又有什么用。”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正堂,柳小江、大叔留在正屋,李依然和胖大婶进了内间卧房。

卧房昏暗,里面浓重的中药味道,李明修端着药碗坐在床边喂药,床上的妇女裹着头巾,面色苍白的靠在床头。

李明修看到她进来一愣,脱口而出:“你抢我的鱼,你还敢来我家?”

哟,这小子看着眉清目秀挺标致一小伙,这说话怎么这么不招人喜欢呢。

李依然没好气的说:“是呀,我上赶子来吵架的。”

胖大婶忙说:“明娃,这小闺女说她曾经见过一个和你娘一样病的人,最后还治好了。”

李明修眼睛一亮,激动的一下站起来:“是真的吗?我娘这病怎么治?”

他又忙说:“我为我刚才的态度道歉,只要能治好我娘的病,你说啥都对。”

看着这男孩满脸的急切,李依然倒是一下子就原谅并喜欢上了这男孩,多单纯的心思,多孝顺的孩子啊。

床上苍白无力的妇人也努力挣扎着坐起来。李依然忙走到她跟前:“大娘,你别起来了,我问下你你的情况,看和我认识的那位病人一不一样。你这病除了身上皮肤出血、鼻子牙齿出血、容易骨折,还有什么症状?”

明修娘姓李,闺名秀娥。她叹气说:“我这身体皮肤莫名总是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而且一旦出血了,很难止住伤口。平时膝盖、手肘这些关节也痛。”

“那你最近经常吃鱼吗?是不是感觉病情比原来更重了。”

李明修抢答道:“是呀,最近这半年,我经常去河里给我娘抓鲫鱼。可是她的病总也不见好。”

李依然调侃道:“所以我抢你的鱼没抢错啊,我可是在救你娘。”不等他反问,她就说:“你娘这个病,可千万不能吃鱼,吃鱼是会加重她的病情的。”

这下,听的三人都愣了。

胖大婶说:“小闺女,为啥说吃鱼就会加重她的病情呢,鱼不都是滋补的吗?”

出现紫癜、凝血困难、易骨折,李依然初步判断,她可能是维生素k缺乏。

“有的病有忌口,这个病吃了鱼以后血更加止不住。大娘,你平时很少吃蔬菜吧?”

李秀娥叹气:“我是打小就不爱吃饭,吃什么都觉得寡淡无味,更不喜欢吃蔬菜。难道我这病跟不吃蔬菜有关吗?”

当然有关系,长期不吃蔬菜缺乏维生素,最容易生病了。

“大娘,你这病的病因就是因为身体里缺乏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蔬菜里最多。所以你不吃蔬菜就得了这种病。”

“啊,还有这样的事?”胖大婶急切的说:“那这病怎么治啊?”

李依然笑道:“竟然是缺乏蔬菜里的这种物质,那就多多吃绿色蔬菜补充这种物质就好啦。”

李明修大喜道:“此话当真?真的只要多吃绿色蔬菜就能治好我娘的病?”

“是不是真的,你试试不就知道了。当然,除了蔬菜,多吃蛋黄、动物肝脏、水果也很好。”

李秀娥忙连声说:“谢谢你啊,小姑娘,不管是不是真的,谢谢你的好意。”

李明修这时已经放下药碗,一趟子跑出去了。

李依然问:“他这是干吗?”

李秀娥摆摆手,说道:“别管他,他就是个急性子,说风就是雨。小姑娘,你叫什么?你家在哪?”

“我柳家村的,我叫柳依然,我和舅舅去县城赶集,回来时路过河边。”

然后她讲了她捞鱼,李明修还不让她捞,她听到胖婶说的病情,感觉不对劲才跑过来看看的。

“你们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李秀娥笑着说。

“那没什么事我就走了,我们还要赶回柳家村呢。”

“好,这时辰不早了,我也就不留你们了,嫂子,你给柳姑娘装点吃的让他们在路上吃。”

那胖大婶笑呵呵的连声说好,拉着李依然的手说:“谢谢你啊柳姑娘,你这心善,一定会有好福报的。”

柳小江在正屋和李大叔也聊的正欢,见李依然出来了,也忙起身要走。这时,李明修又一趟子跑进来,手里还捧着一个篮子,里面好多蔬菜叶子。

他急忙把篮子递到李依然跟前:“你看,我娘吃这个可以治病吗?”

翠绿的莴笋叶子,墨绿的菠菜,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这个哪里来的?”

“我家菜地种的。”他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还有一些我也不知道算不算蔬菜,但这两个我认得。”

看着这菜叶,李依然仿佛都能闻得到菜的清香,柳家怎么就不在院子里多种些蔬菜呢,天天净吃那难吃的野菜了。

她吞了吞口水说:“这些很好,坚持每天多吃些,别吃鱼、海鲜之类的,那病就会慢慢好的。”

李明修高兴极了,兴奋的说:“我家菜地还种了些别的,你要不要去看看,那些吃了有没有帮助?”

见她迟疑,他忙说:“我昨天捉的鲫鱼还有两条,都送你。”

李依然看了看柳小江,太阳已经下山了,她折腾的有点晚了。柳小江点点头说;“去看看吧,这一会儿功夫不耽误事。”

“不远,就在这院子后面。”李明修说完,率先跑出去带路。

果然,这院子后面紧挨着一片地,种了好几垄蔬菜,更远处一大片水田,种着水稻。

李依然走近了看,主要种着莴笋、菠菜、白菜、萝卜,这……这是什么?红薯叶?我的天,不会吧,红薯这时竟然已经有了?

她颤抖着手指着红薯叶问道:“这什么?哪来的?”

李明修摇摇头,他不喜欢吃这个,软塌塌、甜不拉几的,吃了一次就不想理睬了,哪里管它叫什么?

还是一边的李大叔说道:“这是番薯,是老爷子多年前从福建带回来的,这个叶子也能吃,它秋天时会像萝卜一样在土里结果,味道甘甜,但是吃多了会胃里反酸。”

竟然真的是红薯,历史上红薯传入四川一带得到清朝雍正年间,没想到在这里就发现了它的踪迹。

天不绝我呀!红薯的种植可是挽救了无数穷苦人家,这下,不怕粮食不够了,有高产量的红薯在此!

章节列表